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台五小教育集团坚持集团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各校区党支部全面负责校区思政课建设,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旗帜鲜明地摆在集团工作的突出位置。逐步形成了一线一核心、二体、五全、六融的工作思路。一线一核心:以思政为主线,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核心学科;二体:学科教研共同体、德育实践共同体;五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学科、全专题;六融: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核心,与多学科融合、与班级建设融合、与校区德育活动融合、与校区党建融合、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与社会大课堂融合。
1.建立德育干部与思政教师同向同行的德育实践核心共同体
学校以“问题为本,立足队伍主体,边培养边优化”为原则,大力发挥党员骨干引领带动作用。坚定集团党委对思政学科的全面领导,建立思政教师共同体。在集团横向建立思政队伍共同体的基础上,纵向调整校区党支部对思政学科的全面领导,由校区的德育干部对接,形成校区德育主管与思政教师共研共育。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教师的的全局意识不断提升,立足道德与法治学科,又跳出学科,主动组织、参与学校各项德育活动的水平越来越高。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将德育活动与学科教育融合得更为紧密,同时,调动了思政教师育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了活动的设计水平。集团今后要通过各种选拔、培训、考核,让思政队伍更稳定、更专业;让思政队伍的党员教师占比不断提升,最终达到100%。
2.形成思政视角下的主流业研模式,让思政教师有信心,让思政课有温度
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团就要在队伍培养上关注顶层设计,让思政的视角成为学科业研的主流,帮助老师形成思政意识、阵地意识。
党委领学领做在前。以立项重点党建课题“新时代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为依托,参与思政学科听课、业研,并邀请思政老师参与党史学习教育中。這有利地推动了党对学校思政工作的领导,丰富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提升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提供丰富学习材料,扎实自身素养。思政教师逐渐把从“学习强国”中了解时政当作常态。在思政群里,大家主动推送时政要闻、实事热点评论等。此外,集团党委还为思政教研组配备时政期刊、宪法读本,配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读物。
思政课在育人阵地中主动发力。思政课要主动将教材与年级、班级育人活动建立联系。例如,我们将“爱护地球,共同责任”单元中的“地球——我们的家园”主题,与班级教育整合起来,设计“变废为宝”班级创意活动,开展班级植树、种草等活动;与德育活动整合起来,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节日,以国旗下的讲话形式宣传环保相关知识,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
3.以道德与法治为思政核心学科,多学科融合开展项目学习,彰显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简单的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创造性工作。要从学校层面积极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彰显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思政学科组利用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从直观、易懂的层面参与研究,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参与度,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探索出结论。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育德育心重践行。以道德与法治为核心学科的项目学习中,各学科同向同行,围绕育人目标,形成学科育人共同体的新格局,如多学科参与的“从‘疫’路看大国情怀”“从方舱医院看中国速度”等项目化学习活动。
4.发挥校区德育特色,用好红色资源,凸显思政育人的功能
开展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集团开展“党史微讲堂”系列微课,思政教师和党员教师通过充分挖掘红色历史故事,提升学生对红色精神的认识,建立与革命精神的链接,传承与发扬红色精神。“一班一族”研究多民族文化,在引导学生参与民族小专题的研究中,领略和体会少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件中国产品的诞生记”升旗课程展示,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提高了文化自信,提升了师生的家国情怀。
未来,学校将继续确保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思政学科核心课程的地位,从本学科育人定位出发,大力推进学科教学方式的创新;并坚定老师们的信心,在学生成长的路上做好引路人,让学生更加喜爱思政课,为学生成长打上中国底色!
1.建立德育干部与思政教师同向同行的德育实践核心共同体
学校以“问题为本,立足队伍主体,边培养边优化”为原则,大力发挥党员骨干引领带动作用。坚定集团党委对思政学科的全面领导,建立思政教师共同体。在集团横向建立思政队伍共同体的基础上,纵向调整校区党支部对思政学科的全面领导,由校区的德育干部对接,形成校区德育主管与思政教师共研共育。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教师的的全局意识不断提升,立足道德与法治学科,又跳出学科,主动组织、参与学校各项德育活动的水平越来越高。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将德育活动与学科教育融合得更为紧密,同时,调动了思政教师育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了活动的设计水平。集团今后要通过各种选拔、培训、考核,让思政队伍更稳定、更专业;让思政队伍的党员教师占比不断提升,最终达到100%。
2.形成思政视角下的主流业研模式,让思政教师有信心,让思政课有温度
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团就要在队伍培养上关注顶层设计,让思政的视角成为学科业研的主流,帮助老师形成思政意识、阵地意识。
党委领学领做在前。以立项重点党建课题“新时代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为依托,参与思政学科听课、业研,并邀请思政老师参与党史学习教育中。這有利地推动了党对学校思政工作的领导,丰富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提升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提供丰富学习材料,扎实自身素养。思政教师逐渐把从“学习强国”中了解时政当作常态。在思政群里,大家主动推送时政要闻、实事热点评论等。此外,集团党委还为思政教研组配备时政期刊、宪法读本,配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读物。
思政课在育人阵地中主动发力。思政课要主动将教材与年级、班级育人活动建立联系。例如,我们将“爱护地球,共同责任”单元中的“地球——我们的家园”主题,与班级教育整合起来,设计“变废为宝”班级创意活动,开展班级植树、种草等活动;与德育活动整合起来,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节日,以国旗下的讲话形式宣传环保相关知识,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
3.以道德与法治为思政核心学科,多学科融合开展项目学习,彰显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简单的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创造性工作。要从学校层面积极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彰显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思政学科组利用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从直观、易懂的层面参与研究,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参与度,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探索出结论。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育德育心重践行。以道德与法治为核心学科的项目学习中,各学科同向同行,围绕育人目标,形成学科育人共同体的新格局,如多学科参与的“从‘疫’路看大国情怀”“从方舱医院看中国速度”等项目化学习活动。
4.发挥校区德育特色,用好红色资源,凸显思政育人的功能
开展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集团开展“党史微讲堂”系列微课,思政教师和党员教师通过充分挖掘红色历史故事,提升学生对红色精神的认识,建立与革命精神的链接,传承与发扬红色精神。“一班一族”研究多民族文化,在引导学生参与民族小专题的研究中,领略和体会少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件中国产品的诞生记”升旗课程展示,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提高了文化自信,提升了师生的家国情怀。
未来,学校将继续确保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思政学科核心课程的地位,从本学科育人定位出发,大力推进学科教学方式的创新;并坚定老师们的信心,在学生成长的路上做好引路人,让学生更加喜爱思政课,为学生成长打上中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