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文学科专业就业导向语境下,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外,还需要建立与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岗位技能为培养核心教学目标体系、灵活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可遗憾的是,当下的人才培养并没有突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塑造,因此,本文作者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合作共同培育人才,共同建立专业开发相关课程,以企业为主建立实训基地,以学校为主进行应用技术研究,最后校企共享人才资源的理想蓝图。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院校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缺乏鲜明特色和实用性的缺陷。
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长期的教学改革很大程度地调整和转变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摒弃了传统的、陈旧的、和时代发展要求不符的教学内容,增添了学术前沿的研究内容和新的专业知识,扩宽了学生的视野。这些课程的改革,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在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为了满足主体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趋势和教学要求,很多高校通过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和完善素质等教学原则,对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压缩和调整,增加了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和隐形课程的课时,使得所授课程符合学生的心理逻辑,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成长规律。
从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看,课程设置的专业色彩和理论色彩过于浓厚。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模块课层层累积,形成了严密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庞杂、重复、缺乏时代特色课程。这对于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有一定好处,但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在多个行业领域择业。虽然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改革成果显著,但当下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是学术研究人才和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更广泛需要的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即既要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和文学功底还要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如新闻知识和文字宣传能力,法律知识和起草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的能力,广告策划知识和广告文案创作能力等,文秘知识和办文、办事、办会的能力。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新的需求方向让我们意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就促使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
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誉为是“万金油”。这个称谓一方面在说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很多领域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也在说明这个专业的“专业性”边界模糊。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和就业都出现了新的挑战。现实要求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重心要从以往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转向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我们所说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在各行各业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才以及从事新闻、传播、管理、策划等工作的人才和部分从事非建制类语言教学与培训的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广博的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所在的学校为地方性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大多以家乡为重心,辐射面积不大。因此,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要考虑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是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强调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引导以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为目标。随着危机时代的结束,无论大型三资企业,还是其他社会企事业单位,大多数社会实体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企业人才需求各有不同的特性保障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就业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具备岗位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如文秘、文案策划、行政人员、宣传部门人员等成为人才市场的紧俏人员。经过调查走访发现,一方面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在文化素养、专业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的质量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企业更多关注的是专业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单纯文凭;具体体现在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汉语言应用型专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文秘、传播、管理、文案等技能的操作本领;现代化办公设备运用能力;沟通与交际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等。这些恰好是地方性院校最需要做的,也是能做到最好的。
三、摸索中砥砺前行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3+1”顶岗实习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资源共享模式等,这些培养模式具有其潜在的优势。但是目前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主要针对自然学科理工类人才培养,在人文学科专业就业导向语境下,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外,还需要建立与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岗位技能为培养核心教学目标体系、灵活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考虑 , 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宜过强。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 , 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从精英教育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过程中 , 往往因过于追求应用性而导致专业模块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等课程内容多次庞杂、 重复 , 甚至缺乏时代特色。课程设置远远落后于本专业的发展 , 如写作课程本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 , 大部分地方高校偏重理论分析 ,很少专门针对学生能力进行训练 , 导致學生写作能力下降。
课程应该依据能力培养相应进行调整。一些紧跟时代前沿并且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如网络编辑学 、现代办公技术、公关礼仪、制作等课程加大力度;以往由于艺术类课程、自然科学概论课程、人文科学大类课程的缺乏 , 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 , 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针对现实中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比例失调的问题,解决办法为减少必修课的比例 , 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汉语言文学专业向来重视知识传授 , 轻视学生能力培养。改变 “满堂灌 ” 与 “一言堂 ” 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以笔者所在的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为例 , 自2015年开始,本校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 , 每学年设长学期、短学期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即第一學期开学前两周、 第二学期最后两周不上课 , 中文系专门安排“读书报告会 ” 、“影视观摩 ”、 “学术活动周 ” 等实践教学活动 , 由教师指定阅读书目 , 学生写读书笔记和书评 , 选择优秀书评在年级交流。 “学术活动周 ” 请教师进行学术讲座 , 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 虽难免有某些应付之作,但也不乏优秀的作品。此外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 我们推出“读百本书,写百篇文”写作工程:一年级写20篇论文,体裁和文体不限;二年级写20篇读书报告;三年级写5篇学术论文,四年级写一篇学位论文。由简到难,从低到高,学生的积极性在逐步调动中,写作水平有明显提升,最大的佐证就是近两年参加“省写作大赛”的学生和获奖的学生都在增加。在接下来的训练中,除了议论性文体的锻炼外,实用性更强的应用文书写,办公文体等等也要日趋常态化。
基于以上问题,针对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提高地方高校就业率的客观需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3+1”顶岗实习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资源共享模式等,这些培养模式具有其潜在的优势。但是目前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主要针对自然学科理工类人才培养,在人文学科专业就业导向语境下,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外,还需要建立与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岗位技能为培养核心教学目标体系、灵活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笔者认为,地方性学校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应树立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定位,也就是“单一化 ”向 “多样化 ”培养目标的转型: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根据不同行业、 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服务地方、造福地方。
参考文献:
[1]余丹.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毕节学院学报.2009(11)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院校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缺乏鲜明特色和实用性的缺陷。
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长期的教学改革很大程度地调整和转变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摒弃了传统的、陈旧的、和时代发展要求不符的教学内容,增添了学术前沿的研究内容和新的专业知识,扩宽了学生的视野。这些课程的改革,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在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为了满足主体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趋势和教学要求,很多高校通过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和完善素质等教学原则,对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压缩和调整,增加了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和隐形课程的课时,使得所授课程符合学生的心理逻辑,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成长规律。
从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看,课程设置的专业色彩和理论色彩过于浓厚。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模块课层层累积,形成了严密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庞杂、重复、缺乏时代特色课程。这对于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有一定好处,但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在多个行业领域择业。虽然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改革成果显著,但当下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是学术研究人才和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更广泛需要的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即既要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和文学功底还要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如新闻知识和文字宣传能力,法律知识和起草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的能力,广告策划知识和广告文案创作能力等,文秘知识和办文、办事、办会的能力。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新的需求方向让我们意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就促使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
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誉为是“万金油”。这个称谓一方面在说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很多领域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也在说明这个专业的“专业性”边界模糊。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和就业都出现了新的挑战。现实要求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重心要从以往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转向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我们所说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在各行各业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才以及从事新闻、传播、管理、策划等工作的人才和部分从事非建制类语言教学与培训的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广博的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所在的学校为地方性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大多以家乡为重心,辐射面积不大。因此,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要考虑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是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强调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引导以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为目标。随着危机时代的结束,无论大型三资企业,还是其他社会企事业单位,大多数社会实体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企业人才需求各有不同的特性保障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就业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具备岗位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如文秘、文案策划、行政人员、宣传部门人员等成为人才市场的紧俏人员。经过调查走访发现,一方面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在文化素养、专业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的质量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企业更多关注的是专业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单纯文凭;具体体现在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汉语言应用型专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文秘、传播、管理、文案等技能的操作本领;现代化办公设备运用能力;沟通与交际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等。这些恰好是地方性院校最需要做的,也是能做到最好的。
三、摸索中砥砺前行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3+1”顶岗实习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资源共享模式等,这些培养模式具有其潜在的优势。但是目前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主要针对自然学科理工类人才培养,在人文学科专业就业导向语境下,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外,还需要建立与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岗位技能为培养核心教学目标体系、灵活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考虑 , 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宜过强。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 , 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从精英教育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过程中 , 往往因过于追求应用性而导致专业模块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等课程内容多次庞杂、 重复 , 甚至缺乏时代特色。课程设置远远落后于本专业的发展 , 如写作课程本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 , 大部分地方高校偏重理论分析 ,很少专门针对学生能力进行训练 , 导致學生写作能力下降。
课程应该依据能力培养相应进行调整。一些紧跟时代前沿并且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如网络编辑学 、现代办公技术、公关礼仪、制作等课程加大力度;以往由于艺术类课程、自然科学概论课程、人文科学大类课程的缺乏 , 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 , 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针对现实中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比例失调的问题,解决办法为减少必修课的比例 , 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汉语言文学专业向来重视知识传授 , 轻视学生能力培养。改变 “满堂灌 ” 与 “一言堂 ” 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以笔者所在的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为例 , 自2015年开始,本校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 , 每学年设长学期、短学期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即第一學期开学前两周、 第二学期最后两周不上课 , 中文系专门安排“读书报告会 ” 、“影视观摩 ”、 “学术活动周 ” 等实践教学活动 , 由教师指定阅读书目 , 学生写读书笔记和书评 , 选择优秀书评在年级交流。 “学术活动周 ” 请教师进行学术讲座 , 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 虽难免有某些应付之作,但也不乏优秀的作品。此外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 我们推出“读百本书,写百篇文”写作工程:一年级写20篇论文,体裁和文体不限;二年级写20篇读书报告;三年级写5篇学术论文,四年级写一篇学位论文。由简到难,从低到高,学生的积极性在逐步调动中,写作水平有明显提升,最大的佐证就是近两年参加“省写作大赛”的学生和获奖的学生都在增加。在接下来的训练中,除了议论性文体的锻炼外,实用性更强的应用文书写,办公文体等等也要日趋常态化。
基于以上问题,针对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提高地方高校就业率的客观需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3+1”顶岗实习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资源共享模式等,这些培养模式具有其潜在的优势。但是目前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主要针对自然学科理工类人才培养,在人文学科专业就业导向语境下,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外,还需要建立与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岗位技能为培养核心教学目标体系、灵活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笔者认为,地方性学校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应树立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定位,也就是“单一化 ”向 “多样化 ”培养目标的转型: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根据不同行业、 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服务地方、造福地方。
参考文献:
[1]余丹.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毕节学院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