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的生活是什么?这是从古希腊到现在的伦理学家所一直探讨的话题。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好的生活就在于德性,他在其伦理学代表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告诉人们,只有按照德性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而真正的德性并不仅仅在于拥有德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遵循中道的原则去实践。好的生活并不是一种设定,而在于具体生活中的选择,这种选择和人的自由息息相关。
关键词好 生活 德性 亚里士多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What is A Good Life
——On "Nicomachean Ethics"
FENG Lin
(Social Development Schoo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bstractWhat is a good life? That topic has been discussed by ethicists since the ancient Greek. As far as Aristotle concerned, a good life lies in virtue. He states, in his representative book about ethics--"Nicomachean Ethics" , that only with a life according to virtue can one person get welfare. A real virtue not only lies in knowledge about it ,but also needs practices conform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ean. A good life is not something being designed, but rests with choices in actual lif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human's freedom.
Key wordsgood; life; virtue; Aristotle
1 德性在于实践
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实践概念,他的实践理论是一种目的论。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知道美德是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践行美德,即方法。他在第二卷中谈到,“按照德性生成的东西……都不能使自身是个什么样子,而是行为者在行为中有个什么样子。第一,他必须有所知;其次,他必须有所选择,并因其自身而选择;第三,在行动中,他必须勉力地坚持到底” 。①在这里,亚里士多德认为实现美德有三步:知道关于美德的知识、按照知识进行选择、在行动中将遵从德性的选择付诸行动。他由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知识、理性及知行的合一。
可见,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并不是坐而论道,或者只是将美德作为一个形而上的空洞的概念,他所提倡的德性是建立在“知”和“行”二者结合的基础上。可以说,这正是德性的真正要义。如果德性只是一个被束之高阁的与实际生活完全脱离的高高在上的存在,那么它也就不能称之为德性了,德性在可贵之处就在于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能够从其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完满,所以,亚里士多德提供的不仅仅是好的生活的法则,同样也是人获得自身存在意义的规定。
正是因为德性的实现在于实践,因此,德性的培养也就需要实践。亚里士多德讲到,“没有一种伦理德性是自然生成的……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了它们,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②在伦理德性的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身体力行,通过接受以及不断地实践某一符合道德的行为,从而达到从自觉到自为再到自由的不断升华,他强调人的道德情境问题。因此,伦理学是实践哲学,最终也要回归到实践中去。
2 德性在于中道
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目的论的实践理论是与“恰分”相关联的。他讲到,在肉体快乐中,过度的追求就是罪恶,肉体快乐只要适度也可以是善。“德性”就在于中道,“过”和“不及”都不是善。例如,“勇敢”是一种品质,但如果超过中道位置,“过”就成了鲁莽,“不及”就是怯懦。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品质都是程度越深越好,过犹不及。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区分了两种德性:一种是不完全的德性,类似于现在所讲的对人对己两重标准;另一种是完全的德性,这种德性不因为与自己利益是否相关而有所改变。这种划分可以和康德的“普遍道德律”相联系,按照康德的理论,只有当一个人愿意将其行为普遍化的时候,他在此情境下做这种行为才可以是正确的。因此,拥有不完全德性的人的行为是无法普遍化的,他也不愿意将其普遍化。所以,从康德的理论来看,不完全德性并不是符合道德的。
3 各种具体的德性
3.1 友爱
亚里士多德花了大量篇幅来谈论“友爱”。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德性,不只是如何去有益于社会,而且更重要的是,因德性本身而实践德性,把德性当做个人生活的自始至终的选择,即便德性没有任何功利的用途,也要因为德性自身而去选择它。在人际交往中,“友爱”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德性修为。
公正和平等内含于友爱之中。友爱的程度越深,公正的程度也就随之曾加。友爱中的平等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德性上的平等。虽然亚里士多德没有讲“友爱”方面的中道,但他指出,“只应该爱善良的人”,如果一个人像爱好人那样去爱坏人,那么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在友爱上的“过”。因此,只有德性上的平等,才能保证友爱的持久。“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样的友爱就是以利益为出发点的友爱,是一时的,而德性之人的友爱的基础却更加稳固。
3.2 自制
自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指能够坚持正确的判断,不为情感所左右。在道德实践中,做到“自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自制,而是一昧地凭借自己的感情冲动行事,完全不管公正、公平、正义等价值,或者不能明辨是非,那么就很难做到按德性行事。如果一个人缺乏“自制”的品质,那么他就难以做到获得理性的正确的有关道德的知识。
4 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因而是完满的德性”。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是建立在他的德性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幸福和德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合乎德性活动,一个人就有幸福的生活”。③
人所以能够享有幸福,就是因为人具有“思辨”能力。动物是不分有幸福的,因为它们没有思辨活动。可见,在德性之外,亚里士多德还相当重视作为人的理性,“哪些人的思辨活动越多,他们所享有的幸福也就越大”,④物质只是思辨活动的一个外部条件。
综上,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不仅是一部伦理学著作,同样也是一本启迪心灵的书籍。好的生活未必是能够增进他人的福祉,但一定起码不会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够按照德性生活,在实践中实现德性,那么他也一定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有利于社会。
德性并不是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那样一个绝对存在,也不是如苏格拉底所言的只在“知识”层面知道就可以了,因为知道德性并不等同于一定能够践行德性。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在德性方面提出了和两位前任哲学家不同的理论,对指导我们今天的道德生活也更加具有建设性意义。
德性中的“好”与“坏”并不是一种设定,而是在具体的生活中所做出的选择,伴随着这种选择的是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抉择的权利。因此,指出德性不仅在于知识,而且在于选择和实践的亚里士多德,比苏格拉底更具有伦理学的启发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自由的选择,这种实践在于德行的累积。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笔下的“好的生活”是与德性息息相关的,幸福是与德性相符合的,而德性的生活并非是坐而论道,而在于“做”和“实践”。
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能伤害他人或者损害他人的利益。正如康德所言的,将他人作为目的而非手段。我们也可以用康德自己的观点即普遍道德律来解释这一说法,如果每个人都将他人当做工具,那么这个社会将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群体,也就不会有人从德性生活中获得幸福和满足,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想别人将其当做手段,那么他也不应该将别人当做手段。
亚里士多德十分看重理性的地位,他认为理性是人之为人、与动物相区别之所在。如何去过一种好的生活,同样需要理性的力量。一方面,这体现在理性在生活选择中所发挥的作用,好的生活的选择并不能完全凭借喜好,而是需要考虑这是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以及自己是否具备实现这种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自己需要以及适合什么样的生活,这同样需要理性的思考,对自己需求的深层追问。也即,在面对好的生活选择的时候,起码需要运用理性问自己两个问题:(1)我能够实现这样的生活吗?(2)这种生活是我真正所想要的吗?
当一个人只是拥有德性知识的时候,他未必就会去实现德性。一方面是因为主观意愿,有的人虽然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出于对自己利益和快乐的考虑,便从恶弃善。例如,原三鹿公司的负责人,他们作为食品企业的成员,知道三聚氰胺对婴幼儿的伤害,但他们为了经济利益,唯利是图,还是做了这样伤害他人的违背道德的事情。另一方面,实践德性是一个“做”的行为,如果“美德即知识”,那么每个人只要学习道德理论,什么也不用做,就成为有道德之人了,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德性的实现,或者说是应该受到人们褒奖的,正是那样一种将德性付诸于实践的行为。
注释
①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6.
②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0-31.
③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46.
④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45.
关键词好 生活 德性 亚里士多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What is A Good Life
——On "Nicomachean Ethics"
FENG Lin
(Social Development Schoo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bstractWhat is a good life? That topic has been discussed by ethicists since the ancient Greek. As far as Aristotle concerned, a good life lies in virtue. He states, in his representative book about ethics--"Nicomachean Ethics" , that only with a life according to virtue can one person get welfare. A real virtue not only lies in knowledge about it ,but also needs practices conform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ean. A good life is not something being designed, but rests with choices in actual lif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human's freedom.
Key wordsgood; life; virtue; Aristotle
1 德性在于实践
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实践概念,他的实践理论是一种目的论。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知道美德是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践行美德,即方法。他在第二卷中谈到,“按照德性生成的东西……都不能使自身是个什么样子,而是行为者在行为中有个什么样子。第一,他必须有所知;其次,他必须有所选择,并因其自身而选择;第三,在行动中,他必须勉力地坚持到底” 。①在这里,亚里士多德认为实现美德有三步:知道关于美德的知识、按照知识进行选择、在行动中将遵从德性的选择付诸行动。他由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知识、理性及知行的合一。
可见,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并不是坐而论道,或者只是将美德作为一个形而上的空洞的概念,他所提倡的德性是建立在“知”和“行”二者结合的基础上。可以说,这正是德性的真正要义。如果德性只是一个被束之高阁的与实际生活完全脱离的高高在上的存在,那么它也就不能称之为德性了,德性在可贵之处就在于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能够从其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完满,所以,亚里士多德提供的不仅仅是好的生活的法则,同样也是人获得自身存在意义的规定。
正是因为德性的实现在于实践,因此,德性的培养也就需要实践。亚里士多德讲到,“没有一种伦理德性是自然生成的……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了它们,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②在伦理德性的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身体力行,通过接受以及不断地实践某一符合道德的行为,从而达到从自觉到自为再到自由的不断升华,他强调人的道德情境问题。因此,伦理学是实践哲学,最终也要回归到实践中去。
2 德性在于中道
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目的论的实践理论是与“恰分”相关联的。他讲到,在肉体快乐中,过度的追求就是罪恶,肉体快乐只要适度也可以是善。“德性”就在于中道,“过”和“不及”都不是善。例如,“勇敢”是一种品质,但如果超过中道位置,“过”就成了鲁莽,“不及”就是怯懦。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品质都是程度越深越好,过犹不及。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区分了两种德性:一种是不完全的德性,类似于现在所讲的对人对己两重标准;另一种是完全的德性,这种德性不因为与自己利益是否相关而有所改变。这种划分可以和康德的“普遍道德律”相联系,按照康德的理论,只有当一个人愿意将其行为普遍化的时候,他在此情境下做这种行为才可以是正确的。因此,拥有不完全德性的人的行为是无法普遍化的,他也不愿意将其普遍化。所以,从康德的理论来看,不完全德性并不是符合道德的。
3 各种具体的德性
3.1 友爱
亚里士多德花了大量篇幅来谈论“友爱”。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德性,不只是如何去有益于社会,而且更重要的是,因德性本身而实践德性,把德性当做个人生活的自始至终的选择,即便德性没有任何功利的用途,也要因为德性自身而去选择它。在人际交往中,“友爱”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德性修为。
公正和平等内含于友爱之中。友爱的程度越深,公正的程度也就随之曾加。友爱中的平等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德性上的平等。虽然亚里士多德没有讲“友爱”方面的中道,但他指出,“只应该爱善良的人”,如果一个人像爱好人那样去爱坏人,那么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在友爱上的“过”。因此,只有德性上的平等,才能保证友爱的持久。“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样的友爱就是以利益为出发点的友爱,是一时的,而德性之人的友爱的基础却更加稳固。
3.2 自制
自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指能够坚持正确的判断,不为情感所左右。在道德实践中,做到“自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自制,而是一昧地凭借自己的感情冲动行事,完全不管公正、公平、正义等价值,或者不能明辨是非,那么就很难做到按德性行事。如果一个人缺乏“自制”的品质,那么他就难以做到获得理性的正确的有关道德的知识。
4 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因而是完满的德性”。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是建立在他的德性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幸福和德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合乎德性活动,一个人就有幸福的生活”。③
人所以能够享有幸福,就是因为人具有“思辨”能力。动物是不分有幸福的,因为它们没有思辨活动。可见,在德性之外,亚里士多德还相当重视作为人的理性,“哪些人的思辨活动越多,他们所享有的幸福也就越大”,④物质只是思辨活动的一个外部条件。
综上,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不仅是一部伦理学著作,同样也是一本启迪心灵的书籍。好的生活未必是能够增进他人的福祉,但一定起码不会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够按照德性生活,在实践中实现德性,那么他也一定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有利于社会。
德性并不是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那样一个绝对存在,也不是如苏格拉底所言的只在“知识”层面知道就可以了,因为知道德性并不等同于一定能够践行德性。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在德性方面提出了和两位前任哲学家不同的理论,对指导我们今天的道德生活也更加具有建设性意义。
德性中的“好”与“坏”并不是一种设定,而是在具体的生活中所做出的选择,伴随着这种选择的是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抉择的权利。因此,指出德性不仅在于知识,而且在于选择和实践的亚里士多德,比苏格拉底更具有伦理学的启发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自由的选择,这种实践在于德行的累积。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笔下的“好的生活”是与德性息息相关的,幸福是与德性相符合的,而德性的生活并非是坐而论道,而在于“做”和“实践”。
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能伤害他人或者损害他人的利益。正如康德所言的,将他人作为目的而非手段。我们也可以用康德自己的观点即普遍道德律来解释这一说法,如果每个人都将他人当做工具,那么这个社会将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群体,也就不会有人从德性生活中获得幸福和满足,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想别人将其当做手段,那么他也不应该将别人当做手段。
亚里士多德十分看重理性的地位,他认为理性是人之为人、与动物相区别之所在。如何去过一种好的生活,同样需要理性的力量。一方面,这体现在理性在生活选择中所发挥的作用,好的生活的选择并不能完全凭借喜好,而是需要考虑这是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以及自己是否具备实现这种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自己需要以及适合什么样的生活,这同样需要理性的思考,对自己需求的深层追问。也即,在面对好的生活选择的时候,起码需要运用理性问自己两个问题:(1)我能够实现这样的生活吗?(2)这种生活是我真正所想要的吗?
当一个人只是拥有德性知识的时候,他未必就会去实现德性。一方面是因为主观意愿,有的人虽然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出于对自己利益和快乐的考虑,便从恶弃善。例如,原三鹿公司的负责人,他们作为食品企业的成员,知道三聚氰胺对婴幼儿的伤害,但他们为了经济利益,唯利是图,还是做了这样伤害他人的违背道德的事情。另一方面,实践德性是一个“做”的行为,如果“美德即知识”,那么每个人只要学习道德理论,什么也不用做,就成为有道德之人了,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德性的实现,或者说是应该受到人们褒奖的,正是那样一种将德性付诸于实践的行为。
注释
①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6.
②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0-31.
③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46.
④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