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poo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连接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钥匙。有效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控教学过程;而拙劣的提问却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教学过程中的学生陷入全然被动的状态。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提问。通过教师的设问或启发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听讲、讨论、反思,最后得出结论,即经历寻疑——质疑——议疑——解疑等环节。以上环节中,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所设计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 了解和明确提问目的
  
  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简单活跃课堂气氛,避免课堂毫无生气或活力的手段,也不是问倒注意力分散的学生使其难堪对其批评、惩罚的管理措施。提问的目的是:鼓励思考,理解教学内容的价值;诊断和检查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复习、强化、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回忆特定的知识信息或事实;管理性目的,即提问是管理的手段,使教室安静,终止学生的吵闹,引起学生注意教学内容或教师,对分心的学生进行预防性警告;给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参与教学,避免教学成为教师一方的活动;吸引胆怯、害羞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胆量;允许学生有机会表达感情、观点等。此外,提问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目的。不难看出,提问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2 符合提问的三个原则
  
  课堂提问要符合提问的三个基本原则:主体性、探索性和鼓励性。
  2.1 课堂提问必须体现“主体性” 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主导”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依靠课堂提问体现出来的。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一直是采取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这种教育模式有着明显的不足。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教师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这种发展趋势集中地体现在提问的设计上。教师能否通过课堂提问,使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应该成为一堂好课的重要评价标准。
  2.2 课堂提问必须体现“探究性” 因为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在《战国七雄》一课中设计了如下一系列问题:“你认为当时应该怎样解决秦朝的贫困问题?”、“商鞅的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商鞅死后,改革的内容没有变动?”……这些问题都带有很大的探索性,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2.3 课堂提问必须体现“鼓励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和合作者。虽然纪律是班级授课制中学生学习的一个保障,但权威的课堂往往会失去孩子的主动性。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把威严放下,做学生们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学生的心灵解放了,才会思维敏捷,个性飞扬,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求,才会有师生互动教学,才会有真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师要鼓励一切有创建性的回答,哪怕表述当中有一些错误。这样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激发其参与思考的热情,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
  
  3 问题设计要新颖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的问题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在讲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时,若总是“老生常谈”地从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环节平铺直舒地讲下来,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乏味,难以发散他们的思维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教师若把这一问题设计成“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但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却首先爆发在英国呢?”这样一问,学生在先有的知识前提下,会积极思考,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并且会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把已学过的知识作为“跳板”,这样不仅仅需要记忆力,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的能力,这无疑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4 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
  
  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只要求学生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那么,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对教学来说就毫无意义了。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新中国成立的一段历史时,若问题设计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这类的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毫不费力,因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就很少有或没有启发性了。教师若把问题设计成:“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共做了那些准备?”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放开思路,积极思考,到教材的内容中去归纳,经过积极主动的思考,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等诸方面去总结从而得到答案。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太容易了固然不好,但是若过于难了也不适当。因为若设计的问题过难非但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反而会使学生感到问题的高不可攀,从而无处下手,毫无思路,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常此下去,会使学生对历史课感到乏味、枯噪、以至于影响了历史教学效果和成绩的提高。
  
  5 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课堂问题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节中,“美国内战”这一目,教材的线索是美国内战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知识点有序的罗列。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丰富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完整的历史概念,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这条主线,笔者在教学中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
  (1)你怎样理解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美国内战的原因?内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为什么说《宅地法》与《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的公布,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3)美国内战北方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你怎样看待林肯?
  以上设计的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紧扣,脉络清楚,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堂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其创新思维的培养。
  
  6 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所设计好的问题应让全体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吃透,因此如何发问就是一种很有学问的艺术。教师不要只叫优秀者回答问题,而对落后者少给甚至不给回答问题的机会,而应尽可能同等频率地叫所有学生回答。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参与回答问题,并从回答问题中获得进步,教师应为学习上优劣程度不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并在判断他们基本能回答的情况下叫其回答。尤其对困难生,所提问题的难度应降低,必要时应再复述问题,当他们正确回答后,应及时肯定他们的正确回答,对其鼓励,使他们逐步确立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是十分迫切的课题,优化课堂提问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市陆续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新教材在带来新理念、新思维的同时,给中学课堂也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如何领会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达到完美统一,在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呢?    1 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
期刊
[摘要]随着本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小学生的数学小课题研究逐步走进大家的视野。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其研究未能呈现应有的发展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线教师缺少现成的适合学生开展研究的数学小课题。因此,数学小课题的开发设计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应基于学生现实,依托现行教材,遵循趣味性、基础性、过程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原则,从新知铺垫、教材拓展、应用设计、现象解释等视角系统地开发设计小学数学小课题。  [关键词
期刊
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行课堂提问,做到提问适时、目的明确、难易适当,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和教会学生质疑提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是学生在“发现”和“探究”中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合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学的使命。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期刊
目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这样的问题:(1)学生家长、社会及学生本人的评价系统决定了作文教学的落脚点只能是应试。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这实际上成了当今教学的主旋律,作文教学也跳不出这个怪圈。(2)封闭单调学生生活不适应作文内容的开放性和丰富性的要求。现在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对未来的安排都是父母一手包办的,生活阅历、学识都较浅薄,他们很难写出具有一定生活厚度的作文来。(3)学生在作文中的
期刊
[摘要]“5E”教学模式由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5个基本教学环节构成,该模式同时关注并促进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以高中《探究安培力》为例,介绍进行的物理探究教学实践,在展示“5E”教学模式的特点的同时,反思探究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5E”教学模式 探究教学 探究安培力  一、“5E”探究教学模式简介  科学探究是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以此为背景,一些探究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本文着眼于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从语言文字运用、要点归纳、知识点选择和题型设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命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运用比较的方法,先呈现有瑕疵的题目,再举出相对应的好题,展示高考部分真题的瑕与瑜.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要点归纳知识点选择题型设计对比  总体来看,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如同三块美玉,按照考试大纲分别考查了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期刊
优化课堂教学,焕发课堂活力。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有不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上呈现“复习(提几个简单问题)——讲新课——讲练习——讲小结”这样以讲为主的简单的方法和模式,在课堂上既没有设置一些背景来复习引入,也没有创设一种情境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启发式教学运用得很差,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比较严重。有不少教师缺少对教材
期刊
【摘要】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目前普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关键是“任务”设计,要仔细推敲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这种计算机软硬件迅猛发展的大环境,大大促进了中
期刊
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其统一在教师所教,为学生所喜爱,所愿意接受,教与学达到高度和谐一致。我们从几个学生的反应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堂、对教师的要求,受到一定启发。    1 学生的各种反应    1.1 希望老师能与我们平起平坐 笔者发现学生都不太敢向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是老师不允许,相反他们非常提倡,只是他们回答的方式不太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当学生一提出自己的观点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