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然而,相当多的学生对它望而生畏,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对数学学习产生心理障碍。本文尝试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方法对策
数学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心理上主观存在的,我们称之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消除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体会。
1.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含义
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具体的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书写、阅读、运算、推理等方面的障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数学学习心理障碍,表现形式不一样,程度也有所不同。既然有了学习心理障碍,作为教师就要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
2.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
2.1 马虎心理。在缺乏严肃认真和不得法的教育下,容易由粗心、任性等原因养成此心理。
2.2 依赖心理。在惰性感染下,容易由包办促成此心理。
2.3 饱胀心理。对知识“消化不良”就容易形成此心理。
2.4 厌烦心理。在单调乏味的教学情况下,容易由缺乏兴趣引发此心理。
2.5 畏惧心理。在屡遭失败而得不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易丧失信心而产生此心理。
3.消除学习数学心理障碍的措施
3.1 要关爱学生。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兴趣是知识的源泉,是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充分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
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3.3 提高数学修养,克服马虎心理。
提高学生数学修养是克服马虎心理的关键。提高小学数学修养的途径如下:
(1)首先应为人师表,工作认真负责,教学周密严谨,并富逻辑性。
(2)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介绍数学家的小故事,组织小学生开展“一日生活数学知识用多少?”的统计活动等。
(3)从“双基”出发有意识地渗透对应、比较、假设的思想方法。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
3.4 调整教学结构,消除依赖心理。
(1)调整教法,提倡使用“讨论式”、“发现法”等方法教学,学生当演员,教师当导演,强化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改进学法,立足差生的实际,明确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采取“引——扶——放”的学法指导。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应先抓住百分数与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通过改题练习,让学生感到只是“分数”改为“百分数”而已。只需要稍加点拨,就可以“自得”。
3.5 善于因材施教,消除饱胀心理。
教师首先应善于归纳和提练教材,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以简驭繁、化生为熟、化难为易的教学过程中,能接受所学知识。例如:教师可将公式、法则等编成顺口溜、儿歌等形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来施教,善于针对个性品质中的“病”来下药。
3.6 创设愉悦情境,调节厌烦心理。
3.6.1 通过风趣幽默的新课引入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例如:要上《比较分数的大小》,我们可以用“故事导入”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3.6.2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教师要善于把社会的要求变成学生的需要,把学习数学变成学习的强烈愿望,使学生学习数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3.6.3 将游戏引入计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把游戏(如:表演游戏、猜一猜游戏、辨误游戏、组题游戏等)引入计算教学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学计算的兴趣和能力。如:利用猜一猜游戏,以唤起学生计算兴趣。由于数的计算比较枯燥,学生缺乏浓厚的兴趣,算多了会产生厌倦情绪。对于一些简单的计算,采用“猜一猜”的方法,可以唤起学生计算的兴趣。
3.6.4 利用电教手段,使无影变有形,无音变有声,把静变动,化抽象为具体等,通过色彩、声音、形象、动作来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3.7 运有成功机制,战胜畏难心理。
3.7.1 培养学生的毅力,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我采用“分步评价法”,即在教学中不是以一个完美无缺的发现或解答作为评价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而是对学生思维、解答中的每一步乃至一个数据、一个符号的正确都加以肯定,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3.7.2 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获得成功的钥匙。
一要交给预习课本的方法。在看课本时做到看、做、思相结合;二要交给听的方法。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仔细看老师的板演,注意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要认真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路要以老师保持一致;三要交给复习的方法。在进行复习时,不光是把学习过的内容再看一遍,还要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学习内容。
3.7.3 要以“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为原则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精选一些学生“跳一跳,摘得着”的例(习)题进行训练,使他们能从“成功点”上获得成功的机会。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要想方设法消除其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数学成绩,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文石峰.《浅谈小学数学思维障碍及对策》《中国教育发展与创新》,2010.6.
[2] 石国利.《消除思维障碍 提高教学质量》《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9.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方法对策
数学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心理上主观存在的,我们称之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消除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体会。
1.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含义
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具体的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书写、阅读、运算、推理等方面的障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数学学习心理障碍,表现形式不一样,程度也有所不同。既然有了学习心理障碍,作为教师就要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
2.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
2.1 马虎心理。在缺乏严肃认真和不得法的教育下,容易由粗心、任性等原因养成此心理。
2.2 依赖心理。在惰性感染下,容易由包办促成此心理。
2.3 饱胀心理。对知识“消化不良”就容易形成此心理。
2.4 厌烦心理。在单调乏味的教学情况下,容易由缺乏兴趣引发此心理。
2.5 畏惧心理。在屡遭失败而得不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易丧失信心而产生此心理。
3.消除学习数学心理障碍的措施
3.1 要关爱学生。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兴趣是知识的源泉,是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充分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
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3.3 提高数学修养,克服马虎心理。
提高学生数学修养是克服马虎心理的关键。提高小学数学修养的途径如下:
(1)首先应为人师表,工作认真负责,教学周密严谨,并富逻辑性。
(2)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介绍数学家的小故事,组织小学生开展“一日生活数学知识用多少?”的统计活动等。
(3)从“双基”出发有意识地渗透对应、比较、假设的思想方法。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
3.4 调整教学结构,消除依赖心理。
(1)调整教法,提倡使用“讨论式”、“发现法”等方法教学,学生当演员,教师当导演,强化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改进学法,立足差生的实际,明确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采取“引——扶——放”的学法指导。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应先抓住百分数与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通过改题练习,让学生感到只是“分数”改为“百分数”而已。只需要稍加点拨,就可以“自得”。
3.5 善于因材施教,消除饱胀心理。
教师首先应善于归纳和提练教材,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以简驭繁、化生为熟、化难为易的教学过程中,能接受所学知识。例如:教师可将公式、法则等编成顺口溜、儿歌等形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来施教,善于针对个性品质中的“病”来下药。
3.6 创设愉悦情境,调节厌烦心理。
3.6.1 通过风趣幽默的新课引入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例如:要上《比较分数的大小》,我们可以用“故事导入”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3.6.2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教师要善于把社会的要求变成学生的需要,把学习数学变成学习的强烈愿望,使学生学习数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3.6.3 将游戏引入计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把游戏(如:表演游戏、猜一猜游戏、辨误游戏、组题游戏等)引入计算教学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学计算的兴趣和能力。如:利用猜一猜游戏,以唤起学生计算兴趣。由于数的计算比较枯燥,学生缺乏浓厚的兴趣,算多了会产生厌倦情绪。对于一些简单的计算,采用“猜一猜”的方法,可以唤起学生计算的兴趣。
3.6.4 利用电教手段,使无影变有形,无音变有声,把静变动,化抽象为具体等,通过色彩、声音、形象、动作来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3.7 运有成功机制,战胜畏难心理。
3.7.1 培养学生的毅力,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我采用“分步评价法”,即在教学中不是以一个完美无缺的发现或解答作为评价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而是对学生思维、解答中的每一步乃至一个数据、一个符号的正确都加以肯定,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3.7.2 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获得成功的钥匙。
一要交给预习课本的方法。在看课本时做到看、做、思相结合;二要交给听的方法。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仔细看老师的板演,注意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要认真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路要以老师保持一致;三要交给复习的方法。在进行复习时,不光是把学习过的内容再看一遍,还要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学习内容。
3.7.3 要以“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为原则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精选一些学生“跳一跳,摘得着”的例(习)题进行训练,使他们能从“成功点”上获得成功的机会。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要想方设法消除其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数学成绩,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文石峰.《浅谈小学数学思维障碍及对策》《中国教育发展与创新》,2010.6.
[2] 石国利.《消除思维障碍 提高教学质量》《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