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荆轲刺秦王》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义士荆轲刺杀秦王的故事。整篇作品的开头、经过及结尾均是围绕“荆轲刺秦”这一事件展开的。为了让荆轲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作者从语气、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对荆轲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同时还使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以太子丹衬托荆轲
秦将王翦率大军至燕南境,太子丹惶恐不安,赶紧找到自己的幕僚荆轲商议对策。在对待樊於期的问题上,两个人的态度全然不同。太子丹是“不忍”,而荆轲则是私下里找到樊於期,向他说明原因,让樊於期主动献出自己的首级。太子丹明明知道,欲成大事就必须要有牺牲,事到临头却优柔寡断,而荆轲则是利用了樊於期的复仇心理和报恩心理,让他舍弃自己的性命来增加计划成功的筹码,谋略过人。在确定了完整的计划之后,荆轲又作了一系列精心的准备,包括准备燕督亢地图、打造见血封喉的利器、挑选副手等。荆轲原本打算等自己的搭档到来之后再启程前往燕国。不料太子丹见他久久不动身,心中竟然生出猜忌。“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日:‘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从太子丹的话中,我们不难听出,他对荆轲已经渐渐失去耐心,甚至怀疑他想要反悔,因此才当面发难。面对太子丹的质疑,荆轲当即大怒:“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面对虎视眈眈的秦军,太子丹坐立不安,如芒刺在背,沉不住气,直接在荆轲面前发作,荆轲不堪太子丹的诘责,立即辞别,启程前往秦国。从太子丹与荆轲的数次交锋中,我们不难看出太子丹虽委荆轲以重任,但内心并不完全信任他,遇到大事心浮气躁,有失君主风度。作者以太子丹的多疑来衬托荆轲的忠勇,以他的惊慌失措来衬托荆轲的临危不惧。
二、以秦武阳衬托荆轲
在“刺秦”这项任务中,荆轲是主力,秦武阳从旁辅助。按照预定计划,秦武阳先献图,当地图完全展开之后,荆轲立即持匕行刺秦王。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当秦武陽随荆轲一起进入大殿,面对秦国君臣,尤其是面对秦王时,一向英勇无畏的他却“色变振恐”,以至引起秦国众臣的怀疑。在这样的情况下,荆轲依然十分镇定。“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震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武阳原本是燕国有名的勇士,“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十二岁便敢杀人的秦武阳在面对秦国众臣、面对秦王时心生怯意,畏惧不前;相比之下,荆轲就镇定勇敢得多。他先是坦然自若地走上前,以一番言辞替秦武阳解围,以消除秦国君臣的戒心,稳定住局面,然后又亲自取过秦武阳手中的地图,登上丹墀,直至秦王面前,将地图徐徐展开,最后手持利刃刺向秦王。在描写秦武阳这一人物形象时,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在前文极力渲染他的勇武过人,与后文他的临阵退缩形成鲜明的对比。秦武阳有“勇武之名”,却无“勇武之实”,而荆轲无“勇武之名”却能行“勇武之事”。
三、以秦国君臣衬托荆轲
在秦宫的大殿上,荆轲突然发难,秦王大惊失色,绕柱而逃,一时间失去了应对的能力,大殿之上的群臣也惊慌失措。“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这句话虽短,却充分体现了荆轲之勇猛、秦王之惊恐、秦国众臣之无能,一个小人物却能使秦国君臣陷入如此窘迫的境地!“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面对勇悍过人的荆轲,手无寸铁的秦国众臣只能徒手与荆轲进行缠斗,直到秦王将长剑负于背上,拔出长剑,击伤荆轲。“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身受重伤之后,荆轲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将匕首抛出,意欲击杀秦王,不料匕首却刺进了殿柱之中。“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身受重伤的荆轲自知计划失败,自己一番筹划终究成空,连身家性命也难以保全,可他并无惧色,反而箕踞而坐,笑骂秦王,剖陈自己的心迹。秦王命左右近前,斩杀荆轲,荆轲死去之后,“秦王目眩良久”。秦王的无措、群臣的无状,更显出荆轲的英勇。
一篇《荆轲刺秦王》不过千余字,却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而荆轲无疑是其中最鲜明的一个,他智勇过人,忠肝义胆,不惧牺牲,努力去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分析研究,感受史家笔法的精妙。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
一、以太子丹衬托荆轲
秦将王翦率大军至燕南境,太子丹惶恐不安,赶紧找到自己的幕僚荆轲商议对策。在对待樊於期的问题上,两个人的态度全然不同。太子丹是“不忍”,而荆轲则是私下里找到樊於期,向他说明原因,让樊於期主动献出自己的首级。太子丹明明知道,欲成大事就必须要有牺牲,事到临头却优柔寡断,而荆轲则是利用了樊於期的复仇心理和报恩心理,让他舍弃自己的性命来增加计划成功的筹码,谋略过人。在确定了完整的计划之后,荆轲又作了一系列精心的准备,包括准备燕督亢地图、打造见血封喉的利器、挑选副手等。荆轲原本打算等自己的搭档到来之后再启程前往燕国。不料太子丹见他久久不动身,心中竟然生出猜忌。“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日:‘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从太子丹的话中,我们不难听出,他对荆轲已经渐渐失去耐心,甚至怀疑他想要反悔,因此才当面发难。面对太子丹的质疑,荆轲当即大怒:“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面对虎视眈眈的秦军,太子丹坐立不安,如芒刺在背,沉不住气,直接在荆轲面前发作,荆轲不堪太子丹的诘责,立即辞别,启程前往秦国。从太子丹与荆轲的数次交锋中,我们不难看出太子丹虽委荆轲以重任,但内心并不完全信任他,遇到大事心浮气躁,有失君主风度。作者以太子丹的多疑来衬托荆轲的忠勇,以他的惊慌失措来衬托荆轲的临危不惧。
二、以秦武阳衬托荆轲
在“刺秦”这项任务中,荆轲是主力,秦武阳从旁辅助。按照预定计划,秦武阳先献图,当地图完全展开之后,荆轲立即持匕行刺秦王。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当秦武陽随荆轲一起进入大殿,面对秦国君臣,尤其是面对秦王时,一向英勇无畏的他却“色变振恐”,以至引起秦国众臣的怀疑。在这样的情况下,荆轲依然十分镇定。“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震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武阳原本是燕国有名的勇士,“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十二岁便敢杀人的秦武阳在面对秦国众臣、面对秦王时心生怯意,畏惧不前;相比之下,荆轲就镇定勇敢得多。他先是坦然自若地走上前,以一番言辞替秦武阳解围,以消除秦国君臣的戒心,稳定住局面,然后又亲自取过秦武阳手中的地图,登上丹墀,直至秦王面前,将地图徐徐展开,最后手持利刃刺向秦王。在描写秦武阳这一人物形象时,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在前文极力渲染他的勇武过人,与后文他的临阵退缩形成鲜明的对比。秦武阳有“勇武之名”,却无“勇武之实”,而荆轲无“勇武之名”却能行“勇武之事”。
三、以秦国君臣衬托荆轲
在秦宫的大殿上,荆轲突然发难,秦王大惊失色,绕柱而逃,一时间失去了应对的能力,大殿之上的群臣也惊慌失措。“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这句话虽短,却充分体现了荆轲之勇猛、秦王之惊恐、秦国众臣之无能,一个小人物却能使秦国君臣陷入如此窘迫的境地!“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面对勇悍过人的荆轲,手无寸铁的秦国众臣只能徒手与荆轲进行缠斗,直到秦王将长剑负于背上,拔出长剑,击伤荆轲。“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身受重伤之后,荆轲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将匕首抛出,意欲击杀秦王,不料匕首却刺进了殿柱之中。“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身受重伤的荆轲自知计划失败,自己一番筹划终究成空,连身家性命也难以保全,可他并无惧色,反而箕踞而坐,笑骂秦王,剖陈自己的心迹。秦王命左右近前,斩杀荆轲,荆轲死去之后,“秦王目眩良久”。秦王的无措、群臣的无状,更显出荆轲的英勇。
一篇《荆轲刺秦王》不过千余字,却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而荆轲无疑是其中最鲜明的一个,他智勇过人,忠肝义胆,不惧牺牲,努力去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分析研究,感受史家笔法的精妙。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