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活泼好动,难以将注意力长时间维持在课堂学习之中,而生活情境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被运用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不但能够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同时还能够将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充分激发出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小学一线从教者。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学这门课程虽然具有非常强的严谨性,但是这并不是说课堂教学活动就一定要严肃,而生活情境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为我们数学课堂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能够使学生在所熟知的环境中展开主动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如果仔细分析、探究目前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况,大家可 以发觉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现如今各学校都在积极倡导对学生们进 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但是许多低年级小学老师由于常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大多数还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们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在教授乘法口诀表的相关知识点时,大部分老师仅仅要求学生对口诀表进行背诵,然后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即可,鲜少让学生们将口诀表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笔者认为,这种思想观念是极其落后的,并且十分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甚至会导致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进步,所以我们作为新时期下的一名小学数学从教者来说要认识到生活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教学中将更多的生活元素融入进日常课堂教学之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生活教学
想要学好数学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有非常强的理解能力。在以往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是根据教学大纲枯燥的讲解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氛围枯燥死板,教师讲解的内容也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却不符合新时期下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是难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道具。[1]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对教学素材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开发,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顶替原本教材中枯燥且老套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能够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体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比如在《倍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确定建筑材料的问题进行代入。首先教师应该展示相关的题目,比如建造一个体育场需要四份材料,第一份材料的价格为1000元,第二份的价格为第一份的5倍,5000元整,第三份的价格为第二份的5倍,第四份的价格为第三份的5倍,请问建造一个体育场共计需要多少钱?通过这个题目学生能夠得知5倍就是乘以5,那么第三份的价格也就是25000元,第四份的价格为125000元,将这些价格相加共计等于156000元整。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下一个问题,如果第五份材料的价格比第一份的价格增加2倍,请问共计需要多少钱?此时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从开始第一份的几倍转变为比第一份多几倍,那么在计算中学生就需要先计算出2倍的第一份材料价格然后再额外增加1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知识点的整合,以生活中随机出现的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对倍的概念进行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改变探究材料,构建生活课堂
通过探究进行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对探究环节进行生活化的改进,使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在生活化课堂中掌握核心知识。比如在《认识图形(二)》的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多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图形,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菱形等,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这些图形在哪些场合经常出现。在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后教师应该进行持续的探究任务发布,如寻找教室中常见的图形、思考这些图形的作用、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个全新的图形。在多种探究的方法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气息在课堂中的渗透,让学生的注意力从教材上转移到生活中进行观察,使学生能够将观察能力融入到学习当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究,在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将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充分的改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形成生活化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构建生活情境,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这些抽象内容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生活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将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通过学生的自身的生活阅历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无形之中降低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难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学生也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进实际生活之中。教学情境的构建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实际的体验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学生学习了“元、角、分”之后,用儿童钞票可以举办一次小商店买卖活动,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在学到“20以内的加减法”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描述一下自己所在的组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 女生有多少? 男生比女生多多少等。在学到“计量单位”时,让学生随便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然后让学生表述它们的计量单位是米还是厘米。这些生活中的例子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运用在生活中的乐趣。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能够积极进行思考,在课堂中跟随教师的引导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当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同步展开自主探究,在教材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得到自主学习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总之,将生活元素融入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使原本枯燥生硬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更具趣味性,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其中的趣味性,这样自然能够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从而积极思考数学问题,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莉琼.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才智,2020(02):53.
[2]张润莲.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71.
[3]赵俊颖.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2):119-120.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学这门课程虽然具有非常强的严谨性,但是这并不是说课堂教学活动就一定要严肃,而生活情境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为我们数学课堂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能够使学生在所熟知的环境中展开主动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如果仔细分析、探究目前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况,大家可 以发觉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现如今各学校都在积极倡导对学生们进 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但是许多低年级小学老师由于常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大多数还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们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在教授乘法口诀表的相关知识点时,大部分老师仅仅要求学生对口诀表进行背诵,然后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即可,鲜少让学生们将口诀表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笔者认为,这种思想观念是极其落后的,并且十分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甚至会导致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进步,所以我们作为新时期下的一名小学数学从教者来说要认识到生活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教学中将更多的生活元素融入进日常课堂教学之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生活教学
想要学好数学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有非常强的理解能力。在以往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是根据教学大纲枯燥的讲解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氛围枯燥死板,教师讲解的内容也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却不符合新时期下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是难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道具。[1]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对教学素材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开发,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顶替原本教材中枯燥且老套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能够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体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比如在《倍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确定建筑材料的问题进行代入。首先教师应该展示相关的题目,比如建造一个体育场需要四份材料,第一份材料的价格为1000元,第二份的价格为第一份的5倍,5000元整,第三份的价格为第二份的5倍,第四份的价格为第三份的5倍,请问建造一个体育场共计需要多少钱?通过这个题目学生能夠得知5倍就是乘以5,那么第三份的价格也就是25000元,第四份的价格为125000元,将这些价格相加共计等于156000元整。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下一个问题,如果第五份材料的价格比第一份的价格增加2倍,请问共计需要多少钱?此时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从开始第一份的几倍转变为比第一份多几倍,那么在计算中学生就需要先计算出2倍的第一份材料价格然后再额外增加1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知识点的整合,以生活中随机出现的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对倍的概念进行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改变探究材料,构建生活课堂
通过探究进行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对探究环节进行生活化的改进,使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在生活化课堂中掌握核心知识。比如在《认识图形(二)》的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多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图形,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菱形等,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这些图形在哪些场合经常出现。在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后教师应该进行持续的探究任务发布,如寻找教室中常见的图形、思考这些图形的作用、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个全新的图形。在多种探究的方法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气息在课堂中的渗透,让学生的注意力从教材上转移到生活中进行观察,使学生能够将观察能力融入到学习当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究,在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将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充分的改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形成生活化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构建生活情境,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这些抽象内容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生活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将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通过学生的自身的生活阅历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无形之中降低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难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学生也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进实际生活之中。教学情境的构建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实际的体验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学生学习了“元、角、分”之后,用儿童钞票可以举办一次小商店买卖活动,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在学到“20以内的加减法”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描述一下自己所在的组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 女生有多少? 男生比女生多多少等。在学到“计量单位”时,让学生随便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然后让学生表述它们的计量单位是米还是厘米。这些生活中的例子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运用在生活中的乐趣。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能够积极进行思考,在课堂中跟随教师的引导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当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同步展开自主探究,在教材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得到自主学习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总之,将生活元素融入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使原本枯燥生硬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更具趣味性,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其中的趣味性,这样自然能够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从而积极思考数学问题,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莉琼.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才智,2020(02):53.
[2]张润莲.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71.
[3]赵俊颖.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