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连接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钥匙。有效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控教学过程;而拙劣的提问却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教学过程中的学生陷入全然被动的状态。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提问。通过教师的设问或启发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听讲、讨论、反思,最后得出结论,即经历寻疑——质疑——议疑——解疑等环节。以上环节中,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所设计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 了解和明确提问目的
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简单活跃课堂气氛,避免课堂毫无生气或活力的手段,也不是问倒注意力分散的学生使其难堪对其批评、惩罚的管理措施。提问的目的是:鼓励思考,理解教学内容的价值;诊断和检查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复习、强化、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回忆特定的知识信息或事实;管理性目的,即提问是管理的手段,使教室安静,终止学生的吵闹,引起学生注意教学内容或教师,对分心的学生进行预防性警告;给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参与教学,避免教学成为教师一方的活动;吸引胆怯、害羞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胆量;允许学生有机会表达感情、观点等。此外,提问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目的。不难看出,提问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2 符合提问的三个原则
课堂提问要符合提问的三个基本原则:主体性、探索性和鼓励性。
2.1 课堂提问必须体现“主体性” 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主导”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依靠课堂提问体现出来的。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一直是采取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这种教育模式有着明显的不足。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教师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这种发展趋势集中地体现在提问的设计上。教师能否通过课堂提问,使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应该成为一堂好课的重要评价标准。
2.2 课堂提问必须体现“探究性” 因为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在《战国七雄》一课中设计了如下一系列问题:“你认为当时应该怎样解决秦朝的贫困问题?”、“商鞅的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商鞅死后,改革的内容没有变动?”……这些问题都带有很大的探索性,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2.3 课堂提问必须体现“鼓励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和合作者。虽然纪律是班级授课制中学生学习的一个保障,但权威的课堂往往会失去孩子的主动性。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把威严放下,做学生们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学生的心灵解放了,才会思维敏捷,个性飞扬,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求,才会有师生互动教学,才会有真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师要鼓励一切有创建性的回答,哪怕表述当中有一些错误。这样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激发其参与思考的热情,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
3 问题设计要新颖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的问题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在讲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时,若总是“老生常谈”地从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环节平铺直舒地讲下来,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乏味,难以发散他们的思维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教师若把这一问题设计成“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但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却首先爆发在英国呢?”这样一问,学生在先有的知识前提下,会积极思考,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并且会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把已学过的知识作为“跳板”,这样不仅仅需要记忆力,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的能力,这无疑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4 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
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只要求学生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那么,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对教学来说就毫无意义了。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新中国成立的一段历史时,若问题设计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这类的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毫不费力,因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就很少有或没有启发性了。教师若把问题设计成:“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共做了那些准备?”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放开思路,积极思考,到教材的内容中去归纳,经过积极主动的思考,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等诸方面去总结从而得到答案。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太容易了固然不好,但是若过于难了也不适当。因为若设计的问题过难非但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反而会使学生感到问题的高不可攀,从而无处下手,毫无思路,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常此下去,会使学生对历史课感到乏味、枯噪、以至于影响了历史教学效果和成绩的提高。
5 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课堂问题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节中,“美国内战”这一目,教材的线索是美国内战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知识点有序的罗列。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丰富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完整的历史概念,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这条主线,笔者在教学中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
(1)你怎样理解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美国内战的原因?内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为什么说《宅地法》与《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的公布,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3)美国内战北方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你怎样看待林肯?
以上设计的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紧扣,脉络清楚,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堂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其创新思维的培养。
6 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所设计好的问题应让全体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吃透,因此如何发问就是一种很有学问的艺术。教师不要只叫优秀者回答问题,而对落后者少给甚至不给回答问题的机会,而应尽可能同等频率地叫所有学生回答。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参与回答问题,并从回答问题中获得进步,教师应为学习上优劣程度不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并在判断他们基本能回答的情况下叫其回答。尤其对困难生,所提问题的难度应降低,必要时应再复述问题,当他们正确回答后,应及时肯定他们的正确回答,对其鼓励,使他们逐步确立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是十分迫切的课题,优化课堂提问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1 了解和明确提问目的
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简单活跃课堂气氛,避免课堂毫无生气或活力的手段,也不是问倒注意力分散的学生使其难堪对其批评、惩罚的管理措施。提问的目的是:鼓励思考,理解教学内容的价值;诊断和检查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复习、强化、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回忆特定的知识信息或事实;管理性目的,即提问是管理的手段,使教室安静,终止学生的吵闹,引起学生注意教学内容或教师,对分心的学生进行预防性警告;给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参与教学,避免教学成为教师一方的活动;吸引胆怯、害羞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胆量;允许学生有机会表达感情、观点等。此外,提问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目的。不难看出,提问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2 符合提问的三个原则
课堂提问要符合提问的三个基本原则:主体性、探索性和鼓励性。
2.1 课堂提问必须体现“主体性” 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主导”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依靠课堂提问体现出来的。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一直是采取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这种教育模式有着明显的不足。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教师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这种发展趋势集中地体现在提问的设计上。教师能否通过课堂提问,使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应该成为一堂好课的重要评价标准。
2.2 课堂提问必须体现“探究性” 因为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在《战国七雄》一课中设计了如下一系列问题:“你认为当时应该怎样解决秦朝的贫困问题?”、“商鞅的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商鞅死后,改革的内容没有变动?”……这些问题都带有很大的探索性,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2.3 课堂提问必须体现“鼓励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和合作者。虽然纪律是班级授课制中学生学习的一个保障,但权威的课堂往往会失去孩子的主动性。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把威严放下,做学生们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学生的心灵解放了,才会思维敏捷,个性飞扬,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求,才会有师生互动教学,才会有真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师要鼓励一切有创建性的回答,哪怕表述当中有一些错误。这样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激发其参与思考的热情,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
3 问题设计要新颖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的问题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在讲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时,若总是“老生常谈”地从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环节平铺直舒地讲下来,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乏味,难以发散他们的思维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教师若把这一问题设计成“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但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却首先爆发在英国呢?”这样一问,学生在先有的知识前提下,会积极思考,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并且会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把已学过的知识作为“跳板”,这样不仅仅需要记忆力,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的能力,这无疑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4 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
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只要求学生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那么,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对教学来说就毫无意义了。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新中国成立的一段历史时,若问题设计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这类的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毫不费力,因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就很少有或没有启发性了。教师若把问题设计成:“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共做了那些准备?”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放开思路,积极思考,到教材的内容中去归纳,经过积极主动的思考,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等诸方面去总结从而得到答案。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太容易了固然不好,但是若过于难了也不适当。因为若设计的问题过难非但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反而会使学生感到问题的高不可攀,从而无处下手,毫无思路,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常此下去,会使学生对历史课感到乏味、枯噪、以至于影响了历史教学效果和成绩的提高。
5 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课堂问题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节中,“美国内战”这一目,教材的线索是美国内战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知识点有序的罗列。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丰富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完整的历史概念,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这条主线,笔者在教学中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
(1)你怎样理解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美国内战的原因?内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为什么说《宅地法》与《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的公布,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3)美国内战北方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你怎样看待林肯?
以上设计的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紧扣,脉络清楚,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堂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其创新思维的培养。
6 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所设计好的问题应让全体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吃透,因此如何发问就是一种很有学问的艺术。教师不要只叫优秀者回答问题,而对落后者少给甚至不给回答问题的机会,而应尽可能同等频率地叫所有学生回答。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参与回答问题,并从回答问题中获得进步,教师应为学习上优劣程度不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并在判断他们基本能回答的情况下叫其回答。尤其对困难生,所提问题的难度应降低,必要时应再复述问题,当他们正确回答后,应及时肯定他们的正确回答,对其鼓励,使他们逐步确立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是十分迫切的课题,优化课堂提问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