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到首位,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正确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诗歌,品味诗歌。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诗歌的意境和情境,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本文就从引导、学习、评价这三个方面来谈谈诗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诗歌 能力 培养
诗歌是一种最简洁的文学样式。优秀的诗歌以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行列形式的特殊性,强烈的抒情性,联想和想象的丰富性,创造出深邃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动人的美感。本人在诗歌教学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从“引导”“学习”“评论”三个阶段谈一谈对诗歌教学的体会。
第一阶段:“引导”,它包括“学前引导”和“学中引导”。
一般“引导”,往往是教师给学生介绍诗歌的背景材料,向学生简介该诗的主题、情感。但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向学生介绍,很容易形成一言堂,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能力培养了。诗歌教学要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引导”法也应生动活泼多样。
第二阶段:“学习”。这是诗歌学习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有多种方法,主要有:读、悟、述、品、评、诵等等。
“读” 是熟悉诗歌。任务是大体把握诗意,初步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读文章一样,学习诗歌也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构思,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读,可以是学生自读,也可以是教师的范读。
“悟”是感悟诗歌。感悟诗歌的形象,感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诗歌的特点——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产生障碍。诗歌“往往是跳跃式的,要由读者凭想象去联系起来。” 教师怎样引导学生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诗歌的关键。联系作者写作的当时背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因素,透过意象的外在而去寻找作者所寄寓其中的内质。
“述”要强化形象描述,让学生深切感受詩的形象。可以是教师运用富有感情的有响声有光彩的语言形象描述,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更应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
“品”是领悟诗歌的神韵,品味语言。清代诗人吴修龄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喻之为米,认为一般的文章只是把米煮成饭,诗则是把米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尽变”。诗歌教学就应引导学生去“品酒”,在“品”中去发现、去把握、去挖掘、去想象、去发挥,从而领悟到诗歌的神韵,领悟到诗歌的美,这一点,和“悟”相一致。
“评”是谈自己对诗歌的认识,谈自己对诗句字句的看法,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评价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入角色诵读诗歌。通过诗歌的停顿、节奏、重音、语调等,体味并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味诗歌,真正进入诗歌的情境,再现诗歌的激情,和诗人产生共鸣,并用好“高低,强弱,缓急”这三类语调,让学生真正领悟诗歌蕴含的美。学生在练习“诵”中进一步学会学习,大大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第三阶段:“评价”。
传统的对诗歌的考查方法,也和其它文体一样,往往只停留在考试试卷上。《新课程标准》强调“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并指出:“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这一单元,我和学生商量,采用了非笔答的形式考查:全班同学,每人选一首新诗(可几人合诵,可分角色),自配音乐,利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进行。并由大家选出十位评委,制定了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标准如下:1.内容思想健康,流利背诵;2.普通话标准,声音清晰响亮;3.能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基调,溶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富有艺术感染力,准确、鲜明、形象地表现内容;4.注意到诗歌的节奏停顿,语音的高低轻重、抑扬顿挫,重音,拖音,颤音等;5.仪态举止(包括上下台)、表情自然大方,恰到好处地辅以动作语言;6.配乐恰当。学生兴味盎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诗歌知识积极准备。朗诵会上,较为准确地再现了诗歌意境。朗诵准备、台上表演以及相互评价,无疑使学生的理解、欣赏、表现、评价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诗歌,品味诗歌,教师适当的精当的“引导”只是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培养才是第一位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在教学诗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积累,不断探索,定会不断丰富初中语文中的诗歌教学。
参考文献:
[1] 葛更心.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J].语文学刊,2011(23):133+135.
[2] 陈夕荣.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73.
[3] 成晓景.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D].首都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诗歌 能力 培养
诗歌是一种最简洁的文学样式。优秀的诗歌以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行列形式的特殊性,强烈的抒情性,联想和想象的丰富性,创造出深邃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动人的美感。本人在诗歌教学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从“引导”“学习”“评论”三个阶段谈一谈对诗歌教学的体会。
第一阶段:“引导”,它包括“学前引导”和“学中引导”。
一般“引导”,往往是教师给学生介绍诗歌的背景材料,向学生简介该诗的主题、情感。但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向学生介绍,很容易形成一言堂,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能力培养了。诗歌教学要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引导”法也应生动活泼多样。
第二阶段:“学习”。这是诗歌学习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有多种方法,主要有:读、悟、述、品、评、诵等等。
“读” 是熟悉诗歌。任务是大体把握诗意,初步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读文章一样,学习诗歌也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构思,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读,可以是学生自读,也可以是教师的范读。
“悟”是感悟诗歌。感悟诗歌的形象,感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诗歌的特点——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产生障碍。诗歌“往往是跳跃式的,要由读者凭想象去联系起来。” 教师怎样引导学生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诗歌的关键。联系作者写作的当时背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因素,透过意象的外在而去寻找作者所寄寓其中的内质。
“述”要强化形象描述,让学生深切感受詩的形象。可以是教师运用富有感情的有响声有光彩的语言形象描述,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更应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
“品”是领悟诗歌的神韵,品味语言。清代诗人吴修龄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喻之为米,认为一般的文章只是把米煮成饭,诗则是把米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尽变”。诗歌教学就应引导学生去“品酒”,在“品”中去发现、去把握、去挖掘、去想象、去发挥,从而领悟到诗歌的神韵,领悟到诗歌的美,这一点,和“悟”相一致。
“评”是谈自己对诗歌的认识,谈自己对诗句字句的看法,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评价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入角色诵读诗歌。通过诗歌的停顿、节奏、重音、语调等,体味并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味诗歌,真正进入诗歌的情境,再现诗歌的激情,和诗人产生共鸣,并用好“高低,强弱,缓急”这三类语调,让学生真正领悟诗歌蕴含的美。学生在练习“诵”中进一步学会学习,大大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第三阶段:“评价”。
传统的对诗歌的考查方法,也和其它文体一样,往往只停留在考试试卷上。《新课程标准》强调“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并指出:“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这一单元,我和学生商量,采用了非笔答的形式考查:全班同学,每人选一首新诗(可几人合诵,可分角色),自配音乐,利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进行。并由大家选出十位评委,制定了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标准如下:1.内容思想健康,流利背诵;2.普通话标准,声音清晰响亮;3.能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基调,溶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富有艺术感染力,准确、鲜明、形象地表现内容;4.注意到诗歌的节奏停顿,语音的高低轻重、抑扬顿挫,重音,拖音,颤音等;5.仪态举止(包括上下台)、表情自然大方,恰到好处地辅以动作语言;6.配乐恰当。学生兴味盎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诗歌知识积极准备。朗诵会上,较为准确地再现了诗歌意境。朗诵准备、台上表演以及相互评价,无疑使学生的理解、欣赏、表现、评价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诗歌,品味诗歌,教师适当的精当的“引导”只是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培养才是第一位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在教学诗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积累,不断探索,定会不断丰富初中语文中的诗歌教学。
参考文献:
[1] 葛更心.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J].语文学刊,2011(23):133+135.
[2] 陈夕荣.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73.
[3] 成晓景.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D].首都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