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离异家庭中青少年子女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就其社会适应性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文章以南京市雨花台区某社区一户家庭为例,简述了该类青少年存在的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问题表现,进而阐述社工运用增能理论是如何从个体主动模式和外部推动模式两个方面介入该问题,努力改善离异家庭中的青少年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为其撑起另一半的翅膀。
关键词:离异家庭;青少年子女;社会适应性
都说家庭是孩子梦一般的天堂,父母是撑起孩子飞翔的一双翅膀,可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有些孩子却如折翼的雏鹰,快忘记如何飞翔。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发展,观念愈加开放,离婚在当今社会显得越来越随意,青少年子女的问题日益加剧,本文将着重对经历父母离异后的青少年子女社会适应问题加以关注和研究。
一、离异家庭青少年子女关于社会适应性的问题表现
很多青少年在经历了家庭破裂之后,一时承受不住外在的冲击,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情绪不稳定,对自身及他人的情绪敏感等,其中影响比较严重的比如有外化行为障碍的反社会行为。社会适应性弱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自我和外在两个方面。
笔者从南京市雨花台区某社区选取了一个个案,介入其家庭,了解孩子在离异家庭中其社会适应性的表现以及带来的问题。案主L,性别女,年龄16岁,辍学在家,父母早年离异,母亲曾有吸毒史后患上丙肝,待业在家,其父也住在南京,案主时常会去看望父亲。
(一)自我方面
1.自我认同感低
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长期经历着缺失一半爱的青少年普遍存在自我认同感较低的问题。如L是个16岁的花季少女,本应在学校里接受知识的洗礼,但由于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等使得自卑、孤僻,内心不愿再去学校继续读书,最终辍学在家,且长期自我封闭,自我认同感也较低。
2.信任感缺失
研究发现,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子女在与人交往中,很难长久的维系人际关系,也很难去发展亲密关系,在班级或者群体中找不到归属感,无法信任别人。[1]案主L在学校时与老师、同学相处的并不太愉快,找不到在学校中的归属感,父母离异和母亲吸毒的现实状况压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给案主造成了身心俱疲的打击,案主选择退学也是其对自己、家人和社会的一种信任感缺失的表现。
3.社会责任感低下
在父母离异的必然过渡阶段,如果子女的机体应付力不能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就会导致心理功能紊乱,无法有效地控制潜在的逆反,由挫折感而引出诸多心理反应。[2]因此,在青少年时期遭遇家庭破裂的孩子就更容易形成较低的社会责任感。在案主L辍学一段时间后,无所事事,没有追求,案主母亲也曾说:“很是担心孩子的以后,要是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好了。”
(二)外在方面
由于这一特别的身份,这一类青少年往往被大众标签化,人们谈及离异家庭青少年,不自觉地就会想起“心理缺陷”、“偏差行为”。在与案主L的交流中,案主曾说:“不想被别人异样的眼神看待,也不想和别人不一样。辍学是真心之举,实在是不爱学习,也学不起来,也不喜欢学校。”旧观念一旦形成便会自我强化,掌握舆论导向的媒体如此建构强化了受众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消极评价和负面印象。
二、社工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子女社会适应性问题
范斌教授曾提出“增权”的两种模式,即个体自身的主动增权和外力推动的增权。运用在案主L这一类特殊的离异家庭青少年群体上,则应将两者相结合,不仅仅是依靠外部的帮助,更是要助其自助,激发其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其社会适应性弱的问题。
(一)个体主动模式
一些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有认知偏差,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正确又符合实际的认识和评价,缺乏自信和健康的心理,即权能感。因此可以通过引导L合理宣泄、梳理情绪,提高自我意识,增强社会适应性。L即将成年,有自己完整的思想认知,但仍需完善,社工可以呼吁其参加社区或机构的活动,提高L的权能感。另外,社工可多鼓励L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积极主动和同辈群体交流,找到集体归属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
(二)外力推动模式
1.家庭方面
离异家庭是给孩子带来苦难和问题的根源,但家长并不能放弃孩子的未来。案主L的家庭比较特别,其母吸毒后身体欠佳,但关爱女儿之心可昭,L也表示希望以后能照顾母亲,最好不离身边,因而社工可以介入其家庭,指导其母亲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内心真实的想法,增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2.学校方面
虽然案主L已辍学,但在将来的筹划中,学习一门技术是其很好的一条发展之路,若能再回校园,学校应给这样特别家庭的孩子营造出一个温暖的环境,加设人际交往技能培训课和心理辅导课等等,学校社工更当鼓励L参与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多肯定其优点。
3.社会方面
社会有关部门可以针对家庭贫困的离异家庭,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对于有劳动能力但文化程度不高的单亲家长,组织就业培训,如因身体不适不能干重活的L母亲,可提供些相对轻松的保洁工作。社区社工可与L进行“一对一结对活动”,为其找一份可以基本维持生活的生计,也减轻L的后顾之忧。另外,加强媒体倡导,在尊重离异家庭青少年隐私和意愿的前提下,运用媒体力量,倡导社会都来支持这一弱势群体。
三、反思
文章致力于研究离异家庭中的青少年子女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试图以社工的身份介入,运用增权理论,从个体主动和外力推动两个模式出发,努力解决该类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较弱的问题,但从L的实例研究表明的该类青少年在自我方面和外在方面两个角度的问题表现则显示出了社工工作仍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徐安琪,叶文振.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J].中国社会科学,2001,6:137.
[2]郑春,查抒佚.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心理的成因.四川警察学院学报[J].2009, 21:77.
[3]管桂翠,吴毅君,梁慧琳.增权:社会工作对单亲家庭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介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7.
作者简介:
刘海燕(1991.6~),女,汉族,江苏大丰人,南航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离异家庭;青少年子女;社会适应性
都说家庭是孩子梦一般的天堂,父母是撑起孩子飞翔的一双翅膀,可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有些孩子却如折翼的雏鹰,快忘记如何飞翔。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发展,观念愈加开放,离婚在当今社会显得越来越随意,青少年子女的问题日益加剧,本文将着重对经历父母离异后的青少年子女社会适应问题加以关注和研究。
一、离异家庭青少年子女关于社会适应性的问题表现
很多青少年在经历了家庭破裂之后,一时承受不住外在的冲击,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情绪不稳定,对自身及他人的情绪敏感等,其中影响比较严重的比如有外化行为障碍的反社会行为。社会适应性弱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自我和外在两个方面。
笔者从南京市雨花台区某社区选取了一个个案,介入其家庭,了解孩子在离异家庭中其社会适应性的表现以及带来的问题。案主L,性别女,年龄16岁,辍学在家,父母早年离异,母亲曾有吸毒史后患上丙肝,待业在家,其父也住在南京,案主时常会去看望父亲。
(一)自我方面
1.自我认同感低
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长期经历着缺失一半爱的青少年普遍存在自我认同感较低的问题。如L是个16岁的花季少女,本应在学校里接受知识的洗礼,但由于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等使得自卑、孤僻,内心不愿再去学校继续读书,最终辍学在家,且长期自我封闭,自我认同感也较低。
2.信任感缺失
研究发现,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子女在与人交往中,很难长久的维系人际关系,也很难去发展亲密关系,在班级或者群体中找不到归属感,无法信任别人。[1]案主L在学校时与老师、同学相处的并不太愉快,找不到在学校中的归属感,父母离异和母亲吸毒的现实状况压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给案主造成了身心俱疲的打击,案主选择退学也是其对自己、家人和社会的一种信任感缺失的表现。
3.社会责任感低下
在父母离异的必然过渡阶段,如果子女的机体应付力不能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就会导致心理功能紊乱,无法有效地控制潜在的逆反,由挫折感而引出诸多心理反应。[2]因此,在青少年时期遭遇家庭破裂的孩子就更容易形成较低的社会责任感。在案主L辍学一段时间后,无所事事,没有追求,案主母亲也曾说:“很是担心孩子的以后,要是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好了。”
(二)外在方面
由于这一特别的身份,这一类青少年往往被大众标签化,人们谈及离异家庭青少年,不自觉地就会想起“心理缺陷”、“偏差行为”。在与案主L的交流中,案主曾说:“不想被别人异样的眼神看待,也不想和别人不一样。辍学是真心之举,实在是不爱学习,也学不起来,也不喜欢学校。”旧观念一旦形成便会自我强化,掌握舆论导向的媒体如此建构强化了受众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消极评价和负面印象。
二、社工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子女社会适应性问题
范斌教授曾提出“增权”的两种模式,即个体自身的主动增权和外力推动的增权。运用在案主L这一类特殊的离异家庭青少年群体上,则应将两者相结合,不仅仅是依靠外部的帮助,更是要助其自助,激发其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其社会适应性弱的问题。
(一)个体主动模式
一些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有认知偏差,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正确又符合实际的认识和评价,缺乏自信和健康的心理,即权能感。因此可以通过引导L合理宣泄、梳理情绪,提高自我意识,增强社会适应性。L即将成年,有自己完整的思想认知,但仍需完善,社工可以呼吁其参加社区或机构的活动,提高L的权能感。另外,社工可多鼓励L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积极主动和同辈群体交流,找到集体归属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
(二)外力推动模式
1.家庭方面
离异家庭是给孩子带来苦难和问题的根源,但家长并不能放弃孩子的未来。案主L的家庭比较特别,其母吸毒后身体欠佳,但关爱女儿之心可昭,L也表示希望以后能照顾母亲,最好不离身边,因而社工可以介入其家庭,指导其母亲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内心真实的想法,增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2.学校方面
虽然案主L已辍学,但在将来的筹划中,学习一门技术是其很好的一条发展之路,若能再回校园,学校应给这样特别家庭的孩子营造出一个温暖的环境,加设人际交往技能培训课和心理辅导课等等,学校社工更当鼓励L参与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多肯定其优点。
3.社会方面
社会有关部门可以针对家庭贫困的离异家庭,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对于有劳动能力但文化程度不高的单亲家长,组织就业培训,如因身体不适不能干重活的L母亲,可提供些相对轻松的保洁工作。社区社工可与L进行“一对一结对活动”,为其找一份可以基本维持生活的生计,也减轻L的后顾之忧。另外,加强媒体倡导,在尊重离异家庭青少年隐私和意愿的前提下,运用媒体力量,倡导社会都来支持这一弱势群体。
三、反思
文章致力于研究离异家庭中的青少年子女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试图以社工的身份介入,运用增权理论,从个体主动和外力推动两个模式出发,努力解决该类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较弱的问题,但从L的实例研究表明的该类青少年在自我方面和外在方面两个角度的问题表现则显示出了社工工作仍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徐安琪,叶文振.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J].中国社会科学,2001,6:137.
[2]郑春,查抒佚.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心理的成因.四川警察学院学报[J].2009, 21:77.
[3]管桂翠,吴毅君,梁慧琳.增权:社会工作对单亲家庭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介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7.
作者简介:
刘海燕(1991.6~),女,汉族,江苏大丰人,南航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