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加工”实训课程体系改革,以高职技能大赛为引领,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探索和实践“数控加工”新的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十二五”期间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对数控加工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 “数控加工”;任务驱动;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二五”2015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GS[2015]GHB0216)
作者简介:陈兴义,男,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及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培训督导;汪红,女,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控加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24-0038-02
“数控加工”实训作为数控专业、模具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在整个岗位能力培养体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的重要作用。数控加工实训开设的目的是通过严格有序的实训教学,综合训练学生针对企业典型零件产品进行制定数控加工艺、编制数控程序、熟练操作不同系统的各类数控机床、零件装夹定位、刀具选用、零件加工、加工质量控制检测、数控机床的参数调整、维护检修等综合能力,使毕业生具备企业数控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它担负着帮助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机床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数控编程员、工艺员等岗位迁移的重任。
一、甘肃省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甘肃省内开设数控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并不少,但开设最早且能起到示范引领、走在全省前列的高职院校非笔者所在学校莫属。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数控技术专业课教学模式比较陈旧,课程设置采用本科压缩型的课程模式,课程编排因循守旧,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轻训练,重知识轻素质;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交叉重复,缺乏有效整合;教学过程中对应知应会目标落实不够、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只是纸上谈兵;课程体系存在着逻辑顺序上的偏差等等许多不足。另一方面,甘肃省经济的发展,精密制造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企业急需数控技术创新人才,市场也需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数控技术培训,从而服务甘肃经济的发展。
二、课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根据国家十二五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改革要求,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使笔者所在学校“数控加工”实训专业课程优化、创新,完善新的数控加工实训教育模式,提高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进一步使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发挥在甘肃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课题成果的推广,进一步提高全省高职院校“数控加工”实训教学质量,为提高甘肃省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给甘肃省数控技术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尤其是甘肃省数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实质要求,力争使甘肃的数控技术教育水平赶超沿海发达地区,为提高甘肃高职数控人才培养在全国的知名度做出应有的贡献。[1]
三、课题研究目标
针对纲要中提到的职业教育相关内容和全国职教会议精神的实际需要,本课题作出相应总体研究目标:通过对数控技术职业工作岗位进行整体化的调研与分析,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式的课程开发方法,形成一种新的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数控加工实训任务驱动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学生能够一毕业就上岗、一毕业就有技能等级证书的双证教育,为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高技能数控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国家十二五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2]
四、课题研究内容
紧紧把握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高职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开发创新研究新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研究创新教学方案,按取证级类别,创新研究开发调整设计出新的任务驱动的“工种化、模块化、项目化、级别化”的分层次特色教学法,制定相应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辅助手段、考核制度、取证制度、培训制度,快速高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应岗位能力需求的数控技术专业技术创新人才。[3]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创新研究与实践;(2)任务驱动的工种化、模块化、项目化、级别化的分层次特色教学法创新研究与实践;(3)教学方法、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模式不断改革的创新研究与实践;(4)打破学科界限,开发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优质教材的创新实践课程;(5)加大该课程校企合作教育和产学研结合的力度,让学生掌握企业工艺员和操作员所需的基本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使获得技能等级证与毕业证的学生达到90%以上;(6)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创建基于项目、基于讲练结合、基于多层次实训的特色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以高职技能大赛为引领的“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研究与实践,经过多届数控班级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试点班的学生近年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中级工鉴定通过率为95%以上,列全省前列,高于往年。近年来多人次在“全国数控大赛”甘肃赛区和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尤其是近3 年来,学生在全国数控大赛甘肃赛区大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1名学生在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中获学生组数控车工第10名,刷新了甘肃省参加该项目竞赛的记录;1名青年教师在第六届甘肃省数控技能大赛中获职工组数控铣工第2名的好成绩。这些成绩极大提升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更好地满足了“十二五”期间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对数控加工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姬瑞海.教学做赛融合,培养数控高端技能型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40-144.
[2] 陈雪芳.数控加工实训课程项目教学的技术思维[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3( 4):68-70.
[3] 赵志平.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82-85.
[责任编辑 陈国平]
关键词: “数控加工”;任务驱动;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二五”2015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GS[2015]GHB0216)
作者简介:陈兴义,男,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及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培训督导;汪红,女,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控加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24-0038-02
“数控加工”实训作为数控专业、模具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在整个岗位能力培养体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的重要作用。数控加工实训开设的目的是通过严格有序的实训教学,综合训练学生针对企业典型零件产品进行制定数控加工艺、编制数控程序、熟练操作不同系统的各类数控机床、零件装夹定位、刀具选用、零件加工、加工质量控制检测、数控机床的参数调整、维护检修等综合能力,使毕业生具备企业数控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它担负着帮助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机床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数控编程员、工艺员等岗位迁移的重任。
一、甘肃省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甘肃省内开设数控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并不少,但开设最早且能起到示范引领、走在全省前列的高职院校非笔者所在学校莫属。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数控技术专业课教学模式比较陈旧,课程设置采用本科压缩型的课程模式,课程编排因循守旧,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轻训练,重知识轻素质;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交叉重复,缺乏有效整合;教学过程中对应知应会目标落实不够、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只是纸上谈兵;课程体系存在着逻辑顺序上的偏差等等许多不足。另一方面,甘肃省经济的发展,精密制造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企业急需数控技术创新人才,市场也需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数控技术培训,从而服务甘肃经济的发展。
二、课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根据国家十二五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改革要求,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使笔者所在学校“数控加工”实训专业课程优化、创新,完善新的数控加工实训教育模式,提高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进一步使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发挥在甘肃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课题成果的推广,进一步提高全省高职院校“数控加工”实训教学质量,为提高甘肃省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给甘肃省数控技术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尤其是甘肃省数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实质要求,力争使甘肃的数控技术教育水平赶超沿海发达地区,为提高甘肃高职数控人才培养在全国的知名度做出应有的贡献。[1]
三、课题研究目标
针对纲要中提到的职业教育相关内容和全国职教会议精神的实际需要,本课题作出相应总体研究目标:通过对数控技术职业工作岗位进行整体化的调研与分析,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式的课程开发方法,形成一种新的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数控加工实训任务驱动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学生能够一毕业就上岗、一毕业就有技能等级证书的双证教育,为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高技能数控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国家十二五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2]
四、课题研究内容
紧紧把握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高职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开发创新研究新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研究创新教学方案,按取证级类别,创新研究开发调整设计出新的任务驱动的“工种化、模块化、项目化、级别化”的分层次特色教学法,制定相应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辅助手段、考核制度、取证制度、培训制度,快速高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应岗位能力需求的数控技术专业技术创新人才。[3]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创新研究与实践;(2)任务驱动的工种化、模块化、项目化、级别化的分层次特色教学法创新研究与实践;(3)教学方法、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模式不断改革的创新研究与实践;(4)打破学科界限,开发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优质教材的创新实践课程;(5)加大该课程校企合作教育和产学研结合的力度,让学生掌握企业工艺员和操作员所需的基本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使获得技能等级证与毕业证的学生达到90%以上;(6)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创建基于项目、基于讲练结合、基于多层次实训的特色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以高职技能大赛为引领的“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研究与实践,经过多届数控班级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试点班的学生近年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中级工鉴定通过率为95%以上,列全省前列,高于往年。近年来多人次在“全国数控大赛”甘肃赛区和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尤其是近3 年来,学生在全国数控大赛甘肃赛区大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1名学生在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中获学生组数控车工第10名,刷新了甘肃省参加该项目竞赛的记录;1名青年教师在第六届甘肃省数控技能大赛中获职工组数控铣工第2名的好成绩。这些成绩极大提升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更好地满足了“十二五”期间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对数控加工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姬瑞海.教学做赛融合,培养数控高端技能型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40-144.
[2] 陈雪芳.数控加工实训课程项目教学的技术思维[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3( 4):68-70.
[3] 赵志平.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82-85.
[责任编辑 陈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