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理化检验质量管理研究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特点为不可预测性、危害性较强,本质上均归为危害公共健康事件。一旦发生会对社会群众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性相对降低。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食品、药品等,为此加强对物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下,可快速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产生原因。长时间研究得出,通过理化检验质控法应用下对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此,文章就理化检验质量管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进行分析,旨在提高疾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及控制力度。
  关键词:疾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理化检验;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5-070-01
  根本上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为伤害民众健康突发性事件,包括不明疾病、传染病的重大疫情、重大食品中毒等多样化突发性事件。上述卫生事件产生过程中,会对民众根本健康及生命造成伤害,对民众当前整体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当情况严重时,上述几类事件共同作用下,甚至会引起社会波动。为此,面对突发性卫生事件过程中,相关部门依据理化检验途径、手段可获得精准度较高检测结论,能全方位对卫生事件进行监控。但实质上,理化检验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周边环境、检测时间及检测方式等[2]。检测结论一旦表现为失真,那会对后期有关防控手段落实造成影响。文章就疾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理论检验质量管理情况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控制的意义
  突发卫生事件定义:社会及其公众不知情状况下,所发生无预兆事件,对政府及个人尚未准备卫生事件,期间人们整体应对能力较弱。当处于无法准备情况下,让人措手不及、无法准确应对。此时,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下,可有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原因分析,明确快速产生原因。但实际上,理化检验质量与多种因素紧密相关,其检验结果极易出错,甚至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反而会促进事件发生[3]。为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需加强控制理化检验质量,提高次数,减少社会恐慌感。任何事件产生会存在一定依据。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产生同样有原因依据,基于原因分析,制定合理应对措施,从容应对。此时理化检验质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义非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作为理化检验质量提供数据依据,制定合理方案[4]。分析数据保障检验结果正确,制定合理方案,保障理化检验准确性。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并制定合理方案,对人民群众及时解释说明,为人民群众普及,提供相关防护方式及知识,保障人民群众可及时获得相关信息,避免引起社会恐慌,造成更大影响。上述情况下,理化检验质量下,可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蔓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理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
  疾控中心内部工作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研究不断深入,认识到理化检验质量与防控管理紧密型,为此,总结以下几种影响理化检验质量相关因素:(1)环境因素: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理化检验质量高低往往与其结果准确性关系紧密,但操作中对检验环境要求性偏高,对检验工作所处实验室整体要求偏高,相关理化质检工作人员,需对实验室温度、湿度进行控制,当温度及湿度不达标会对理化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5]。(2)樣品因素:样品是指检验对象,对其结果分析中,理化检验结果准确性与样品质量高低紧密相关,当样品质量越高则提升理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反之,会影响检验结果及后期防疫方案制定[6]。(3)检验仪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基础条件之一为检验仪器,作为保障检验结果准确性关键依托点,仪器精密度、运行稳定性及是否准确矫正均对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
  3.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效应用对策
  质量管理中最为重要为六要素,分别为人、机、料、法、环、测。为此,应对突发卫生事件中遵循以上六点进行分析。
  3.1人员管控
  人:操作者对质量认识、技术熟练程度成为保障理化检验质量重要依据。为此,需加强对理化检验人员自身素质水平,可邀请科室资历较老、经验丰富检验人员定期授课、点评,以保障检验人员技能水平,避免操作不规范所致检验误差[7]。当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对检验人员要求上,需提高专业理论及技能知识水平,针对性、全面对事件经过分析,确定相应解决方案,并选择合适检测方法,进而保障检验结果快速检验及其准确性。
  3.2仪器设备管理
  机:机器设备、测量仪器精度和维护保养状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如遇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理化检验质量下检验结果成为保障,对相关内部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人员,操作中会应用到各种类型检验仪器及设备,而质控仪器精密性会影响结果准确性。一旦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则对理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无法提升质控水平[8]。为此,对质控管理人员需遵循以下几条加强对仪器设备调试管理:(1)依据相关仪器标准进行调试,严禁依据自身主观意识对仪器设备各项参数调整,避免存在理化检验质量问题。(2)仪器设备工作开展中,准确分析工作状态,当发现问题,需第一时间找出故障原因,并制定修复管理计划[9]。(3)遵循相关规定方法,并进行校正处理,对检验结果开展中所应用到相关试剂,需达到试验标准,如蒸馏水、标准溶液,避免因外界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
  3.3保障样本准确性
  料:材料成分、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等。理化检验根本依据为准确性及可靠性高,可依据结果并制定后期防范及应对措施。为此,上述两项因素需全面衡量及评估。多样化评估手段前提下,配合精确度更高理化检验报告。基于质控角度上,全面监管现场环境,在收集样品后,可采取适当手段保存样品,并完成样品检验。如理化检验开展中所需要相关试剂,如蒸馏水、检验溶液及其他试剂类型等,依据实验开展标准妥善进行管理及处理,避免受到外界干扰[10]。当遇到规模范围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及时汇报至相关部门,及时消除潜在负面影响因素。   3.4完善操作流程
  法: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择及其操作规程等。检验准确与否与仪器设备工作状态紧密相关。理化检验前,需检查仪器设备工作状态,判断是否需要调试,维持运行良好。同时,要求仪器维护人员定期对仪器进行检修、调试、保养,保障仪器具备良好运行状态。全面认真对方案排查,着手调试检验仪器及检测设备[11]。同时,依据多类型实验器皿,降低多样化外在干扰,全面保障精确度。
  3.5完善操作流程
  环:主要是指测量时采取方法是否标准、正确。公共卫生事件自身特点为突发性较强,人们毫无应对防范措施,为此,一旦发现后续拟定可行性较强质控方案。全面拟定质控方案下,依据方案并开展相应质控管理措施,避免慌乱及遗漏,有条不紊加强防控,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健康[12]。但质控方案往往与多种要素紧密相关,如检验项目、检验性质及检验项目和检验类型,明确报告上交时间。对上述举措实施中质控要点掌握,当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做到有条不紊,保障检测报告精确度。
  3.6监测环境管控
  测:工作地温度、湿度及照明和清洁条件等。检验开展中,需保障实验室环境满足试验需求,避免检验环境所引起干扰。检验标本处理上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制作平行试验、空白对照试验。标准溶液配置过程中,要求称量准确,制定标准缺陷。选择在线性范围内浓度制作标准系列。为保障标本系列准确性,移液过程中尽可能选择同一习惯,擦净管外吸附溶液。注意考核样、空白溶液、标本溶液及标准溶液中基质维持一致,减少误差。
  4.小结
  疾控中心等公共服务部门中,应对突发卫生事件过程中,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成为管控重要依据,且随着后续不断发展,会成为后续必然趋势。当今时代背景下对我国政府部门而言,对疾控中心服务部门中提出一定要求,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期间需依据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法为依据,合理制定应对管理对策。而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研究上,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升理化检验质量,依据突发事件特点,有针对性、可行性开展保障措施,应对突发卫生事件,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部门检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桂春梅.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显著作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5):592-593.
  [2]謝珊,许士池,张富敏,等.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J]. 检验检疫学刊,2019,29(2):126-127.
  [3]范海兰.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J]. 医学新知杂志,2019,29(z1):457-458.
  [4]李玉峰.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显著作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8,15(6):130-131.
  [5]卢秀莲.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7):35-37.
  [6]肖辉,谷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J]. 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5):145-146.
  [7]朱晓磊,姜丽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理化检验质量管理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1):151-152.
  [8]胡才智. 浅谈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153-154.
  [9]覃双桥.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95-97.
  [10]唐晓蕾.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192-192,194.
  [11]张军龙,刘涛.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显著作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7):2720-2722.
  [12]马照中. 简析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作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3-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经康复新液与抗感颗粒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采取随机1:1比例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治疗以常规治疗为主,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与抗感颗粒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疱疹消除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在矫正小儿较高散光方面运用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研究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严格的筛选,从本院眼科中选择56例较高散光小儿,均应用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对小儿视光进行矫正,观察佩戴前、后效果差异。结果 佩戴后小儿的视力明显高于佩戴前,小儿的屈光度、偏心量等明显低于佩戴前(p<0.05)。结论 为较高散光的小儿佩戴合适的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能够对其散光问题进行有效地矫正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患者106例,采取数字1:1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3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临床指标变化、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 、心率临床指标较对照组低,有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性使用护肝药用于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结核病病患20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抗结核药物与护肝药,对照组单用抗结核药物。对比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结果:针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研究组24.0%,比对照组63.0%低,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病毒性肝炎者。(2)过敏体质者。(3)孕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应用,随后进行对胃炎并胃溃疡安全性的探究。方法:选取治疗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的60名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方式的区别不同进行小组划分。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关于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后观察组在各评分项均要优于普通组。通过进行对比,普通组患者中整体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中整体有效率为93.33%,通过进行临床比较,观察
期刊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为全面落实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破冰《药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的“三高三难”的困境,本文就虚拟现实技术助推课程“三教改革”的实施路径,从教师团队结构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资源立体化、教学方法创新化、教学评价综合化、课程思政系统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药学专业综合实训、虚拟现实技术、三教改革  Ab
期刊
摘要:目的:将球面自锁托槽与传统自锁托槽应用在口腔矫正中,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之间口腔矫正患者2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对比组行传统自锁托槽矫正,观察组则行球面自锁托槽矫正,比较两组患者的脱槽率、治疗时间和舒适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脱槽率10%要低于对比组3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低于对比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比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应用细节管理联合流程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内本院消毒供应室应用细节管理清洗的150件医疗器械与10名医护人员作为细节组,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内本院消毒供应室增加流程持续改进清洗的150件医疗器械与10名医护人员作为结合组,评估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及清洗质量,并统计比较评估结果。结果 比较组间清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药学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效果。方法: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成都某院运用PDCA循环前收治的12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该院运用PDCA循环后收治的12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处方合格率、临床辅助用药使用率、配药差错率。结果:处方合格率比,观察组(96.12%)较对照组(83.72%)高(P<0.05)。观察组临床辅助用药使用率和配药差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15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于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就诊,干预1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干预2组采用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结果:干预2组的整体治疗效果其所占比例为93.3%,干预1组治疗效果为88.0%(P<0.05)。通过对干预1组和干预2组治疗前后睡眠相关参数评分进行分析,其中干预2组患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