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千古名篇《伶官传序》中晋王李克用在临终之时留给庄宗“三矢”,希望他“无忘乃父之志”,这就是著名的“三矢遗恨”。“三矢”的内涵有一个升华和固化的过程,“三矢平虏”的典故使得“三矢”的内涵得以升华,成为一种抗击外敌、誓取胜利的象征。后唐庄宗“锦囊三矢”的故事更是使得“三矢”的这一内涵进一步固化。
关键词 《伶官传序》;三矢遗恨;三矢平虏;锦囊三矢;内涵固化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的千古名篇,文章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故事的叙述,简洁有力地阐释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堪称千古名篇。当读到“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时,笔者产生了一个疑问:晋王临终之时,“与尔”的为何是“三矢”?
一、为何“与尔三矢”?
“矢”,“弓弩矢也”,本义是箭。“三矢”在文献中经常出现,如:“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蒲鲁)会从猎,三矢中三兔,帝奇之,转通进”。
《伶官传序》中的“三矢”,“三”是实指,“矢”也取其本义,“三矢”即三支箭。文本也告诉了我们晋王“与尔三矢”的原因:“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晋王“与尔三矢”为的是让庄宗对付三个敌人:梁、燕王和契丹。宋代王禹偁在《五代史阙文》中有更为明确的表述:“世传武皇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安巴坚与我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贼,汝必伐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吾志,死无恨矣。’”
晋王李克用与梁太祖朱温、燕刘仁恭父子、契丹阿保机三者的关系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李克用和朱温本是盟友,曾联手打败了的黄巢的起义军,后来因为“上源驿之变”两人结下深仇大恨:“朱全忠(即朱温)飨克用于上源驿。夜,酒罢,克用醉卧,伏兵发,火起,侍者郭景铢灭烛,匿克用床下,以水醒面而告以难。会天大雨灭火,克用得从者薛铁山、贺回鹘等,随电光,缒尉氏门出,还军中。”刘仁恭在兵败之时投奔晋王李克用,受到宠信,然而他不久便背叛;后來,其子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文中的“燕王”实指刘仁恭父子。李克用一度与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关系密切,达到“把臂而盟,结为兄弟”的程度,但后来阿保机失信背盟,派人与朱温通好,最终“背晋以归梁”。讨伐这三个背叛自己的人,成了晋王留给庄宗的遗志,这就是著名的“三矢遗恨”。
二、“与尔”的为何是“三矢”?
晋王临终时留给儿子“三矢”为的是告诫他完成自己的遗志,消灭仇敌;那么,在众多的武器中,他为何偏偏留给儿子“三矢”呢?
除了“三矢”对应三敌之外,“与尔三矢”还和一件事有关,正是因为这件事的发生使得“三矢”内涵有了蜕变和升华,著名的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也称为“三矢平虏”。很多文献对此都有详细地记载:
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1]
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遂衰。[2]
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其余一时下马请降……是后遂绝边患。[3]
薛仁贵发三箭而定天山,坑杀九姓铁勒降卒,数量多达十万人,随后又率军越过碛北追击铁勒残部,一战擒获叶护兄弟三人,基本上肃清漠北的叛乱。此后,“九姓遂衰”,不再成为唐朝的边患。因此,“三箭(三矢)”常用来形容箭法高超、作战勇敢,后亦以此典赞誉武将的功勋或抗击外敌、平虏定边、誓取胜利的雄心壮志。
此事成为一种传奇,广为流传,并常被后人引用或化用,如:白居易《和答诗十首·答箭镞》“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苏轼《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燕射》“天山自可三箭取,海国何劳一苇航”,陆游《中夜闻大雷雨》“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辛弃疾《江神子·和陈仁和韵》“却笑将军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甚至出现了“后事前用”(即后来发生的事从前代人物口中说出)的现象,如“明·沈采《千金记·饯别》:‘[外]果然三箭天山定,[末]一着戎衣国尽降。’引例是作品中汉朝张良和萧何称赞韩信的话。所用典事在唐代……”韩信未曾有过“三箭定天山”的事迹,用薛仁贵的事例来形容韩信的才能与功绩足以看出这个故事对后人影响之深。
“三矢”的内涵也因此得到了蜕变和升华,成了一种对抗外敌,誓取胜利的象征。而“三箭定天山”的英雄事迹也必定对风雨飘摇的后唐有着深刻的影响。面对当时混乱的局面,晋王期待有薛仁贵这样的英雄人物英勇杀敌,荡平边寇,三箭定乾坤;因此,他临终之时“与尔三矢”也就可以理解了。
庄宗也体会到了父亲的用意,深刻地明白“三矢”所承载的东西,因此“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五代史阙文》中也有类似的描写:“庄宗藏三矢于武皇庙庭。及讨刘仁恭,命幕吏以少牢告庙,请一矢,盛以锦囊,使亲将负之以为前驱。凯还之日,随俘馘纳矢于太庙。”庄宗将“三矢”藏于太庙,每到用兵之时,凡战时必祭祀而后请出,装在锦囊之中,这既是对自己父亲遗志的继承,对其在天之灵的告慰,更是为了激发自己的斗志。晋王遗志也因庄宗的英勇作战而得以达成,庄宗最终“系燕父子(刘仁恭父子)以组,函梁君(朱温的儿子朱友贞)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后人对庄宗的事迹也有诸多赞扬:袁枚“三箭高悬太庙凉,一年一战报先王”,范鼎“情深三矢训,泪下百年歌”,张承纶“亚子(庄宗的小名)真英雄,创痛还三矢”,陈栎“策马渡河,朱梁陨灭,三矢告庙,志愿毕酬”,杨慎“李存勖,承王位,雪仇三矢。灭仇梁,继唐统,气概豪英”。
“三矢”的这一内涵因为庄宗的事迹而丰富,“锦囊三矢”也成为一个典故,多被用于表示立志报仇复国的坚定信念。
(张煌言)又拟上诏书一道,并约(郑)成功子经劝以亚子锦囊三矢之业,厉兵束装以待。[4]
俄(郑)成功卒,(张)煌言还军临门,又有议奉鲁王监国者,煌言使劝锦,以李亚子锦囊三矢相勗。[5]
还有的文献直接用“三矢”代指这件事:
煌言又与郑经书,勉以三矢,约群臣卢若膺以下厉兵大举。[6]
庶几沙陀(李克用本姓朱邪,沙陀族,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之三矢可以复命、秦墙之七日邀与同仇矣![7]
可叹的是,庄宗灭梁后骄傲自满,纵情享乐,以致兵变,最终死于流矢。
参考文献
[1]刘昫,等.旧唐书: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2781.
[2]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第一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4141.
[3]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1726.
[4]徐鼒.小腆纪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445.
[5]赵尔巽,等.清史稿:第三〇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9156.
[6]倪在田.续明纪事本末[M].台湾文献史料丛刊本.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132.
[7]顾炎武.圣安本纪[M].台湾文献史料丛刊本.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31.
[作者通联:山东博兴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 《伶官传序》;三矢遗恨;三矢平虏;锦囊三矢;内涵固化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的千古名篇,文章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故事的叙述,简洁有力地阐释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堪称千古名篇。当读到“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时,笔者产生了一个疑问:晋王临终之时,“与尔”的为何是“三矢”?
一、为何“与尔三矢”?
“矢”,“弓弩矢也”,本义是箭。“三矢”在文献中经常出现,如:“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蒲鲁)会从猎,三矢中三兔,帝奇之,转通进”。
《伶官传序》中的“三矢”,“三”是实指,“矢”也取其本义,“三矢”即三支箭。文本也告诉了我们晋王“与尔三矢”的原因:“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晋王“与尔三矢”为的是让庄宗对付三个敌人:梁、燕王和契丹。宋代王禹偁在《五代史阙文》中有更为明确的表述:“世传武皇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安巴坚与我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贼,汝必伐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吾志,死无恨矣。’”
晋王李克用与梁太祖朱温、燕刘仁恭父子、契丹阿保机三者的关系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李克用和朱温本是盟友,曾联手打败了的黄巢的起义军,后来因为“上源驿之变”两人结下深仇大恨:“朱全忠(即朱温)飨克用于上源驿。夜,酒罢,克用醉卧,伏兵发,火起,侍者郭景铢灭烛,匿克用床下,以水醒面而告以难。会天大雨灭火,克用得从者薛铁山、贺回鹘等,随电光,缒尉氏门出,还军中。”刘仁恭在兵败之时投奔晋王李克用,受到宠信,然而他不久便背叛;后來,其子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文中的“燕王”实指刘仁恭父子。李克用一度与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关系密切,达到“把臂而盟,结为兄弟”的程度,但后来阿保机失信背盟,派人与朱温通好,最终“背晋以归梁”。讨伐这三个背叛自己的人,成了晋王留给庄宗的遗志,这就是著名的“三矢遗恨”。
二、“与尔”的为何是“三矢”?
晋王临终时留给儿子“三矢”为的是告诫他完成自己的遗志,消灭仇敌;那么,在众多的武器中,他为何偏偏留给儿子“三矢”呢?
除了“三矢”对应三敌之外,“与尔三矢”还和一件事有关,正是因为这件事的发生使得“三矢”内涵有了蜕变和升华,著名的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也称为“三矢平虏”。很多文献对此都有详细地记载:
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1]
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遂衰。[2]
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其余一时下马请降……是后遂绝边患。[3]
薛仁贵发三箭而定天山,坑杀九姓铁勒降卒,数量多达十万人,随后又率军越过碛北追击铁勒残部,一战擒获叶护兄弟三人,基本上肃清漠北的叛乱。此后,“九姓遂衰”,不再成为唐朝的边患。因此,“三箭(三矢)”常用来形容箭法高超、作战勇敢,后亦以此典赞誉武将的功勋或抗击外敌、平虏定边、誓取胜利的雄心壮志。
此事成为一种传奇,广为流传,并常被后人引用或化用,如:白居易《和答诗十首·答箭镞》“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苏轼《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燕射》“天山自可三箭取,海国何劳一苇航”,陆游《中夜闻大雷雨》“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辛弃疾《江神子·和陈仁和韵》“却笑将军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甚至出现了“后事前用”(即后来发生的事从前代人物口中说出)的现象,如“明·沈采《千金记·饯别》:‘[外]果然三箭天山定,[末]一着戎衣国尽降。’引例是作品中汉朝张良和萧何称赞韩信的话。所用典事在唐代……”韩信未曾有过“三箭定天山”的事迹,用薛仁贵的事例来形容韩信的才能与功绩足以看出这个故事对后人影响之深。
“三矢”的内涵也因此得到了蜕变和升华,成了一种对抗外敌,誓取胜利的象征。而“三箭定天山”的英雄事迹也必定对风雨飘摇的后唐有着深刻的影响。面对当时混乱的局面,晋王期待有薛仁贵这样的英雄人物英勇杀敌,荡平边寇,三箭定乾坤;因此,他临终之时“与尔三矢”也就可以理解了。
庄宗也体会到了父亲的用意,深刻地明白“三矢”所承载的东西,因此“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五代史阙文》中也有类似的描写:“庄宗藏三矢于武皇庙庭。及讨刘仁恭,命幕吏以少牢告庙,请一矢,盛以锦囊,使亲将负之以为前驱。凯还之日,随俘馘纳矢于太庙。”庄宗将“三矢”藏于太庙,每到用兵之时,凡战时必祭祀而后请出,装在锦囊之中,这既是对自己父亲遗志的继承,对其在天之灵的告慰,更是为了激发自己的斗志。晋王遗志也因庄宗的英勇作战而得以达成,庄宗最终“系燕父子(刘仁恭父子)以组,函梁君(朱温的儿子朱友贞)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后人对庄宗的事迹也有诸多赞扬:袁枚“三箭高悬太庙凉,一年一战报先王”,范鼎“情深三矢训,泪下百年歌”,张承纶“亚子(庄宗的小名)真英雄,创痛还三矢”,陈栎“策马渡河,朱梁陨灭,三矢告庙,志愿毕酬”,杨慎“李存勖,承王位,雪仇三矢。灭仇梁,继唐统,气概豪英”。
“三矢”的这一内涵因为庄宗的事迹而丰富,“锦囊三矢”也成为一个典故,多被用于表示立志报仇复国的坚定信念。
(张煌言)又拟上诏书一道,并约(郑)成功子经劝以亚子锦囊三矢之业,厉兵束装以待。[4]
俄(郑)成功卒,(张)煌言还军临门,又有议奉鲁王监国者,煌言使劝锦,以李亚子锦囊三矢相勗。[5]
还有的文献直接用“三矢”代指这件事:
煌言又与郑经书,勉以三矢,约群臣卢若膺以下厉兵大举。[6]
庶几沙陀(李克用本姓朱邪,沙陀族,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之三矢可以复命、秦墙之七日邀与同仇矣![7]
可叹的是,庄宗灭梁后骄傲自满,纵情享乐,以致兵变,最终死于流矢。
参考文献
[1]刘昫,等.旧唐书: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2781.
[2]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第一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4141.
[3]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1726.
[4]徐鼒.小腆纪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445.
[5]赵尔巽,等.清史稿:第三〇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9156.
[6]倪在田.续明纪事本末[M].台湾文献史料丛刊本.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132.
[7]顾炎武.圣安本纪[M].台湾文献史料丛刊本.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31.
[作者通联:山东博兴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