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我们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抓双基,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片面的应对考试。但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却被忽视,这是个重大的失误。这仅仅是把思想政治课看成一门文化课,而忽略了其德育功能,这就对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发挥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效性,是摆在广大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近十几年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反思——实践的探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广大同仁共勉:
1在教学内容上感染人
首先,要讲究思想政治课的通俗性,所谓通俗,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以此为根据来处理教材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而不是强制灌输,死记硬背。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知识尚少,抽象思维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的初中学生,如果单纯讲解抽象概念、原理,必然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困惑不解,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历史故事、当前的国情、新闻时事、英雄模范的事迹、学生生活中事例等,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借助形象生动活泼的事例,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对知识易于接受,加深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把教材实际和社会实际、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在《思想政治》教材的多次修改中,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同时,也容易产生教学中的“难点”,所谓难点,就是教材中比较抽象,容易混淆的知识以及与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现象似乎有矛盾的内容,教学难点能否很好地解决,也是事关教学成败的。
2在教学方法上启发人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事半功倍,传统的“灌输法”和“填鸭式”教学,已和当代的实际格格不入,在考试时让学生把一个问题回答出来简单,但让学生培养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却很不容易,所以,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如:采用课堂讨论教学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用讨论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整节课的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讨论,既可以是全班性的讨论,也可以分小组讨论,还可以同桌之间展开讨论,教师应视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讨论的问题应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讨论、钻研的价值,最好是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九年级在讲授四项基本原则时可以讨论“为什么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对中国利多还是弊多?”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见解,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关键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讨论小结,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学生错误的片面的或模糊的认识,让学生真正做好领会课文的精神,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
3坚持教学的趣味性,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吸引人
趣味性是指在教学中为使受教育者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动机,教师运用的为其喜闻乐见,可知可感的基本德育手段,实践证明,它是对过去那种单纯的灌输式、训导式、说教式德育教学模式的摒弃,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初中学生思想实际的迫切需要。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还在于要实现政治理论从抽象型向实践型的转变,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问题,“学而不用,等于白学”,只有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学与不学,大不相同”时,才会使思想政治课产生吸引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教学过程中,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全局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多种教育途径相互渗透,多种教育资源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开放而不是封闭的,有利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教育教学新局面。
在近十几年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反思——实践的探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广大同仁共勉:
1在教学内容上感染人
首先,要讲究思想政治课的通俗性,所谓通俗,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以此为根据来处理教材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而不是强制灌输,死记硬背。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知识尚少,抽象思维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的初中学生,如果单纯讲解抽象概念、原理,必然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困惑不解,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历史故事、当前的国情、新闻时事、英雄模范的事迹、学生生活中事例等,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借助形象生动活泼的事例,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对知识易于接受,加深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把教材实际和社会实际、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在《思想政治》教材的多次修改中,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同时,也容易产生教学中的“难点”,所谓难点,就是教材中比较抽象,容易混淆的知识以及与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现象似乎有矛盾的内容,教学难点能否很好地解决,也是事关教学成败的。
2在教学方法上启发人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事半功倍,传统的“灌输法”和“填鸭式”教学,已和当代的实际格格不入,在考试时让学生把一个问题回答出来简单,但让学生培养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却很不容易,所以,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如:采用课堂讨论教学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用讨论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整节课的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讨论,既可以是全班性的讨论,也可以分小组讨论,还可以同桌之间展开讨论,教师应视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讨论的问题应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讨论、钻研的价值,最好是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九年级在讲授四项基本原则时可以讨论“为什么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对中国利多还是弊多?”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见解,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关键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讨论小结,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学生错误的片面的或模糊的认识,让学生真正做好领会课文的精神,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
3坚持教学的趣味性,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吸引人
趣味性是指在教学中为使受教育者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动机,教师运用的为其喜闻乐见,可知可感的基本德育手段,实践证明,它是对过去那种单纯的灌输式、训导式、说教式德育教学模式的摒弃,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初中学生思想实际的迫切需要。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还在于要实现政治理论从抽象型向实践型的转变,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问题,“学而不用,等于白学”,只有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学与不学,大不相同”时,才会使思想政治课产生吸引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教学过程中,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全局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多种教育途径相互渗透,多种教育资源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开放而不是封闭的,有利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教育教学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