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时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理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教师们往往不能彻底转变观念,对学生放心不下,呵护有加。因此,要真正突破素质教学理念转变的瓶颈,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是关键。
通常,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无定法”。但是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是否成功,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能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讲解教材上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例题等,然后教师精心选择,准备好相应的练习题,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使学生掌握知识及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完成教师为他们准备好的现成的题目,或许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熟练准确地完成练习,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知其然,但未必知其所以然。
被动的学习让学生还是只能成为应试的机器,要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看来还是要让学生参与到题目的设计中来,参与编题、出题,如果能设计出有效合理的题目,那不用说教学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一定是深入透彻的。
我的想法最初就是这样产生的,正如踢足球,不懂足球偶尔看一看,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半天也不进球,甚至觉得很简单,到了门口也踢不进,笨死了。如果亲自试一试,并且了解一下什么是越位等规则,然后再看,就会觉得攻守双方一招一式都是非常精彩的,这样才能真正领略足球的魅力。也就是说参与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来参与命题那应该就是“参与”精神和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和贯彻,从而真正寻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老让学生做现成的题目,无论题设计的多好,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这正如无论怎样的美味佳肴,天天摆在面前,也会厌烦一样。但如果自己做自己吃,即使是粗茶淡饭,也会吃得有滋有味,这正是因为有了参与的乐趣,才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尝试着让学生参与命题,不正是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吗?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编题、自己出题,然后再由自己或同学来解答。这当然不是一件易事,不能说一声让学生去出题、命题就没事了,那样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命题就会没有方向目标,胡乱出题,就失去了原先预设的效果。
从一点一滴做起,由易到难逐步培养,这是让学生参与命题所必须把握好的步骤和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方法,熟能生巧,既能品尝到命题成功所带来的乐趣,又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学会解题,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所在。
我在教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出示课题:解方程ax2+bx+c=0(a≠0),有哪位学生会解?学生一下愣在那里,无从下手。二十秒后我提示,条件a≠0,那么b、c呢?学生答“可以是0”,“那么就好办了,让b=0,c=0,方程就是ax2=0,例a=1时,x2=0,x1=x2=0;a=-2时,-2x2=0,得x2=0,x1=x2=0;随你a是什么数,只要不是0,方程都解好了,总是x1=x2=0。”
到这个时候,我又乘胜追击,趁热打铁:有没有更难一些的题目了,是不是所有的方程都能解呢?在认真地考虑之后,有学生发言了,生:有的,如果配方时成为x2-4x+4=-1,就会无解,也就是方程x2-4x+5=0无解。师:对,我们发现第四种情况比较复杂,那么有没有规律可找,到底什么时候有解,什么时候无解,是不是有一个什么好方法能既快又准地来解,ax2+bx+c=0(a≠0)呢?请同学们课后先预习研究一下,下节课我们再来解方程。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仍意犹未尽,这节课我没有准备题目,按部就班地拿出准备好的题目,例题是学生分类来出的,配套练习是在一类例题讲后再由学生出几个大家一起来练习的,并且分组比赛,兴趣非常高,教师及时地小结,使他们掌握了分类、化归等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了解数学知识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知识掌握得相当牢固扎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使他们的眼界更开阔,用数学的意识更明确。
正是通过平时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参与命题出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因此,在复习课上我更是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手段和方法,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部分教师对上复习课很头痛,无论讲什么内容,讲什么题,往往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常常是吃力不讨好,收效甚微,复习概念、简单的记忆学生有口无心,再做题目,重复的练习学生没有兴趣,讲得浅了,基础较好的学生颇有微词,讲得深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更是云里雾里。那么怎样才能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既能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又能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师生共同整理基础知识,在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试题,并给出答案。然后在其中选几组有代表性的、较好的试题,进一步完善后,作为测试题用。每一套题用过后,由出题人组织改卷,并进行试卷分析。
因为学生亲自参与了整个考试的全过程,所以整个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有了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性。这样学生不仅是学会了解几组题,而且他们会因此对试题感兴趣,去用心体会每一道题,从此以后,一道道题目会在他们眼里变得生动起来,他们会发现数学题是这样的有吸引力,使学生从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的美。
当然,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虽然贯彻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这并不等于教师闲得无事,放任自流,事实上教师的有效指导是活动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表面上看,教师不再像传统教法中那样,在讲台上讲得汗流浃背,但这对教师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尽快地努力学习,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质,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这不单是一个教育的口号,事实上,要真正让这一理念在数学教学中得以贯彻实施,需要教师真正放开手脚,大胆突破,积极探索,运用一切艺术性的方法,就如学生命题这一方法的运用一样,数学课堂才能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凤凰中学
通常,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无定法”。但是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是否成功,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能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讲解教材上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例题等,然后教师精心选择,准备好相应的练习题,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使学生掌握知识及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完成教师为他们准备好的现成的题目,或许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熟练准确地完成练习,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知其然,但未必知其所以然。
被动的学习让学生还是只能成为应试的机器,要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看来还是要让学生参与到题目的设计中来,参与编题、出题,如果能设计出有效合理的题目,那不用说教学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一定是深入透彻的。
我的想法最初就是这样产生的,正如踢足球,不懂足球偶尔看一看,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半天也不进球,甚至觉得很简单,到了门口也踢不进,笨死了。如果亲自试一试,并且了解一下什么是越位等规则,然后再看,就会觉得攻守双方一招一式都是非常精彩的,这样才能真正领略足球的魅力。也就是说参与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来参与命题那应该就是“参与”精神和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和贯彻,从而真正寻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老让学生做现成的题目,无论题设计的多好,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这正如无论怎样的美味佳肴,天天摆在面前,也会厌烦一样。但如果自己做自己吃,即使是粗茶淡饭,也会吃得有滋有味,这正是因为有了参与的乐趣,才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尝试着让学生参与命题,不正是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吗?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编题、自己出题,然后再由自己或同学来解答。这当然不是一件易事,不能说一声让学生去出题、命题就没事了,那样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命题就会没有方向目标,胡乱出题,就失去了原先预设的效果。
从一点一滴做起,由易到难逐步培养,这是让学生参与命题所必须把握好的步骤和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方法,熟能生巧,既能品尝到命题成功所带来的乐趣,又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学会解题,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所在。
我在教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出示课题:解方程ax2+bx+c=0(a≠0),有哪位学生会解?学生一下愣在那里,无从下手。二十秒后我提示,条件a≠0,那么b、c呢?学生答“可以是0”,“那么就好办了,让b=0,c=0,方程就是ax2=0,例a=1时,x2=0,x1=x2=0;a=-2时,-2x2=0,得x2=0,x1=x2=0;随你a是什么数,只要不是0,方程都解好了,总是x1=x2=0。”
到这个时候,我又乘胜追击,趁热打铁:有没有更难一些的题目了,是不是所有的方程都能解呢?在认真地考虑之后,有学生发言了,生:有的,如果配方时成为x2-4x+4=-1,就会无解,也就是方程x2-4x+5=0无解。师:对,我们发现第四种情况比较复杂,那么有没有规律可找,到底什么时候有解,什么时候无解,是不是有一个什么好方法能既快又准地来解,ax2+bx+c=0(a≠0)呢?请同学们课后先预习研究一下,下节课我们再来解方程。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仍意犹未尽,这节课我没有准备题目,按部就班地拿出准备好的题目,例题是学生分类来出的,配套练习是在一类例题讲后再由学生出几个大家一起来练习的,并且分组比赛,兴趣非常高,教师及时地小结,使他们掌握了分类、化归等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了解数学知识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知识掌握得相当牢固扎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使他们的眼界更开阔,用数学的意识更明确。
正是通过平时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参与命题出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因此,在复习课上我更是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手段和方法,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部分教师对上复习课很头痛,无论讲什么内容,讲什么题,往往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常常是吃力不讨好,收效甚微,复习概念、简单的记忆学生有口无心,再做题目,重复的练习学生没有兴趣,讲得浅了,基础较好的学生颇有微词,讲得深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更是云里雾里。那么怎样才能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既能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又能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师生共同整理基础知识,在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试题,并给出答案。然后在其中选几组有代表性的、较好的试题,进一步完善后,作为测试题用。每一套题用过后,由出题人组织改卷,并进行试卷分析。
因为学生亲自参与了整个考试的全过程,所以整个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有了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性。这样学生不仅是学会了解几组题,而且他们会因此对试题感兴趣,去用心体会每一道题,从此以后,一道道题目会在他们眼里变得生动起来,他们会发现数学题是这样的有吸引力,使学生从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的美。
当然,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虽然贯彻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这并不等于教师闲得无事,放任自流,事实上教师的有效指导是活动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表面上看,教师不再像传统教法中那样,在讲台上讲得汗流浃背,但这对教师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尽快地努力学习,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质,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这不单是一个教育的口号,事实上,要真正让这一理念在数学教学中得以贯彻实施,需要教师真正放开手脚,大胆突破,积极探索,运用一切艺术性的方法,就如学生命题这一方法的运用一样,数学课堂才能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凤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