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习心理的课堂提问艺术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al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艺术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遵循课堂提问的系列原则,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课堂实际,选准提问的时机,讲究提问的技巧,把握提问的关键进行教学,不仅能克服教师教学过程中提问“以多取胜、问过算数;为问而问、徒有形式;偏深偏难、脱离实际”的简单化、形式化、随意性倾向,而且能优化教学过程,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间不断地保持和谐的互动局面,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 提问技巧 提问艺术 浅析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门艺术。科学地进行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温故而知新,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反之,随心所欲地或者程序式地进行提问,不仅起不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降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怎样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揣摸准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进而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效果呢?笔者认为教师在遵循“课堂提问要紧扣课堂主题,富有层次性、逻辑性{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把握量力性(即提问要难易适度、30%-80%的学生能够答得出为宜);课堂提问要突出重点,精炼、明确:课堂提问要注意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如面向全体发问、态度和蔼递问、民主评议答案、褒扬鼓励学生)”等原则以外,还要着重做到如下三点。
  
  一、要选准提问的时机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教师要选准问的时机,启于愤俳之际,问于矛盾之时。若不选准时机,随时发问,就不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课堂提问一般有三个时机,即讲授开始、讲授过程和讲授结束,开始上课时,教师往往会从学过的内容引出一些新问题,或者从实际生活中引出一些新的话题,然后引出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时,教师就应该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因为这时,学生的思维一般都处在由平静趋向活泼状态,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悬念性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刺激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活跃主动的状态,从而吸引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的问题。在课堂中,随着教师的讲解,层层深入,有些学生理解力较强,接受速度较快,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而有些学生由于理解力较差,思维跟不上,他们往往精神不振,注意力分散,课堂教学效果会相对降低。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精神状态,巧妙地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使精神状态好的学生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使精神状态差的学生注意力集中,起到聚精促思的作用。在授课即将结束,教师归纳综合这堂课所讲的内容时,有些学生准备下课,心不在焉,或者想着要办某一件事情,这时,老师不应该只由自己去总结归纳,而应抓住学生的心理,强调善始善终,提出几个问题,从综合归纳角度,回答总结出这节课所讲的内容。这样,既能使学生牢固地记住该堂课的教学内容、重要的问题,又能使学生通过掌握归纳综合总结的方法,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知识。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回答,发现并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诚如布鲁纳所说的那样:“正确处理好组织教学中的目标和反馈两个环节,就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要讲究提问的技巧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提问作为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也贵在得法。因为,课堂教学,老师运用提问的方式配合教学内容讲授,目的是引起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有些老师课堂上提问直来直去,千篇一律,没有趣味,也没有针对性。有的老师提问不讲究方法技巧,提问神态古板单调,教学效果很差,引起学生反感。因此,要使提问收到良好的效果,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讲究提问的方法技巧。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成绩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问。如高职生的特点,个性心理倔强,性格逐步或已经形成,独立思维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得到培养。他们已不再像中小学生那样,老师向全班同学提问,全体同学同声回答老师问题。他们喜欢独立思考、独立回答问题。这时,课堂提问,老师应注意让学生单独回答问题。另外,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要砸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活动。为此,老师要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级差异心中有数。对比较容易的问题,可以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以提高其兴趣: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以发挥他们的优势;对综合性的问题,可选择学习成绩较好、概括能力强的学生回答,以便巩固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其次,要设计好提问程序,讲究问的方法和技巧。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正问、反问,有直问、曲问、悬问、疑问,也有逆问、递问等等。讲究提问方法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增强学习兴趣。为此,老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有机组合各种形式,而不能单调生硬地采用某一形式。有不少老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不少课堂提问经验,即直意曲问能以曲求直。曲意直问能平中见奇;反意正闯能寻根究底,正意反问能常中见新;疑意悬问能激发兴趣,悬意疑问能思中求新:逆意递问能加深理解,正意逆问能鼓励钻研。另外,课堂提问方式还有重问或轻问、追问或退问、窄问或宽问。对重点问题反复提问,或者对一般问题简单提问,目的是老师在一问之后再次提问,或者降低难度或变换角度提问学生;采取有效窄问,可以诱导学生纵向思维,由浅入深,排难解惑,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采取宽问方法,可以诱导学生横向思维,拓宽思路。
  上述多种方法提问,并不是要求每位老师在一堂课内全部用上,而是要求老师把握学生的个性,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方法,实施有效的提问。这样,就一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要把握提问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动不动就让学生回答某个问题,表面上看给人以印象:这位老师真的会启发提问学生,教学中确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宗旨。可认真地想一想,一个好的老师决不是也不应该满足于这样做,课堂提问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可发问的点很多,但应该注意知识的联系,抓准问题的根本,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根本问题提问,组织课堂教学。
  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要求以及重点、难点,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来设计提问。这些教学内容问题设计得好、问得准确、及时,就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问重点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重点,加深理解重点和掌握重点,而且可以使学生保持思维的稳定性和清晰度。问难点问题,不仅可以巩固重点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问容易混淆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辨能力,增强思维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学会综合比较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当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教师更应重视发散思维点的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思考、讨论、探究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其次,课堂提问要注重答问的评价。老师要注重答问评价,如果老师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学生就不会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心理也会有失落感。对学生的答问要进行客观、准确、简短的评价,对答对者给予表扬,使其精益求精,感到教师的温暖;对答错者给予鼓励,优化心理品质,调动学生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再次,要注意将提问的语言与提问的艺术结合起来。有些学生文化基础差,对问题难以理解,害怕教师的提问。所以,课堂提问时,教师的语言相当关键,应力求做到诚恳,要充满期待与希望,做到幽默风趣,增加亲切感和兴趣,以缩短师生心灵差距,消除学生的紧张、害怕、厌学心理,并且还要做到准确,符合科学性,以免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困惑;还要做到提问语言的简炼性,保持流畅性,不要拐弯抹角,以免学生思路混乱,记不清题意,造成无法回答问题的难堪局面。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善教者,必善问。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见疑(发现问题)、质疑(提出问题)和布疑(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若能遵循课堂提问的系列原则,通过钻研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善问”、“巧问”,通过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释疑”,就能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张旭东,浅谈课堂教学中提高设计技巧[J],课堂·教材·教法,1996(2)。
其他文献
[摘要]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财经人才素质结构的新要求,针对高等教育中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实状况,我国财经类院校纷纷提出把实施通识教育作为新时代培养适应社会广泛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突破口。  [关键词]财经 通识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思路的新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以此为标准审视当前现状,也能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只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的科学性,才能有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切实提高其教育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评价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思路的新理念,对各行各业谋求新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形势
期刊
7月11日上午9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季老走了,他带走了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满怀的爱与责任,带走了自己的朴素、真诚和淡泊名利,留下了宝贵的人文学术遗产、令人敬仰的高尚品格和对文化传承的反思。    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
期刊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美术专业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特点,本研究采用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对276名美术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美术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上较差;男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好于女生;学生干部在职业生涯规划部分维度上优于普通学生。  [关键词]美术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 特点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他们就业难的问题目益突出,引起社
期刊
[摘要]文章提出了高等院校创业课程设置的团体协调假设,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假设的特点:企业、社会、教师和学生团体或群体都有权参与创业课程设置;创业课程设置过程中高等院校要主动调动利益群体的积极性;校企合作是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创业课程 团体协调 校企合作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有着自身期望值的群体或团体。这些团体或群体经常会围绕不同的期望值、价值进行竞争。要使高等院校创业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句法角度对《愚公移山》的英译本进行赏析,向读者展示老一辈翻译家独具匠心、游刃有余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句法 翻译
期刊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高校服务于社会,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有很多途径,就音乐教育方面而言,西部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全国来说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如何发挥本土高校的作用促进地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本土高校 帮扶 音乐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了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意义以及取得的效果,并提出了目前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指导的几点思考,以及实施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指导需注意和改进的问题。  [关键词]工学结合 职业指导 思考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意义  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是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有效途径,职业指导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隐性课程,随着工学结合模式的不断推进,职业指导的重
期刊
[摘要]汉语言文字是关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要能懂得欣赏它的美,运用它的美。本文通过析字溯源、赏声乐韵、赏汉字形体声韵风景和深挖言外、抓住传神变化、体会汉字词汇丰富内涵等方面来引导中学生欣赏汉语言文字美。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 美 引导    高中生埋头于数理化或政史地,甚至宁愿看通俗的《故事会》也不肯学习语文,原因在于学生欣赏不了汉语言文字美。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汉语言文字的美,那他一定会说“风
期刊
[摘要]钢琴文献课是一门典型的交叉课程。它包含对钢琴音乐作品本身的风格和相关演奏风格的演变、发展做文献学意义上的研究,可以说是静态与动态的研究课程。钢琴作品从版本到风格层次、背景的研究是大宏观到小细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钢琴 文献 重要性    钢琴文献课是一门典型的交叉课程。它包含对钢琴音乐作品本身的风格和相关演奏风格的演变、发展做文献学意义上的研究。可以说是静态与动态的研究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