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很多教师一味追求表面热闹的课堂, 许多阅读环节仅仅是走过场,在此过程中,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更缺乏思维层面的深度挖掘。教学表面的喧哗花哨也难掩内在的苍白与空洞。长此以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慢慢退化,从而影响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既要帮助学生对文本主旨大意及细节信息进行表层理解, 还要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篇章脉络、作者写作意图和文化知识内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采用的文本不仅体裁丰富、题材广泛、内容繁多,而且还涉及中西文化的差异等。它们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尤其是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提供了优质环境。在英语教学中,思维既是教与学的中介,又是教与学的出发点和目标。思维品质更是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认知前提。因此,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已成为教师的必修课。
本文将结合外研版《英语》教材的部分案例,阐述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
1、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背景知识
在认知发展模型中,最初始的环节为记忆,包括识别和回忆,即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同时,Dewey在其“思维五步”理论中,也提出思维都是从现有知识开始的,思维基于知识。
目前,基于教材创设情境开展英语教学,已经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流模式,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就地取材,为学生创设一个与实际经验相联系的精彩有趣的情景或话题,调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让他们从记忆中查找有关信息并加以提取,做好思维的热身运动,为探索未知打下基础。
例如,外研版高中二年级选修六Module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中Roy’s story的文本是描述友谊的文章。教师可设计如下活动:
Task1 Enjoy some pictures and a beautiful song about “friends”, letting students know the topic in this lesson.
Task2 Brainstorming. Let students think about their friends, and ask them to describe friends they have using a few adjectives.
通过讨论友谊相关话题,可以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调用学生大脑中已知信息,构建学生的内容图式。此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打开思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推动学生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
2.利用预测,引导学生推断语篇内容
预测能够帮助学习者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者的思维品质。
在阅读前,教师应围绕主题,充分利用图片、文章标题,首尾段信息等,引导学生对篇章话题、结构或内容进行预测,并给出推断理由。预测之后,学生将会在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和好奇,抱着验证猜测的心态进行阅读,从而能够更积极主动地探索文本。
3.巧用导图,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用文字、符号、图像来形象地组织和表征知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记忆、比较和鉴别,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尤其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文本,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文本主线,使之可视化、条理化。通过梳理线索,学生能够理清文章思路,对文章段落间的关系和敘述逻辑有更为清晰的了解,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4.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研究发现,批判性思维是可以习得的,学生可通过努力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利用手头掌握的信息,努力寻找最佳解决办法,逐渐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文本思想进行深层次的理解,通过问题设计,帮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形成情感的共鸣,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5.迁移知识,鼓励学生展开创造性表达
创造是认知发展模型的最顶端层次,指的是将某些要素重新整合,形成新的模型或结构,包含计划与生成两个过程。计划是搭建框架的过程,而生成是建构内容的过程。
教师应注重文本内容的延伸拓展、语言能力的迁移创新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实现语言、内容和思维的有机统一。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课堂活动情境,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激发其创造性表达,真正做到迁移创新。
例如,在外研版高二年级选修六Module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的 Roy’s Story阅读教学中,在学生清晰把握文本细节后,教师可以在读后环节设置Discussion: If you were Daniel, what would you do as a friend of Roy? Can you write a letter to Roy? 学生可展开分组讨论,并邀请学生介绍本组框架,再根据其他学生的想法加以改进,并将所学知识整合迁移至书面表达中,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阅读是语言和思维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文本并适当扩展,引导学生从记忆、理解、应用的低阶思维转向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 使学生成为主动的阅读者和积极的思考者。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预测、线索梳理、观点表达等教学活动,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并引导学生将学与思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很多教师一味追求表面热闹的课堂, 许多阅读环节仅仅是走过场,在此过程中,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更缺乏思维层面的深度挖掘。教学表面的喧哗花哨也难掩内在的苍白与空洞。长此以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慢慢退化,从而影响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既要帮助学生对文本主旨大意及细节信息进行表层理解, 还要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篇章脉络、作者写作意图和文化知识内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采用的文本不仅体裁丰富、题材广泛、内容繁多,而且还涉及中西文化的差异等。它们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尤其是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提供了优质环境。在英语教学中,思维既是教与学的中介,又是教与学的出发点和目标。思维品质更是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认知前提。因此,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已成为教师的必修课。
本文将结合外研版《英语》教材的部分案例,阐述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
1、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背景知识
在认知发展模型中,最初始的环节为记忆,包括识别和回忆,即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同时,Dewey在其“思维五步”理论中,也提出思维都是从现有知识开始的,思维基于知识。
目前,基于教材创设情境开展英语教学,已经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流模式,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就地取材,为学生创设一个与实际经验相联系的精彩有趣的情景或话题,调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让他们从记忆中查找有关信息并加以提取,做好思维的热身运动,为探索未知打下基础。
例如,外研版高中二年级选修六Module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中Roy’s story的文本是描述友谊的文章。教师可设计如下活动:
Task1 Enjoy some pictures and a beautiful song about “friends”, letting students know the topic in this lesson.
Task2 Brainstorming. Let students think about their friends, and ask them to describe friends they have using a few adjectives.
通过讨论友谊相关话题,可以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调用学生大脑中已知信息,构建学生的内容图式。此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打开思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推动学生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
2.利用预测,引导学生推断语篇内容
预测能够帮助学习者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者的思维品质。
在阅读前,教师应围绕主题,充分利用图片、文章标题,首尾段信息等,引导学生对篇章话题、结构或内容进行预测,并给出推断理由。预测之后,学生将会在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和好奇,抱着验证猜测的心态进行阅读,从而能够更积极主动地探索文本。
3.巧用导图,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用文字、符号、图像来形象地组织和表征知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记忆、比较和鉴别,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尤其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文本,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文本主线,使之可视化、条理化。通过梳理线索,学生能够理清文章思路,对文章段落间的关系和敘述逻辑有更为清晰的了解,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4.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研究发现,批判性思维是可以习得的,学生可通过努力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利用手头掌握的信息,努力寻找最佳解决办法,逐渐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文本思想进行深层次的理解,通过问题设计,帮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形成情感的共鸣,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5.迁移知识,鼓励学生展开创造性表达
创造是认知发展模型的最顶端层次,指的是将某些要素重新整合,形成新的模型或结构,包含计划与生成两个过程。计划是搭建框架的过程,而生成是建构内容的过程。
教师应注重文本内容的延伸拓展、语言能力的迁移创新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实现语言、内容和思维的有机统一。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课堂活动情境,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激发其创造性表达,真正做到迁移创新。
例如,在外研版高二年级选修六Module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的 Roy’s Story阅读教学中,在学生清晰把握文本细节后,教师可以在读后环节设置Discussion: If you were Daniel, what would you do as a friend of Roy? Can you write a letter to Roy? 学生可展开分组讨论,并邀请学生介绍本组框架,再根据其他学生的想法加以改进,并将所学知识整合迁移至书面表达中,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阅读是语言和思维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文本并适当扩展,引导学生从记忆、理解、应用的低阶思维转向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 使学生成为主动的阅读者和积极的思考者。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预测、线索梳理、观点表达等教学活动,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并引导学生将学与思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