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人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认识不同,导致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在融合上发生偏差,难以达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有效地推动学科间融合,本研究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方式及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融合 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总体思路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是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使学生获得独特情感体验的对话情境,并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进行拓展训练,开阔视野,增加生活体验。反之,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有机的完美结合。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主要方式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将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语文教学的工具,帮助教师烘托课堂氛围,增强语文教学的代入感。教师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与课本内容进行融合,用课件或者是网页等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另一种强调的是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探索知识的工具。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优势的网络信息资源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或者与同学协同完成一些合作目标,学会运用网络工具。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应用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文中描述的一些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形象展现给学生,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语文课标提出,中高年级的学生“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这是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提出的要求,与信息技术的第四模块“用计算机作文”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把两门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融合。如低年级的说话练习及中高年级想象作文与信息技术的“认识画板”融合,让学生先把自己想说的或者想写的内容先用美丽的色彩描绘出来,然后说一说,写一写;低年级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识记与信息技术中“认识键盘”整合,运用“金山打字通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加深对所学过的拼音字母的记忆;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特别是作文的写作、评讲与修改) 与信息技术的“初识word2000” 融合;把中高年级信息技术“网络的简单应用”这一模块的内容教学与语文教学中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融合;中高年级对优秀名篇名段的背诵与生字新词的识记与信息技术中“汉字的输入”融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增强“任务驱动”实效性
语文教学中,教师布置一系列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主动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学习中,比如板报制作任务中,过程包括版面设计、资料及图片的收集、板报排版可以从生活中撷取,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这一任务的确定,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熟练的操作,,这一任务的完成有助于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创新思维、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学生搜集资料、整理信息、提高阅读分析能力的同时,也是自己对信息技术技能掌握的一次全面的复习和巩固。有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至于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相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推保障措施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要求语文教师既有语文教学的理念,又要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在目前综合型师资还很缺乏的情况下,可以由各学科老师共同来指导学生完成这一任务的实施。如在前例中学生小报主题的确定、内容的编排上由语文老师进行指导,在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版面设计、板报排版等方面由信息技术老师进行指导和帮助。在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之间的合作尤其重要,它是给学生树立的榜样,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
(一)转变观念。
许多语文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已经基本定塑,要适应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授课可能会有些难度,更不用说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了,因此会产生简单利用信息技术凑合、以表面形式没有内容实质的方式进行教学的现象。所以,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融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要讲究实际成效,而不能只在形式上敷衍。通过适当的途径、有效的形式,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
(二)拓展能力
资源更新速度很快,教师要与时俱进,不能原地踏步,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量,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被时代所抛弃。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要做到有内容实质,不能只在表面形式上下工夫。教师除了具备一定信息知识和素养之外。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三)师生配合
学生学习的潜能是无穷的,只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灵活的学习空间,一些学生完全能够独立地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但面对大量的信息,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尚待提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多媒体用于教学,不是一种奢侈的摆设,更不是一种高科技手段的炫耀,而是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简便快捷的工具, 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是未来社会对教育的呼唤。只有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最佳融合点,才能让语文教学在新时代的教育中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李衍达.《信息技术系列教材·序》[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35-38.
[2]叶金霞.论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9):21-24.
[3]韩朝晖.网络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1(9):33-35.
【关键词】信息技术 融合 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总体思路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是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使学生获得独特情感体验的对话情境,并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进行拓展训练,开阔视野,增加生活体验。反之,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有机的完美结合。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主要方式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将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语文教学的工具,帮助教师烘托课堂氛围,增强语文教学的代入感。教师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与课本内容进行融合,用课件或者是网页等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另一种强调的是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探索知识的工具。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优势的网络信息资源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或者与同学协同完成一些合作目标,学会运用网络工具。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应用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文中描述的一些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形象展现给学生,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语文课标提出,中高年级的学生“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这是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提出的要求,与信息技术的第四模块“用计算机作文”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把两门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融合。如低年级的说话练习及中高年级想象作文与信息技术的“认识画板”融合,让学生先把自己想说的或者想写的内容先用美丽的色彩描绘出来,然后说一说,写一写;低年级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识记与信息技术中“认识键盘”整合,运用“金山打字通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加深对所学过的拼音字母的记忆;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特别是作文的写作、评讲与修改) 与信息技术的“初识word2000” 融合;把中高年级信息技术“网络的简单应用”这一模块的内容教学与语文教学中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融合;中高年级对优秀名篇名段的背诵与生字新词的识记与信息技术中“汉字的输入”融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增强“任务驱动”实效性
语文教学中,教师布置一系列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主动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学习中,比如板报制作任务中,过程包括版面设计、资料及图片的收集、板报排版可以从生活中撷取,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这一任务的确定,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熟练的操作,,这一任务的完成有助于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创新思维、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学生搜集资料、整理信息、提高阅读分析能力的同时,也是自己对信息技术技能掌握的一次全面的复习和巩固。有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至于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相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推保障措施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要求语文教师既有语文教学的理念,又要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在目前综合型师资还很缺乏的情况下,可以由各学科老师共同来指导学生完成这一任务的实施。如在前例中学生小报主题的确定、内容的编排上由语文老师进行指导,在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版面设计、板报排版等方面由信息技术老师进行指导和帮助。在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之间的合作尤其重要,它是给学生树立的榜样,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
(一)转变观念。
许多语文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已经基本定塑,要适应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授课可能会有些难度,更不用说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了,因此会产生简单利用信息技术凑合、以表面形式没有内容实质的方式进行教学的现象。所以,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融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要讲究实际成效,而不能只在形式上敷衍。通过适当的途径、有效的形式,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
(二)拓展能力
资源更新速度很快,教师要与时俱进,不能原地踏步,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量,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被时代所抛弃。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要做到有内容实质,不能只在表面形式上下工夫。教师除了具备一定信息知识和素养之外。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三)师生配合
学生学习的潜能是无穷的,只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灵活的学习空间,一些学生完全能够独立地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但面对大量的信息,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尚待提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多媒体用于教学,不是一种奢侈的摆设,更不是一种高科技手段的炫耀,而是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简便快捷的工具, 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是未来社会对教育的呼唤。只有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最佳融合点,才能让语文教学在新时代的教育中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李衍达.《信息技术系列教材·序》[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35-38.
[2]叶金霞.论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9):21-24.
[3]韩朝晖.网络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1(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