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读写结合处顺势利导
1. 句式仿写。语文课本中有的文章多处出现句式整齐、结构相似的句群,这是进行写句子训练的好素材。如《鸟语》一课里,作者用了这样的句式:“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根据这段话的句式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发现作者是抓住各种鸟的特点来写的,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猜还从哪些鸟儿的身上学到了什么?用上“从的 那里,我 。”这种句式来写。学生想到的很多。此时,学生不但多形式、多角度地表现了动物的特点,还领悟了作者别具一格的表达方法。
2. 段落仿写。课文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好榜样。中年级有很多课文都有结构严谨,可供仿性作的段落,教师重点引导学生阅读这样的段落,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用的表达技能。如《燕子》第1自然段抓住了燕子的“活泼机灵”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在教學中,我在多媒体中映示一只公鸡,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用两三句话把公鸡的体态写出来,再让学生课后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进行体态描写。到后来,学生甚至能自觉地把这种方法用在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上去了。
一些围绕中心句展开具体场景描写的好段,也是很值得让学生进行仿写的。如《庐山的云雾》一文的第3自然段,我除了让学生展开想象还会有怎样的变化,还让学生以“天上的白云千变万化。眼前的白云,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写一段话。
3. 诗歌仿写。有些现代诗歌每节的结构形式很相似,例如,《秋天》一文就比较典型:“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穿紫袍。”学生可以参照它的形式,尝试写一两节诗歌,为学生走进诗歌的殿堂埋下种子。
二、 在情感共鸣处一触即发
教学中,学生入情入境,自然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这时候安排小练笔,就能达到“情动辞发”。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可以让学生一吐为快。例如,教学《开天辟地》一课,体会“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地之间,不让他们重新合拢。” 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的训练:“盘古呀盘古,你一定很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吧?你为什么不愿意休息呢?”在学生的发言中,一个具有伟大献身精神的大神的形象屹立于笔下、脑中。《掌声》这课中,也能多处让学生与英子、英子的同学进行心灵的沟通。学生在这些训练中,与文中人物走得更近,受到人物高尚品格的熏陶,写话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 在文本留白处激活潜能
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中略写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练笔的形式把这些“空白”补充出来,使它变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这样,不仅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还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1. 情节延伸。“言虽尽,意未穷”,不少课文的结尾让读者回味无穷,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我们如果能顺势进行引导,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推测,延伸课文情节,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表达的欲望。例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教学后,我问学生:“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请同学联系课文内容把故事继续写下去。教师顺势利导,学生顺藤摸瓜,进行了再创造,发展了思维,内化了内容,也训练了表达能力。
2. 悬念补白。(1) 挖掘内涵。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词语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交流中,深入理解内容,真切地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里,李时珍“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地查访药材,途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发生怎样的事情?学生想象可能会发生的情景,写成一个小故事,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李时珍师徒不怕吃苦,一心为民造福的精神。
(2) 填补空缺。只要我们认真解读教材就不难发现,文本中很多地方都以相似的句式列举一系列的例子,但为了使文章显得简洁,又为了给学生留一片想象的空间,在列举两三个例子后,就用上了省略号。在这省略号里,学生就可以进行大展想象的翅膀了。例如,《荷花》一文中写道:“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好一个省略号,还有什么过来了?会告诉我什么?
3. 标点想象。语文教学中有一重要的板块资源,就是标点。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等都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果适时的利用起来,进行有效练笔,更能促使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如《兵马俑》一课着重描写了兵马俑鲜活的神态。文本以“有的……好像……”的句式写神态各异的兵马俑,最后以“……”给学生留下想象练笔的空间。教学中,笔者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进行练笔。出示将军俑、武士俑、老兵俑、年轻佣等一系列图片,让学生展开联想,用文中的句式写写兵马俑的神态,充实文中的“……”。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在学生的笔下得以充分展现。
在小练笔训练中,我们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进行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盼望下次更进一步。练笔中要体现对学生的亲切感,注重交流,重在鼓励。所以,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小练笔中的优点,对好的段落、好的句子、好的词语以及立意、布局的优点加以赞赏。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降低要求,更应沙里淘金,劣中寻优,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提高其练笔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喜上眉梢,笑在心里,急于写好下一次小练笔。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桥林小学)
1. 句式仿写。语文课本中有的文章多处出现句式整齐、结构相似的句群,这是进行写句子训练的好素材。如《鸟语》一课里,作者用了这样的句式:“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根据这段话的句式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发现作者是抓住各种鸟的特点来写的,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猜还从哪些鸟儿的身上学到了什么?用上“从的 那里,我 。”这种句式来写。学生想到的很多。此时,学生不但多形式、多角度地表现了动物的特点,还领悟了作者别具一格的表达方法。
2. 段落仿写。课文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好榜样。中年级有很多课文都有结构严谨,可供仿性作的段落,教师重点引导学生阅读这样的段落,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用的表达技能。如《燕子》第1自然段抓住了燕子的“活泼机灵”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在教學中,我在多媒体中映示一只公鸡,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用两三句话把公鸡的体态写出来,再让学生课后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进行体态描写。到后来,学生甚至能自觉地把这种方法用在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上去了。
一些围绕中心句展开具体场景描写的好段,也是很值得让学生进行仿写的。如《庐山的云雾》一文的第3自然段,我除了让学生展开想象还会有怎样的变化,还让学生以“天上的白云千变万化。眼前的白云,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写一段话。
3. 诗歌仿写。有些现代诗歌每节的结构形式很相似,例如,《秋天》一文就比较典型:“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穿紫袍。”学生可以参照它的形式,尝试写一两节诗歌,为学生走进诗歌的殿堂埋下种子。
二、 在情感共鸣处一触即发
教学中,学生入情入境,自然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这时候安排小练笔,就能达到“情动辞发”。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可以让学生一吐为快。例如,教学《开天辟地》一课,体会“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地之间,不让他们重新合拢。” 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的训练:“盘古呀盘古,你一定很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吧?你为什么不愿意休息呢?”在学生的发言中,一个具有伟大献身精神的大神的形象屹立于笔下、脑中。《掌声》这课中,也能多处让学生与英子、英子的同学进行心灵的沟通。学生在这些训练中,与文中人物走得更近,受到人物高尚品格的熏陶,写话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 在文本留白处激活潜能
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中略写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练笔的形式把这些“空白”补充出来,使它变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这样,不仅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还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1. 情节延伸。“言虽尽,意未穷”,不少课文的结尾让读者回味无穷,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我们如果能顺势进行引导,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推测,延伸课文情节,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表达的欲望。例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教学后,我问学生:“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请同学联系课文内容把故事继续写下去。教师顺势利导,学生顺藤摸瓜,进行了再创造,发展了思维,内化了内容,也训练了表达能力。
2. 悬念补白。(1) 挖掘内涵。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词语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交流中,深入理解内容,真切地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里,李时珍“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地查访药材,途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发生怎样的事情?学生想象可能会发生的情景,写成一个小故事,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李时珍师徒不怕吃苦,一心为民造福的精神。
(2) 填补空缺。只要我们认真解读教材就不难发现,文本中很多地方都以相似的句式列举一系列的例子,但为了使文章显得简洁,又为了给学生留一片想象的空间,在列举两三个例子后,就用上了省略号。在这省略号里,学生就可以进行大展想象的翅膀了。例如,《荷花》一文中写道:“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好一个省略号,还有什么过来了?会告诉我什么?
3. 标点想象。语文教学中有一重要的板块资源,就是标点。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等都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果适时的利用起来,进行有效练笔,更能促使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如《兵马俑》一课着重描写了兵马俑鲜活的神态。文本以“有的……好像……”的句式写神态各异的兵马俑,最后以“……”给学生留下想象练笔的空间。教学中,笔者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进行练笔。出示将军俑、武士俑、老兵俑、年轻佣等一系列图片,让学生展开联想,用文中的句式写写兵马俑的神态,充实文中的“……”。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在学生的笔下得以充分展现。
在小练笔训练中,我们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进行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盼望下次更进一步。练笔中要体现对学生的亲切感,注重交流,重在鼓励。所以,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小练笔中的优点,对好的段落、好的句子、好的词语以及立意、布局的优点加以赞赏。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降低要求,更应沙里淘金,劣中寻优,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提高其练笔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喜上眉梢,笑在心里,急于写好下一次小练笔。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桥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