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过程之中,一些拥有传统文化内涵和富有文化含义的景观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坏,城市传统文化处境十分危险。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表现出该城市的历史文化,除此之外,一个具有这所城市传统文化元素的广场,展现了这所城市的文化魅力,使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精彩,生活品位也得到提高。城市广场在体现传统文化元素方面十分重要,但目前存在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大多如出一辙,很少能够结合传统文化特色。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和城市广场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将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广场设计的意义,并且分析了应用的内容和方法,另外还给出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尽量为以后的城市广场设计完成一个具有地域性、文化性、传统性、时代性相结合的、功能多样且环境优美的作品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城市化;传统文化;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4-0080-02
  一、引言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
  传统文化元素来源于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拥有代表性的物体和形态的那部分。“传”即表示在时间上的一种连续性,“统”即表示在空间上的一种伸展性。而传统的含义,往往代表在过去已经完成的历史形态,它会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中而发生变化,但它是不可再生的,是人类或者世界的重要财产。传统文化的含义,通常为每个民族在不断进步的大进程中,不自觉形成的某些文化形态的总和,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所产生的思想意识。传统文化字面上是对传统的文化的一种重申,它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相对应。传统文化的内容涵盖着在发展进程中产生过的文化实体以及思想,文化实体即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举个例子,在我国,每个民族的服装服饰、风俗习惯、方言等都在传统文化的范围之内。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自然而然传统文化元素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它不但有具体的形态,而且还有抽象的形态。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不断发现传统文化元素的种类并且对其内容进行创新是有必要的。在提取传统文化元素时,可以采用逐步深入,不断透析传统文化的方法,具体而言,要从全方位的感官形态出发,比如从听觉、视觉、触觉或者嗅觉等,进而来找到更适合更能应用于现代的传统文化元素。[1]
  (二)城市广场的发展
  关于“城市广场”这一概念,早在公元前八世纪就出现了,它起源于古希腊,当时被称为 “Agora”,一开始城市广场是市场或者讨论地的一种场所。而在古罗马时期,城市广场的用处更多了,拓展到了可以进行纪念、娱乐,或者宗教活动,另外也成了一些公共建筑在室外的运动场所。到了中世纪,在意大利国家的城市广场的作用和形状产生了不一样的改变,设计师们开始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建设,这样一来,新型城市广场与城市空间互相结合。到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和城市的道路互相依存为一个整体。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广场如今不但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同时也建造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休闲空间。城市广场,有着“城市的客厅”的美誉,是一个城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的标志,更是这所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2]
  二 、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一)利于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在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也紧随其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多元文化的互相学习成了一种潮流,站在历史的角度,任何民族和国家不与外界交流,把自己与外界隔离都是不明智的。从交流对象上看,进行文化的交流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自己民族在不同年代的学习,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学习,还包括国内与国外文化的互相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和学习,使得各不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多样的文化碰撞,从而使得传统文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利于传统文化的脉络得到延续
  在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时,可以通过遵循一些原则使得该城市的文化脉络得到传递和延伸,原则有:遵循历史的连续性,符合空间的连续性,还有满足设计景观的多样性和优美性。在進行设计时,设计者需要思考的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给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赋予文化上的内涵,进而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视觉要素的结合,最后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实现对受众进行真实的视觉刺激,激发出人们对所在城市的文化认同感,这样一来,就保证了该城市的传统文化脉络的延续性。
  (三)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有利作用外,把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对所在城市的发展也大有利。对于一座城市,城市现代化除了造就宽广的马路、摩天大楼或者模仿西方的风格外,还应保留自己原本的特色,使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举例来说,哈尔滨市在20年前,是个性、特点极其鲜明的一座城市,但由于近20年来哈尔滨市的不断现代化,到处充满着世界上各种风格的景观,这使得之前的城市景观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由于哈尔滨的城市现代化没有结合传统优秀文化元素,这座被称为“东方莫斯科”的城市,难以拥有曾经的发展盛况。
  (四)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品位的提高
  显而易见,一个好的景观设计除了能让人们在身体上感觉良好,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精神上的文化需求得到解决,城市广场景观的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考虑人们的感受,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归属是十分重要的,这样的设计作品无疑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位。[3]
  三、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方法
  (一)通过直接呈现
  在应用时,不妨将传统文化元素直接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之中,这在现代设计的体现方式中,利用率十分高。通过这种直接的方式,使得传统文化要素在被使用时,能够十分明了地表现出城市的历史文化,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在应用之中,容易出现乱用错用的现象。我国的每一个城市的文化都具有特殊性和地域性,但是如今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会夹杂着经济和政治方面,这就使得这样的设计很难单纯地表现出城市特有的文化,由于追求的功利性和过渡性造成了传统文化元素张冠李戴。   (二)间接呈现
  这种方法与上面的方法相反,何为间接,间接从字面上说是在第一眼看过去的时候,不能马上识别出来,它需要观察者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时间去感受。举例说明,水是实在的物体,在应用水元素时,可以发现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使得水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一些古都都以水源为根基,会根据河流的走向而选择住所,水代表着滋养万物、维系生命,具有自己的特质,古代常有君主和百姓求水一说。因此,水元素在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十分常見的,但是可以发现,在应用之中并没有直接在景观中通过流水等明显的方法来展示,多数的情况下,设计者会间接地把水元素应用到了城市景观之中。
  (三)形象呈现
  形象呈现这种方法跟直接呈现法在某些地方具有类似性,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直接呈现多数情况下是对元素的大小体积做完调整后的直接应用,使用地点一般与该元素原本使用地点是一致的,而形象呈现可以不局限于元素的具体体态,它既可以是对元素原有形态进行大小体积的改变,也可以是对抽象元素进行形态创造,从而应用到城市景观的各个地方。[4]
  四、在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常见的误区
  (一)在应用过程中过于片面化
  在我国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工程师们在相当程度上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一定的结合。但当提起传统文化元素时,最先映入脑海里的,总会是红灯笼、中国功夫、古代宫殿、北京四合院等等一些广泛熟知的元素。但是那些内涵比较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往往很少应用。在应用过程中,景观设计的思想深度的提高需要人们融入精神方面的内容,如果设计仅仅模仿外在的东西,就会导致应用的片面化。每一个城市都具有特殊性和独特性,都会拥有相应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特有的文化思想,在设计中如果仅程序式或者机械化地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就会导致费尽周折加入的传统元素丢掉了它珍贵的文化实质。
  (二)全盘否定西方文化
  在应用传统文化时,不要误认为外来的都是错误的。在面对西方文化时,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具体而言,在进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时,设计者面对西方文化,要主动学习其设计上的先进观念。在某些城市的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只会使用繁多的传统元素,而对西方文化全部抛弃,这种行为和态度是十分不客观的。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借鉴西方优秀的设计理念,可以使得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更加规范化。当然,过于崇洋媚外也是不可为的,在借鉴之中,应该掌握好学习的度。[5]
  五、结论
  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亲和感,促进城市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和脉络的传承。而要想把传统文化元素真正应用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之中,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表面结合上,是白费力气的,必须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务必要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思想完全地融入现代化的城市景观之中,同时适当结合西方优秀的理念,运用恰当的方法,设计出一份观感与内涵皆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杨斌,方愉.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73.
  [2]轩紧紧.基于陕北传统文化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8.
  [3]叶媚.论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2,25(04):91-92.
  [4]白淑兰,张秀卿.蒙古族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3):205-207.
  [5]陈艳.开封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谢迁,陕西西安人,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 对儿童绘本目前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以《小小魔怪》为例对绘本的进行主题解读。通过以宜春的明月山为设计基础,展现儿童绘本在设计中的艺术特色。设计出能够突出地方特色又能聚焦受众的内心世界的绘本,体现出绘本的魅力。该绘本主要倡导心怀快乐的纯粹的阅读,并且不是去盲目地迎合大众的审美,而是把焦点聚焦在受众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明月山;绘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书匠》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曹建标的作品,反映陕北延安、榆林地区说书艺人和这一古老口头艺术表演形式的传统、现状和发展趋势。影片用学院派的理念和虚实结合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一种古老艺术在全新的挑战和冲击下的挣扎与妥协,并勾勒出老年盲艺人在这一艰难过程中的人物群像。  【关键词】 书匠;纪录片;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媒体技术在当前时代得到了飞速发展。自2009年电影《阿凡达》上映以来,引发大量观众对3D电影的热爱,更引发了大众对于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运用的思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使得数字媒体技术交互性研究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因此本文将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交互性对电影的叙事机制产生的影响以及观众在其中产生的身份转变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
期刊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是山、水、植物和园林建筑。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文化之瑰宝,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民族文化遗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历经了儒家、道家、佛家以及文人的引导,通过匠师的精心设计,对园林中的景物进行修整、加工、改造,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凭借其高超的技术、独到的韵味,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将着重探究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
期刊
【摘要】 生态翻译学属于跨学科研究下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生态翻译学在近十年内的发展中获得众多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学者中受到许多关注,其中对于“译者主体性”的探讨一直存在,译者作为翻译的重要因素有着较强的研究价值,本文将生态翻译从生态系统学角度出发,将翻译看作译者通过翻译中的生态系统进行一定的选择和适应的过程,与译者主体性产生关联。为探索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于中国古代典籍在英译译者主体上体现,通过对
期刊
【摘要】 湖湘传统礼俗是在本土文化和中原儒家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较为稳定的传承性的社会习俗和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审美内涵。在当代社会,湖湘传统礼俗中那些促进社会和谐与人性发展完善的礼俗,具有恒久的价值,可以传承表现形式以激发民众的审美情趣,强化族群意识以唤醒民众的民族认同,保留地域风情以彰显本土的文脉传承,弘扬礼俗精神以约束个体的言行规范,承继生态观念以达到人与自然的
期刊
【摘要】 通过阅读文献书籍,了解绘本插画设计的一些设计原则,通过网络数据分析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了解每个成年人滤镜背后的故事,进行信息的整合后再深度研究与设计创作。目的是希望能够使人们认识到其实看到的好多事情都是加了滤镜的表象,不能盲目追求,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追求自己真正需要且有意义的东西。当今社会成年人生活压力很大,很多时候其实需要通过阅读来释放和缓解,而成年人绘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口,它能带人
期刊
【摘要】 谚语形式简练,句式灵活,凝结了人们的智慧经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动物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常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因而动物类谚语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多民族谚语整理与研究”子课题“中华多民族谚语数据库”作为语料来源,对比汉族和达斡尔族动物类谚语的共性与个性,既可以了解两个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认知,又可以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两个民族的理解交流。  
期刊
【摘要】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大众了解社会动态的媒体行业也发生了质的转变,新兴媒体的流行与推广不仅能够使大众快速地了解社会动态,还能够使大众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而新兴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考验,所以传统的电视传媒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了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 电视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 1985年,李荣先生首次将“晋语”从“北方官话”中独立出来,并明确指出山西西南部方言应属于中原官话,与晋语相区别。此后相关的研究更是成果颇丰,本文对近三十年来晋西南地区官话方言的历时发展进行关照,并从语音、词汇、语法、语言接触以及语言文化等角度对其进行综合性探究,发现语音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词汇与语法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挖掘的地方。  【关键词】 晋西南;语音;词汇;语法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