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用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德育?如果非要用框框架架的文字理论来理解它的话未免太过于空泛了。对德育的理解有很多,康有为执笔写下:“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蔡元培认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赫尔巴特的理解:“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由此可见,德育乃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前段时间,媒体曝光了一起中小学生在校内群殴的视频,看着这类校园暴力的发生引起了我对德育教育的沉思。为何现今的校园暴力案屡屡发生,多不胜数?这是学生自身价值观的缺失,没有得到完善的德育教育,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希望以音乐作为辅助,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德育教育。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歌一曲,它是一种美育的体验享受和精神的食粮,需要教者深入地了解音乐背景以及内部结构,挖掘素材,通过技巧上的训练自然而然地进行德育渗透。至于如何完成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工作的巧妙融合,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音乐内容理解通透,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对其进行过滤和沉淀,再通过教学过程传递给学生
  音乐是一个用声音进行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加入很多自己的理解。首先接触一首音乐作品,无论是快乐的音乐还是悲伤的音乐,都一样具有感染心灵的能力,甚至以音乐为媒介借物抒情。比如《梧桐树》这首美声歌曲,歌曲的主角顾名思义就是梧桐树。梧桐,高大魁梧,树干无节,向上直升,高擎着翡翠般的碧绿巨伞,气势昂扬,实为树木中之佼佼者。正因为丰茂挺拔的气势,它自古就被看重,在古人笔下的梧桐还经常与凤凰相联系,鸟中之王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树上,突显出梧桐地位之高贵。《诗经》里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意思是梧桐生长的茂盛,引得凤凰啼鸣。因此,才会有今人常说的:“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的吉祥语,梧桐就更是祥瑞的象征了。但恰恰相反的是,《梧桐树》一曲所表达的情感不是喜悦祥瑞,而是凄美婉转。它告诉我们音乐的元素不仅仅只有旋律,还可以包含文学语言。也由于梧桐树落叶乔木的属性,让我们一提起梧桐就少不了落叶的感觉,从而在歌曲中透着淡淡的落寞和忧伤。通过对比,我更深地掌握了作品的内容,再加入我自身的情感领悟和具体感受,才能传达出形象生动的知识体会,让学生不单从理性上而更多是从情感上表现音乐、理解音乐。
  二、在学习音乐素养的同时提高道德修养
  不同的音乐能够带给人不同的体验,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够陶冶情操。这个作用在学生的任何一个学习音乐素养的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学习一段节奏时,轻快的节奏能给人愉悦轻松之感;如若是一段沉重缓慢的节奏,我们的感受就会有较大的落差。在我的理解中,音乐更有积极与消极之分,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来表现音乐的情感倾向:当我们想要表现积极向上的乐章时,会运用声调较高,音色较清脆的乐器来演奏;相反如果需要渲染消极之乐时,就会运用音色低沉的乐器来表现。音乐是一种灵动,它甚至可以极致地表现出人的情感,它能够带给人美的享受,还培养学生以美的角度去欣赏事物,有了对美的感知,就能更好地判断是非黑白,这就使道德修养提高了。为什么人们心中的白天鹅是美好善良的化身?我们怎么知道暴风雨的来临预示着厄运和战争?是音乐形象的塑造,推动人脑对事物的联想,形成固定独立的认知,这就是在欣赏和学习音乐中接受德育渗透的过程。
  三、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突出爱国主义的核心—民族精神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
  “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
  这段耳熟能详的歌词出自红歌《在灿烂阳光下》。它唱出了每一颗紧系祖国的心,饮水思源,施恩勿忘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强调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定是教育发展的主流。就以我对歌曲《黄河颂》进行备课的过程作为例子,这首歌曲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整首歌的基调澎湃昂扬,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不仅使学生领略到音乐艺术的魅力,更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达到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目的。除了介绍歌曲作者和创作背景,我还在授课过程中加入黄河真图以及音乐片段供学生欣赏,希望通过声色之感染,潜移默化地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
  这些就是我对音乐教学渗透德育的理解。音乐教育是一个不断培养创造综合型人才的过程,二十一世纪不仅需要有能力,更倡导德才兼备。我定尽我所能,努力培育栋梁,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增添光彩。
其他文献
摘要:在普通话中,共有10个单韵母。其中舌面单元音韵母有7个,它们是:a、o、e、ê、i、u、ü,特殊元音韵母有3个,它们是:-i(前)、-i(后)、er。  关键词:单韵母;复韵母;ê;新华字典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共6个,按开口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a、o、e、i、u、ü。  其实不然,在普通话中,共有10个单韵母。其中舌面单元音韵母有7个,它们是:a、o、e、
期刊
目前,随着形势的发展,根据社会的需要,有条件的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在新课标中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我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性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如不注意,会使部分学生,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造成终身遗憾。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好法制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最基础的学科,可以说学生是否学好语文,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如同房屋下的
期刊
学生进入四年级之后(人教版六年制教材),语文书中的每篇精讲课文前都安排了“预习”,目的是逐渐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好习惯。特别是带“﹡”的略读课文前也安排了“阅读提示”,这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便于指导学生把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中,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由此可见,四年级开始要充分利用好“预习”和“阅读提示”,交给学生预习课文的
期刊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为新世纪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富有民族气节,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祖国的爱国主义者。近几年来,中学生、大学生崇洋媚外,违法乱纪现象屡见不鲜,这正说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基础薄弱。因此,从小学开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打好思想政治基础是新世纪的需要,也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材进行应该是主渠道。小学语文教学新的课程理念要求:
期刊
摘要: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各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育;内涵  我国外语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影
期刊
安全大于天,责任重如山!近几年来,校园校车安全越来越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保障学生乘车安全,我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全面启动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校车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  2.成立校安办。由刘福成副校长负责主管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3.建立相应的学生管理组织任命校车各小组
期刊
摘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理解,多给孩子们一些信心、耐心和爱心。注重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进步的轻松愉快、团结向上的氛围,以促使他们与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关键词:班级;后进生;爱心; 信心;耐心  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不一般齐”。偌大的一个班级组织,后进生确实存在。尽管他们或因智力差别或以品行差异而落后于其他学生,但作为教师却不应消极懈怠地教,而应循循善诱,
期刊
物质结构与性质在高考中属于选考内容,在新课标的高考试题中,命题较为独立,试题的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并不大。选考模块中物质结构一般是一个大题,主要以填空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命题手法主要是以元素周期表为依据或重要新材料为背景,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融为一体进行考查。  一、透析考点,有的放矢  考题中对双基的考查非常重视,核电荷数、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期刊
立德树人是育人的目标,人的成长包括肉体、行为、精神三方面。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不愁吃不愁穿,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在我从事底层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中,自己颇有感触,精神教育尤为重要。若一个人精神萎靡不振,还谈什么理想、志向,都是不靠谱的。人要赢得精彩的人生,精神教育是关键。精神是树人的根基,是树人的动力,是树人的主旋律。中国经过15年的教育创新实践表明;立德树人是提高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