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艺术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遵循课堂提问的系列原则,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课堂实际,选准提问的时机,讲究提问的技巧,把握提问的关键进行教学,不仅能克服教师教学过程中提问“以多取胜、问过算数;为问而问、徒有形式;偏深偏难、脱离实际”的简单化、形式化、随意性倾向,而且能优化教学过程,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间不断地保持和谐的互动局面,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 提问技巧 提问艺术 浅析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门艺术。科学地进行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温故而知新,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反之,随心所欲地或者程序式地进行提问,不仅起不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降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怎样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揣摸准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进而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效果呢?笔者认为教师在遵循“课堂提问要紧扣课堂主题,富有层次性、逻辑性{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把握量力性(即提问要难易适度、30%-80%的学生能够答得出为宜);课堂提问要突出重点,精炼、明确:课堂提问要注意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如面向全体发问、态度和蔼递问、民主评议答案、褒扬鼓励学生)”等原则以外,还要着重做到如下三点。
一、要选准提问的时机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教师要选准问的时机,启于愤俳之际,问于矛盾之时。若不选准时机,随时发问,就不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课堂提问一般有三个时机,即讲授开始、讲授过程和讲授结束,开始上课时,教师往往会从学过的内容引出一些新问题,或者从实际生活中引出一些新的话题,然后引出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时,教师就应该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因为这时,学生的思维一般都处在由平静趋向活泼状态,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悬念性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刺激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活跃主动的状态,从而吸引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的问题。在课堂中,随着教师的讲解,层层深入,有些学生理解力较强,接受速度较快,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而有些学生由于理解力较差,思维跟不上,他们往往精神不振,注意力分散,课堂教学效果会相对降低。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精神状态,巧妙地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使精神状态好的学生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使精神状态差的学生注意力集中,起到聚精促思的作用。在授课即将结束,教师归纳综合这堂课所讲的内容时,有些学生准备下课,心不在焉,或者想着要办某一件事情,这时,老师不应该只由自己去总结归纳,而应抓住学生的心理,强调善始善终,提出几个问题,从综合归纳角度,回答总结出这节课所讲的内容。这样,既能使学生牢固地记住该堂课的教学内容、重要的问题,又能使学生通过掌握归纳综合总结的方法,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知识。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回答,发现并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诚如布鲁纳所说的那样:“正确处理好组织教学中的目标和反馈两个环节,就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要讲究提问的技巧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提问作为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也贵在得法。因为,课堂教学,老师运用提问的方式配合教学内容讲授,目的是引起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有些老师课堂上提问直来直去,千篇一律,没有趣味,也没有针对性。有的老师提问不讲究方法技巧,提问神态古板单调,教学效果很差,引起学生反感。因此,要使提问收到良好的效果,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讲究提问的方法技巧。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成绩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问。如高职生的特点,个性心理倔强,性格逐步或已经形成,独立思维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得到培养。他们已不再像中小学生那样,老师向全班同学提问,全体同学同声回答老师问题。他们喜欢独立思考、独立回答问题。这时,课堂提问,老师应注意让学生单独回答问题。另外,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要砸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活动。为此,老师要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级差异心中有数。对比较容易的问题,可以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以提高其兴趣: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以发挥他们的优势;对综合性的问题,可选择学习成绩较好、概括能力强的学生回答,以便巩固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其次,要设计好提问程序,讲究问的方法和技巧。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正问、反问,有直问、曲问、悬问、疑问,也有逆问、递问等等。讲究提问方法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增强学习兴趣。为此,老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有机组合各种形式,而不能单调生硬地采用某一形式。有不少老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不少课堂提问经验,即直意曲问能以曲求直。曲意直问能平中见奇;反意正闯能寻根究底,正意反问能常中见新;疑意悬问能激发兴趣,悬意疑问能思中求新:逆意递问能加深理解,正意逆问能鼓励钻研。另外,课堂提问方式还有重问或轻问、追问或退问、窄问或宽问。对重点问题反复提问,或者对一般问题简单提问,目的是老师在一问之后再次提问,或者降低难度或变换角度提问学生;采取有效窄问,可以诱导学生纵向思维,由浅入深,排难解惑,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采取宽问方法,可以诱导学生横向思维,拓宽思路。
上述多种方法提问,并不是要求每位老师在一堂课内全部用上,而是要求老师把握学生的个性,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方法,实施有效的提问。这样,就一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要把握提问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动不动就让学生回答某个问题,表面上看给人以印象:这位老师真的会启发提问学生,教学中确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宗旨。可认真地想一想,一个好的老师决不是也不应该满足于这样做,课堂提问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可发问的点很多,但应该注意知识的联系,抓准问题的根本,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根本问题提问,组织课堂教学。
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要求以及重点、难点,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来设计提问。这些教学内容问题设计得好、问得准确、及时,就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问重点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重点,加深理解重点和掌握重点,而且可以使学生保持思维的稳定性和清晰度。问难点问题,不仅可以巩固重点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问容易混淆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辨能力,增强思维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学会综合比较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当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教师更应重视发散思维点的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思考、讨论、探究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其次,课堂提问要注重答问的评价。老师要注重答问评价,如果老师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学生就不会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心理也会有失落感。对学生的答问要进行客观、准确、简短的评价,对答对者给予表扬,使其精益求精,感到教师的温暖;对答错者给予鼓励,优化心理品质,调动学生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再次,要注意将提问的语言与提问的艺术结合起来。有些学生文化基础差,对问题难以理解,害怕教师的提问。所以,课堂提问时,教师的语言相当关键,应力求做到诚恳,要充满期待与希望,做到幽默风趣,增加亲切感和兴趣,以缩短师生心灵差距,消除学生的紧张、害怕、厌学心理,并且还要做到准确,符合科学性,以免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困惑;还要做到提问语言的简炼性,保持流畅性,不要拐弯抹角,以免学生思路混乱,记不清题意,造成无法回答问题的难堪局面。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善教者,必善问。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见疑(发现问题)、质疑(提出问题)和布疑(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若能遵循课堂提问的系列原则,通过钻研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善问”、“巧问”,通过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释疑”,就能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张旭东,浅谈课堂教学中提高设计技巧[J],课堂·教材·教法,1996(2)。
[关键词]课堂教学 提问技巧 提问艺术 浅析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门艺术。科学地进行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温故而知新,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反之,随心所欲地或者程序式地进行提问,不仅起不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降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怎样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揣摸准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进而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效果呢?笔者认为教师在遵循“课堂提问要紧扣课堂主题,富有层次性、逻辑性{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把握量力性(即提问要难易适度、30%-80%的学生能够答得出为宜);课堂提问要突出重点,精炼、明确:课堂提问要注意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如面向全体发问、态度和蔼递问、民主评议答案、褒扬鼓励学生)”等原则以外,还要着重做到如下三点。
一、要选准提问的时机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教师要选准问的时机,启于愤俳之际,问于矛盾之时。若不选准时机,随时发问,就不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课堂提问一般有三个时机,即讲授开始、讲授过程和讲授结束,开始上课时,教师往往会从学过的内容引出一些新问题,或者从实际生活中引出一些新的话题,然后引出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时,教师就应该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因为这时,学生的思维一般都处在由平静趋向活泼状态,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悬念性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刺激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活跃主动的状态,从而吸引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的问题。在课堂中,随着教师的讲解,层层深入,有些学生理解力较强,接受速度较快,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而有些学生由于理解力较差,思维跟不上,他们往往精神不振,注意力分散,课堂教学效果会相对降低。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精神状态,巧妙地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使精神状态好的学生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使精神状态差的学生注意力集中,起到聚精促思的作用。在授课即将结束,教师归纳综合这堂课所讲的内容时,有些学生准备下课,心不在焉,或者想着要办某一件事情,这时,老师不应该只由自己去总结归纳,而应抓住学生的心理,强调善始善终,提出几个问题,从综合归纳角度,回答总结出这节课所讲的内容。这样,既能使学生牢固地记住该堂课的教学内容、重要的问题,又能使学生通过掌握归纳综合总结的方法,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知识。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回答,发现并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诚如布鲁纳所说的那样:“正确处理好组织教学中的目标和反馈两个环节,就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要讲究提问的技巧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提问作为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也贵在得法。因为,课堂教学,老师运用提问的方式配合教学内容讲授,目的是引起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有些老师课堂上提问直来直去,千篇一律,没有趣味,也没有针对性。有的老师提问不讲究方法技巧,提问神态古板单调,教学效果很差,引起学生反感。因此,要使提问收到良好的效果,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讲究提问的方法技巧。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成绩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问。如高职生的特点,个性心理倔强,性格逐步或已经形成,独立思维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得到培养。他们已不再像中小学生那样,老师向全班同学提问,全体同学同声回答老师问题。他们喜欢独立思考、独立回答问题。这时,课堂提问,老师应注意让学生单独回答问题。另外,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要砸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活动。为此,老师要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级差异心中有数。对比较容易的问题,可以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以提高其兴趣: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以发挥他们的优势;对综合性的问题,可选择学习成绩较好、概括能力强的学生回答,以便巩固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其次,要设计好提问程序,讲究问的方法和技巧。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正问、反问,有直问、曲问、悬问、疑问,也有逆问、递问等等。讲究提问方法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增强学习兴趣。为此,老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有机组合各种形式,而不能单调生硬地采用某一形式。有不少老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不少课堂提问经验,即直意曲问能以曲求直。曲意直问能平中见奇;反意正闯能寻根究底,正意反问能常中见新;疑意悬问能激发兴趣,悬意疑问能思中求新:逆意递问能加深理解,正意逆问能鼓励钻研。另外,课堂提问方式还有重问或轻问、追问或退问、窄问或宽问。对重点问题反复提问,或者对一般问题简单提问,目的是老师在一问之后再次提问,或者降低难度或变换角度提问学生;采取有效窄问,可以诱导学生纵向思维,由浅入深,排难解惑,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采取宽问方法,可以诱导学生横向思维,拓宽思路。
上述多种方法提问,并不是要求每位老师在一堂课内全部用上,而是要求老师把握学生的个性,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方法,实施有效的提问。这样,就一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要把握提问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动不动就让学生回答某个问题,表面上看给人以印象:这位老师真的会启发提问学生,教学中确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宗旨。可认真地想一想,一个好的老师决不是也不应该满足于这样做,课堂提问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可发问的点很多,但应该注意知识的联系,抓准问题的根本,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根本问题提问,组织课堂教学。
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要求以及重点、难点,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来设计提问。这些教学内容问题设计得好、问得准确、及时,就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问重点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重点,加深理解重点和掌握重点,而且可以使学生保持思维的稳定性和清晰度。问难点问题,不仅可以巩固重点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问容易混淆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辨能力,增强思维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学会综合比较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当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教师更应重视发散思维点的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思考、讨论、探究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其次,课堂提问要注重答问的评价。老师要注重答问评价,如果老师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学生就不会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心理也会有失落感。对学生的答问要进行客观、准确、简短的评价,对答对者给予表扬,使其精益求精,感到教师的温暖;对答错者给予鼓励,优化心理品质,调动学生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再次,要注意将提问的语言与提问的艺术结合起来。有些学生文化基础差,对问题难以理解,害怕教师的提问。所以,课堂提问时,教师的语言相当关键,应力求做到诚恳,要充满期待与希望,做到幽默风趣,增加亲切感和兴趣,以缩短师生心灵差距,消除学生的紧张、害怕、厌学心理,并且还要做到准确,符合科学性,以免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困惑;还要做到提问语言的简炼性,保持流畅性,不要拐弯抹角,以免学生思路混乱,记不清题意,造成无法回答问题的难堪局面。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善教者,必善问。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见疑(发现问题)、质疑(提出问题)和布疑(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若能遵循课堂提问的系列原则,通过钻研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善问”、“巧问”,通过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释疑”,就能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张旭东,浅谈课堂教学中提高设计技巧[J],课堂·教材·教法,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