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中形成的对语言比较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语感是语文能力和语文人文素养的完美结合,它的形成是语文基本素养形成的重要标志。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能力”。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认为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吟咏诵读,感知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的评价。
二、品析鉴赏,感悟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只有赏析得透彻,才能对语感有所领悟。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揣摩、分析和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品味,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再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中排字的使用,通过品味之后才能悟出他寒酸而又不屑的神气。文章中的语句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结尾“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开头一句就给我们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調,结尾一句不仅呼应开头,而且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强化了中心。可见,把握了文章的开头,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领悟了结尾的点睛之笔,则能把握全文的中心。这样,抓住关键词句品味鉴赏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语感就会油然而生。
三、日积月累,丰富语感。
1.课堂教学是积累丰富学生语感的最主要阵地,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许多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文并茂。中国的语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流传到今天,我们能领略到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陶渊明的田园之情;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现代文如:朱自清笔下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爱等。让学生“熟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和文章的气势。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的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2.激励学生多形式、多渠道、广泛的阅读,增加阅读量。在《新课标》推荐篇目的指引下有选择地进行品读,既能开扩视野又能深切体会语言文化的底蕴。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丰富语感的过程。现代社会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小广播……都是阅读的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物为我用”。实践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
四、实践运用,训练语感。
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叶圣陶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着力口语交际,尤其要突出的是读写。因为“博览”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近年来,语文教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教师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举行朗诵、演讲、作文等比赛活动。这些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总之,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让我们在语文教育语感培养这片肥沃的荒原中耕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中形成的对语言比较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语感是语文能力和语文人文素养的完美结合,它的形成是语文基本素养形成的重要标志。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能力”。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认为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吟咏诵读,感知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的评价。
二、品析鉴赏,感悟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只有赏析得透彻,才能对语感有所领悟。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揣摩、分析和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品味,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再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中排字的使用,通过品味之后才能悟出他寒酸而又不屑的神气。文章中的语句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结尾“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开头一句就给我们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調,结尾一句不仅呼应开头,而且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强化了中心。可见,把握了文章的开头,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领悟了结尾的点睛之笔,则能把握全文的中心。这样,抓住关键词句品味鉴赏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语感就会油然而生。
三、日积月累,丰富语感。
1.课堂教学是积累丰富学生语感的最主要阵地,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许多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文并茂。中国的语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流传到今天,我们能领略到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陶渊明的田园之情;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现代文如:朱自清笔下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爱等。让学生“熟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和文章的气势。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的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2.激励学生多形式、多渠道、广泛的阅读,增加阅读量。在《新课标》推荐篇目的指引下有选择地进行品读,既能开扩视野又能深切体会语言文化的底蕴。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丰富语感的过程。现代社会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小广播……都是阅读的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物为我用”。实践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
四、实践运用,训练语感。
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叶圣陶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着力口语交际,尤其要突出的是读写。因为“博览”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近年来,语文教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教师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举行朗诵、演讲、作文等比赛活动。这些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总之,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让我们在语文教育语感培养这片肥沃的荒原中耕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