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叶圣陶曾言:“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自然得很。”故此,我们必须导之有法,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甚至下笔千言,继之想写乐写会写: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写;二、积累语言,让学生乐写;三、丰富导法,让学生会写。
【关键词】小学作文指导;激发兴趣;积累语言;丰富导法
作文教学是小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怎样操作才能消除学生的作文恐惧心理,顺利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引导学生想写、乐写、会写作文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写
托尔斯泰曾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源驱动力。作文训练时,要让学生想说会说,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下面是笔者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
(一)创设情境,引发写作欲望。教学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后,我运用多媒体设施展示了由下列内容组合而成的10页PPT幻灯片:蜜蜂、蝴蝶、百灵鸟、溪水、小草、大树、草虫、花卉、瀑布、白云等,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上述自然物中的一种,想象自己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的形态,怎样的生存方式,有怎样的生存诉求等。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再与同学互相交流。由此,学生产生了极高的写作兴致,有的学生以《我是一只采花的小蜜蜂》为题写小蜜蜂的采花、酿蜜以及对人类的贡献,有的学生以《美丽的山泉是我家》为题,写山泉的清纯可爱,以及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所产生的巨大贡献……
(二)先体验后写作。我在每期拟定全期作文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均有计划地编导小品,设计游戏,预留外出踏青或者秋游等时间。学生在亲历上述各项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无法产生的新奇感与愉悦感,并在活动后仍然津津乐道。我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在活动后写出自己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历与感受,学生往往能够欣然动笔。鉴于上述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学生写出的文章不仅有真情实感,而且大多条理清晰,语言活泼流畅,生活气息浓厚,格调也比较高昂。
(三)把握写作时机,指导学生即兴写作。学生的写作兴趣,因地点、时间、环境等的变化而“潮起潮落”,故此,我们必须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写作。学生写作兴趣浓厚的时候,往往会文思泉涌。所以,当学生对课堂上一个精采的场面特别感兴趣的时候,对运动场上一个精采的竞技瞬间热烈鼓掌的时候,对课堂上即兴发生的某个有趣的“风波”感到无法释怀的时候,我们均应该引导学生不失时机地写下自己的感受。从作文形式而言,学生可以将之写成作文片段,也可以将之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从作文体例而言,学生可以将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将之写成散文或者说明文等。
二、积累语言,让学生乐写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育心理学》也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可见,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作文训练的基础之一。那么,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增加作文的文采呢?
(一)品味语言的美
教学古典诗词《船泊瓜州》、《秋思》、《长相思》等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品味语言的凝练美、节奏美、韵律美等;教学说明文《鲸》、《松鼠》等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体味语言的准确美;教学散文《山中访友》等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品味语言的情感美;教学散文《匆匆》时,我质疑学生: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时间“匆匆” 的感悟的呢?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后,一致认为:作者用 “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等形象的比喻把自己潜在的意识与对时间“匆匆”的感悟形象地表现出来。 每引导学生品味一次课文的语言美,我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写一个作文小片段,以此活学活用。
(二)想象语言的意境美
教学《草原》一文时,我引导学生结合画面体会下列语句的优美意境:“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然后,引导学生说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见到过这样美丽的景色?再请学生将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与欣赏到的美景写下来,可以是片段,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写景抒情散文,也可以是一首清新明丽的自由诗等。当然,写作时,至少要用上上述语段中三个以上的固定词语,比如“一碧千里”等。
(三)授予学生积累语言之技巧
可以授予学生积累语言的技巧很多。比如学生可以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可以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积累,可以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可以在写观察日记的过程这积累,可以在写读书报告的过程中积累,可以在做读书卡片的过程中积累,可以在浏览计算机网页的过程中积累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教给学生积累词语、优美句段甚至整篇美文的技巧。比如,在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下列方式积累语言:朗诵、摘录、背诵、点评等。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自觉地调动所有的认知因素,在“润物细无声”中积累丰富的写作语言。
(四)鼓励学生将积累的语言运用于写作
作文训练时,要鼓励学生学生通过摘记、背诵等多种渠道积累的优美词句运用于写作中。同时,还要告诉学生:虽然积累了很多优美的语句或者文段,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必须选择恰当的词语或者语段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事理,切不可堆砌词句。批阅学生的作文时,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词语堆砌或者优美语段堆砌现象,我往往会做悉心的具体指导:运用眉批或者尾批的形式告诉学生:哪些词语或者语段可保留,哪些词语或者语段应该删除,哪些词语或者语段应该替换等。对学生作文中运用的好词好句,我一般会用红笔标出并用眉批的形式加以赏析性点评。对于词语或者语段运用特别好的学生作文,我会在作文讲评时要学生自己上讲台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而后加以点评。以此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积累语言与运用语言的无穷乐趣。 三、丰富导法,让学生会写
(一)以读导写,读写结合。众所周知,认真做好阅读教学是认真落实写作教学的基础,是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因为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与表情达意的能力,直接体现在学生的作文能力之中。所以,作文教学首先要抓好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学习写作,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具体方法为:教学每单元的讲读课文时,把下列各项化整为零,分步训练,点点渗透,力求做到一课一得:解题、文脉、写作意图、写作技法等。以此构建课堂教学与读写教学相互融合的综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索溪峪的“野”》时,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告诉学生:首先,观察事物要选好适当的角度,然后有序观察事物:或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或由下到上、或由近及远等。其次,观察事物要细致,要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第三,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学会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之后,再指导学生观看张家界《索溪峪的“野”》幻灯片3张:一张是俯瞰张家界索溪峪的全景,体现出索溪峪在整体上的“野”趣;一张是近看索溪峪水的“野” 趣;一张是近看索溪峪野物的“野”趣。课后,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公园观察公园的建筑与景观,再引导学生写作。如此,读写结合,读用结合,学生很快掌握了观察事物与说明事物的顺序与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够做到熟能生巧与运用自如。因为学生的表达能力有赖于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而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可以迅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上述二者能力相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自然会“水涨船高”。
(二)以听导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是学生作文的两种基本形式。其中,口头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口头表达的指导,因而导致很多学生羞于口头表达,更遑论善辩能言。有鉴于此,我常常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展示课文录音,以听导说,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例如,在播放《山中访友》的朗读录音与PPT幻灯片时,我曾对学生说:“面对老桥,你想说什么?”“面对鸟儿,你想说什么?”“面对山泉,你想说什么?”“面对白云,你想说什么?”“面对落花,你想说什么?”学生边听录音,边看PPT幻灯片,边情不自禁地各抒已见:“老桥爷爷,你用自己的身体把人们渡到彼岸,方便了人们,损害了自己的身体,你是真的舍己为人啊”;“鸟儿妹妹,你用婉转的歌曲愉悦着人们的耳朵与心情,谢谢你”;“山泉弟弟,你每天唱着欢快的歌儿流向大江大河,为大江大河增加新的血液”;“白云姐姐,你用婀娜的身姿装点着蓝天,遮蔽火辣辣的太阳,造福于人类,你是好样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与互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曾言:“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自然得很。”故此,我们必须导之有法,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甚至下笔千言,继之想写乐写会写。
参考文献:
[1]庄秀雪,活学活用让小学课文更好地服务作文指导教学[J].学周刊,2015年2月.
[2]谢玖玖,小学作文指导的有效性[J],语文学刊,2015年5月.
[3]蔡廷勇,广开思路,步入新境界——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指导之我见[J].新课程导学,2015年5月.
【关键词】小学作文指导;激发兴趣;积累语言;丰富导法
作文教学是小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怎样操作才能消除学生的作文恐惧心理,顺利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引导学生想写、乐写、会写作文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写
托尔斯泰曾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源驱动力。作文训练时,要让学生想说会说,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下面是笔者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
(一)创设情境,引发写作欲望。教学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后,我运用多媒体设施展示了由下列内容组合而成的10页PPT幻灯片:蜜蜂、蝴蝶、百灵鸟、溪水、小草、大树、草虫、花卉、瀑布、白云等,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上述自然物中的一种,想象自己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的形态,怎样的生存方式,有怎样的生存诉求等。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再与同学互相交流。由此,学生产生了极高的写作兴致,有的学生以《我是一只采花的小蜜蜂》为题写小蜜蜂的采花、酿蜜以及对人类的贡献,有的学生以《美丽的山泉是我家》为题,写山泉的清纯可爱,以及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所产生的巨大贡献……
(二)先体验后写作。我在每期拟定全期作文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均有计划地编导小品,设计游戏,预留外出踏青或者秋游等时间。学生在亲历上述各项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无法产生的新奇感与愉悦感,并在活动后仍然津津乐道。我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在活动后写出自己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历与感受,学生往往能够欣然动笔。鉴于上述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学生写出的文章不仅有真情实感,而且大多条理清晰,语言活泼流畅,生活气息浓厚,格调也比较高昂。
(三)把握写作时机,指导学生即兴写作。学生的写作兴趣,因地点、时间、环境等的变化而“潮起潮落”,故此,我们必须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写作。学生写作兴趣浓厚的时候,往往会文思泉涌。所以,当学生对课堂上一个精采的场面特别感兴趣的时候,对运动场上一个精采的竞技瞬间热烈鼓掌的时候,对课堂上即兴发生的某个有趣的“风波”感到无法释怀的时候,我们均应该引导学生不失时机地写下自己的感受。从作文形式而言,学生可以将之写成作文片段,也可以将之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从作文体例而言,学生可以将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将之写成散文或者说明文等。
二、积累语言,让学生乐写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育心理学》也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可见,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作文训练的基础之一。那么,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增加作文的文采呢?
(一)品味语言的美
教学古典诗词《船泊瓜州》、《秋思》、《长相思》等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品味语言的凝练美、节奏美、韵律美等;教学说明文《鲸》、《松鼠》等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体味语言的准确美;教学散文《山中访友》等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品味语言的情感美;教学散文《匆匆》时,我质疑学生: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时间“匆匆” 的感悟的呢?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后,一致认为:作者用 “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等形象的比喻把自己潜在的意识与对时间“匆匆”的感悟形象地表现出来。 每引导学生品味一次课文的语言美,我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写一个作文小片段,以此活学活用。
(二)想象语言的意境美
教学《草原》一文时,我引导学生结合画面体会下列语句的优美意境:“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然后,引导学生说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见到过这样美丽的景色?再请学生将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与欣赏到的美景写下来,可以是片段,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写景抒情散文,也可以是一首清新明丽的自由诗等。当然,写作时,至少要用上上述语段中三个以上的固定词语,比如“一碧千里”等。
(三)授予学生积累语言之技巧
可以授予学生积累语言的技巧很多。比如学生可以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可以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积累,可以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可以在写观察日记的过程这积累,可以在写读书报告的过程中积累,可以在做读书卡片的过程中积累,可以在浏览计算机网页的过程中积累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教给学生积累词语、优美句段甚至整篇美文的技巧。比如,在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下列方式积累语言:朗诵、摘录、背诵、点评等。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自觉地调动所有的认知因素,在“润物细无声”中积累丰富的写作语言。
(四)鼓励学生将积累的语言运用于写作
作文训练时,要鼓励学生学生通过摘记、背诵等多种渠道积累的优美词句运用于写作中。同时,还要告诉学生:虽然积累了很多优美的语句或者文段,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必须选择恰当的词语或者语段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事理,切不可堆砌词句。批阅学生的作文时,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词语堆砌或者优美语段堆砌现象,我往往会做悉心的具体指导:运用眉批或者尾批的形式告诉学生:哪些词语或者语段可保留,哪些词语或者语段应该删除,哪些词语或者语段应该替换等。对学生作文中运用的好词好句,我一般会用红笔标出并用眉批的形式加以赏析性点评。对于词语或者语段运用特别好的学生作文,我会在作文讲评时要学生自己上讲台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而后加以点评。以此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积累语言与运用语言的无穷乐趣。 三、丰富导法,让学生会写
(一)以读导写,读写结合。众所周知,认真做好阅读教学是认真落实写作教学的基础,是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因为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与表情达意的能力,直接体现在学生的作文能力之中。所以,作文教学首先要抓好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学习写作,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具体方法为:教学每单元的讲读课文时,把下列各项化整为零,分步训练,点点渗透,力求做到一课一得:解题、文脉、写作意图、写作技法等。以此构建课堂教学与读写教学相互融合的综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索溪峪的“野”》时,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告诉学生:首先,观察事物要选好适当的角度,然后有序观察事物:或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或由下到上、或由近及远等。其次,观察事物要细致,要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第三,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学会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之后,再指导学生观看张家界《索溪峪的“野”》幻灯片3张:一张是俯瞰张家界索溪峪的全景,体现出索溪峪在整体上的“野”趣;一张是近看索溪峪水的“野” 趣;一张是近看索溪峪野物的“野”趣。课后,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公园观察公园的建筑与景观,再引导学生写作。如此,读写结合,读用结合,学生很快掌握了观察事物与说明事物的顺序与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够做到熟能生巧与运用自如。因为学生的表达能力有赖于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而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可以迅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上述二者能力相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自然会“水涨船高”。
(二)以听导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是学生作文的两种基本形式。其中,口头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口头表达的指导,因而导致很多学生羞于口头表达,更遑论善辩能言。有鉴于此,我常常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展示课文录音,以听导说,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例如,在播放《山中访友》的朗读录音与PPT幻灯片时,我曾对学生说:“面对老桥,你想说什么?”“面对鸟儿,你想说什么?”“面对山泉,你想说什么?”“面对白云,你想说什么?”“面对落花,你想说什么?”学生边听录音,边看PPT幻灯片,边情不自禁地各抒已见:“老桥爷爷,你用自己的身体把人们渡到彼岸,方便了人们,损害了自己的身体,你是真的舍己为人啊”;“鸟儿妹妹,你用婉转的歌曲愉悦着人们的耳朵与心情,谢谢你”;“山泉弟弟,你每天唱着欢快的歌儿流向大江大河,为大江大河增加新的血液”;“白云姐姐,你用婀娜的身姿装点着蓝天,遮蔽火辣辣的太阳,造福于人类,你是好样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与互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曾言:“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自然得很。”故此,我们必须导之有法,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甚至下笔千言,继之想写乐写会写。
参考文献:
[1]庄秀雪,活学活用让小学课文更好地服务作文指导教学[J].学周刊,2015年2月.
[2]谢玖玖,小学作文指导的有效性[J],语文学刊,2015年5月.
[3]蔡廷勇,广开思路,步入新境界——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指导之我见[J].新课程导学,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