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入二十一世纪,作为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在神州大地唱响,像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各个角落,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冲击着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应试教育教育体制。从知识的传授角度来看,应试教育在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是功不可没的,并赢得了外国教育家的一度欣赏;从思维训练方面来看,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规范性;从意志品质来看,应试教育养成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并体现了它的公平性,但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他们的社会能力以至于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改革开放后的新步伐。
江泽民主席指出要提高全民的素质,而提高素质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娃娃抓起。这就必然要改革目前的体制教育,改变以“分”定终身的局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备社交能力、信息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竞争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进取能力。数学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要利用数学的特点,使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发挥教育功能。为此,本人就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体会。
1.追本溯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今天所学到的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数学定理命题,在数学历史长河中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数学家们的智慧和心血,一种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所经历的历史都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学生本身对数学的热爱,同时又充分展示了数学悠久的历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欣赏和理解人类文化创造历史这个历史文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特点,让学生收集有关的数学趣事、趣闻,教师要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可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增强平等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通过了解知识的背景还可以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公式、概念等理论的创始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思维方法,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此外,通过数学史中数学家的勤奋治学精神,可以坚定学生的刻苦学习信心和勇于钻研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
2.转变角色,树立数学的素质观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新课程中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体现出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团结合作、相互交流、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发现知识,成為学习的主人。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加以指导,并不断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让他们有安全感,同时要不断鼓励他们,使他们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使得角色转换,应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宽容,支持、接纳性的课堂气氛,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要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情感和想法,与他们一道寻找真理,教师要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设计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新需要。
3.走出误区,提高数学的能力
当前,素质教育还在推进摸索阶段,难免有一些人在接受素质教育时会走入一些误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掌握懂得一门技能,而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了20年之久的教师,我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吹、拉、弹、唱”就能解决的问题,是与平时的行为习惯养成息息相关的,与培养学生基本能力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走出误区,适应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能力:
3.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
数学的阅读有六种水平,即认水平、述水平、析水平、联水平、悟水平、研水平,不同阶段的学生达到的数学阅读水平也不相同,以往人们谈及阅读水平时往往只提到初、高中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而忽略了小学生对数学的阅读水平。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如小学一年级数学中常有类似这样的问题:
1、▲ ▲ ▲ ▲ ▲2、★ ★ ★ ★ ★
● ● ● ●■ ■ ■ ■ ■ ■ ■
▲比●多--?★比■少--?
首先学生要阅读直观形象的图形,弄清什么多,什么少,然后再想多——?少——?直观形象的图形可使孩子们在开始时对数学有一定的感知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再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感知认识发展为理性认识,读懂理清图中、题中各种关系,还要通过对问题的阅读理清诸如数量关系、定理、公式等,从而提高对数学题的理解能力。
3.2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是培养21世纪创造性人才的需要,而且也是训练学生知识能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及其竞争意识的需要。在农村,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的局限性,及家庭低素质的影响,孩子们眼界窄,综合素质差,知识水平低,知识结构单一,可以提供给学生各种综合能力机会少,条件不足。因此,很多学生缺乏动手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就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在班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动手、学会创新,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农村的小学教育,教师带班要进行大循环,故我们也就掌握了各年级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即新课标标准理念,也就从不同程度上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一年级学生,我通过让孩子们数一数、画一画、拼一拼、剪一剪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高年级同学我在布置作业时,通过让他们到村上煤矿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整理数据并进行计算本村煤矿还可以挖几年?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有限矿产资源的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另外在学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时,除了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实物测量计算,在课外我还让他们量自己家三轮车、汽车长方形斗的长、宽、高来计算自家机动车辆拉货物的多少,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父母劳动的艰辛,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热爱父母,彻底摒弃数学在农村无用的思想。
“十二五”计划,素质教育将提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我们更应该“穿着素质教育的新鞋子,走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做适应素质教育的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楷模。
江泽民主席指出要提高全民的素质,而提高素质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娃娃抓起。这就必然要改革目前的体制教育,改变以“分”定终身的局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备社交能力、信息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竞争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进取能力。数学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要利用数学的特点,使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发挥教育功能。为此,本人就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体会。
1.追本溯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今天所学到的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数学定理命题,在数学历史长河中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数学家们的智慧和心血,一种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所经历的历史都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学生本身对数学的热爱,同时又充分展示了数学悠久的历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欣赏和理解人类文化创造历史这个历史文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特点,让学生收集有关的数学趣事、趣闻,教师要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可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增强平等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通过了解知识的背景还可以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公式、概念等理论的创始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思维方法,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此外,通过数学史中数学家的勤奋治学精神,可以坚定学生的刻苦学习信心和勇于钻研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
2.转变角色,树立数学的素质观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新课程中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体现出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团结合作、相互交流、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发现知识,成為学习的主人。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加以指导,并不断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让他们有安全感,同时要不断鼓励他们,使他们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使得角色转换,应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宽容,支持、接纳性的课堂气氛,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要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情感和想法,与他们一道寻找真理,教师要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设计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新需要。
3.走出误区,提高数学的能力
当前,素质教育还在推进摸索阶段,难免有一些人在接受素质教育时会走入一些误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掌握懂得一门技能,而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了20年之久的教师,我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吹、拉、弹、唱”就能解决的问题,是与平时的行为习惯养成息息相关的,与培养学生基本能力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走出误区,适应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能力:
3.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
数学的阅读有六种水平,即认水平、述水平、析水平、联水平、悟水平、研水平,不同阶段的学生达到的数学阅读水平也不相同,以往人们谈及阅读水平时往往只提到初、高中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而忽略了小学生对数学的阅读水平。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如小学一年级数学中常有类似这样的问题:
1、▲ ▲ ▲ ▲ ▲2、★ ★ ★ ★ ★
● ● ● ●■ ■ ■ ■ ■ ■ ■
▲比●多--?★比■少--?
首先学生要阅读直观形象的图形,弄清什么多,什么少,然后再想多——?少——?直观形象的图形可使孩子们在开始时对数学有一定的感知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再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感知认识发展为理性认识,读懂理清图中、题中各种关系,还要通过对问题的阅读理清诸如数量关系、定理、公式等,从而提高对数学题的理解能力。
3.2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是培养21世纪创造性人才的需要,而且也是训练学生知识能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及其竞争意识的需要。在农村,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的局限性,及家庭低素质的影响,孩子们眼界窄,综合素质差,知识水平低,知识结构单一,可以提供给学生各种综合能力机会少,条件不足。因此,很多学生缺乏动手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就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在班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动手、学会创新,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农村的小学教育,教师带班要进行大循环,故我们也就掌握了各年级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即新课标标准理念,也就从不同程度上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一年级学生,我通过让孩子们数一数、画一画、拼一拼、剪一剪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高年级同学我在布置作业时,通过让他们到村上煤矿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整理数据并进行计算本村煤矿还可以挖几年?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有限矿产资源的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另外在学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时,除了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实物测量计算,在课外我还让他们量自己家三轮车、汽车长方形斗的长、宽、高来计算自家机动车辆拉货物的多少,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父母劳动的艰辛,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热爱父母,彻底摒弃数学在农村无用的思想。
“十二五”计划,素质教育将提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我们更应该“穿着素质教育的新鞋子,走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做适应素质教育的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