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大寒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sn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4日下午5点5分,天气预报发来短信息:明日小寒节气,天气继续保持阴冷,寒气更浓,注意防寒保暖。
   这让我突然想起寒冬里,故乡大巴山深处乡村流行的俗语“小寒大寒,冻死懒汉。勤勤快快,热火过年”。当然,故乡也流传着俗语“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石头冻朽”,或者说“三九四九,冻死老狗”。故乡的人们用勤快的双手,在辛勤的劳动中产生热量,产生温暖,驱走严寒。那时的故乡一到寒冬腊月,确实是寒风萧萧,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家乡的人们闻鸡起舞,勤劳勇敢,不坐以待寒,积极参与劳动,确实不冷,说话吐出的热气在寒风中更加显眼,更加明了,热气腾腾。
   在严寒的日子里,我们平时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玩耍中,分成几组要么做逗兵短跑的游戏,要么做用力互动挤油渣的游戏,同时也斗鸡、踢毽子等。父母鼓励我们做这些运动游戏,产生热量,抵御严寒。这样下来虽然身上衣衫单薄,但也会浑身热气腾腾,暖暖和和的。还有一个寒冷的游戏,就是将冬水田里一卡厚的凌冰,划成比一本书还大或者有半张报纸那么大一块,将谷草用手指掐成五寸长,在冰块的中间或黄金分割处,用谷草细节吹冰块,用人的热气渐渐暖化,在冰块中吹成一个小孔,穿上棕树叶子,吊起提上前后摇晃涮一涮的,在儿童中比赛,看谁的冰块大,凝固得久,一点都没有寒冷的感觉。儿童们做这些游戏时,大人们在劳动的间歇小站一会儿,要么帮忙言传身教,要么鼓励助阵,儿童们兴趣越来越浓啊,在寒冷中比个输赢,寒冷全无,喜笑颜开。
   在大山深处放寒假时最冷,我们几个小学同学一大早背上背夹儿,拿上弯刀,披上棕搭搭,互相喊着走进大山深处森林中砍柴,冰天雪地,冰霜遍地,树干上、树枝上、树叶上,要么结有冰柱子,要么树干树枝树叶上,在寒夜低温里裹上厚厚的雪就像木桶形状的冰糕,冰条,冰棍,横七竖八、井然有序地架在空中,高年级的龙大州同学告诉我们这叫玉树琼枝,还朗诵了陈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诗句。我们跟着吼,玉树琼枝哦,大雪压树枝哦!在树林中,用弯刀一砍树枝,积雪和冰凌齐刷刷地落在我们头上、颈项里、耳朵上,但都因为我们劳动热乎了,冰寒的雪和冰块打在身上,或落在颈项里,只是寒冷的一惊,冰冷的感觉立即被热量压倒和融入,我们都只是哈哈大笑哦,觉得十分惬意,而且还比赛看谁不怕严寒。有时候同学之间也会做恶作剧,把一大块冰或者一捧雪,趁谁不注意时放在别人的后颈窝,用体温融化,这时互相哈哈大笑问冷不冷,没有谁说冷,从来也没有谁生过气,也从来没有谁说,做这些游戏时有人因为背心里有冰块或者有雪感冒了的事情出现。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过年的前几天,寒风凛冽,天寒地冻,为了准备年货,母亲叫我翻山越岭去用豌豆调换粉条,我认为是母亲信任我,也没有说寒冷的原因。因為山高路陡的羊肠小道很远,需要早晨天刚亮就背着背篼出发,一出门外面的温度特别低,零下五度左右,屋的四周不是结有冰,就是白头霜,或者打有桐油凌(这是最寒冷的标志)。刚一出门不适应,打了个寒战,立即镇静一会儿就出发了。那寒冷,那寒风打在我行进的脸上,真如刀割锥刺一样,我想到父母亲的信任,想到过年要吃粉条,寒冷忽略不计,没有退却,踏霜履冰,大步流星地迎着寒风前进。约十五分钟后,全身渐渐暖和,越走越热,我后来敞开衣服行进了,吐出的热气发白,在寒风中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了靓丽的风景,成了我勇敢的源泉,边走边吐出的热气,成了我不惧严寒前进中超越的目标,到了打粉家受到了“这娃儿不怕冷,不怕困难”的夸奖。回到家全家也称赞我“不怕冷不怕苦”。心里无比高兴,恰似“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在家乡经历了十分寒冷的环境,后来在我的生活中没有畏惧寒冷的困难。2005年,市政府机关西迁后,一年四季,打霜下雪,我从不懈怠地行进在仙鹤路、滨河路,在小寒大寒的日子里,在州河边行进时,也遇到了寒冷的河风和刺骨的寒风打脸,路的两边铺满了白头霜。因为小时候在大山里感受过、体会过比这更严寒的日子和场景,这点寒冷不值一提。数九寒天的季节没有阻挡我早早出发,步行上班的习惯,快步行走一会儿,满身热气腾腾精神抖擞,愉快地在温暖中走到办公室,开始完成新的一天工作任务。
   天寒地冻的日子,像大巴山深处威严的父亲和慈祥的母亲,鼓励、鞭策、滋养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其他文献
戊戌年处暑时节,我应邀参加“从延安到北安”全国作家采风活动,从黄河岸边美丽的泉城,一路向北,飞跃三千多里的祖国山海江河,前往此次活动的目的地——黑龙江省北安市。   北安,取北方平安之意,地处小兴安岭南麓,北依与俄罗斯交界的黑河市,南与省会哈尔滨市相望,是中国内地通往黑河市和俄罗斯及东欧国家旅贸大通道的必经中转站。我们一行,来到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但见红松挺拔,高耸入云,直刺蓝天,引人仰望。白桦
期刊
这次与学生小丽的偶遇,牵动了我内心深处最不愿勾起的疼痛。我虽然只从教了三年,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却无端地想起两个曾经教过的学生。  我一直不敢在他人面前提及,只有在内心默默承受,渐渐堆积,有时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于是,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找到他们,当面说声“对不起”。  当我们俩建起这个以我名字命名的学生群后,一些学生纷纷加入了进来。面对这么多毕业后从未见过的学生,看到他们发来慰问的信息,我的内心是
期刊
“鼻意 儿啊”,你从高树上掉了下去。  硬邦邦地,砸在地上一块硬邦邦的耢石上,圆乎乎的立马摔成了扁扁的,柿饼儿似的,死了过去,世界全都黑了。  死亡的气息潜行着。万物静寂,光线被树叶和树叶遮住,躲藏在苍绿的最暗处,发黑,汗液源源不断地从毛孔里跑出来,迅速沁成一滴又一滴的形状,被室外的高温阴干,烤干,浓缩成汗珠子们挣扎过的各种姿态,黏密密的空气里有了斤两,秤砣似的砸下去,荡起来一丝一丝草腥气。乌云比
期刊
少年时贪睡,很少听到鸡叫头遍,但那天我真切地听到家里那只“骚鸡头”的叫声了。灶台上灯昏如豆,灶膛里也有暗红的火苗,不旺。   我起了床,胡乱擦了把脸,睡意蒙眬地坐在灶膛前,母亲端来一碗米饭给我,这是猪油炒饭,可能还滴了几滴酱油,昨晚的剩饭拌着客家人的当家品种“浸菜”一起炒,咸香焦混合的气味一下子赶跑了睡意。这是特殊待遇,家里穷,平时连炒菜都舍不得放油,这一下子上升到猪油炒饭,我顿时感觉到肩上的担
期刊
我的父母过世多年了,只剩下耄耋之年的岳母还健在。岳母名叫张一秀,从小没进过一天学堂,但有着豁达的个性。自从我2013年退休之后,每年都要和爱人从山西临汾回到河北临西的农村,与岳母相守几个月。  我爱人性格内向,且老实巴交,婚后,胡搅蛮缠的二弟媳妇经常找她的麻烦,让爱人受了不少委屈。我当兵在外,女儿又年幼,爱人一肚子的委屈无处诉说,只好到岳母那里哭诉。岳母总是劝说女儿,不要跟二弟媳妇计较,更不能跟老
期刊
菊花我见过的有数十种,名贵的,养在别人的深闺的,只能远观,不能近亵,常常是知其美,而不知其名讳;铺满路边的,野蛮生长,任芳香天涯,芸芸众菊,繁花乱目,也无从知晓姓甚名谁,也没必要,好看就是了,美好就是了。因此,无论高贵的还是平凡的,浓香的还是微香的,白的黄的红的紫的,我对它们的名称数十年如初见,都一以贯之地称为菊花。   我知道菊花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同的,是有性格的。黄巢眼里的菊花是“冲天香阵透长
期刊
1  尚玉山是在1946年出生的。重要的是,尚玉山差一点就没有机会降落到黑龙江北安这个小屯子。  尚玉山出生的前六年,也就是1940年,他的父母都被关进监狱。为什么?犯了哪国的王法呢?犯了“满洲国”的王法,罪名是结交“匪类”,并为“匪类”提供金钱、棉衣等帮助。父亲被判刑八年,母亲被判刑十年,服刑的地点就在哈尔滨第一监狱。  被关进监狱的前十年,1930年,一个响晴的午后,23岁的张广英被人贩子领到
期刊
那一年,婆母患宫颈癌去世时,53岁;公公55岁。当时,爱人兄妹三人虽然都在城市工作,但都刚刚落脚,都租房住,经济十分拮据。两个姑子,大的已结婚,小的才谈男朋友。婆母满“五七”孝期后,我和爱人返城上班,两个姑子也回城上班,公公的孤单、冷清、凄楚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公公不仅要上班,还要种田、喂猪、侍弄菜园……家里的责任,我们也都分担不了。婆母“百日”孝期过后,公公向爱人提出了他的愿望,希望再找一个老
期刊
“三鲳四鳓”这个词,最初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我在吃集体饭时听到的。   老家在三门海边,那时,人民公社时代的村称大队。老家所在的大队里分8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自行打造了几只木帆船捕鱼。家家户户都备了网具,由妇女们担负织网的任务。年后天气转暖时节,队里各大小帆船的船老大,就挨家挨户集中各户织好的网片,在晒场上合并成大网,与船员们一起,肩挑手拉地装进船舱,并带上备用几天的衣服被褥、饭菜淡水,拉起大
期刊
母亲家的餐厅里有一个大型号的冰箱,和众多的普通家庭一样,冰箱里装满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果蔬,这也和众多的普通家庭一样。   去母亲家时,会经常帮助做些饭菜。有一次做菜时,需要几个鸡蛋,我如常打开冰箱,却闻到了浓浓的药的味道。好奇心促使我仔细地查看,原来,冰箱门里面的隔层和两个大抽屉里都装满了药盒。凑上去近闻,确定是这些药盒子发出了浓烈的味道。虽然也知道母亲每天都离不开药物,却不知母亲最近又添了什么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