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预习的实践分析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学习中,许多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要讲,上课时注意认真听讲就行了。甚至认为预习就是在浪费时间。但预习的过程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都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就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但是,如今很多语文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对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进行预习,在认识和方法上都存有误区。有的就是简单地布置学生回家将课文多读几遍,将课后生字抄几遍并组词,学生得不到真正的思维训练,这样就完全失去了预习的意义和作用了。下面是笔者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课前预习方法。
  一、养成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并且一辈子受用不尽。
  良好的预习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教师、家长持续有效的激励和引导。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不喜欢预习,那么教师要从一开始就制定预习要求,并检查督促,让预习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对于那些自觉性不够的学生,教师要持续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家长也要做好监督作用,帮助孩子持之以恒地做好预习。
  二、多读文本
  学习课文前,理应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此,教师让学生预习课文,就应要求他们首先把课文快速浏览一遍,可借助拼音初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借助字典给生字注音,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初步知道新课中新的知识点和难点。
  再带着第一遍浏览时发现的问题,细读第二遍。此时,速度应放慢一些,边读边思考发现的问题,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简述感受,并把感受写在文间的空白处,从而对全文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有了对全文的详细了解,再尝试性地解决课后题,以检查自己在预习过程中还存在着哪些不足,以便能及时查漏补缺。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对于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先画出来当作难点,以备听课时向老师提问,当堂获得解决。
  三、钻研课题
  俗话说得好:“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通过这“眼睛”,我们可以推测文章内容,揣摩文章主旨及情节发展,提出自己的问题。这项预习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读、想、猜、问。例如教学课文《窃读记》,学生在读完标题后,开展“读、想、猜、问”学习活动时,可先让其反复读“窃读记”这一标题,咀嚼这个词的含义;再是反复想和琢磨:“我想窃读记的意思是偷偷地看书。”……然后是大胆地猜:“作者一定是喜欢看书又买不起书,才偷偷看书的吧!”……最后形成疑问:“作者为什么要偷偷地看书呢?”通过这几个步骤,学生就提前进入了文本的情境,这样一来,就把预习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学生不但学得饶有兴趣,而且效果更佳。
  四、方法引导
  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笔者在指导学生预习自学词语时,设计了一个方法,简称“四会法”,即会读、会写、会说、会用。会读就是能准确拼读,并给词语注音;会写就是能按照汉字笔画顺序,正确书写词语;会说就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语的基本意思,而不是读解释;会用就是能用词语造句,且用词准确。
  五、拓展延伸
  预习课文,不能只停留在将要学的内容上,还应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巩固旧知、发展新知以达到能灵活运用它们的效果。如学习《爬天都峰》一课,为突出天都峰的陡,文中写到“这山峰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对于“挂”字,学生不理解为什么用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望庐山瀑布》里的“挂”字来理解,这样一来就事半功倍了。
  当然,各种体裁的课文预习要求和方法略有不同,但是,只要教师多动脑筋,结合学生实际,积极探索,就能找出一条有效的途径。◆(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阳明学校)
  □责任编辑:万永勇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童心教育法越来越受小学教师青睐。调查发现,很多小学都在推行这一教法。为此,笔者在本文中着重分析其意义,阐述语文课堂教学中“童心教育法”的几点有效措施。  一、在小学教学中推行童心教育的意义  童心课程提出的总目标是:在国家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和学校童心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课程设置突出对“完满人格品质”与“创新学力”的培养。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中实现完满的生活态度与能力的培养;在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英国诗人密尔顿也说过:“在琅琅的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常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但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诵读部分却不同程度地被弱化、边缘化,学生的诵读水平每况愈下。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牢记: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绝不是语言讲出来的,而是学
摘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使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全发展。为此,我们应用教师全心的爱,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用简短的评语。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注意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事业有成的保证。  我们教育的对象通常是13-1
摘要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如何处理好应试教育与改革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这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本文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变学生不想学为乐意学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重创设各种有
摘要初中古诗文是一种充满灵性的艺术,包涵着丰富的情感。适合作为情感教育的依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古诗文的情感教育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运用多媒体展现背景资料,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运用多媒体配乐,朗诵,熏陶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运用多媒体配画,培育学生的感恩之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的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摘要阅读文本中的切入点是师生研读文章的一个突破口,其目的不只是为了读懂文本,而是最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兴趣,迅速与文本展开对话,进一步去体味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教师若能准确找到阅读文本的“切入点”,无疑是为学生阅读文本搭台建梯 。即使主题再深奥的作品,学生也能比较轻松的把握,实现文本教学的高效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在为改革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的同时,也带来了若干问题。因此,必须辩证地来看待。只有认清建构主义理论的得失,才能推动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建构主义与阅读教学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兴起了建构主义思潮,成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之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
肥胖和超重是全球性健康问题,截止到2013年,肥胖人口数已占全球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2011版语文新课标对各学段学生写字的要求有明确说明,如语文第一学段规定“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可是,现实的课堂写字教学,往往不尽如人意,虽然每节课都安排了写字教学环节,但效果大多不佳。  一、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误区  1.为师所用取舍——为教而教  哪些字是教学难点,读音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