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莒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指蒙山、沂山以东、以南,原莒国域境的区域历史文化。以沂、沐、潍流域为中心的鲁东南近海沿海地区,辐射区域到达苏北、豫东、皖北等地。莒地以现日照市莒县为中心由原始进入文明和文明初步发展的历史进程,证明莒地是中国东部文明的一个重要中心。在中国史前东夷文化中,莒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孕育地之一。
关键词:莒文化;大口尊;莒国
要了解莒文化,先从了解莒国开始。莒国的范围,大概包括现在北起胶济铁路,南到陇海铁路,西至沂山蒙山东南侧,东到大海的地区。莒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万余年的文化历史,五千余年的文明史。”莒地是一块古老瑰丽之地,千古绵延,文化炳蔚。距今四五十万年的“沂源猿人”化石的发现,揭开了鲁东南地区历史的篇章。
莒国是山东境内土著居民东夷人建立的古国之一。
夏商时期,山东境内的东夷土著古国共有74国之多,其中莒为少昊后国之一;商时,莒地为姑幕国;公元前11世纪,武王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周公东征后,封少昊之后兹舆期于莒。最初建都于计斤(今胶南市城南关)。公元前770年,莒国都城南迁,建都至今日照市莒县莒国故城。
春秋前期是莒国的“黄金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贯穿整个春秋时期,今山东地区周人所封齐、鲁两国及东方土著夷人所立以数十计诸方国中,可称其为强国的,仅姜齐、姬鲁与莒国。莒国与齐鲁两国恩怨数百年,最终,莒国却被南方的楚国灭掉。公元前431年,莒国被远隔千山万水的楚国灭亡。但是,莒离楚国还是比较远,楚不能长期占有莒地,莒国的全境最终成为了齐国的疆土。莒文化由此开始与齐文化交融,并渐渐被世人遗忘在历史长河中。
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是成就内涵丰富的莒文化的客观条件,而其自身自然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利,则为其文化发展的长久不衰、积渐巨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莒地处在南北海洋文化带与东西陆地文化带纵横交互的区域,所以其文化的内涵也就绚丽多彩。既有陆地文化的特征,也具有活跃的海洋文化的基质。
三代时期,莒与江淮吴越文化交往关系密切。一则是出于族源上的原因,当初同族的徐、群、舒、英、六、蓼、黄等国南迁至江淮汉水流域,它们对祖庭的向心力,自然对世代永居此地的莒人的感情亲近,相互往来的密度日渐加强,也就使莒文化慢慢融入吴越文化因素。
进人春秋时期,莒国与吴、越、陈、蔡、黄等国的交往更为密切,最能体现文化高度发达的青铜器上,吴越文化的特征也尤为明显。
进人战国,莒国与楚国的交往也十分频繁。楚国想占据莒地而北上以灭齐国、燕国,齐则想夺回春秋桓公时的霸主风采,战争固有其残酷的一面,但在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方面的作用也是突出的。因此,莒地又有齐、楚文化的因素留存,为丰富其内涵又加上了浓重的一笔。
汉魏时期的莒文化区域,曾为琅琊郡和东海郡地,而此地的文化传承,由于深深植根于丰富的历史文化的沃土,故使其枝繁叶茂。如以诸葛亮、琅琊王氏和刘勰等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影响的人物,他们应该为莒文化孕育出的典型。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来考证,古莒国的形成时间,要远远早于齐国和鲁国,其实说山东是“齐鲁文化之邦”并不恰当,严格来说应该是“齐鲁莒文化之邦”。齐国和鲁国作为周的诸侯国,所以齐文化、鲁文化是周文化,而莒是土著文化,以莒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和周文化是相抗衡的。
莒国文化是典型的东夷文化,是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莒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是中华多元文化体系中深具特色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東夷文化在中华民族古文明和古文化的起源问题上是源而不是流,是本而不是末,是重要发源地之一。
“勿忘在莒”是现日照市莒县随处可见的一句话。
“勿忘在莒”出自《吕氏春秋》的《直谏》篇“齐桓公、管仲、鲍叔、甯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甯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这就是“勿忘在莒”典故的由来。一言以蔽之,“勿忘在莒”就是“不忘本”。
莒地的灿烂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一件国宝使其不单成为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同时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推了1500余年。这件国宝就是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出土于莒县陵阳河遗址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制大口尊。
大口尊,上面刻有“日月山”形图像文字。它是大汶口文化丰富遗存中的一件特殊器物,富有研究价值。上边的圆圈是太阳,中间的半圆是火苗,下边的五个尖是山峰。这些文字比甲骨文早的多,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现代汉字的雏形。它们的发现,以无可雄辩的事实表明,中国东方莒之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由野蛮蒙昧、一盘散沙的时代向着有组织、有纪律的社会迈进,率先吹响了向文明社会进军的号角。
出土于莒县陵阳河遗址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制大口尊是灿烂莒文化的先锋代表,它不仅为沉寂已久的莒文化所正名,也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推上1500余年,意义深远,价值无法估计。
同时除了大口尊,莒地也出土了大量珍惜器物,如双鋬白陶鬶、封口白陶鬶分别以其双鋬、封口而成为莒文化中极其具有代表性的独一无二的珍品。
以小见大,莒文化的灿烂从这些国宝级器物中可见一斑。经过这段时间课程的学习和写文章时大量资料的查阅,我愈发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所拜服。莒文化的辉煌是我们不该遗忘的,但我想真正应该永远铭记的是骨子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那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身为炎黄子孙的那种傲气。
参考文献:
[1]刘维勋.莒文化资源调查与保护开发研究[J].人文天下,2016(13):54-58.
[2]耿文富.莒县古莒文化绵延千载[N].联合日报,2015-09-01(A02).
[3]尹盛平.莒文化源远流长[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02):118-122+138.
[4]王乐兴.“勿忘在莒”:莒国及莒文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
作者简介:董书旭(1995—),男,汉族,山东青岛人,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
关键词:莒文化;大口尊;莒国
要了解莒文化,先从了解莒国开始。莒国的范围,大概包括现在北起胶济铁路,南到陇海铁路,西至沂山蒙山东南侧,东到大海的地区。莒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万余年的文化历史,五千余年的文明史。”莒地是一块古老瑰丽之地,千古绵延,文化炳蔚。距今四五十万年的“沂源猿人”化石的发现,揭开了鲁东南地区历史的篇章。
莒国是山东境内土著居民东夷人建立的古国之一。
夏商时期,山东境内的东夷土著古国共有74国之多,其中莒为少昊后国之一;商时,莒地为姑幕国;公元前11世纪,武王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周公东征后,封少昊之后兹舆期于莒。最初建都于计斤(今胶南市城南关)。公元前770年,莒国都城南迁,建都至今日照市莒县莒国故城。
春秋前期是莒国的“黄金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贯穿整个春秋时期,今山东地区周人所封齐、鲁两国及东方土著夷人所立以数十计诸方国中,可称其为强国的,仅姜齐、姬鲁与莒国。莒国与齐鲁两国恩怨数百年,最终,莒国却被南方的楚国灭掉。公元前431年,莒国被远隔千山万水的楚国灭亡。但是,莒离楚国还是比较远,楚不能长期占有莒地,莒国的全境最终成为了齐国的疆土。莒文化由此开始与齐文化交融,并渐渐被世人遗忘在历史长河中。
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是成就内涵丰富的莒文化的客观条件,而其自身自然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利,则为其文化发展的长久不衰、积渐巨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莒地处在南北海洋文化带与东西陆地文化带纵横交互的区域,所以其文化的内涵也就绚丽多彩。既有陆地文化的特征,也具有活跃的海洋文化的基质。
三代时期,莒与江淮吴越文化交往关系密切。一则是出于族源上的原因,当初同族的徐、群、舒、英、六、蓼、黄等国南迁至江淮汉水流域,它们对祖庭的向心力,自然对世代永居此地的莒人的感情亲近,相互往来的密度日渐加强,也就使莒文化慢慢融入吴越文化因素。
进人春秋时期,莒国与吴、越、陈、蔡、黄等国的交往更为密切,最能体现文化高度发达的青铜器上,吴越文化的特征也尤为明显。
进人战国,莒国与楚国的交往也十分频繁。楚国想占据莒地而北上以灭齐国、燕国,齐则想夺回春秋桓公时的霸主风采,战争固有其残酷的一面,但在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方面的作用也是突出的。因此,莒地又有齐、楚文化的因素留存,为丰富其内涵又加上了浓重的一笔。
汉魏时期的莒文化区域,曾为琅琊郡和东海郡地,而此地的文化传承,由于深深植根于丰富的历史文化的沃土,故使其枝繁叶茂。如以诸葛亮、琅琊王氏和刘勰等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影响的人物,他们应该为莒文化孕育出的典型。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来考证,古莒国的形成时间,要远远早于齐国和鲁国,其实说山东是“齐鲁文化之邦”并不恰当,严格来说应该是“齐鲁莒文化之邦”。齐国和鲁国作为周的诸侯国,所以齐文化、鲁文化是周文化,而莒是土著文化,以莒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和周文化是相抗衡的。
莒国文化是典型的东夷文化,是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莒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是中华多元文化体系中深具特色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東夷文化在中华民族古文明和古文化的起源问题上是源而不是流,是本而不是末,是重要发源地之一。
“勿忘在莒”是现日照市莒县随处可见的一句话。
“勿忘在莒”出自《吕氏春秋》的《直谏》篇“齐桓公、管仲、鲍叔、甯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甯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这就是“勿忘在莒”典故的由来。一言以蔽之,“勿忘在莒”就是“不忘本”。
莒地的灿烂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一件国宝使其不单成为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同时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推了1500余年。这件国宝就是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出土于莒县陵阳河遗址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制大口尊。
大口尊,上面刻有“日月山”形图像文字。它是大汶口文化丰富遗存中的一件特殊器物,富有研究价值。上边的圆圈是太阳,中间的半圆是火苗,下边的五个尖是山峰。这些文字比甲骨文早的多,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现代汉字的雏形。它们的发现,以无可雄辩的事实表明,中国东方莒之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由野蛮蒙昧、一盘散沙的时代向着有组织、有纪律的社会迈进,率先吹响了向文明社会进军的号角。
出土于莒县陵阳河遗址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制大口尊是灿烂莒文化的先锋代表,它不仅为沉寂已久的莒文化所正名,也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推上1500余年,意义深远,价值无法估计。
同时除了大口尊,莒地也出土了大量珍惜器物,如双鋬白陶鬶、封口白陶鬶分别以其双鋬、封口而成为莒文化中极其具有代表性的独一无二的珍品。
以小见大,莒文化的灿烂从这些国宝级器物中可见一斑。经过这段时间课程的学习和写文章时大量资料的查阅,我愈发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所拜服。莒文化的辉煌是我们不该遗忘的,但我想真正应该永远铭记的是骨子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那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身为炎黄子孙的那种傲气。
参考文献:
[1]刘维勋.莒文化资源调查与保护开发研究[J].人文天下,2016(13):54-58.
[2]耿文富.莒县古莒文化绵延千载[N].联合日报,2015-09-01(A02).
[3]尹盛平.莒文化源远流长[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02):118-122+138.
[4]王乐兴.“勿忘在莒”:莒国及莒文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
作者简介:董书旭(1995—),男,汉族,山东青岛人,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