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中的对照描写艺术分析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at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性作品,将浪漫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巴黎圣母院》中有关描写艺术形式的方面进行对照性分析,包括爱情观念对照、人物形象对照、情节环境对照等三方面内容,以通过对照性描写艺术体现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价值与艺术魅力。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 对照艺术 爱情 人物 情节
  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写作技巧,重点表现为浪漫主义文学价值的体现,其关于浪漫主义的创作模式与主张曾一度轰动整个19世纪的欧洲文坛。雨果这种浪漫主义的创作主要通过对照手法表现出来,比如美与丑、优美与畸形、粗俗与崇高、善与恶等[1],《巴黎圣母院》的整个情节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描摹将其主题与内涵完美地表现出来的。
  1.爱情观念对照
  《巴黎圣母院》中关于爱情世界的对照,主要是主人公内心爱情观的对比,这种对比表现在爱斯梅拉达对弗比斯、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的爱与其他男性,包括克洛德、弗比斯、干果瓦等人的爱情观的对照分析。
  作品中弗比斯对爱斯梅拉达的出手相救,使爱斯梅拉达心生感激,进而生出爱慕之情,在爱斯梅拉达看来,爱情是与尘世没有任何关系的,是一种超然的情感。这种情感促使爱斯梅拉达全身心地去爱弗比斯,情愿做他的情妇或者仆人,甚至为他献身,而这种不顾一切的爱又直接导致在爱斯梅拉达听说弗比斯死的消息之后,出现意志崩溃的状况,最后决定以死相依相报,并招供认罪。可以说爱斯梅拉达这种执着的、义无反顾的爱情事实上已经促使其落到飞蛾扑火的地步,虽然描述得过于“乌托邦”或者说过于神化,但在读者看来还是存在几许悲伤。
  相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情理念来讲,其他几位男主人公的爱情理念则显得十分复杂与世俗。克洛德是一名宗教徒,宗教的教规教义使其不断压制自身的自然天性与欲望,因此他对爱斯梅拉达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疯狂的占有欲,克洛德在表达某一类似爱情的情感的时候更多的是变态的、狰狞的。另外一位男主人公干果瓦在小说中是一名诗人,但在真正的爱情面前却失去了爱的勇气,他虽然之前一厢情愿地爱过爱斯梅拉达,但在爱斯梅拉达陷入绝境需要有人救助的时候,干果瓦却为了自身的私利出卖了其灵魂,最终也亲手将自己的爱情埋葬了[2]。
  相对上述两个男人的自私、变态的爱来讲,卡西莫多却将自身的爱转化为自我牺牲的行为。雨果对卡西莫多的爱情观的描述与前者那些变态、疯狂、自私的爱形成了对比。后期很多学者也对《巴黎圣母院》中爱情观进行了分析,在谈到卡西莫多的爱情命运时,刘心武先生提到:人们往往宁愿抱着花瓶里的枯枝,也不要陶土罐里的鲜花[3]。将这种悲悯却伟大的爱情描述得十分到位。
  2.人物形象对照
  雨果《巴黎圣母院》中有关人物形象的对照主要是通过三位主人公体现出来的,即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和克洛德。
  首先,爱斯梅拉达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完美女主人公形象,不仅外表美,还拥有善良美丽的内心。在对爱斯梅拉达描述的过程中,开场就如阳光一般,将善良与美丽播散人间,身材苗条、秀发乌黑,目光灼灼,小说中提到爱斯梅拉达分明是一位天仙。另外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其善良的内心也不断显现。为了救不相识的干果瓦,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他三年婚嫁以帮助其解除危机。作品中将爱斯梅拉达描写成一束照亮黑暗世界的火焰。雨果对爱斯梅拉达的描述显示了其全部的浪漫主义理想价值。
  其次,对卡西莫多的描述更多地展现了一种外表与内心差异性的形象。卡西莫多天生畸形,长相可怕,这种外表与爱斯梅拉斯形成了对比,比如在对卡西莫多外表的描述中,雨果用如下词语:四面体鼻子、马蹄铁形嘴巴、大瘤下的右眼、棕红色眉、参差不齐的牙、厚皮赛过老茧的嘴唇、大驼背、错位的下肢等。雨果对卡西莫多的描述更多的是为了在与爱斯梅拉达美丽外表形成对比的情况下,使二者的心灵达到某种程度的共鸣,展现其高尚的内心。
  最后,关于克洛德的描述,雨果更多的是将一个矛盾混合体放置于克洛德身上。在克洛德的价值体系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立的思想,比如他狡黠、阴郁,但同时又执着于宗教、追求科学、爱好医学。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个体,在其内心深处,神学与科学、理想与现实、玄学与炼金术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分裂着他的人格,最终使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责。可以说克洛德的精神分裂,其灵魂更多地呈现出对立的特点,他有和善的人性光辉,也有兽性的再现。在雨果看来,克洛德是矛盾的统一体,是矛盾的象征。雨果对上述三人的描述也恰好说明了一个道理,即美与丑对比,美往往会有更不幸、更危险的后果,外在的美丽或者丑陋并不能决定个体的人格,真正的美是美丽的外表下有美丽的品性,而真正的丑是丑陋的外表下有丑陋的品性。
  3.情节环境对照
  《巴黎圣母院》中有关情节环境的对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建筑的“天堂性”与实际生活的“地域性”对比,其次表现为真实王朝与虚拟王朝的统治对比。在文学作品情节的叙述中,通常外在环境越是艰巨,矛盾激化所带来的破坏力就越大,而在这种外在矛盾下仍然坚持自己的品格则越能体现出个体性格的坚强特点。
  首先从建筑的“天堂性”与实际生活的“地域性”对比分析来看,雨果用大量语言对圣母院进行了描述,比如在对圣母院的建筑描写中,这种描述将巴黎圣母院看做“天堂”,可在这么美好圣洁的地方,却布满刑台、绞架、牢房、存尸墓场,每天有无数的悲惨事件发生,包括爱斯梅拉达的悲惨命运[4]。这种对照体现了雨果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其次,关于两个王朝统治的对比,包括王朝、国王、审问、法律、绞架等的对比分析。小说通过对这两个王朝的具体统治方式进行对比性分析,更加突出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比,使美丽的东西更加美丽,丑恶的东西更加丑恶,通过对比将作者自身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鲜明地展现出来。
  4.结论
  雨果对《巴黎圣母院》的描述更多的是想通过鲜明的对比将真善美体现出来,将假丑恶揭露出来,从而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至善、至美的消失,从而激化灵魂与躯体的矛盾,并突出在这种矛盾体下对人类带来的痛苦与挣扎,给人一种无法违背的宿命感。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写作中,将审美感受及真善美背后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很好地体现了出来,这种通过大量对照法的写作手法促使《巴黎圣母院》成为流传世界的名著。
  参考文献
  [1] 刘露营 论《巴黎圣母院》的人物描写艺术[J].电影文学,2007,24:109-110
  [2] 杨亦军 《巴黎圣母院》的狂欢化渊源及其特征——兼论卡西姆多的狂欢化形象[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3):44-48
  [3] 徐少邱 林贞燕 《巴黎圣母院》的对照艺术新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9-10
  [4] 张玉枝 汪少明 略谈《巴黎圣母院》的对照描写艺术[J].时代文学,2009,4:78
其他文献
黄俊杰《唐代文人文学传播意识研究》首次对唐代文人的文学传播意识进行了详细论证,揭示以不朽观点为基础的文学传播意识内涵及表现形式,阐释了文人的文学传播行为和文学创作倾向,考察了文人传播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动因。特别是“文学传播意识”这一新概念,为学界提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课题。  第一,研究视角新颖。作者借鉴域外理论与传统史料整合的研究方式,结合西方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观点,
摘要:语文教育学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点。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语文教育学始终存在理论多于实践、课时量明显不足的问题。为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语文教师,语文教育学改革已成必然之势,在新课改的时代语境下,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做好语文教育学改革工作。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 教学改革 必然性 策略  明确教育宗旨和意义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研究教育
我们都知道舞蹈是一种糅合音乐、美术、文学、肢体语言和表演的综合性艺术。一个舞蹈最多四、五分钟,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里舞者就能引领观众进入到他所需要的情绪和故事中去。舞蹈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更使我的精神世界变得饱满。我开始留意生活的细节,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这也对我以后的表演塑造人物提供了创作基础,我能更好的把握人物形象的细微之处。闲暇时,我喜欢弹琴唱歌,一是陶冶情操,二是可以培养更好
绘画艺术有“成教化,助人伦”之说,但除去这些功能外,最大的一点也应该是“悦其心而赏其目也”。好的艺术作品能带给人们无尽的感受。就如少年时代看齐白石的虾、秋蝉、小蝌蚪,徐悲鸿的奔马,张大千的泼墨山水,至今都在脑海中难以忘怀。  蜀中山水画名家姚叶红先生的作品以大气磅礴、色彩富丽、灿烂奔放、质朴率真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人们的喜爱。他的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恩师、著名山水画大家岑学恭先生的栽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到了这是一篇小小说,回忆一下,小说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认为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中心?(学生思考)  生:一个离异母亲给儿子送奶糖,结果奶糖化成了“甜甜的泥土”的故事。  师:说得完整简洁,你认为小说表达怎样的中心呢?  生:我认为小说中心是表达母爱的伟大。  生:我认为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对母爱的渴望。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关于小说的主题我们一会儿再探讨。
传统的语文课堂是以“先生”为主的说教式,学生死记硬背,不图甚解。而当下不少语文课堂则热闹非常,多媒体和杂耍式的花架子让学生目不暇接,学生成了“观众”,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读写能力的培养。我们冷静下来剖析却发现,在这个繁荣热闹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急躁与浮浅,空洞与做作。这与我们追求的高效语文课堂格格不入。  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反思与感悟。  一、老师,语文课堂上您真的关注学生了吗  
摘要:悲剧意识作为一种审美概念在西方发展成熟之后,在上个世纪传入中国,它来源于哲学家们最初探索世界的本源以及宇宙的发展规律。悲剧意识就是在这种发展中形成的,也是在人类社会和宇宙自然分裂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但是,悲剧意识这个概念在西方和东方的发展和丰富有着一定的区别。从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来看,悲剧意识在“元曲四大悲剧”时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元杂剧《窦娥冤》中表现出来的悲剧意识就是,强者与弱者的对立,
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主题是想象,安排学习的两篇精读课文《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都是童话。童话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此前阅读单元中众多童话在教学目标上有所不同,这两篇童话共同承载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的方法。但想象并不是—种具体的表达方法,而是—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在具体运用中,想象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对人脑中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形成新的形象。这种新的形象只
组文阅读课程,就是根据当堂的学习目标,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科学合理地选取一组文本,遵照课程规律,实施有效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学生阅读效益的最大化,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可以几篇文章横向推进,按教学活动板块实施教学;也可以先学一篇后再学其他几篇,纵向推进。  《一花一世界》这堂课是在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夹竹桃》精读引领课后设计的,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如下。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首都师范大学王云峰教授认为,这一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与表述,明确强调了素养的整体性和建构性特征,也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