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伊斯说:“流亡是我的美学”,木心借此叹道:“美学是我的流亡。”漫漫艺术之路,何尝不是一条流亡之途?
中国有一条梅岭古驿道,蜿蜒曲折的古道逶迤蛇行,穿越在崇山峻岭之间。一块块历经千年步履磨砺的石板,在炽白的阳光下,泛着幽幽的青光。这原先是一条为了发展经济而开通的古道,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条古驿道上,除了活跃着大批商贾的身影之外,还走来了一个个被贬岭南的文人。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苏轼、陆凯、宋之问、刘长卿、苏轼、朱熹、汤显祖等人。他们大多因官场失势,被朝廷贬往岭南任职而路过梅岭古道。到了梅岭古道,他们往往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情不自禁,舞文弄墨,留下诗文来,艺术就这样产生于流亡。
流亡之途是一条成长、升华、顿悟之途。我要提的正是那位“中国人听了总是亲切一笑的”苏东坡。苏东坡的生命轨迹其实是一条希望与失望往复、热切与凄冷交叠,轩冕与布衣轮番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循环。这循环的曲径中不乏无休止的流亡,他自己曾说:“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每一次流亡放逐的背后,都是苏轼思想的一次飞跃。他也曾在被贬后感慨“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净过眼能须臾?”失望一次次冲击他的希望,怀疑、不安随之而生。但是善与天地对话的苏东坡,徜徉山水的苏东坡,渐渐悟出人生的真谛。他在《定风波》里写道:“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處是吾乡。”这个世界没有完美无缺的彼岸,只有良莠交织的现实,但无论面对怎样的挫折,他都不会丧失内心的温暖,他都会积极地去思考人生。流亡中的苏东坡似草芥,但又不是,他像一块被遗弃的石头,听蝉噪蛙鸣、风声鸟声,也看日月轮转,人事纷纷。就像被女娲遗弃的那块顽石一样,阅尽人间沧桑,却又依然爱着这个世界。他从名满京城、人人皆识到流亡乡野、无人问津,面对这样的巨变,他却说:“自喜渐为人不识”,这样的话语如清风拂面,自然悠然。最为可喜的是,苏轼在这流亡之路上不仅完成了自我精神的升华,还留下了很多灿若星辰的诗词,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启迪了一代代的后人,而这些都是流亡给他的。
萨义德在《流亡是知识分子的命运》中谈到“流亡实际上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精神史。”流亡有时可以提供不同的生活以及观看事物的奇异角度,这些使得知识分子更有生气。说白了,流亡是艺术家们对自己的放逐,是一次追求自由的过程,但同时,正是这种四海为家颠沛失所的状态,使得艺术工作者获得了处于边缘的不被周遭所容的孤独与自由,也使其保持思想的活力与张力。甚至可以说,流亡之途是一位优秀艺术者的必修课,懈怠不得,亦退缩不得。
流亡之途还是一条叛逆、反抗、战斗之路。早在二十世纪初,鲁迅先生发表了《摩罗诗力说》,并奉拜伦为摩罗诗派的宗主。摩罗相当于基督教文化中的撒旦,是佛教中的恶魔,而摩罗精神的实质是反抗、是战斗。拜伦的一生是流亡的一生,他作为一个国际主义者,以四海为家。在意大利,他参与烧炭党人的革命活动,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在希腊,他变卖资产,亲赴战场,为希腊人民的解放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拜伦那种“欲自强而抗强”的精神在他塑造的该隐、唐璜等人身上都有极大的体现。正是这种“有我所不愿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愿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的摩罗精神、反抗精神为鲁迅所看重。“不为顺世和乐之音”的鲁迅争的、抗的、叛的正是那个愚昧又充斥着奴性的社会。鲁迅希望借拜伦的一把火,烧掉一切落后的腐朽的东西,从而唤醒在铁屋子里沉睡好久的国人。拜伦在他的流亡之途,渐渐找到了自己,正如他在《普罗米修斯》中高呼:“他骄傲,他敢于反抗到底,他会把死亡变成胜利”。所以,后人读拜伦的作品,常常觉得心里有一团热情的火在燃烧。
流亡之途意味着寻觅、求索与孤独。再来说说木心,他曾被人们被称为“流亡纽约的贵族”。出身世家的木心,本可安心生活读书,但他却一直苦苦地追寻,像修道士一样“甘愿为艺术占有”,他总说“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于是,木心这一生就一直在艺术中流亡。文革中的他被关押18个月,折断了几根手指,但他依然写诗、写散文、作画,要不就画上黑白琴键,想象着弹出莫扎特和巴赫。他说“白天我是一个奴隶,晚上我是一个王子”。文革之后的木心,生活安定,但他自费留学纽约,清贫的日子里,有艺术为伴,灵魂才得以安放。他心思空明,一辈子在艺术中流亡,疯狂而痴迷,孤独却又高贵。
流亡的路上,有风有雨,有歌有哭,伴随流亡而产生的不仅有动人的故事,还有不朽的艺术,人间的至美。
中国有一条梅岭古驿道,蜿蜒曲折的古道逶迤蛇行,穿越在崇山峻岭之间。一块块历经千年步履磨砺的石板,在炽白的阳光下,泛着幽幽的青光。这原先是一条为了发展经济而开通的古道,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条古驿道上,除了活跃着大批商贾的身影之外,还走来了一个个被贬岭南的文人。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苏轼、陆凯、宋之问、刘长卿、苏轼、朱熹、汤显祖等人。他们大多因官场失势,被朝廷贬往岭南任职而路过梅岭古道。到了梅岭古道,他们往往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情不自禁,舞文弄墨,留下诗文来,艺术就这样产生于流亡。
流亡之途是一条成长、升华、顿悟之途。我要提的正是那位“中国人听了总是亲切一笑的”苏东坡。苏东坡的生命轨迹其实是一条希望与失望往复、热切与凄冷交叠,轩冕与布衣轮番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循环。这循环的曲径中不乏无休止的流亡,他自己曾说:“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每一次流亡放逐的背后,都是苏轼思想的一次飞跃。他也曾在被贬后感慨“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净过眼能须臾?”失望一次次冲击他的希望,怀疑、不安随之而生。但是善与天地对话的苏东坡,徜徉山水的苏东坡,渐渐悟出人生的真谛。他在《定风波》里写道:“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處是吾乡。”这个世界没有完美无缺的彼岸,只有良莠交织的现实,但无论面对怎样的挫折,他都不会丧失内心的温暖,他都会积极地去思考人生。流亡中的苏东坡似草芥,但又不是,他像一块被遗弃的石头,听蝉噪蛙鸣、风声鸟声,也看日月轮转,人事纷纷。就像被女娲遗弃的那块顽石一样,阅尽人间沧桑,却又依然爱着这个世界。他从名满京城、人人皆识到流亡乡野、无人问津,面对这样的巨变,他却说:“自喜渐为人不识”,这样的话语如清风拂面,自然悠然。最为可喜的是,苏轼在这流亡之路上不仅完成了自我精神的升华,还留下了很多灿若星辰的诗词,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启迪了一代代的后人,而这些都是流亡给他的。
萨义德在《流亡是知识分子的命运》中谈到“流亡实际上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精神史。”流亡有时可以提供不同的生活以及观看事物的奇异角度,这些使得知识分子更有生气。说白了,流亡是艺术家们对自己的放逐,是一次追求自由的过程,但同时,正是这种四海为家颠沛失所的状态,使得艺术工作者获得了处于边缘的不被周遭所容的孤独与自由,也使其保持思想的活力与张力。甚至可以说,流亡之途是一位优秀艺术者的必修课,懈怠不得,亦退缩不得。
流亡之途还是一条叛逆、反抗、战斗之路。早在二十世纪初,鲁迅先生发表了《摩罗诗力说》,并奉拜伦为摩罗诗派的宗主。摩罗相当于基督教文化中的撒旦,是佛教中的恶魔,而摩罗精神的实质是反抗、是战斗。拜伦的一生是流亡的一生,他作为一个国际主义者,以四海为家。在意大利,他参与烧炭党人的革命活动,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在希腊,他变卖资产,亲赴战场,为希腊人民的解放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拜伦那种“欲自强而抗强”的精神在他塑造的该隐、唐璜等人身上都有极大的体现。正是这种“有我所不愿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愿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的摩罗精神、反抗精神为鲁迅所看重。“不为顺世和乐之音”的鲁迅争的、抗的、叛的正是那个愚昧又充斥着奴性的社会。鲁迅希望借拜伦的一把火,烧掉一切落后的腐朽的东西,从而唤醒在铁屋子里沉睡好久的国人。拜伦在他的流亡之途,渐渐找到了自己,正如他在《普罗米修斯》中高呼:“他骄傲,他敢于反抗到底,他会把死亡变成胜利”。所以,后人读拜伦的作品,常常觉得心里有一团热情的火在燃烧。
流亡之途意味着寻觅、求索与孤独。再来说说木心,他曾被人们被称为“流亡纽约的贵族”。出身世家的木心,本可安心生活读书,但他却一直苦苦地追寻,像修道士一样“甘愿为艺术占有”,他总说“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于是,木心这一生就一直在艺术中流亡。文革中的他被关押18个月,折断了几根手指,但他依然写诗、写散文、作画,要不就画上黑白琴键,想象着弹出莫扎特和巴赫。他说“白天我是一个奴隶,晚上我是一个王子”。文革之后的木心,生活安定,但他自费留学纽约,清贫的日子里,有艺术为伴,灵魂才得以安放。他心思空明,一辈子在艺术中流亡,疯狂而痴迷,孤独却又高贵。
流亡的路上,有风有雨,有歌有哭,伴随流亡而产生的不仅有动人的故事,还有不朽的艺术,人间的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