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路径探索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o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曾参加2016年重庆市高考阅卷,评阅全国高考语文卷Ⅱ古代诗歌阅读第8、9题。这两个题分值总分11分,考生平均得分4分不到,难度系数约0.36。显然,这样的结果,师生都是不满意的。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对于这首古代诗歌,考生几乎是没有读懂的:中学的古诗教学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那么,古代诗歌教学的路在何方?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Ⅱ古代诗歌阅读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全市20万考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令人疲于卒读。究其因——古诗文本没有读懂,审题不准,思维混乱,逻辑不通。一首并非艰深晦涩到无法理解的唐诗,直面20万份“惨”不忍睹的答卷,昭告我们的古诗教学亟待作出深刻反思,古诗教学及复习策略亟待调整。
  一、阅读数量的积累,且变,方才生质变
  教育部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其中,“四面”中就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考语文还加大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但从考生答卷看,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
  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增加高中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数量开始。课标对高中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量”的要求,试问有多少学生达标?又有多少教师去关注?对于古诗教学来说,现实却是,“必修”“选修”里的内容都只是“蜻蜓点水”,更别说学生的课外阅读了。“量”的积累不够,对古诗这种体裁的特殊规范、基本特征不透熟,学生在考场上一见到“古诗”自然会生成一种陌生化的感觉,要是古诗阅读文本稍有难度,考生便更是云里雾里了。
  二、阅读思维的重构思维,永远的拐杖
  高考对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与其说是考“文学修养”“文化底蕴”,不如说是考“思维意识”“思维品质”。准确地说,是以“文学”为外衣,考查学生调动必备的语文知识、原理,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析考生的阅读障碍发现,古诗阅读思维重构的着力点在于:第一,整体阅读,前后贯通。“但玄宗都不满意”的意思从第5行诗“诏谓”可以读出,从“玄宗下令让曹霸画马”可知,“惨淡经营”不可能指“但曹霸卖画生意不好”(部分考生误答此点)。第二,关注标题,留心注释。从诗题中“丹青”一词,则可知道“惨淡”不可能指“战争惨烈”(部分考生误答此点),从注释“唐代著名画家”,则可知道“惨淡”不可能指“生意不景气”(部分考生误答此点)。第三,发散“诗语”,牵丝“跳跃”。比如诗中“拂绢素”借代“作画”,不读出此意,下文的理解就有可能走偏。“跳跃性”是古诗特点之一,此诗前四句写玄宗的玉花骢,后四句写曹霸为玉花骢作画,太多考生没有弄明白从“现实中的马”到“画中的马”的跳跃,导致混淆关系而丢分。第四,情理要“顺”,逻辑必“通”。不管是哪一个类别的古诗,其中都有一条主线,考生在读诗的时候,必须把这根线理顺,如果不顺,答案则多半不合逻辑,导致丢分。
  三、古诗阅读的依据:课标,教学的路标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为什么太多考生读不懂?这与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密切相关。观察古诗教学课堂,太多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违背课标要求的。重读课标,拨乱反正,才是古诗教学的出路。
  1.彻底改变“越俎代庖”的教学行为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课标要求学生主动作为,或者教师引导学生主动作为,但事实上却是“越俎代庖”的教学现状:教师担心教学时间不够,一味地赶进度,根本不给学生“自主”的时间,于是,只得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将“教参”“教辅”的东西和盘托出。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地還“主动”于学生,才是古诗教学的根本出路。
  2.教师适时“搭建支架”的教学指向
  课标要求“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适时搭建学生阅读古诗的支架。
  教师为学生阅读古诗“搭建支架”,有这样几层意思:(1)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2)给学生提供“有关工具书”和其他阅读需要的辅助资料;(3)适时提供方法支撑。总之,学生在古诗阅读中,教师只是一个助推者,而不是灌输者。
  3.搭建古诗“阅读体验”的教学平台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课标列举的“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都是学生古诗“阅读体验”的很好的展示平台。
  学生的阅读体验,需要得到张扬与认同。为学生提供“阅读体验”的展示平台,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阈,又让学生体验到了阅读的成就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催生“可持续阅读”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李清照热爱大自然,尤其喜好花类,在其创作的词中常常把花作为欣赏、歌吟的对象。无论是在天真、多愁善感的闺中生活,还是在幸福、弥漫浓郁情思的少妇时期,抑或是在逃难、孤苦无依的晚年生涯,对花的关注始终是她创作的重要主题,李清照的一生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易安词中的“花”意象很多,有红梅、黄菊、梨花、桂花、荷花等等。花虽多,但它们身上所寄的意蕴特征有着共同之处。  一、前期——清新明丽、伤春怨别、忧郁自怜 
诗词解读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主要原因是学生难以融入诗歌的情境。为什么学生难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经过深入的反思,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没有走进诗词。诗词语言简洁,跳跃性强。简洁的文字中往往包涵着丰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会翻译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要把其隐涵的部分补足,这就需要学生去想象,教师可以尝试着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面我就以教学案例来展示
课外阅读活动对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强化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使用科学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推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成效的提升。  一、明确阅读目标  在高中课外阅读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明确课外阅读活动所具有的目标,可以促使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当中,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办法,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乐趣以及成就感,继而实现学生阅
发展与提升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是任何一个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而基于“语言建构与应用”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則是语文独特的学科特点,也是语文学科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本途径。为此,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语言建构与应用,尤其是对自我观点中的核心概念加以有效界定,更是学习“语言建构与应用”从而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性语文活动。因为,对核心概念加以有效界定,将在思维层面上极
阅读教学就是通过文本解读活动,对文本加以细化和深化、改变和丰富,以达成“搭建精神家园”的目的,进而实现文本的核心价值。所谓文本的核心价值就是指文本中隐含的最重要的语文学习价值,即语言学习的价值,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文本是阅读教学之本,一切阅读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应当立足于文本。只有切实根植于文本的世界,阅读教学才是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凸显文本所蕴含的语文核心
长期以来,我们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做着各种尝试。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阅读教学对阅读主体进行自我完善,培养阅读能力,传授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情操,即教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做人,做一个语文素养全面的人。  叶圣陶认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我们认为,这“多揣摩”,就是要精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精读能力的提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永遇乐》)一词,被明代杨慎列为“辛词第一”,入选了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中,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这首词安排在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板块。对于这首词,《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的教学建议如下:“一是领会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是理解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对学生人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意义。而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诞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它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新面貌,呈现了现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文化事象。但当前高中语文新诗教学逐渐陷入“边缘化”的困境,故以下笔者对高中新诗教学“边缘化”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一、增加课外阅读。丰富教材内容  据统计发现,新课标背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现代散文,选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对于《故都的秋》的教学,目前学界多从秋声、秋色、秋味角度对秋景图的分析去体会作家笔下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进而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角度引入对作家“悲凉”心境的探讨,多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作者的爱国之情,但对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家园之感”多有忽略。笔者认为,30年代的“故都北平”对作者郁达夫来说,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更是其
初读梁衡先生的《沙海一苗树》,感觉平淡无奇。仔细一读,就会感到本文客观、真实、朴素、优美。  本文第二段在叙述库布齐大沙漠和沙漠中的达拉特旗时,采用了第三人称,并运用了全知视角。我们知道,运用第三人称和全知视角的好处,是作者站在故事的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和叙述情况,从而故事也好、情况也好,就很具体、全面,从而显得客观。  例如,在叙述库布齐大沙漠的规模时,就说它是世界排行第九,就让读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