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让学生的思维跃动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悟从字面上理解是“感受、领悟”。从感受中领悟,再从领悟中进一步感受,从而有新的领悟。就这样感受、领悟相互交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能使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火花的迸发。这恰恰符合新课程对我们课堂教学设计中比较高的要求,怎样设计让学生有深刻感悟的教学过程呢?我想应该是从每一个过程,从每一个活动,从每一个细节。下面是我在设计《角的度量》时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共享。
  
  一、新旧知识联系——感悟的迸发
  片段: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认识了角,请你在纸画一个角。看谁画得又标准又快!
  生画角。
  师:请同桌两人左边的同学标∠1、右边的同学标∠2,互相说一说角各部分的名称。
  生上台展示。
  师:同桌两人再比一比,∠1大,还是∠2大?
  (新旧知识联系,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知识的过渡,跨越知识难度。在复习这个环节中,我设计复习角的认识,认识的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边、另一条边”以及“画角的正确方法”。最重要的是画角的方法,先确定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两条射线。这个画角的方法,教师很容易忽略,而这个知识点才是和这节课当中的难点“量角的方法”息息相关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就已经开始有了第一个想法,老师复习这些知识和我们今天的知识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感悟的开始。)
  
  二、概念和实物相结合——感悟的跳跃
  片段一:……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认识1°
  师指放大的量角器说:把半圆分成…就是1°,这是顶点,边、另一条边(师生边指边说)
  生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指1°
  师:同学们,你对1°有什么感觉?
  生:很细,很小。
  师: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到30°的角吗?并指明顶点、边、另一条边。然后看它有多大?
  生1:指出内刻度的30°。
  生2:指出外刻度的30°。
  师:你能在量角器上找一找,看一看 45 °… 90 ° 120 °有多大?
  (学生在学具纸上画出相应的度数)
  (动作是思维的最好的展示,动手操作既是培养学生技能技巧,又是促进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所以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确的数理,发现规律的内容,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实物量角器上找1°时,必须准确的运用画角的方法,先确定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两条射线,学生在量角器上一直都在感悟顶点、起边、终边的位置,在心里慢慢生成了从量角器上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从模糊到清晰,逐渐感悟,最后达到认知。)
  片段二:……
  师:你还能在量角器上找到几度的角?
  生:可以找到15 °、23 °…。
  生: 1°——180 °的角都可以找到。
  片段三:师出示一个角
  师:估计这个角有多大?
  师:谁的结果最接近他们的实际度数,我们还需要用量角器亲自动手去量一量,请大家打开课本37页的两个角就是这两个角,用量角器量一量∠1。?然后给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
  (学生获得知识需要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在实物上摸一摸——在实物上看一看——估一估——验一验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悟”出规律、“悟”出方法,通过概念与实物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确的理解概念,让学生的思维在感悟中经历跃动,从而促进深入思考。)
  
  三、总结方法——感悟的飛跃
  片段: 师出示量角步骤1
  师: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给你的同桌说一说,是什么与什么重合?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简单说成“点重合”,谁能说一说这里的“点”指的是什么?
  师再说步骤2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给你的同桌说一说,是什么与什么重合?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简单说成“边重合”,谁能说一说这里的“边”指的是什么?
  师说步骤3、,学生说,同桌互说,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为说成“读刻度”。
  (总结方法是对知识的提炼,是对学生思维的有效提升。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把本节课前后知识沟通联系,进行分析概括,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完善方法,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产生“化繁为简”的效果,对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感悟的飞跃。)
  
  四、联系生活——感悟的提升
  片段一: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上都有角,这有一个五角星,你在哪里见过它? 国旗和队旗上都有这个五角星,国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十月一我们刚刚庆祝过祖国母亲60岁的生日,作为她的孩子你高兴吗?自豪吗?大街小巷都飘扬着五星红旗,老师也想做一面五星红旗,可是这个五角星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做一个标准的五角星呢?
  片段二: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的作图工具还有哪些?三角板估一估他们上面每个角的度数 ,再量一量,最后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学生生活情景、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后,在运用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教学与 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
其他文献
激情是点燃学生热情的火炬,是激发学生情趣的酵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激情是教师工作的催化剂,是教师工作成绩的奖赏,是教师永远年轻的标志。激情可以产生创造力。没有激情的课堂,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课堂只能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机;没有激情的课堂,触动不了学生的思维,只能是开水一杯,无滋无味;没有激情的课堂,开发不了学生的潜能,只能像空转的马达,虚度了时光,浪费了能源,毫无功效。那么,如何使自己成为充
期刊
国家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 ,为边远山区的中小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大大地缩短了城乡孩子们在教育起跑线上的差距。随着远程教育的应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习掌握和运用远程教育技术和方法,也成为对老师的必然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谈一谈对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粗浅体会。     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合作学习,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英语课堂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怎样发挥合作学习的最佳优势,达到理想的效果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合作行为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小组内部的人际
期刊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这种“整合”教学
期刊
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教学中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活动为主渠道,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因素和实施启发式的科学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    狭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而广义的创新则包括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因此说,学生的积极学习过
期刊
《课标》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它体现着课改精神,成为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但有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  一、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上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期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正在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基础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学校,长期以来的课堂教学都是以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教学模式延续着农村中小学的教与学。  一、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作为
期刊
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三维目标,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快、学得有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巧设悬念激兴趣  悬念能使学生怀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认识过
期刊
初中物理电学内容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一直是块儿“心病”,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成了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而做为学生,对此知识的学习也是伤透了脑筋。在如今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下,从预设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入手,运用“常疏导,勤铺垫,多类比,巧过渡”的方法能很好的突破这个难题。  首先,常疏導。有一大部分初中生“谈电色变”,特别是女生,这就要求我们在上课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学生减压,驱除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