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为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石.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还应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学生道德养成,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数学课堂.本文以课堂实践为基础,主要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多方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一、前 言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故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统筹各学科,既要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又要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由此可见,价值观的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中德育部门或语文、道法等人文学科的任务,它是我们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担当.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时刻跟随时代发展步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渗透于日常课堂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概念,故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的教育不能为传统的说教灌输形式,而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创设课堂情境、课堂活动探究及课外知识拓展,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环节,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科特点,通过言谈举止、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思想道德精神标杆,它引领了正确的社会发展方向.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并且小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希望和未来,在小学阶段开始进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数学教学不仅是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的教育,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数学品格的养成.数学源于生活,最终还要服务于生活,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数学学习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优化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使教师不仅做到了“教”,还真正做到了“育”.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分析
1.教学情境过程中的渗透
数学源于生活,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在新授课之前都会有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情境图,图中既包含了学科本位的有效的数学信息,又蕴藏了深刻的德育教育,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如“比一比”一课中,图中展示了我国几大名山——黄山、香山、泰山、华山.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精彩视频向学生介绍我国这几大著名旅游景点及其历史意义,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及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内容中,教师可借助 “奥运金牌榜”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正是由于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才有资格举办这次活动,以此提升国家形象,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计算金牌数,让学生体会祖国实力的强大,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奥运会夺冠时的部分视频,让学生真实感受在运动场上,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借此渗透爱国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努力报效祖国.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所以在价值观渗透时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回收废电池”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入一颗纽扣大小的廢电池污染的水量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以此引导学生从小要保护环境.在“植树”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部分地区人们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最终导致各方面环境的恶化,进而分析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的作用,鼓励学生爱护植被,保护树木,向学生渗透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在“十年的变化”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我国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接着引入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野生动物数量有所增加的数据,增加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向学生渗透关爱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数学知识运用中的渗透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回归生活才是数学新课程的成长点,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以数学的教学不应只是纯粹知识与方法的教学,还应在学习数学内容的同时渗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在学习除法的意义“分物游戏”一节中,由两只小猴子分4个桃子的问题引出只有每只猴子分2个,分得一样多时对它们两个才都公平,最终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渗透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平、公正的概念,告诉学生在生活中不管是小时候的分东西还是长大以后的利益分配,都应该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认识了人民币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人民币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孩子.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视频或者活动体验让学生感知挣钱的不易,使学生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不能乱花钱,渗透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在学习了“时分秒”,学生会认识钟表、记录时间后,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要做一个诚信守时、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3.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渗透
数学课堂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便是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它是以4-6人为一组,将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活动要求分成若干组进行学习探究的形式.故小组合作就像是一个相互促进成长的小团队,在小组中进行价值观教育会更加高效且实用.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有团队意识,只有从小具备了团队意识,长大才能爱国家、爱社会.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要承担着一定的角色,即小组成员都要参与活动,相互进行思想交流.这就要求在学习时一定要有和谐友善的氛围,成员之间要团结一致,才能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4.教材内容拓展中的渗透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与数学相关的阅读材料,其中包含了我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发明、我国著名数学家及其伟大成就和其他人文事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阅读,并进行适当拓展补充,进而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在学习“写万以内的数”一课中,教材中提供的相关材料要学生写出四大发明的时间,教师可借此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可以通过视频学习其产生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知道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另外,在学习“奇数和偶数”一课时,教材中有一段“哥德巴赫猜想——偶数情形和奇数情形”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个人事迹,并向学生说明陈景润面对百年未解之谜从未退缩,并且是在物质条件很匮乏的年代,靠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用草纸演算最终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他凭着不懈的追求和惊人的毅力书写了数学史.另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祖冲之、华罗庚的个人事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畏艰难,勇攀数学高峰,学习数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5.“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要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存在就是榜样,教师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尤其是小学教师,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在与教师的朝夕相处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成长都有直接影响,教师想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是这样的人,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如教师对待每节课都要精心备课,准时上下课,及时认真批改学生作业,通过课堂上生动丰富的教学活动,认真规范的板书,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丰富多彩的教学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另外,教师要多关注“后进生”的情况,尤其在课堂上要循循善誘,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使这部分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公平公正对待每一名学生的.在评选小组长和学习委员等职务时,教师要尽量遵循每名学生的意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选,树立平等、民主、公平、公正的观念.
四、结 语
总之,小学数学是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传统的“教”,其重点在于“育”的方式,教师应主动抓住学科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秀荣.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吉林教育,2017(Z1):114.
[2]邢振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数学课堂[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4):76.
[3]王林艳.浅析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J].新课程(小学版),2016(06):14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一、前 言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故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统筹各学科,既要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又要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由此可见,价值观的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中德育部门或语文、道法等人文学科的任务,它是我们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担当.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时刻跟随时代发展步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渗透于日常课堂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概念,故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的教育不能为传统的说教灌输形式,而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创设课堂情境、课堂活动探究及课外知识拓展,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环节,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科特点,通过言谈举止、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思想道德精神标杆,它引领了正确的社会发展方向.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并且小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希望和未来,在小学阶段开始进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数学教学不仅是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的教育,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数学品格的养成.数学源于生活,最终还要服务于生活,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数学学习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优化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使教师不仅做到了“教”,还真正做到了“育”.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分析
1.教学情境过程中的渗透
数学源于生活,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在新授课之前都会有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情境图,图中既包含了学科本位的有效的数学信息,又蕴藏了深刻的德育教育,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如“比一比”一课中,图中展示了我国几大名山——黄山、香山、泰山、华山.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精彩视频向学生介绍我国这几大著名旅游景点及其历史意义,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及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内容中,教师可借助 “奥运金牌榜”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正是由于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才有资格举办这次活动,以此提升国家形象,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计算金牌数,让学生体会祖国实力的强大,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奥运会夺冠时的部分视频,让学生真实感受在运动场上,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借此渗透爱国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努力报效祖国.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所以在价值观渗透时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回收废电池”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入一颗纽扣大小的廢电池污染的水量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以此引导学生从小要保护环境.在“植树”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部分地区人们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最终导致各方面环境的恶化,进而分析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的作用,鼓励学生爱护植被,保护树木,向学生渗透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在“十年的变化”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我国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接着引入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野生动物数量有所增加的数据,增加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向学生渗透关爱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数学知识运用中的渗透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回归生活才是数学新课程的成长点,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以数学的教学不应只是纯粹知识与方法的教学,还应在学习数学内容的同时渗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在学习除法的意义“分物游戏”一节中,由两只小猴子分4个桃子的问题引出只有每只猴子分2个,分得一样多时对它们两个才都公平,最终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渗透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平、公正的概念,告诉学生在生活中不管是小时候的分东西还是长大以后的利益分配,都应该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认识了人民币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人民币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孩子.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视频或者活动体验让学生感知挣钱的不易,使学生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不能乱花钱,渗透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在学习了“时分秒”,学生会认识钟表、记录时间后,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要做一个诚信守时、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3.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渗透
数学课堂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便是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它是以4-6人为一组,将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活动要求分成若干组进行学习探究的形式.故小组合作就像是一个相互促进成长的小团队,在小组中进行价值观教育会更加高效且实用.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有团队意识,只有从小具备了团队意识,长大才能爱国家、爱社会.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要承担着一定的角色,即小组成员都要参与活动,相互进行思想交流.这就要求在学习时一定要有和谐友善的氛围,成员之间要团结一致,才能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4.教材内容拓展中的渗透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与数学相关的阅读材料,其中包含了我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发明、我国著名数学家及其伟大成就和其他人文事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阅读,并进行适当拓展补充,进而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在学习“写万以内的数”一课中,教材中提供的相关材料要学生写出四大发明的时间,教师可借此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可以通过视频学习其产生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知道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另外,在学习“奇数和偶数”一课时,教材中有一段“哥德巴赫猜想——偶数情形和奇数情形”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个人事迹,并向学生说明陈景润面对百年未解之谜从未退缩,并且是在物质条件很匮乏的年代,靠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用草纸演算最终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他凭着不懈的追求和惊人的毅力书写了数学史.另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祖冲之、华罗庚的个人事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畏艰难,勇攀数学高峰,学习数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5.“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要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存在就是榜样,教师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尤其是小学教师,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在与教师的朝夕相处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成长都有直接影响,教师想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是这样的人,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如教师对待每节课都要精心备课,准时上下课,及时认真批改学生作业,通过课堂上生动丰富的教学活动,认真规范的板书,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丰富多彩的教学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另外,教师要多关注“后进生”的情况,尤其在课堂上要循循善誘,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使这部分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公平公正对待每一名学生的.在评选小组长和学习委员等职务时,教师要尽量遵循每名学生的意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选,树立平等、民主、公平、公正的观念.
四、结 语
总之,小学数学是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传统的“教”,其重点在于“育”的方式,教师应主动抓住学科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秀荣.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吉林教育,2017(Z1):114.
[2]邢振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数学课堂[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4):76.
[3]王林艳.浅析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J].新课程(小学版),2016(0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