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加大了写作训练,但学生的作文质量仍然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不能仅依靠加大写作量,还要进行多方面尝试。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方面谈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路。
一、耳目一新,引导学生注重立意
学生写作文模式化现象较为严重,很难让人耳目一新。然而文章的灵魂就在于立意,学生只有做到立意新颖,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文章的创新可从内容、语言和结构三方面着手。
首先,写作教学要做到内容创新,即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突破传统思维局限,为文章寻找新颖、合理的角度、立意。例如,在话题“父爱、母爱”中,学生经常采用母亲为自己添衣做饭、父亲背自己去医院的例子,这种千篇一律的例子缺乏新意,不能打动他人。不过也有另辟蹊径的学生写出这样的例子:有天学校临时放假,自己回到家发现父亲端着一碗白饭,上面有几根咸菜,不同于平时回家吃到的大鱼大肉。于是这个学生从眼前之景感受到父爱如山。这样的习作不仅给人新鲜感,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实现作文的立意创新。
其次,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语言上创新。语言的创新不是要用一些十分生僻的词语,而是要鼓励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选用新颖的语言表达文章的内容,力求文章用词造句的准确、生动、鲜明和形象。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搜集好词佳句、成语和名言等,并在文章中恰当运用。此外,写作要杜绝套话、空话,让语言文字融入真情实感。
最后,写作教学要注重文章结构的创新。富有新意的结构是为文章增色的一大法宝。如果立意是文章的灵魂,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身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以往的“三段论”模式,改变通常的“总分总”结构,根据文章内容合理安排结构,并善于利用“题记”“后记”等形式布局文章。只有打破文章的固有模式,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教师一定要在写作教学中注重立意、语言和结构的创新,引导学生写出精彩的文章。
二、教学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不少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忽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把“阅读”和“写作”当成两个各自独立的教学模块。究其根本,“阅读”与“写作”不能脱离,一旦脱离,必然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为写作积累素材。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经典文章,从中吸收写作素材,并借鉴其结构、语言等。
例如,教师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可充分利用这篇文章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例如指导学生模仿文中的修辞手法。“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油蛉和蟋蟀欢快而优美的叫声,令百草园独特的热闹情景跃然纸上,引发读者的想象和向往。所以,教师可鼓励学生尝试写这样的拟人句,为文章增彩添色。另外,利用古文同样可开展写作训练。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就是训练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最好典范。具体来说,教师可指导学生模仿《小石潭记》中“移步换景”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方法。其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既写出鱼在水里自在游乐,又写出水的澄澈。因此,学生在写作时要善于借鉴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类似的描写手法在课文中还有很多,在完成课文的教学之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写一篇小作文,让学生活学活用。
通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学生在借鉴和思考的基础上加强训练,效果会比较显著,作文质量会有所提高。
三、活化课堂,互助自改与教师讲评
在课堂和考场上,由于时间限制,尽管学生有较好的创意和独特的想法,但写作还是会比较粗糙,结构安排欠妥当,内容表达少推敲。因此,文章的修改至关重要。修改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学生自改、互改,二是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修改。
1.提倡学生合作互助
大量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在完成一篇文章之后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自己修改文章无法取得较大成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安排学生之间相互修改,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作文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改,一方面可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相互激励、共同促进的过程。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作文的评价标准和具体要求,然后把学生的作文随机发放,在这一过程中确保学生自己的文章不会由本人批改。随后将学生分组,选定一名组长。学生把文章的修改意见写在文章下方,然后展开小组讨论,大家一起针对某篇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达成共识后将修改意见写在文章下方,并注明是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在小组之间观察和辅导,给学生一些合理意见,尽最大努力,让学生体验互助修改的乐趣,并从中吸取经验。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为教学者必期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稗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
2.改进讲评方式
长期以来,对作文的讲评一直是教师主导、学生听讲的模式。这种教师概括性评价的模式收效甚微,不仅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学生无法从中吸取有益经验。在这里,我们提倡“变讲台为讲坛”的评价方式,即将传统的教师主导的讲评方式变为“座谈会”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讲评。具体来说,可以分两步走。一是教师可先从学生作文中挑出几篇比较优秀的习作,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当堂分析,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二是教师让文章作者发表观点,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针对学生们的观点发表看法,并传授一些写作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认清自己在写作方面的缺点,进而有效地弥补,使写作获得进步。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表现。不少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学生的作文水平依然没有提高。就此,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多做一些创新性的改变和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写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县教体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马潇潇 梁金)
一、耳目一新,引导学生注重立意
学生写作文模式化现象较为严重,很难让人耳目一新。然而文章的灵魂就在于立意,学生只有做到立意新颖,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文章的创新可从内容、语言和结构三方面着手。
首先,写作教学要做到内容创新,即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突破传统思维局限,为文章寻找新颖、合理的角度、立意。例如,在话题“父爱、母爱”中,学生经常采用母亲为自己添衣做饭、父亲背自己去医院的例子,这种千篇一律的例子缺乏新意,不能打动他人。不过也有另辟蹊径的学生写出这样的例子:有天学校临时放假,自己回到家发现父亲端着一碗白饭,上面有几根咸菜,不同于平时回家吃到的大鱼大肉。于是这个学生从眼前之景感受到父爱如山。这样的习作不仅给人新鲜感,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实现作文的立意创新。
其次,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语言上创新。语言的创新不是要用一些十分生僻的词语,而是要鼓励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选用新颖的语言表达文章的内容,力求文章用词造句的准确、生动、鲜明和形象。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搜集好词佳句、成语和名言等,并在文章中恰当运用。此外,写作要杜绝套话、空话,让语言文字融入真情实感。
最后,写作教学要注重文章结构的创新。富有新意的结构是为文章增色的一大法宝。如果立意是文章的灵魂,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身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以往的“三段论”模式,改变通常的“总分总”结构,根据文章内容合理安排结构,并善于利用“题记”“后记”等形式布局文章。只有打破文章的固有模式,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教师一定要在写作教学中注重立意、语言和结构的创新,引导学生写出精彩的文章。
二、教学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不少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忽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把“阅读”和“写作”当成两个各自独立的教学模块。究其根本,“阅读”与“写作”不能脱离,一旦脱离,必然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为写作积累素材。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经典文章,从中吸收写作素材,并借鉴其结构、语言等。
例如,教师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可充分利用这篇文章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例如指导学生模仿文中的修辞手法。“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油蛉和蟋蟀欢快而优美的叫声,令百草园独特的热闹情景跃然纸上,引发读者的想象和向往。所以,教师可鼓励学生尝试写这样的拟人句,为文章增彩添色。另外,利用古文同样可开展写作训练。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就是训练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最好典范。具体来说,教师可指导学生模仿《小石潭记》中“移步换景”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方法。其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既写出鱼在水里自在游乐,又写出水的澄澈。因此,学生在写作时要善于借鉴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类似的描写手法在课文中还有很多,在完成课文的教学之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写一篇小作文,让学生活学活用。
通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学生在借鉴和思考的基础上加强训练,效果会比较显著,作文质量会有所提高。
三、活化课堂,互助自改与教师讲评
在课堂和考场上,由于时间限制,尽管学生有较好的创意和独特的想法,但写作还是会比较粗糙,结构安排欠妥当,内容表达少推敲。因此,文章的修改至关重要。修改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学生自改、互改,二是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修改。
1.提倡学生合作互助
大量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在完成一篇文章之后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自己修改文章无法取得较大成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安排学生之间相互修改,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作文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改,一方面可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相互激励、共同促进的过程。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作文的评价标准和具体要求,然后把学生的作文随机发放,在这一过程中确保学生自己的文章不会由本人批改。随后将学生分组,选定一名组长。学生把文章的修改意见写在文章下方,然后展开小组讨论,大家一起针对某篇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达成共识后将修改意见写在文章下方,并注明是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在小组之间观察和辅导,给学生一些合理意见,尽最大努力,让学生体验互助修改的乐趣,并从中吸取经验。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为教学者必期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稗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
2.改进讲评方式
长期以来,对作文的讲评一直是教师主导、学生听讲的模式。这种教师概括性评价的模式收效甚微,不仅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学生无法从中吸取有益经验。在这里,我们提倡“变讲台为讲坛”的评价方式,即将传统的教师主导的讲评方式变为“座谈会”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讲评。具体来说,可以分两步走。一是教师可先从学生作文中挑出几篇比较优秀的习作,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当堂分析,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二是教师让文章作者发表观点,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针对学生们的观点发表看法,并传授一些写作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认清自己在写作方面的缺点,进而有效地弥补,使写作获得进步。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表现。不少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学生的作文水平依然没有提高。就此,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多做一些创新性的改变和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写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县教体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马潇潇 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