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最新科研成果为基础,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等方面,遴选出一些半坡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进行重点解读,分析半坡遗址出土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半坡遗址;文物;价值;意义
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后,原始先民告别了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蛮荒岁月,开始了农耕定居的新生活。新的生产方式改变了原始先民原有的渔猎习惯和生活方式,使他们有条件创造愈加争奇斗艳的原始文明。
生活在渭水之滨、浐河之畔的“半坡”原始人类,他们就是灿若群星的原始人类的重要一支。在距今大约6000年的岁月中创造了无比灿烂的原始文明,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史前聚落遗址——半坡遗址。它是中国文化遗产从洪荒走向文明阶段的启明星,也是黄河流域一座不可多得的文化富矿。
为充分展示半坡遗址出土文物的魅力,我们以最新科研成果为基础,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等方面,遴选出一些半坡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进行重点解读和宣传,使今天的人们通过一孔之隙,看半坡文化的远古与深邃。
1.石破洪荒
石器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工具之一。半坡原始人类使用的工具主要以磨制石器为主,这是新石器时代的显著标志,它不同于旧石器时代以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最初阶段。
磨制石器就是经打制成形和琢磨加工而成的石器。多以质地较软、便于研磨的火成岩、沉淀岩和变质岩为原料。磨制石器工具的制作过程大致分为选料、打制、钻孔、磨制、装柄、捆绑等几个阶段。为了便于装柄,常常加工成带肩、有段和穿孔等形式。用途一般是木作、农耕或渔猎。
在半坡遗址就出土了较多表面光滑、制作精细的磨制石斧。此类工具的出现,减轻了原始人类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劳动工具史上点燃了工具革命的火炬,开启了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新篇章。
2.弓钩善战
渔猎是人类获取食物的最古老的方式,也是半坡先民物质生活资料来源的补充手段。6000年前,半坡聚落南依终南山,东接白鹿原,古木参天,森林茂密,禽兽出没,资源丰富,是捕杀野兽、从事狩猎的好地方。同时,半坡聚落又前临浐河,水量丰沛,鱼虾肥美,也是从事捕鱼生计的理想场所。
半坡人使用的狩猎工具中以弓箭最具杀伤力。半坡人用韧性较好的树枝或藤条做弓,用兽筋做弦,用木质坚实的树枝制成箭杆,用小石片或骨片磨制成锋利规整的箭头,把箭头固定在箭杆上,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狩猎工具。弓箭的使用增强了人类抗争自然的生存能力,是当时最有效、最便捷、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在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弓箭成为古代社会重要的作战兵器,是我国兵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弓箭已成为竞技体育比赛的重要项目,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弓箭文化。
捕鱼也是半坡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在半坡遗址还发现了27枚鱼钩,它用动物骨头磨制而成,制作纤巧细致,美观实用,可与今天的金属鱼钩相媲美。鱼钩的发明,凝聚着半坡先民的心血和智慧,开创了人类6000年钓竿颤抖的闲适生活。
3.陶土铸魂
陶器也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它的诞生和劳动生产是分不开的。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们经常与泥土打交道,发现泥土和水后有可塑性,经太阳晒干后可以成型。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在藤条编的篮筐上涂满泥土,用这样的篮筐打来水并且放在火上烧,经火烧烤后藤条脱落,只留下一个坚硬的外壳。这个从偶然到成型的过程就是陶器诞生的过程。半坡人制陶技艺精湛娴熟,制作的器物精美绝伦。陶甑和尖底瓶是陶器中的光辉典范,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蕴含着深邃丰富的文化信息。
陶甑是半坡人用来加工食物的炊具。它的底部有方形或圆形的若干规则小孔,孔眼的作用如同当今的笼箅。陶甑与陶盖、陶罐配套使用,形成三连套,缺一不可。在加工食物时,将陶甑配装在盛有水的陶罐上,盖上陶盖,然后在陶罐底部烧火加热,当水沸腾时,蒸汽便通过小孔进入陶甑,使陶甑中的食物变熟。这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蒸笼的雏形,也是人类无意识的对蒸汽原理的最早利用。甑的发明,它使生食变成了熟食,使流食变成了干饭,不仅改善了饮食结构,而且还增强了体质,这是饮食结构上的一次革命性的质的飞跃。当18世纪英国人瓦特发明蒸汽联动机而成人类工业革命丰碑的时候,我们半坡先民已于6000年前对蒸汽原理就加以利用,这让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感到无尚的荣耀和自豪。
尖底瓶作为一种水器,小口细颈、斜肩鼓腹、瘦长体尖底、腹部有对称双耳,外观造型圆润,线条流畅,口径光滑,外饰绳纹,给它腹部两侧的环耳处系上绳子,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置于水中,水汲满后,它便自动竖立,这种自动汲水的奇特现象使人津津乐道、啧啧称奇。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感叹:“半坡人用尖底瓶汲水巧妙地利用了物理学的重心原理”。
陶器是人类利用土与火交融产生的新物质,也是与大自然斗争的一项重要发明,更是人类蒙昧时代结束,野蛮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
4.磨针纺歌
在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不仅吃的有一定的做法,用具有了一定的形制,而且出现了具有一定规式和习俗的原始服饰。
半坡时期,衣服主要是用兽皮和植物纤维编织成布做原料的。在半坡遗址出土了281枚骨针,针身长短不一,最长的超过160毫米,最细的直径不到2毫米,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光滑圆润,制作精巧,针孔约0.5毫米,能缝制出质地较为粗糙的衣服,以作冬季御寒之用。
骨针的出现和发明,开启了人类美化自己,美化生活的新开端,吹响了向蒙昧洪荒开战的进军号,打响了纺织革命的第一枪,拉开了纺织革命前夜的序幕。它的精灵,针针见血的叙述着几千年人们不易走来的心路历程,给人类走向文明的时代注射了一支强心剂,使人类有条件谱写出无数可歌可泣的纺织文明的交响乐章。
5.艺术神姿 绘画艺术源远流长,追溯到人类童年时代,远古先民就在岩壁上作画抒怀,记录心中对美好事物的记忆。这一蒙昧时期的原始技艺,由文明前的曙光逐步发展到汉唐时期的旭日东升再到今日的光芒四射,充分体现了它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人类对美的追求。半坡先民在距今6000年左右,在绘画艺术的殿堂上就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原始艺术,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彩陶文明。
鱼纹在半坡彩陶纹饰中占主导地位,其数量之多,形式之新颖,已远远超出其他纹饰图案。鱼纹从写实到写意,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半坡彩陶艺术由简单到复杂,由仿照摹拟到艺术创造的发展过程。人面鱼纹盆就是这一发展过程中艺术概括能力日臻成熟的艺术精品,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绘画艺术传统中追求意境格调的基础。
人面鱼纹盆作为埋葬夭亡婴儿的瓮棺的盖子,内壁上的人面鱼纹图案耐人寻味,让人深思。两个相对的人面,都是一样的圆圆的脸形,头上戴着高高的、尖尖的圣诞帽样的冠,双眼眯成一条缝,倒丁字形的鼻子。嘴里衔着两条大鱼,耳朵两侧还各有一条小鱼。面对如此神秘的图案,多年来,专家们一直锲而不舍的进行解读,出现了20多种众说纷纭的文化断想。有的主张“图腾说”,认为“人面鱼纹”是半坡先民崇拜的图腾;有的主张“权力象征说”,认为“人面鱼纹”中的鱼饰,后来演化为象征权力的角和帽;有的主张“巫师作法说”,认为“人面鱼纹”可能是巫师的面孔……这些难以破解的文化密码,穿越6000年的时空隧道,以它特有的文化神韵,显身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肌体上,成为“福娃”艺术创作的精魂。从上个世纪六十年起,人鱼纹图案就已载入中学历史教课书中,成为中小学生必读的历史知识。
6.建筑遗韵
半坡氏族聚落以一条大围沟为界,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三部分,布局严谨,井然有序,反映了氏族团结观念和规划观念的初步形成。
居住区共发现房屋遗迹46座,最中心是一座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它是老人、儿童和氏族首领居住的地方,也是氏族举行集体集会,商讨和决定事务的权利机构,被喻为六千年前的“大会堂”。大房子前面还有一片开阔的中心广场。而这些氏族成员居住的小房子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用木头和泥巴垒起来主体,在顶上覆盖着割来的柴草。虽说比不上雕梁画栋的木屋华美,也不及钢筋混凝土的大楼坚固,但也足以遮风挡雨,抵御猛兽的袭击。这种中国传统的“人”字形房屋建筑风格和“木骨泥墙”构筑方式,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华章,启发了人们建构高墙城域、摩天大厦的聪慧灵性,成为历朝历代建筑思想的主旋律。在居住区房屋外面的空地上还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窖穴200多个,这是集体储藏设施和食物的公共“仓库”,他们把农业收获的粮食、猎获的野兽、采集的野果、植物的块根等,储藏在窖穴内,以备不时之需。半坡先民居住区的外围还有一个大而深沟道,被称为大围沟。平面是不规则的圆形,现存长度约300米,口宽为6—8米,底部宽度1—3米不等,深5—6米,是半坡先民防洪排水、抵御氏族侵袭的安全防御设施,它为后世构建高墙城域铸就了宏台伟基,向人们诉说了在新石器时代版图上半坡先民改造自然、营建家园的艰辛历程。
半坡村落东面是制陶区,发现6座陶窑遗迹。半坡陶窑可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由直立的窑体、窑门、火膛、火道、窑箅和窑室组成,每次可烧三到四件器物,窑内温度能达到800℃至1000℃左右,这些看似粗犷简陋的陶窑,却烧制出了与半坡先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陶,又孕育了秦砖汉瓦唐彩宋瓷清釉的灿烂辉煌。时至今日,我国的陶窑、瓷窑、砖瓦窑承袭了半坡先民陶窑的结构形制,演绎着千年窑火、生生不息的生命乐章。
在半坡村落北面的墓葬区,共发现成人墓葬174座,葬式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俯身葬、二次葬,合葬墓等,随葬品多为日常的生活用具,数量一般为三四件,差别不大,看来死者大多数地位相当。这些墓葬排列整齐有序,头向西或西北,很有规律,令人费解,耐人寻味。半坡人的埋葬习俗非常严格,成年人和儿童死者大多实行分开埋葬。成年人死后多葬于公共墓葬区,而且无棺无椁;儿童死后是置于陶瓮中,埋葬在房屋附近。半坡夭折的孩子尚未成年,不算氏族的正式成员,所以不葬入氏族墓葬区,是以瓮棺的形式埋葬。在瓮棺盖上通常有一个人工凿制或敲击的小孔,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半坡人设置的一个灵魂出入的孔。它寄托着母亲无言的祈祷,希望死去的孩子的灵魂能自由出入,这些虔诚的生死观是半坡先民精神世界的一种寄托,表达了对天国虔诚的祈祷,奠定了原始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这些巧夺天工的艺术杰作,滋养了勤劳智慧的半坡先民,孕育了中国制造业的规矩和原始的产品实物标准,奏响了人类从洪荒走向文明的时代交响。
【关键词】半坡遗址;文物;价值;意义
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后,原始先民告别了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蛮荒岁月,开始了农耕定居的新生活。新的生产方式改变了原始先民原有的渔猎习惯和生活方式,使他们有条件创造愈加争奇斗艳的原始文明。
生活在渭水之滨、浐河之畔的“半坡”原始人类,他们就是灿若群星的原始人类的重要一支。在距今大约6000年的岁月中创造了无比灿烂的原始文明,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史前聚落遗址——半坡遗址。它是中国文化遗产从洪荒走向文明阶段的启明星,也是黄河流域一座不可多得的文化富矿。
为充分展示半坡遗址出土文物的魅力,我们以最新科研成果为基础,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等方面,遴选出一些半坡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进行重点解读和宣传,使今天的人们通过一孔之隙,看半坡文化的远古与深邃。
1.石破洪荒
石器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工具之一。半坡原始人类使用的工具主要以磨制石器为主,这是新石器时代的显著标志,它不同于旧石器时代以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最初阶段。
磨制石器就是经打制成形和琢磨加工而成的石器。多以质地较软、便于研磨的火成岩、沉淀岩和变质岩为原料。磨制石器工具的制作过程大致分为选料、打制、钻孔、磨制、装柄、捆绑等几个阶段。为了便于装柄,常常加工成带肩、有段和穿孔等形式。用途一般是木作、农耕或渔猎。
在半坡遗址就出土了较多表面光滑、制作精细的磨制石斧。此类工具的出现,减轻了原始人类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劳动工具史上点燃了工具革命的火炬,开启了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新篇章。
2.弓钩善战
渔猎是人类获取食物的最古老的方式,也是半坡先民物质生活资料来源的补充手段。6000年前,半坡聚落南依终南山,东接白鹿原,古木参天,森林茂密,禽兽出没,资源丰富,是捕杀野兽、从事狩猎的好地方。同时,半坡聚落又前临浐河,水量丰沛,鱼虾肥美,也是从事捕鱼生计的理想场所。
半坡人使用的狩猎工具中以弓箭最具杀伤力。半坡人用韧性较好的树枝或藤条做弓,用兽筋做弦,用木质坚实的树枝制成箭杆,用小石片或骨片磨制成锋利规整的箭头,把箭头固定在箭杆上,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狩猎工具。弓箭的使用增强了人类抗争自然的生存能力,是当时最有效、最便捷、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在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弓箭成为古代社会重要的作战兵器,是我国兵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弓箭已成为竞技体育比赛的重要项目,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弓箭文化。
捕鱼也是半坡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在半坡遗址还发现了27枚鱼钩,它用动物骨头磨制而成,制作纤巧细致,美观实用,可与今天的金属鱼钩相媲美。鱼钩的发明,凝聚着半坡先民的心血和智慧,开创了人类6000年钓竿颤抖的闲适生活。
3.陶土铸魂
陶器也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它的诞生和劳动生产是分不开的。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们经常与泥土打交道,发现泥土和水后有可塑性,经太阳晒干后可以成型。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在藤条编的篮筐上涂满泥土,用这样的篮筐打来水并且放在火上烧,经火烧烤后藤条脱落,只留下一个坚硬的外壳。这个从偶然到成型的过程就是陶器诞生的过程。半坡人制陶技艺精湛娴熟,制作的器物精美绝伦。陶甑和尖底瓶是陶器中的光辉典范,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蕴含着深邃丰富的文化信息。
陶甑是半坡人用来加工食物的炊具。它的底部有方形或圆形的若干规则小孔,孔眼的作用如同当今的笼箅。陶甑与陶盖、陶罐配套使用,形成三连套,缺一不可。在加工食物时,将陶甑配装在盛有水的陶罐上,盖上陶盖,然后在陶罐底部烧火加热,当水沸腾时,蒸汽便通过小孔进入陶甑,使陶甑中的食物变熟。这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蒸笼的雏形,也是人类无意识的对蒸汽原理的最早利用。甑的发明,它使生食变成了熟食,使流食变成了干饭,不仅改善了饮食结构,而且还增强了体质,这是饮食结构上的一次革命性的质的飞跃。当18世纪英国人瓦特发明蒸汽联动机而成人类工业革命丰碑的时候,我们半坡先民已于6000年前对蒸汽原理就加以利用,这让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感到无尚的荣耀和自豪。
尖底瓶作为一种水器,小口细颈、斜肩鼓腹、瘦长体尖底、腹部有对称双耳,外观造型圆润,线条流畅,口径光滑,外饰绳纹,给它腹部两侧的环耳处系上绳子,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置于水中,水汲满后,它便自动竖立,这种自动汲水的奇特现象使人津津乐道、啧啧称奇。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感叹:“半坡人用尖底瓶汲水巧妙地利用了物理学的重心原理”。
陶器是人类利用土与火交融产生的新物质,也是与大自然斗争的一项重要发明,更是人类蒙昧时代结束,野蛮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
4.磨针纺歌
在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不仅吃的有一定的做法,用具有了一定的形制,而且出现了具有一定规式和习俗的原始服饰。
半坡时期,衣服主要是用兽皮和植物纤维编织成布做原料的。在半坡遗址出土了281枚骨针,针身长短不一,最长的超过160毫米,最细的直径不到2毫米,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光滑圆润,制作精巧,针孔约0.5毫米,能缝制出质地较为粗糙的衣服,以作冬季御寒之用。
骨针的出现和发明,开启了人类美化自己,美化生活的新开端,吹响了向蒙昧洪荒开战的进军号,打响了纺织革命的第一枪,拉开了纺织革命前夜的序幕。它的精灵,针针见血的叙述着几千年人们不易走来的心路历程,给人类走向文明的时代注射了一支强心剂,使人类有条件谱写出无数可歌可泣的纺织文明的交响乐章。
5.艺术神姿 绘画艺术源远流长,追溯到人类童年时代,远古先民就在岩壁上作画抒怀,记录心中对美好事物的记忆。这一蒙昧时期的原始技艺,由文明前的曙光逐步发展到汉唐时期的旭日东升再到今日的光芒四射,充分体现了它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人类对美的追求。半坡先民在距今6000年左右,在绘画艺术的殿堂上就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原始艺术,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彩陶文明。
鱼纹在半坡彩陶纹饰中占主导地位,其数量之多,形式之新颖,已远远超出其他纹饰图案。鱼纹从写实到写意,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半坡彩陶艺术由简单到复杂,由仿照摹拟到艺术创造的发展过程。人面鱼纹盆就是这一发展过程中艺术概括能力日臻成熟的艺术精品,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绘画艺术传统中追求意境格调的基础。
人面鱼纹盆作为埋葬夭亡婴儿的瓮棺的盖子,内壁上的人面鱼纹图案耐人寻味,让人深思。两个相对的人面,都是一样的圆圆的脸形,头上戴着高高的、尖尖的圣诞帽样的冠,双眼眯成一条缝,倒丁字形的鼻子。嘴里衔着两条大鱼,耳朵两侧还各有一条小鱼。面对如此神秘的图案,多年来,专家们一直锲而不舍的进行解读,出现了20多种众说纷纭的文化断想。有的主张“图腾说”,认为“人面鱼纹”是半坡先民崇拜的图腾;有的主张“权力象征说”,认为“人面鱼纹”中的鱼饰,后来演化为象征权力的角和帽;有的主张“巫师作法说”,认为“人面鱼纹”可能是巫师的面孔……这些难以破解的文化密码,穿越6000年的时空隧道,以它特有的文化神韵,显身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肌体上,成为“福娃”艺术创作的精魂。从上个世纪六十年起,人鱼纹图案就已载入中学历史教课书中,成为中小学生必读的历史知识。
6.建筑遗韵
半坡氏族聚落以一条大围沟为界,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三部分,布局严谨,井然有序,反映了氏族团结观念和规划观念的初步形成。
居住区共发现房屋遗迹46座,最中心是一座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它是老人、儿童和氏族首领居住的地方,也是氏族举行集体集会,商讨和决定事务的权利机构,被喻为六千年前的“大会堂”。大房子前面还有一片开阔的中心广场。而这些氏族成员居住的小房子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用木头和泥巴垒起来主体,在顶上覆盖着割来的柴草。虽说比不上雕梁画栋的木屋华美,也不及钢筋混凝土的大楼坚固,但也足以遮风挡雨,抵御猛兽的袭击。这种中国传统的“人”字形房屋建筑风格和“木骨泥墙”构筑方式,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华章,启发了人们建构高墙城域、摩天大厦的聪慧灵性,成为历朝历代建筑思想的主旋律。在居住区房屋外面的空地上还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窖穴200多个,这是集体储藏设施和食物的公共“仓库”,他们把农业收获的粮食、猎获的野兽、采集的野果、植物的块根等,储藏在窖穴内,以备不时之需。半坡先民居住区的外围还有一个大而深沟道,被称为大围沟。平面是不规则的圆形,现存长度约300米,口宽为6—8米,底部宽度1—3米不等,深5—6米,是半坡先民防洪排水、抵御氏族侵袭的安全防御设施,它为后世构建高墙城域铸就了宏台伟基,向人们诉说了在新石器时代版图上半坡先民改造自然、营建家园的艰辛历程。
半坡村落东面是制陶区,发现6座陶窑遗迹。半坡陶窑可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由直立的窑体、窑门、火膛、火道、窑箅和窑室组成,每次可烧三到四件器物,窑内温度能达到800℃至1000℃左右,这些看似粗犷简陋的陶窑,却烧制出了与半坡先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陶,又孕育了秦砖汉瓦唐彩宋瓷清釉的灿烂辉煌。时至今日,我国的陶窑、瓷窑、砖瓦窑承袭了半坡先民陶窑的结构形制,演绎着千年窑火、生生不息的生命乐章。
在半坡村落北面的墓葬区,共发现成人墓葬174座,葬式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俯身葬、二次葬,合葬墓等,随葬品多为日常的生活用具,数量一般为三四件,差别不大,看来死者大多数地位相当。这些墓葬排列整齐有序,头向西或西北,很有规律,令人费解,耐人寻味。半坡人的埋葬习俗非常严格,成年人和儿童死者大多实行分开埋葬。成年人死后多葬于公共墓葬区,而且无棺无椁;儿童死后是置于陶瓮中,埋葬在房屋附近。半坡夭折的孩子尚未成年,不算氏族的正式成员,所以不葬入氏族墓葬区,是以瓮棺的形式埋葬。在瓮棺盖上通常有一个人工凿制或敲击的小孔,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半坡人设置的一个灵魂出入的孔。它寄托着母亲无言的祈祷,希望死去的孩子的灵魂能自由出入,这些虔诚的生死观是半坡先民精神世界的一种寄托,表达了对天国虔诚的祈祷,奠定了原始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这些巧夺天工的艺术杰作,滋养了勤劳智慧的半坡先民,孕育了中国制造业的规矩和原始的产品实物标准,奏响了人类从洪荒走向文明的时代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