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乐是—种态度,在不愉快状况里练习面对,让我发观人生另外一份感悟。那就是在无情的年代,我们需要多一点温情。
面对痛苦的最好方式,就是去面对它,这样的音乐也许可以治疗到众生的伤口,拔去那些经年累月的刺。
站在舞台上演唱《黄昏》这首歌时,周传雄含着泪光侃侃道出15年来从偶像歌手转战制作人的艰辛。
当年以《哈萨雅琪》等多首畅销曲红遍大街小巷的偶像歌手小刚,却在遭到唱片公司倒闭而面临人生低潮,凭着一股对音乐的热爱,继续创作甚至为其他歌手制作专辑,多年来首首为天王天后创作的金曲,让周传雄的名字变成“金牌制作”的称号。
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和生活与理想交战。再登台时,赢得了“情歌教父”的美名,他终于可以驾轻就熟地把为别人创作的歌曲重新唱一遍,留下一句:在这个无情地时代里,我们需要多一点的温情。
没人管的青春岁月,哭,或者不哭
这个擅长写情歌的人,从小爱哭。
即使天高云淡,风清花香,都不能抵住他的眼泪。在童年的记忆里,他是感情丰富的小男孩。妈妈在他睡午觉的时候出去办事,他醒来后发现找不到妈妈,眼泪哗哗流下,谁能揣测这个敏感男孩的心里淌着怎样的不安。他就这么一直哭到再见妈妈为止,“哭得鼻子酸的感觉,我永远都记得。”父母为他取了小名一一小刚,希望他刚强勇敢。
除了哭,他还从小爱唱。对他来说,唱歌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很早便开始做着音乐的梦。但非大富大贵之家出身,父母首先考虑的是生存的问题,他们觉得那些纵有才情的艺术家一般都是生前很苦,死后才成名,所以好好念书是正道。可现实是,为他人生做打算的人早早离散,无人顾及他的未来。
在他16岁那年,母亲突然出走。大男子主义的父亲觉得相当没有脸面,一夜白发,也弃家远走。这一次,他的眼泪竟然没有流下来,因为,这绝不是流眼泪的时候。
中学三年级,周传雄成了工读生,一边念书一边为学费奔波,未成年的他在餐厅打工,做装修工人、电工的帮工、货车的搬货跟车小弟,还当过游泳教练。借哥哥的牌照开计程车,哥哥开傍晚之后的一段,他开白天。到工厂批发原材料回来自己做各式各样的耳环,摆地摊来卖,一副10元成本的耳环可以卖到100块,居然卖得很好,没人管的青春岁月,自己赚钱自己花。
周传雄说:“哭或不哭,原来都是—念间的决定。若不想压在胸口,那就放声,若坚强或者逃避,也不是只会哭这一种表情。”
唱到消逝的尽头
半工半读的时候,周传雄学习乐器,和同学组团做乐队,参加歌唱比赛,签了唱片公司。第二张专辑《终于学会》出来的时候,他火了。
唱片卖到断货的音像店老板说:“现在谁要能给我—千张小刚的唱片,我就把女儿嫁给他。”那时他19岁。
周传雄不知道宣传现场外的人山人海是为他而来,不知道自己走红的程度,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红,再多的繁华都不能消弭心中的危机感,这种习惯性的不安是母亲突然出走留下的伤。在人们或以他为荣,或冷眼相对时,他已经把路标探向了不可知的远方。“走音乐这条路本来也是看不到未来的,仅仅因为喜欢才选择了它。趁自己当红的时候学习制作,这样在唱片不行的时候还可以继续做喜欢的音乐,再不行就去酒吧做一个琴师,了不起也就是这样吧!”
现实的道路好似挑战他的勇气,他的担心没有多余。当时台湾国语流行乐的市场,只有唱情歌才能够生存,周传雄被定位成张信哲的“接班人”。所以印象中的他就是那个斯文的会脸红的纯情小男生,直到现在,金丝眼镜和学生头的模样还是那么挥之不去。等到张信哲服完兵役回来,掀起—阵疯狂的“爱如潮水”,谁还能听见《二分之一的爱情》里的凄凄风雨声?更不必说,听歌的人还能嗅出他身体流淌着摇滚的血液,自始至终,他都喜欢BON、JOVI、U2、QUEEN这般的音乐,可谁又会知道这个能把情歌唱得游刃有余的人心里原来—直藏着如此情结。
爱哭的男人有时就很倔强,别人拦不住他的情感也拦不住他的理想,周传雄在《哈萨雅琪》和《寄给你一朵玫瑰》中,模仿性地尝试摇滚的曲风,再到《陪着我一直到世界的尽头》中又前卫地初试NEW—AGE世界音乐风,其结果是主流乐坛亮起红牌,他的歌手之路一路下滑。《我的心太乱》专辑是周传雄的最后—搏,即使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但终是绝唱。自此,“小刚”这个名字在流行歌坛消失无声。
有没有一首歌让你想起我
“我人生的一大半都在扮演我的某—面,事实上人有很多面,首先第—件事就是我要打破小刚的一面。”从台前走下,他转做幕后制作人,把名字改回周传雄。他要打破所有的界限。他开始蓄胡子,留长发,如果说装扮同样是一种内心的表达,那么他对自己形象的完全颠覆是在等待一场新的开始。
周传雄躲在录音室,做电子舞曲、做R&B、做HIP-POP等等,全新的尝试让他面对自己的各个层次和无限的可能,即使再回到做市场的主流音乐,也更拿捏有度。他再出现的时候,是站在一道炫目的背景前,上面写满耳熟能详的旋律:张克帆的《寂寞轰炸》,陈慧琳的《记事本》,那英的《出卖》,任贤齐的《永夜》,阿杜的《Hello》……
《黄昏》是周传雄面对自我的最好例证。写《黄昏》那首歌的时候确实是周传雄人生的最混乱期,那个时候的他无比感伤,认为美好的东西是留不住的,包括辉煌的过去—一当歌手,说没有就没有,幸福也总是转瞬即逝的,看着黄昏的夜色他就把这个意境写了下来。
也正是这首歌让周传雄与歌迷们产生了巨大的共鸣,歌中赞叹生命流失的悲凉被认为是悲情的极致。有一天当周传雄站在街头,在路边的音像店里重新听到这首《黄昏》的时候,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记得他,还有人需要他的歌声,这才使他决心从幕后的制作人重新走到了台前。
如今周传雄的歌里,不再是简单的悲伤和快乐,压抑或者宣泄,而是经过了历练,懂得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后,释放出来的感情。
从当红时期五光十色的舞台上,到没日没夜的机械式录音间,再回到舞台前;从校园偶像歌手小刚,到专业制作人周传雄,再到现在创作歌手周传雄;从写给别人的好歌,到自己重新诠释,不论是音乐上的演唱上的压力,都大得无法想像。
“我在人生的起伏中体会了很多,看尽了世间冷暖、人生百态,心里茁壮了很多,很多事情想开了就快乐了。雨过就会天晴,忧伤之后便是从容,世界给我一丝快乐,我可以还给世界一个微笑。”这样的他不再吝啬眼泪,看电影或者小说,都可以让他放声大哭,哭过以后依然是晴朗的天空。
(龙月摘自《时尚》)
面对痛苦的最好方式,就是去面对它,这样的音乐也许可以治疗到众生的伤口,拔去那些经年累月的刺。
站在舞台上演唱《黄昏》这首歌时,周传雄含着泪光侃侃道出15年来从偶像歌手转战制作人的艰辛。
当年以《哈萨雅琪》等多首畅销曲红遍大街小巷的偶像歌手小刚,却在遭到唱片公司倒闭而面临人生低潮,凭着一股对音乐的热爱,继续创作甚至为其他歌手制作专辑,多年来首首为天王天后创作的金曲,让周传雄的名字变成“金牌制作”的称号。
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和生活与理想交战。再登台时,赢得了“情歌教父”的美名,他终于可以驾轻就熟地把为别人创作的歌曲重新唱一遍,留下一句:在这个无情地时代里,我们需要多一点的温情。
没人管的青春岁月,哭,或者不哭
这个擅长写情歌的人,从小爱哭。
即使天高云淡,风清花香,都不能抵住他的眼泪。在童年的记忆里,他是感情丰富的小男孩。妈妈在他睡午觉的时候出去办事,他醒来后发现找不到妈妈,眼泪哗哗流下,谁能揣测这个敏感男孩的心里淌着怎样的不安。他就这么一直哭到再见妈妈为止,“哭得鼻子酸的感觉,我永远都记得。”父母为他取了小名一一小刚,希望他刚强勇敢。
除了哭,他还从小爱唱。对他来说,唱歌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很早便开始做着音乐的梦。但非大富大贵之家出身,父母首先考虑的是生存的问题,他们觉得那些纵有才情的艺术家一般都是生前很苦,死后才成名,所以好好念书是正道。可现实是,为他人生做打算的人早早离散,无人顾及他的未来。
在他16岁那年,母亲突然出走。大男子主义的父亲觉得相当没有脸面,一夜白发,也弃家远走。这一次,他的眼泪竟然没有流下来,因为,这绝不是流眼泪的时候。
中学三年级,周传雄成了工读生,一边念书一边为学费奔波,未成年的他在餐厅打工,做装修工人、电工的帮工、货车的搬货跟车小弟,还当过游泳教练。借哥哥的牌照开计程车,哥哥开傍晚之后的一段,他开白天。到工厂批发原材料回来自己做各式各样的耳环,摆地摊来卖,一副10元成本的耳环可以卖到100块,居然卖得很好,没人管的青春岁月,自己赚钱自己花。
周传雄说:“哭或不哭,原来都是—念间的决定。若不想压在胸口,那就放声,若坚强或者逃避,也不是只会哭这一种表情。”
唱到消逝的尽头
半工半读的时候,周传雄学习乐器,和同学组团做乐队,参加歌唱比赛,签了唱片公司。第二张专辑《终于学会》出来的时候,他火了。
唱片卖到断货的音像店老板说:“现在谁要能给我—千张小刚的唱片,我就把女儿嫁给他。”那时他19岁。
周传雄不知道宣传现场外的人山人海是为他而来,不知道自己走红的程度,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红,再多的繁华都不能消弭心中的危机感,这种习惯性的不安是母亲突然出走留下的伤。在人们或以他为荣,或冷眼相对时,他已经把路标探向了不可知的远方。“走音乐这条路本来也是看不到未来的,仅仅因为喜欢才选择了它。趁自己当红的时候学习制作,这样在唱片不行的时候还可以继续做喜欢的音乐,再不行就去酒吧做一个琴师,了不起也就是这样吧!”
现实的道路好似挑战他的勇气,他的担心没有多余。当时台湾国语流行乐的市场,只有唱情歌才能够生存,周传雄被定位成张信哲的“接班人”。所以印象中的他就是那个斯文的会脸红的纯情小男生,直到现在,金丝眼镜和学生头的模样还是那么挥之不去。等到张信哲服完兵役回来,掀起—阵疯狂的“爱如潮水”,谁还能听见《二分之一的爱情》里的凄凄风雨声?更不必说,听歌的人还能嗅出他身体流淌着摇滚的血液,自始至终,他都喜欢BON、JOVI、U2、QUEEN这般的音乐,可谁又会知道这个能把情歌唱得游刃有余的人心里原来—直藏着如此情结。
爱哭的男人有时就很倔强,别人拦不住他的情感也拦不住他的理想,周传雄在《哈萨雅琪》和《寄给你一朵玫瑰》中,模仿性地尝试摇滚的曲风,再到《陪着我一直到世界的尽头》中又前卫地初试NEW—AGE世界音乐风,其结果是主流乐坛亮起红牌,他的歌手之路一路下滑。《我的心太乱》专辑是周传雄的最后—搏,即使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但终是绝唱。自此,“小刚”这个名字在流行歌坛消失无声。
有没有一首歌让你想起我
“我人生的一大半都在扮演我的某—面,事实上人有很多面,首先第—件事就是我要打破小刚的一面。”从台前走下,他转做幕后制作人,把名字改回周传雄。他要打破所有的界限。他开始蓄胡子,留长发,如果说装扮同样是一种内心的表达,那么他对自己形象的完全颠覆是在等待一场新的开始。
周传雄躲在录音室,做电子舞曲、做R&B、做HIP-POP等等,全新的尝试让他面对自己的各个层次和无限的可能,即使再回到做市场的主流音乐,也更拿捏有度。他再出现的时候,是站在一道炫目的背景前,上面写满耳熟能详的旋律:张克帆的《寂寞轰炸》,陈慧琳的《记事本》,那英的《出卖》,任贤齐的《永夜》,阿杜的《Hello》……
《黄昏》是周传雄面对自我的最好例证。写《黄昏》那首歌的时候确实是周传雄人生的最混乱期,那个时候的他无比感伤,认为美好的东西是留不住的,包括辉煌的过去—一当歌手,说没有就没有,幸福也总是转瞬即逝的,看着黄昏的夜色他就把这个意境写了下来。
也正是这首歌让周传雄与歌迷们产生了巨大的共鸣,歌中赞叹生命流失的悲凉被认为是悲情的极致。有一天当周传雄站在街头,在路边的音像店里重新听到这首《黄昏》的时候,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记得他,还有人需要他的歌声,这才使他决心从幕后的制作人重新走到了台前。
如今周传雄的歌里,不再是简单的悲伤和快乐,压抑或者宣泄,而是经过了历练,懂得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后,释放出来的感情。
从当红时期五光十色的舞台上,到没日没夜的机械式录音间,再回到舞台前;从校园偶像歌手小刚,到专业制作人周传雄,再到现在创作歌手周传雄;从写给别人的好歌,到自己重新诠释,不论是音乐上的演唱上的压力,都大得无法想像。
“我在人生的起伏中体会了很多,看尽了世间冷暖、人生百态,心里茁壮了很多,很多事情想开了就快乐了。雨过就会天晴,忧伤之后便是从容,世界给我一丝快乐,我可以还给世界一个微笑。”这样的他不再吝啬眼泪,看电影或者小说,都可以让他放声大哭,哭过以后依然是晴朗的天空。
(龙月摘自《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