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性在今天已经日益凸显,但互联网关于伦理“善”与“恶”的双重品格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惑和疑虑。面对网络时代的重重危机,有必要建立一种全球的伦理规范体系来维护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网络世界;伦理;和谐
20世纪下半叶,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领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空间。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令我们困惑的道德价值观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一、网络所带来的“伦理”思考——“善”与“恶”的较量
网络以其显著的特征为不同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将不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人文风俗等都细腻而全面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文化模式都在接受着人们的检阅。也正因为网络传媒的这些特征,促使了网络传播伦理问题的形成,导致了互联网上“善”与“恶”之间的较量。
一方面,网络的自由、开放、多元无疑支撑了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可以说网络传播扩大了公众言论自由的权利,成为了弱势者的“扩音器”,同时也增强了社会道德观念的互动和社会化,而这种言论的自由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许多不公平社会现象的出现,维护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关系,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也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疏离以及道德观念的转变。有人说:“互联网在带来了社会道德的开放性、多元化,促进了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从依赖型道德向自主型道德转变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包括侵犯个人隐私、不良文化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日益严重地面临‘殖民文化’和‘文化侵略’的压力、在物理空间上进一步孤立了个人、限制和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交往方式和情感方式等一系列包括道德问题在内的社会问题。”在网络盛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群体纽带越来越松弛,最终导致群体意识淡薄和各种群体结构松散。网络中人们身份的匿名化,导致某些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经不起考验和诱惑,忘掉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破坏了网络世界的健康秩序,颠覆了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
网络时代的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和诠释自我,在这种自由与自我泛滥的基调之上,网络上的人们开始颠覆一切,只要能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发泄出现实中隐抑的东西,就敢呈现于网络,而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与处境,哪怕是別人的隐私都能拿来作为卖点。网络颠覆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感与同情心,还是法律与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
二、网络伦理与社会伦理界定的“双重标准”
由于“网络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不受空间、社会环境、自我身份等一系列限制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人们在界定“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伦理规范标准时的双重性。
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容忍的事情到了网上成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公开的事情到了网上也成为了人们竞相讨论的话题,而在现实生活中被看作只是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在互联网上却以“蝴蝶效应”传播开来。
网络世界依存于现实世界,它只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世界,网络伦理是社会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伦理的建立也必须以现实世界的伦理规范为依据。也就是说,网络伦理是由于“网络”这一电子空间的出现而产生的,与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虽有细微的不同,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我们不能认为网络伦理与现实伦理之间是两套平行的价值判断体系,网络只不过是其他社会道德在网络中的反映和延伸。当我们在给网络伦理界定其标准时必须以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界定网络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可见网络世界的伦理标准带有“双重性”。
三、建立全球伦理规范的构想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建立一种全球伦理规范,从道德、意识形态方面将全世界有机地联系起来渐渐为人们认同。全球伦理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人类伦理,是人类道德的最底线。全球伦理,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价值标准和人格态度的基本共识。就核心内容而言,全球伦理是一种对人类道德最低限度的设定,以及对人类文化最高限度地接纳的普世价值观。
在全球化浪潮的今天,在网络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全球伦理的建立与网络信息的传播之间相得益彰,全球伦理与网络伦理之间殊途同归。一方面网络媒介是推进全球伦理建立的最有力的技术工具,其传播的内容多是跨地域的文化;另一方面网络伦理与全球伦理具有趋同的道德追求,网络主体、受众的伦理道德的建立必须基于全球公民的道德责任感之上,即网络做为全球传播的媒介,其道德伦理规范必须具有全球意识。
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面对网络时代的重重危机,有必要建立一种全球的伦理规范体系来维护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和谐发展。而“尊重”“多元”“开放”“宽容”将会成为网络时代全球伦理规范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6.
[3]陈汝东.传播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网络世界;伦理;和谐
20世纪下半叶,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领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空间。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令我们困惑的道德价值观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一、网络所带来的“伦理”思考——“善”与“恶”的较量
网络以其显著的特征为不同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将不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人文风俗等都细腻而全面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文化模式都在接受着人们的检阅。也正因为网络传媒的这些特征,促使了网络传播伦理问题的形成,导致了互联网上“善”与“恶”之间的较量。
一方面,网络的自由、开放、多元无疑支撑了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可以说网络传播扩大了公众言论自由的权利,成为了弱势者的“扩音器”,同时也增强了社会道德观念的互动和社会化,而这种言论的自由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许多不公平社会现象的出现,维护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关系,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也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疏离以及道德观念的转变。有人说:“互联网在带来了社会道德的开放性、多元化,促进了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从依赖型道德向自主型道德转变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包括侵犯个人隐私、不良文化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日益严重地面临‘殖民文化’和‘文化侵略’的压力、在物理空间上进一步孤立了个人、限制和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交往方式和情感方式等一系列包括道德问题在内的社会问题。”在网络盛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群体纽带越来越松弛,最终导致群体意识淡薄和各种群体结构松散。网络中人们身份的匿名化,导致某些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经不起考验和诱惑,忘掉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破坏了网络世界的健康秩序,颠覆了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
网络时代的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和诠释自我,在这种自由与自我泛滥的基调之上,网络上的人们开始颠覆一切,只要能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发泄出现实中隐抑的东西,就敢呈现于网络,而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与处境,哪怕是別人的隐私都能拿来作为卖点。网络颠覆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感与同情心,还是法律与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
二、网络伦理与社会伦理界定的“双重标准”
由于“网络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不受空间、社会环境、自我身份等一系列限制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人们在界定“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伦理规范标准时的双重性。
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容忍的事情到了网上成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公开的事情到了网上也成为了人们竞相讨论的话题,而在现实生活中被看作只是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在互联网上却以“蝴蝶效应”传播开来。
网络世界依存于现实世界,它只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世界,网络伦理是社会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伦理的建立也必须以现实世界的伦理规范为依据。也就是说,网络伦理是由于“网络”这一电子空间的出现而产生的,与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虽有细微的不同,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我们不能认为网络伦理与现实伦理之间是两套平行的价值判断体系,网络只不过是其他社会道德在网络中的反映和延伸。当我们在给网络伦理界定其标准时必须以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界定网络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可见网络世界的伦理标准带有“双重性”。
三、建立全球伦理规范的构想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建立一种全球伦理规范,从道德、意识形态方面将全世界有机地联系起来渐渐为人们认同。全球伦理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人类伦理,是人类道德的最底线。全球伦理,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价值标准和人格态度的基本共识。就核心内容而言,全球伦理是一种对人类道德最低限度的设定,以及对人类文化最高限度地接纳的普世价值观。
在全球化浪潮的今天,在网络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全球伦理的建立与网络信息的传播之间相得益彰,全球伦理与网络伦理之间殊途同归。一方面网络媒介是推进全球伦理建立的最有力的技术工具,其传播的内容多是跨地域的文化;另一方面网络伦理与全球伦理具有趋同的道德追求,网络主体、受众的伦理道德的建立必须基于全球公民的道德责任感之上,即网络做为全球传播的媒介,其道德伦理规范必须具有全球意识。
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面对网络时代的重重危机,有必要建立一种全球的伦理规范体系来维护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和谐发展。而“尊重”“多元”“开放”“宽容”将会成为网络时代全球伦理规范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6.
[3]陈汝东.传播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