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2574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涅槃,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桀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我1955年出生在人杰地灵的革命老区沂蒙山区。是奇石之乡临朐县吴家庙村人。由于自幼痴迷中华武术,12岁便随我的舅父王发九习武,舅父发现了我对武术的热爱,于是便将他有生之学倾囊相授。可以说是舅父为我打下了重要的武学根基。23岁那年,舅父推荐我到本县资深拳师刘士杰老先生处学习中国传统武术太祖长拳,一学便是数年,期间,受现代功夫截拳道的影响,自学截拳道意在集百家之长。
  1995年,已年逾不惑的我在武学之路上遇到了瓶颈,熟悉多种拳术和搏击技术,但却感觉没有属于自己真正的武学之路,无法真正有效的提高自己,尤其是在现代竞技和国外搏斗技术的影响下,提高自身的实战能力和技巧更是现代武学的必修之路,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经过多方走访打听,机缘巧合之下,对意拳这种内家拳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过努力寻觅,终于在1995年的春天正式拜入北京市武协意拳研究会会长,意拳第三代衣钵传人姚承光先生门下,成为入室弟子。姚承光先生是名垂武林的意拳宗师姚宗勋的长子,自幼随父进行正规系统训练,深得其父真传,后继承父亲衣钵,于当今意拳界独树一帜,享誉世界!姚承光先生以极大的精力致力于意拳的发展,现任北京市武协意拳研究会会长兼宗勋武馆馆长,同时兼任欧亚数国以及国内数省意拳组织的名誉会长及总教练。姚承光先生在出访欧洲亚洲及国内数省市的学术交流中,以骄人的战绩和言传身教的精辟教学,博得广泛赞誉,蜚声海内外。
  得良师教授,使我在自己的武学之路上又迈出了新的并且非常重要的一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除去北京向恩师求教之外,还和山东烟台的刘传春师兄经常交流切磋,在探索意拳的道路上也得到了刘春成师兄的指导。多年来恩师的教诲、同门师兄的指点,使我在探索意拳的道路上不敢懈怠,多年来致力于意拳的学习和训练。并在潍坊地区积极地推广和教授意拳。
  我今年已56岁,但每天仍坚持练武,基本功练习更是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并与时俱进结合现代人的需求自创一套健身养生方法,致力于养生康复事业的推广,如今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发扬光大,造福后人。在2008年,我成立了潍坊意拳研究会,致力于意拳在潍坊地区的推广和普及。
其他文献
知道马俊祥这个名字已是多年前的事了。在国内,现在只要一提到华夏武状元争霸赛、南少林华夏武术大赛、湖南武术节,大概也没有人不知道。  走进马俊祥家的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橱柜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奖杯。有水晶的、镀金的,有中文的、韩文的还有英文的,有冠军奖杯、有亚军奖杯,见到记者惊讶的目光,马俊祥非常自豪地打开了话匣子。  马俊祥出生于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武术之乡——甘肃省武山县,自幼习武,曾在国际、全国武术
期刊
在2011年首届湖南武术节的比赛现场,一个面目清秀,不满4岁的小朋友引起全场观众的注意。他就是荣获首届湖南武术节武坛神童奖的马伟捷。  2010年8月马伟捷还未满3岁,就随父母前往贵州观摩中美泰拳王争霸赛,在赛前观看美国拳王训练时,他不经意的戴上拳套模仿美国拳王瑞菲尔的动作开始打沙袋,赛后,美国拳王瑞菲尔专程找到马伟捷合影留念。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马伟捷会成为真正的武坛新星!  个人简介:  马
期刊
王芗斋先生1885年生于河北深县魏家林村,1963年逝世,享年七十八岁。他少年时体弱多病,从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就学中锻炼刻苦,钻研认真,很受郭老先生赞许,因之深得教益,奠定了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我国拳术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先生在学拳之始,就不拘泥于拳术派系门户之见。他认为,我国拳术有悠久历史,自有其发展过程,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每一个有成就的拳术家,都自然具有其不同的个人风格与擅长。这正是我国
期刊
“刀剑合璧术”,顾名思义,就是将十八般兵器中最重要的“刀”和“剑”合并起来练习和使用的一种武术套路。在武术史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都有各自的套路,而同时使用“刀”和“剑”的,无论在练武场所还是在书本、戏剧里都未曾见过。也许有人会问:“将两种兵器结合在一起,是奇思妙想,还是有理论根据?”对任何一项创造来说,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奇思妙想,天上就不会出现飞机;而只有奇思妙想而没有理论根据,飞机
期刊
孙闻青先生简介    孙闻青先生一大成拳理论家,文化造诣很高,在传承王芗斋拳术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成拳家汤汝琨曾在文中记载:“同学中有孙闻青君,虽较余初习时为迟,但较余再学则早三数年。其人体型甚瘦小,高不过五尺五、六,重亦只稍逾百磅。余初试习单推手时,甚喜择孙君为对手;以其体型差,当较易与之抗衡。殊不意结果则出余所料,渠体型虽小,但对余则控制自如,使余有力而无从施展。不用力则为渠所欺,用力则为
期刊
五尺长度的中华苗刀,悬挂的时候,有一种厚重、神秘、静默、渊博的美。倘被武者挥动演练,灵光出鞘,翠采混漾,那便是林中Ⅱ向箭,夜幕电闪,大河中的激昂浪花……金戈铁马的情怀、势压天下的气概,或磅礴大气,或直取紧跟,一招一式让人心灵震撼,一步一架宛若重构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  武术之乡“大把式”  武术,是沧州的魂。清晨,漫步街头,只要有广场,就会有武者的身影。黄发垂髫,舒臂弹腿,震脚惊飞鸟,击掌似鸣雷。
期刊
姚宗勋先生是我国划时代的拳学大师,在意拳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自1937年,姚宗勋先生从学于王芗斋先生开始,他抱着坚毅不拔、力学精研的治学态度,在站桩摸劲的过程中,他也遇上困难,据姚老先生,后来说:“王老之技力已臻化境,要做什么得什么,信手拈来都可发人丈外,以浑圆力为例,初学者其实并不容易掌握”。但姚老先生把浑圆力从前后、左右、上下等六面力量分开逐步摸劲,最后豁然贯通。  姚宗勋先生在王
期刊
意拳成为当今拳学之精典已为不可争辩的事实,然意拳由于深奥精辟,致使许多修习者未入其门,三年甚至十几年都未能登堂入室,诚为可惜。纵观种种弊端,老师就成了关键,有些老师本身只得到意拳的偏节末梢,他教出来的肯定不是意拳的根本,哪怕你练上十年、二十年也是茫然;有的老师故弄玄虚,把意拳搞的神神秘秘,致使许多拳学奇才被埋没,有的人练的大腹便便,行动不便,只好以惯性力去运用,或是练的全身如钢浇铁铸,任人击打无所
期刊
一提起意拳,大家就会不由想起了站桩,意拳由站桩、试力、试声、走步、发力、推手、散手等功法组成,它在健身、技击、寻理趣三个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它没有套路及固定的招式,只讲求随机随势应感而发,这是意拳的一大特点。  意拳以站桩为基础,通过意念诱导,精神假借,在无力中求有力,不动中求微动,微动中求速动的训练方法,使我们的精神与肢体高度协调统一,达到“意到、力到、肢体到”的本能反应,也即是训练我们掌握浑圆
期刊
我从少年时便开始学习各种不同派别的武术,但习武的时间越长,我越觉得缺少了什么,我意识到我学的都只长于拳脚,重在招式。  譬如,拳击注重搏斗技巧并能祖当有效地击倒对手,但都只限于肌肉及四肢的运动形式的外部表现。学习拳击时,我们并没有真正学习如何最理想地运用身体,从而能最大限度地爆发每一拳击出的力量。通常,人年纪越大,越无法持之以恒地练习,因为这一切都只关于体力和招式,也因为肌肉和耐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