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servermainten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要想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如善于发现作文的闪光点,用肯定的态度去欣赏并利用这些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策略,发现,闪光点,精妙,优秀,构思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发现学生作文中精妙的词、句
  著名教育家家叶圣陶认为:“学生作文中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肯定。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不宜过多、过高。面对学生幼稚的作文,教师要尽量发现其闪光点,以正面肯定、鼓励为主,不求全责备,不扼杀学生创造的火花。学生只要用心去写了,在一篇作文中,总会有那么一些字词使用得比较恰当,甚至某些段落写得比较精彩。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作重点批注,并在作文讲评课上予以赏析、肯定和褒扬,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摘抄学生习作精美语句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了用得好的字词、写得好的句子、段落,但又不可能在讲评课上对每篇作文中的精美句子段落都一一赏析。但老师又不能对这些好的句子、好的段落置之不理。如果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还可能因为老师的漠视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摘抄学生作文中精美语句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可以这样操作:教师把所有作文中的精美语句抄写在黑板上,每句话的后面注明班级、姓名,同时要求学生把这些语句抄写在专门的摘抄本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把这些精美的语句打印出来,张贴在学习园地,让学生课后去抄,这样学生可以不占用上课的时间。
  3.编辑优秀作文本或者张贴优秀作文
  如果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作文的话,我们就不难发现班上也有不少优秀作文。这些作文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其中好的作文对全班同学能起示范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可以在每次作文后,把写得好的文章挑选几篇出来,经过教师修改后,让学生工整地抄写一遍,然后把它编上目录,注明作者的班级、姓名,并装订成册,作为优秀作文书在学生中传阅。每次作文就一小册,一个学期下来,就可以订成一大本。这些优秀作文不仅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时也为教学积累了资料。教师在放假前把一学期来同学们入选作文的篇数统计出来,对入选作文最多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的机会,在教室墙上办“优秀习作展览”,向家长展示学生的习作成果。临近期末,又组织学生编辑“班级优秀作文选”,让大多数学生的“作品”得以展示。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写作水平也就会有较大幅度提高。
  4.肯定学生作文中的巧妙构思
  学生思维活跃,视角独特,作文时经常会有巧妙构思出现。虽然有的作文整体水平不高,但在作文构思上却也有值得肯定之处。好的构思能给作文增色不少。所谓构思是指在动笔写作前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总体设计。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来是说文章构思就是对映在头脑中的材料作进一步的扩充、延伸、分解、组装,使之有序化最优化。
  如有学生在写《我的妈妈》时,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妈妈5年来为这个家日夜操劳的变化写了出来。他这样写5年前的妈妈:“那时妈妈在一家公司做文员,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1.63米的个头,圆圆的脸蛋、披肩长发,化个淡妆,人十分精神。”5年后的妈妈则变成:“瘦弱的身躯,瘦削的脸成天露出疲惫的神情,人整天忙个不停,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时钟。”我们先不说这个作文整体水平高不高,单看作者的构思是成功的。因为这更能反映出妈妈5年来为这个家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另外一个学生则写了一个很陈旧的故事:假期自己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皮包,包里有现钞和各类银行卡和身份证,最后交给到了派出所。如果文章只写下这个过程,无非就是记叙了一件好人好事而已。但作者却写了家人对是否交皮包给派出所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捡到东西要交给派出所,一种是自己要了,反正交上去也是白交了!这样两种思想斗争的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我在讲评时特意突出了这两个同学文章巧妙构思的好处,强调一篇作文是否成功,构思是否巧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由于教师能在作文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到被肯定和褒扬后带来的满足感和荣誉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其他文献
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反思我们以往的科学活动,都恰恰忽视这一点,我们经常带着任务去传递知识,教授技能,却很少考虑孩子们在生活中哪些方面要运用到这些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没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其实科学本身就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科学。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
期刊
【摘要】在媒体教学占主导地位的当下,笔者认为必须重视阅读教学。因为阅读是一种学习过程,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重视,阅读教学,素读,诵读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这似乎是众所周知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
期刊
【摘要】词汇是语句的基本结构单元,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在初中阶段词汇教学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词汇教学,要遵循语言教学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词汇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技巧  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在初中阶段词汇教学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意义重大,所以教师应把词汇教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词是语音,音义和语法特点三者
期刊
【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情”是由“境”激发出来的,所谓“触景生情”便是这个道理。情境是无形(情)与有形(境)的水乳交融,是精神(情)与物质(境)的和谐一致,它将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开启心灵的窗户、点燃思考的火花,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为“诱思”做好铺垫,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本文以“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期刊
音乐课在中学课程中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课程,但对于一位音乐教师来说,上好音乐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一下我们音乐教师的音乐课,在上公开课时,可以说各个都是很不错的、好样的,那都是精心准备了好久,花了好多时间和精力去反复修改、试教换来的,这样的课当然是好的。可是再看看音乐教师平时的音乐课,与公开课相比,真的是相形见拙,相差很远。  那么我们平时的音乐课应该怎样上呢?其实也很简单,首要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期刊
【摘要】在深入推进新课改进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初中美术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经验,有效性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不仅要追求活跃的气氛、丰富的信息输出,更要追求高效,只有提高教学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更应该值得我们去探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1.课堂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人员需要量的日益增加,迅速改变当前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也提供了有利条件。优化的教学手段,适用于各个学科,对于中学生物学科来说,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教学效率  生物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又是生物教学的重要途
期刊
【摘要】班级教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常常成为“被遗忘的一族”,是班级管理中最需要关注的对象。给这些孩子一个合适的支点,帮助他们正确分析原因并积极教育引导,既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也是班级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内在需要。  【关键词】弱势群体,教育对策,班级管理,成长环境,和谐  班级弱势群体是指在班级学习生活中,由于习惯、方法、智力、心理或生活条件、家庭氛围、人际
期刊
【摘要】,当今农村学校绝大多数是留守学生,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老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习知识,还要教他们怎样做事,怎样做人。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互相配合,共同承担起教育学生的重任,才能把孩子教育成才,实现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  【关键词】班主任,留守学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部深入和经济浪潮的不断冲击,近几年农村轻壮年外出打工的人遍布全国各地。农村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挣钱,把孩
期刊
【摘要】《茶馆》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在结构艺术上,《茶馆》采取了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使剧本“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同时,人物的故事、命运又紧密联系当时的时代发展,使得剧本紧针密线、形散而神凝,并且构成了一副“清明上河图”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