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蓝色的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ang8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绿色语文”的呼声日渐响亮。我很欣赏“绿色语文”的提法,它直接受“绿色食品”、“绿色生活”启示得来,显示的是一种健康、生动、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育理念。但“绿色语文”毕竟只是侧重于课堂功能的抽象之说,并非从课堂本身揭示语文课的特质。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留心思考和探寻语文课堂的本色,累积不止,渐有所悟。我觉得,语文课堂应该是美丽的蓝色,我甘愿摸索和沉醉在这蓝色课堂的锻造之中。
  我以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具有如下特质:
  清新如蔚蓝
  清新,就是设计新颖,不落俗套。
  俗套就是“先字词,后分析,再总结”。“字词教学-句段分析-全篇小结”自然有其诸多的合理因素,但时代的进步、学生的个性化、教材的多样化不会再容忍课堂模式的单一化。我们必须跳出窠臼,摆脱桎梏,因课制宜,多辟蹊径。
  俗套就是“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一答”。“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典论说激励过无数代的老师,也迷惑了新一代的老师。“问题驱动”无疑是语文课堂的不错途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师生问答上,满堂提问,一问到底,忽视了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自己、与同学的对话,其训练是片面的,学生的课堂发展也是极其有限的。
  俗套就是“一学,二练,三评讲”。不少老师喜欢在课堂时程过半后抛下印有数道题目的一张纸,让学生立即做好,接着便是评讲。还美其名曰“当堂训练”。根据具体情况,偶尔为之未尝不可,但如果视作规程,有课必“练”,就不能不让人怀疑教者的用心了。“练”,就是动笔做印在纸上的习题吗?显然不是。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就是在“练”,练的是根据语境把握意义的能力;再读课文研究问题更是在“练”,练的是凭借语言感知思想的能力,练的是透过表象把握精髓的能力;朗读课文、熟读成诵还是在“练”,练的是语感,练的是积累。既如此,“练”在整课,“练”在全程,学练一体,又何必狗尾续貂,专设“一纸之练”?不过是指导应试的心理在作祟吧。
  要上出新颖的高质量的语文课,除了力避俗套,还要努力追求“三度”。
  一是课堂与教材的契合度。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思想、不同艺术特点的课文,应尽量采用不同的设计,一篇一教,一课一案。二是课堂与学生期望的吻合度。无视学生,闭门造车,你讲得津津有味,他学得茫然无所谓,终究不过是教者的自娱自乐罢了。三是预设与生成必要的结合度。预设的全部达成,未必就是好课;未预设的却意外达成,有时却是好课;预设的多半没有达成,肯定不是好课。
  在众多的文章体裁中,学生一般最不喜欢说明文,因为说明文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又没有与众不同的观点,也没有真切动人的情感,有的只是对事物特征的客观介绍,学生自然难有学习的兴头。要让学生喜欢说明文,喜欢上说明文的课,教者必须在课堂设计上有独到的见解和巧妙的点子。
  举《国宝——大熊猫》一课为例。
  大熊猫为什么是中國的国宝,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怎样,这是读这篇文章必须弄清楚的两个基本问题。
  教这篇课文时,针对第一个问题“大熊猫为什么是中国的国宝”,我先让学生撇开课文谈自己对“国宝”的认识,讨论作为国宝的东西应该具有哪些品质,一件东西要成为国宝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学生顿时来了热情,纷纷举出自己所知的各种被称为“国宝”的东西,探讨它们的共同点。待到讨论结果渐熟,我说:“现在让我们好好读一读课文,看看大熊猫具备了你们刚才说到的哪些条件,也看看这些条件在文中是怎么表述的。”学生立即钻入文字,从文中找出了“体态可爱”、“数量稀少”、“古老”、“我国特有”等词语。接着,又通过具体内容对这些特点作了深入的了解。比如,就大熊猫体态为什么“可爱”,我让学生找出并自由朗读相关的大段描写文字,直到最后揪出“憨态可掬”这个词。
  第二个问题“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怎样”,这个问题怎样问也很有讲究。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这样说:“既然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也就被当作珍贵礼物赠送给了一些友好国家,这在课文中多处提到。但文章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来的好多事情它无法预瞻。现在,大熊猫不仅继续赠送给世界上的一些国家,还送给了我们国家自己的一个什么地方?(学生反应很快,齐说“台湾”,有的还喊出“团团”、“圆圆”的名字。)作为一个物种,离开了原生地一般不易存活,更何况大熊猫从温带的大陆来到了亚热带和热带的台湾。可是,听说团团、圆圆现在在台湾生活得相当的自在、幸福,那说明台北动物园大熊猫馆里的条件一定非常好,同学们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想想,台北大熊猫馆应该为团团、圆圆准备了哪些东西?”
  学生兴趣更高了,再次回到课文,积极寻找依据。结果自然水到渠成:台北大熊猫馆里必须有竹(大熊猫喜食竹),必须有水(大熊猫喜饮水,喜游泳),必须有山和树(大熊猫喜攀登),还必须有空调(大熊猫生活在温带高山地区,喜寒)。这样,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的探究,便在学生的兴高采烈中轻松实现。
  这样,先由课外到课内,欲擒故纵,再由课内到课外,移花接木,圆满完成了两大问题的探究。
  我最喜欢雨过天晴后的蓝色天空,那是清新空气洗出的蔚蓝。我们的语文课就应是这蔚蓝,每堂课都让学生呼吸语文的新鲜空气,每堂课都让学生自然生起对下一课的盼念。
  安详如湛蓝
  安详就是张弛有致,润物无声。
  人们常用“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来形容听了一堂好课的感受。为何是“春风”、“春雨”,而不是其他的“风”、“雨”?因为春风和畅,春雨宁静,好课恰如这和风细雨,让人倍感舒心而欲像融入自然一样融入课堂。
  首先,语文课要讲究节奏的疏密缓急,而最佳呈现是总体舒缓,局部密集。
  有人因为语文课堂的“少”、“慢”、“差”、“费”,提出所谓的“多”、“快”、“好”、“省”。求(效果)“好”、(时间)“省”没错,可求(内容)“多”、(速度)“快”对语文的伤害却是极大的。因为“多”、“快”的语文,是短视的面向考试的功利语文,只会让学生在争取语文分数的过程中渐渐丧失对语文的热爱,如急火攻心,贻害无穷。真正的语文素养,是不能靠“多”、“快”的课堂填压和堆砌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只能靠“养”,如文火慢焙,渐燎渐旺。
  语文课堂的舒缓,最主要表现为这样三件事:
  
  一是自读感悟。生本对话是课文教学的根本。课堂教学时间再宝贵,也不得克扣必须属于学生的感知作品的时间,否则课堂必定成无本之木。
  
  二是涵泳品味。美丽隽永的语言,只有通过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表达之巧妙。细细品味之下,有时一词就是一世界,一句就是一乾坤,更何况经典作品文思烛照,字字珠玑?
  
  三是讨论交流。这里指同学之间在小组范围内的互相质疑请教。小组讨论不是课堂点缀,不是刻意制造热烈气氛的手段,而是探究知识、实现意义建构的必需和必然。
  
  这三件事是求“多”、求“快”的课堂无心使力的,而它们恰恰是语文课堂绝不能减省的东西,是指向目标生成的不可或缺的铺垫。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亦如是。舒缓推进之中,时而来一通急骤的鼓点,让学生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至于到了下课前几分钟,作品解读进入关键阶段,主要问题即将得到解决,教者激情洋溢,学生兴致盎然,师生互动热烈,直达预设目标,这便是课堂的高潮。而这一切,都是在前面步步为营的舒缓推进中渐次实现的。
  其次,语文课要讲究培德育心、敦品铸魂,而最佳境界是自然而然,教化无痕。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之一,语文课的德育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但语文毕竟不是思品和政治,它的德育是隐性的,是作品感悟中的自然渗透,是语言鉴赏中的无形陶冶。如果某些作品本身思想导向已非常明显,教者不提也可;更多的作品蕴藉深刻,表意含蓄,教者也不可堂而皇之地传经布道,而要巧妙抓住语文因素,艺术地教化,润物无声。
  举《幽径悲剧》一文教学为例,既看课堂节奏变化,也看课堂巧妙教化。
  我用四个问题链起全课:(1)本文的“悲剧”说的是怎样一件事?(2)悲剧的制造者是什么人?(3)悲剧的根源何在?(4)作者除了写悲剧事件本身,还突出地写了什么?
  课堂大致分四个部分:自读感知——基本弄清文章所写的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再读思考——就交给的四个问题分别寻找依据,作出自己的解答;小组讨论——把自己对每个问题的认识说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各人对原有认识进行修正;集中解读——大组交流,寻求对每个问题的共同认识,导出最理想的答案。
  在整体有序推进的过程中,我专门设计的感受活的古藤之美、感受被伐的古藤之苦、感受作者面对悲剧的沉重这几个环节有效地强化了对几个问题的探索,并有力地为课堂高潮的到来蓄势。同时,在对“吊死鬼”、“没出息的人”等词语的研究中,师生互动,各抒己见,形成了一个个小高潮,多次出彩。
  根据文章内容和探究程度,我在黑板上写下这么一副有待完成的对联:
  古藤美,古藤苦,古藤实堪悲悯;
  。
  我作了两点提示:“第一,上联是对课文字面意义的概括,下联则是由古藤悲剧带来的思考,请问,是对什么的思考?第二,完成下联也不能离开课文,里面的关键词都要能从文中找到可作其支撑的依据。”
  学生兴趣陡增,积极地尝试填充甚至吟诵起来,继而争相发言。我顺势引导,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表达,最终基本达成共识:生命短,生命长,生命最可敬畏。(“短”的如文中提到的“小猫小狗小花小草”,“长”的如古藤。)同时也允许其他不同的合理表达。
  这样,课堂的高潮实现了,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敬畏生命、爱护自然的教育,言简意赅,自然而然。
  湛蓝,象征着平静和理性。语文课的安详,诚如斯蓝。
  灵动如碧蓝
  灵动就是变化生动,智慧闪耀。
  好的语文课,教者会巧妙抓住课堂的有利因素,积极导引,把学生彻底带入“愤”、“悱”的学习境地和忘我的表达时空。此时的学生,集主体性、参与性、探究性、积极性于一身,心绪活跃,思维奔突,如一盏燃烧的明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灵动是无法预设的,但孕育灵动的环境是可以创造的。教者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引导点拨别具匠心。
  
  语文老师的课堂引导决不是简单地用一条绳索连结起学生和目标,三问两问之下学生如果不能如愿掌握预先所想,教者便生拖硬拽,强行实现。有时为了避免“灌输”、“填鸭”之嫌,只得耐住性子再旁敲侧击一番,这也不过是在单调的绳索上系上几朵装饰的小花,请君入瓮的本质未变。我们的课堂引导应该是创造一个阅读的磁场,学生在师生共同创造的阅读的氛围中,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阅历、情感体验,通过“同化”和“顺应”,实现各自的意义建构(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在磁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理想的那一极。
  梁衡的《夏》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我的课堂引导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1.让学生谈自己眼中的、心中的夏天,描述自己对夏天的体验。进而比较与作者笔下的夏天的异同。
  因为有主体情感的参与,学生个个表现积极,表达生動。
  2.让学生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最后一句“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并指导把握朗读重音,准确朗读。进而据文探究:(1)为什么要“大声”赞美?(2)夏季本来就处于春季和秋季之间,为什么还要专门加上“春与秋之间”?(3)“黄金”该怎样理解?
  这是牵一发动全身之举。因为夏天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更因为夏天象征了辛勤的劳动者,所以用“大声”;因为夏天“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承前启后、生命交替”,所以要强调“春与秋之间”;因为夏天是金黄色的,也是珍贵的,所以要用“黄金”来形容。
  事实证明,对文章最后一句的探究不仅是全课的着力点,也是课堂的生力点,学生怀着对上下文关系的好奇,铆足了劲,直奔要害,一发难收。
  3.让学生试填一首老歌词,加深对文章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一片青来一片黄,
  黄是麦子青是秧。
  是谁织出新世界?
  
  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情感的基础上,运用简单的格律知识,几次讨论、调整之后填出:“劳动人民手一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兴致勃发,竞相表现,积极争辩,效果甚好。
  
   二.互动交流乘势追击。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是促进对文章的深入解读,促进思维飞跃的必要的有效的手段。
  互动之中,教师既要做倾听者,也要做参与者。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并充分利用学生发言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追问”必不可少。追问,可在瞬间把全班学生的思想聚集到有价值的问题上来;追问,可通过对看似“离题”的问题的了解让亟待解决的问题露出端倪;追问,可在全班处于思维卡壳之际于轻松谈说之中让纠结豁然洞开。
  有一回教李白的诗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我让学生从李白的外貌、神情、动作以及所处环境等方面进行想象,描述一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画面。一学生说他仿佛看到李白披头散发,面容平静,划着一条小船,浮行在两岸山石嶙峋的江河中。我问:“李白不是应神情忧郁吗?怎么‘面容平静’呢?”生答:“忧郁是在这之前,现在他已经看破红尘,决心回归自然,所以神情平静。”我问:“岸边为什么‘山石嶙峋’呢?”生答:“李白虽然从此浪迹江湖,但心高气傲的秉性是改不了的。嶙峋的山石,正犹如他不向权贵折腰的性格。”我又问:“那这些山石之上总该长些草木吧?这样才更有回归自然的气息。”该生略作思考,回答:“我觉得应该是裸石,没有草木。”我问:“为什么?”生答:“裸石如同李白的心,山石光秃秃的,更能反映李白已看破一切,心无杂物……”一番对白未了,教室里已响起掌声一片,后面听课的老师也个个赞叹不已。
  
  三.指导朗读不厌其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下”,这种近年来席卷各地中学语文课堂的所谓“尊重主体、张扬个性”的读书指导可以休矣。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读书声。朗读,是促进内容感悟、催生表达欲望的有效手段,是体会语美、积累语言的必需步骤。教者要针对具体内容,从节奏、停顿、语气、语调、感情处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反复操练,引导揣摩,促进内化。
  朗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同学们对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读法产生了分歧。一种意见认为,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情绪是矛盾的,虽然最后从矛盾中解脱出来,但情感仍然是深沉的,所以应读得沉静深情;一种意见认为,从文字上看,诗人已经彻底从抑郁悲观中走出,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所以应读得激越高亢。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下,有的同学的发言旁征博引,极富含金量,使课堂充满生气,精彩叠现。
  碧蓝,是一种明亮的泛青的蓝色。富于变化、闪耀智慧的灵动课堂,不正如这种蓝色吗?
  高贵如宝蓝
  高贵就是形简质洁,不苟流俗。
  我心中的语文课,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纯净,是“洗尽铅华也从容”的天真。具体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高洁。就课文而言,教者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有必要时应该有自己的恰当取舍;就教学过程而言,教者应做到不把低俗当时髦,不把无知当个性,不把插科打诨当幽默。这里举例说说我在第一方面的做法。
  科学小品《松鼠》具体生动地介绍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读者读过本文后都会对松鼠油然产生这样的印象: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可就是这么一篇课文,它的结尾有这么一句话:“它们的肉可以吃,尾巴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十八世纪的布丰写作本文时,这也许不算什么,但在保护生态、善待生命早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的今天,仍然把这句话保留在课文中,这不能不说是教材编者的失职。课上,学生也很快发现了这句话的问题,认为这样对可爱的松鼠太残忍。我问他们应该怎么办,学生毫不犹豫的回答:“删!”于是全班一齐动笔,将课文的最后一句毅然决然地划去。
  残忍固然不该,虚假亦十足可恶。小说《甜甜的泥土》中孩子舍不得吃母亲送来的奶糖,把它藏在雪地里,一夜之间,因为地温升高,奶糖竟然化为浆水渗入了泥土。小说当然可以虚构,但这种无知的“夸张”,已不是虚构,而是虚假,——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奶糖即使在夏天的高温下也不易完全溶化,何况是在这冬天的雪地里!这样的细节,已达矫揉造作之极致。我便果断地让学生立足生活,发挥想象,对这一细节进行修改。结果,各种各样的设想彰显了学生了不起的想象力:有的说,夜里又是一场暴雪,到天亮时还没有停,地上积雪很厚,作为标记的小棒棒早已被埋得没影了;有的说,夜里突如其来一场大雨,雪被雨水融化,奶糖也被冲得无影无踪;有的说,王小亮第二天去取奶糖时,正好碰上几个小孩在路边堆雪人,他们意外发现了奶糖,哄抢着吃了;有的说,王小亮正在雪地里藏奶糖的时候,正好被路过的继母从隐蔽处看到,奶糖被掉包;有的说,当时王小亮把奶糖埋了后,不放心,又扒开雪取出糖,藏到衣袋里,回家后故事继续展开……
  二是教学语言高雅。语文课要体现语文味,教者的课堂语言需十分讲究。我们不反对适当使用直接来自百姓生活的“草根语言”,它自有它的生命力;我们更应该看到简约隽永、行如流水、亦庄亦谐、摄人心魄的清新雅致的语言对学生语言学习的鲜活示范作用。
  平时教学中,我最喜欢用对联和诗句来概括内容,揭示中心,收到很好的效果。上面提到的《幽径悲剧》课堂上总结全课的联句就是一例。其他比如,《口技》:“犬,人,鼠,器,火,声如此众矣;桌,椅,扇,尺,口,技何其高哉!”《背影》:“爱子心切,买橘何惧攀栅;念父情深,读信也自伤怀。”《陈毅市长(第五场)》:“遇知己,齐仰之撕毁限时条;委重任,共产党催化科学家。”上面提到的《国宝——大熊猫》一课,我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了大熊猫的特征后,以这样四句作结:“古老且稀少,态憨也称宝。熊猫诚珍贵,和平价更高。”
  三是教学手段清高。近年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应用于语文教学已步入严重误区,有的老师不用多媒体已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上,有的老师长期使用投影代替板书,已经导致汉字书写正确率的明显下降和粉笔字书写水平的急剧滑坡。都是错误理解现代教育技术惹的祸。
  诚然,多媒体投影等手段对设置情境、呈现问题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大量使用,甚至用于语言的图解、场景的再现,这对语文的破坏是致命的。因为,作品思想的载体是语言,对作品的解读只能依靠对语言本身的品析,一旦使学生养成依赖直观的习惯,也就抛弃了语文课以培养语言能力为目标的根本。
  为了让语文课更像语文课,为了维护语文的尊严,教学语言和板书必须坚守课堂主阵地;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用,但决不可多用。语文教师的一张口、一支粉笔,是语文课堂上永远无法替换,也不应该被替换的手段。
  十年前有一次上公开课,我本来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哪知上课前学校所在区域突然停电,我当機立断,抛开课件的束缚,开始了课堂教学。原来计划用图画呈现的,我改用语言描述;原来计划投影的文字,我改用板书。范读课文时,我对学生说:“本来是有配乐的,但现在配不了了。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想想,老师原来配的应该是怎样的一段音乐?最好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这一问不要紧,学生一下子争论开来,对作品情感的探究活动悄然展开……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出乎意料的好。从此,我对多媒体的应用有了较清醒的认识。我认为,语文课不必对现代技术手段趋之若鹜,语文课清高点,反而更像语文课。
  宝蓝,即宝石之蓝。宝石因荧荧蓝色而高贵,我们的语文课堂因其高贵而如宝蓝。
  结语:我心中理想的语文课堂,是清新的,安详的,灵动的,高贵的,恰如美丽的蓝色。我将致力于这种蓝色语文课堂的探求,且行且思,永不停步。
  粗陋之见,就教于方家。
  
  钱文波,教师,现居江苏海安。
其他文献
音乐的鉴赏能力已经成为表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之一。通过对中外音乐的鉴赏,发扬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外国的音乐历史,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首先介绍了音乐欣
英国国家技能研究院(National Skills Academy)在对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研究后预测:按照现场娱乐演出的现状和预期发展力度分析,该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舞台技术人员,10
太阳马戏团(cirque du Soleil)计划在2008年5月18日于澳门举办大型演出.为了本次演出,太阳马戏团专为澳门设计了一部全新剧目,并在澳门金光大道专门修建了拥有1 800座位的剧
2015年4、5月份,英国BBC电视台对北京皇城根小学一个学生的一天进行跟踪拍摄。英国人评价我们的教育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教师团队、教研组,能把知识讲得这么完整、这么细致、这么成体系,而且在讲知识的过程中,还能不断用作业、考试来反馈。他们很羡慕我们的成绩。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认可的是成绩背后的做法。我们应该主动探究这些行为和操作方式背后的理念和决定因素,那就是教师的素养。  高中课标的
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获得了创新和改进.但是从教学模式和内容角度进行分析,传统教育仍旧居于主导地位.
期刊
在高中教学中,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占有重要地位,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不断改进高中英语教学方式,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
期刊
一个好的教学切入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好的课堂切入点就像磁铁,能使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学实践中,常用的课堂切入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抓重点——提纲挈领,切中重点    抓重点切入,就是从教材内容的重点入手
随着高中课标修订工作的推进,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也从能力提升到核心素养。有人说,师生关系就像是“红花之于春天,树木之于土地,白云之于蓝天,风浪之于大海。”追本溯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下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正是我们本期“热点?观点”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教师;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怎么准备才能在这轮教改中华丽转身;职前教师教育和在职
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是一种独特的存在,通过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交际教学法,有利于同学们自然掌握英语的语法知识,改变传统以语言知识为目的的英语教
期刊
通过对《舍赫拉查达》第二乐章的分析,对其曲式结构进行梳理,进一步挖掘其次级曲式的特征,从而探析复三部曲式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