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梦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中国梦的一个缩影。习近平同志曾经用三个“共同”来描绘中国梦的愿景: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缺的不是说教,缺的是符合心理规律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关怀是人的道德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探讨和开展学校德育主题活动时,融入关怀教育理念,建立关怀教育关系,找到学生主动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的道德教育中显的尤其重要。
一、关于“关怀理念”与“德育主题活动”
关于“关怀理念”,美国内尔·诺丁斯教授认为“道德教育不只是一个狭义的学科,它还体现在:教育的一切方面和过程都应该具有道德性,即具有关怀性。”“关怀道德教育强调教育的一切过程和方面对于关怀道德教育的责任,尤其强调师生双方的关怀道德实践,即以教师本人的关怀行为去感染、熏陶学生,且在教育生活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实践关怀,并鼓励学生把所受到的关怀教育放在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去实践、体验、升华。”
学校主题活动是学校组织、培养、教育学生集体,并通过学生集体教育影响学生个体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也是学生集体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为此,作为学校主题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应该充分认识关怀德育的理论价值,融入关怀教育的思想,从学生的个性、感受、体验、认知规律方面等入手,准确定位及设计好活动,把德育主题活动作为学生品质成长的“脚手架”。
二、找准“关怀”支点,让学校德育主题活动彰显关怀教育魅力
学校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构建与建筑行业中“脚手架(scaffold)”一词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的原理和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主题活动”这个“脚手架”可以看作是孩子“关怀自己”成长的“支点”,是为学生品质发展、成长提供的一种教育活动框架建构,是把孩子的成长引向深入所搭建的活动平台。从德育角度来说,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前,必须象建筑工人一样要思考相同的问题:如何搭好活动“脚手架”。
1. 关怀自我,让主题活动成为孩子主动成长的“脚手架”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关怀自我的实践机会和条件,通过主题活动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关怀自我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学校在策划、设计德育主题活动时,要做到把学生的自我关怀、主动成长意识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强调学会关怀自我是关怀他人、感受关怀的重要前提。
以某学校开展的“找英雄、学英雄”德育主题系列活动为例:孩子们通过资料搜集、个人思考、集体评议等方式,全面掌握和了解发生的真实事件,并从真实的人物身上体验到中华民族的各种优良品德。该活动重视孩子的自我教育过程、方法的改善,促使学生改变“被说教”的消极概念,触发学生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关怀的内部动力,让孩子在活动中形成优良品质。
2. 关怀实践,让主题活动成为孩子体验生活的“脚手架”
实践、体验生活是一种还原于生活的教育,教育活动若没有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意义。学校应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还事实真相于学生,还生活常规于学生,还真情实感于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应该注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孩子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孩子寻找身边的德育事件,关注身边的时事大事,使德育贴近“生活”现实,多一些“生活味”。
如珠光路小学在“懂得劳动、学会付出!”系列教育活动中,每个孩子设计自己的“劳动菜单”并亲身实践与体验,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劳动实践中受到了自我教育。这种贴近生活现实、着眼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实践活动,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既可以改变传统教育活动枯燥说教的弊端,又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C167)
责任编辑邱丽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缺的不是说教,缺的是符合心理规律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关怀是人的道德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探讨和开展学校德育主题活动时,融入关怀教育理念,建立关怀教育关系,找到学生主动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的道德教育中显的尤其重要。
一、关于“关怀理念”与“德育主题活动”
关于“关怀理念”,美国内尔·诺丁斯教授认为“道德教育不只是一个狭义的学科,它还体现在:教育的一切方面和过程都应该具有道德性,即具有关怀性。”“关怀道德教育强调教育的一切过程和方面对于关怀道德教育的责任,尤其强调师生双方的关怀道德实践,即以教师本人的关怀行为去感染、熏陶学生,且在教育生活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实践关怀,并鼓励学生把所受到的关怀教育放在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去实践、体验、升华。”
学校主题活动是学校组织、培养、教育学生集体,并通过学生集体教育影响学生个体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也是学生集体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为此,作为学校主题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应该充分认识关怀德育的理论价值,融入关怀教育的思想,从学生的个性、感受、体验、认知规律方面等入手,准确定位及设计好活动,把德育主题活动作为学生品质成长的“脚手架”。
二、找准“关怀”支点,让学校德育主题活动彰显关怀教育魅力
学校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构建与建筑行业中“脚手架(scaffold)”一词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的原理和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主题活动”这个“脚手架”可以看作是孩子“关怀自己”成长的“支点”,是为学生品质发展、成长提供的一种教育活动框架建构,是把孩子的成长引向深入所搭建的活动平台。从德育角度来说,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前,必须象建筑工人一样要思考相同的问题:如何搭好活动“脚手架”。
1. 关怀自我,让主题活动成为孩子主动成长的“脚手架”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关怀自我的实践机会和条件,通过主题活动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关怀自我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学校在策划、设计德育主题活动时,要做到把学生的自我关怀、主动成长意识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强调学会关怀自我是关怀他人、感受关怀的重要前提。
以某学校开展的“找英雄、学英雄”德育主题系列活动为例:孩子们通过资料搜集、个人思考、集体评议等方式,全面掌握和了解发生的真实事件,并从真实的人物身上体验到中华民族的各种优良品德。该活动重视孩子的自我教育过程、方法的改善,促使学生改变“被说教”的消极概念,触发学生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关怀的内部动力,让孩子在活动中形成优良品质。
2. 关怀实践,让主题活动成为孩子体验生活的“脚手架”
实践、体验生活是一种还原于生活的教育,教育活动若没有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意义。学校应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还事实真相于学生,还生活常规于学生,还真情实感于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应该注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孩子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孩子寻找身边的德育事件,关注身边的时事大事,使德育贴近“生活”现实,多一些“生活味”。
如珠光路小学在“懂得劳动、学会付出!”系列教育活动中,每个孩子设计自己的“劳动菜单”并亲身实践与体验,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劳动实践中受到了自我教育。这种贴近生活现实、着眼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实践活动,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既可以改变传统教育活动枯燥说教的弊端,又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C167)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