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学内容是渗透、夯实的物质基础
教师与学生以教材为媒介,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但是即使是新教材,因为它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要灵活有效得处理好教材。譬如说,不同地域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其感知、领悟的能力也就不一样,我们在教学中对课文的切入、启发、激发和组织等等各个方面也就要有所区别,形成有效的个性。另外,与新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是“必修本”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切不可视为有无。我们知道,单凭一本教材完成教学任务,培养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语文读本》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移到课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养成阅读习惯,形成自学能力。笔者的做法是,在学期初,组织学生商讨,制订阅读计划;在落实过程中督促检查,并力求方式的多样性,努力做到有趣、有益、有效,以免规定的任务流于空谈。这样做下来的效果相当明显,它既拓展阅读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又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习惯乃至阅读意识和能力。
2、正确的教学原则是渗透、夯实的灵魂
首先,应该遵循有序原则,在有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定的系统。新教材阅读训练可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写作训练也分为三个阶段,口语训练分为两个阶段,构成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的训练体系,对能力作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安排,体现了语文学习的阶梯式上升的特点。其实,这一点在教材的编排上已经很好得得到了体现。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除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阅读心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中心目标外,还应该注意指导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大致的思路可以是:第一年“学会”。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品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其次,应该遵循直观原则。在直观的前提下,优化学生的感悟意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感性知觉开始的,感知生活、感受生活是前提。语文的感觉主要是语言。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丰富的感知材料。其中文言诗文的篇幅占近50%,要求熟读背诵的要占3/4。按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本无法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在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的前提下,大胆放手,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自我品读,熟读背诵。当然放手不是放任,必须规定时间,并且辅之以形式多样的反馈机制,以提高效率。这期间,教师也须在难点上作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文言文及其学习的规律。学生背多了,积累多了,语感自然就形成了。这种直觀获得的文言语感和知识、形成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方法,比之教师的越俎代庖,其效果要好多了。因为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表层的东西,而是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现代文作品的教学也是这样——推而广之,其他作品的教学,不也是情同此理么?
3、清晰的教学过程是渗透、夯实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这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表现。袁振国先生在他的《教育新理念》一书中对此有过这样的精辟阐释:“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其实,教学应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其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能力培养、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培养自学能力的宗旨。经过这样的有条理的训练,自学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样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4、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渗透、夯实的翅膀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要明确训练重点。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张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因此,改进教法,必须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为原则。“教会学生学习”不仅是当今教育界的共识,也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作品的阅读,每一单元都有它的学习重点,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重点又彼此联系,呈现出一种由基础到复杂的逐渐提高的整体特征,体系非常科学。既然每个单元每一课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教学就会有的放矢,而不会四面出击。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教师也完全沉浸在文章的意境中,范读到第四段时简直可以说是“得意忘言”的地步,仿佛自己就是当时的朱自清先生,由于学生朗读的时间充分,稍加点拨,学生就很容易感知作者感情的变化。每个重点都这样落实到位,长此以往,循序渐进,学生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学生的能力也会随之逐渐提高。
第二、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加强教学的人文性。新教材所依据的《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教材相应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约占了60%。如果按传统的惟理是尚的教学方法,重逻辑轻直观,重理性轻感情,重灌输轻领悟,把具体的形象抽象化,把道理讲深讲透,微言大义,学生就会失去思想感情的教育、失去情感的陶冶、失去审美的提高,总之,就会失去人文的滋养。明智的做法应该是:
(1)文学作品的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为主,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2)文学作品的教学应遵循文学自身的规律。如小说着力表现的是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较量,而人性是共同的,从人性上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才是抓住了根本,千万不要再用贴标签的方式,将人物“阶级化”、单一化,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才是文学。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和文学底蕴等,让文学教育真正能培养人,培养个性,培养人格。
教师与学生以教材为媒介,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但是即使是新教材,因为它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要灵活有效得处理好教材。譬如说,不同地域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其感知、领悟的能力也就不一样,我们在教学中对课文的切入、启发、激发和组织等等各个方面也就要有所区别,形成有效的个性。另外,与新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是“必修本”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切不可视为有无。我们知道,单凭一本教材完成教学任务,培养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语文读本》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移到课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养成阅读习惯,形成自学能力。笔者的做法是,在学期初,组织学生商讨,制订阅读计划;在落实过程中督促检查,并力求方式的多样性,努力做到有趣、有益、有效,以免规定的任务流于空谈。这样做下来的效果相当明显,它既拓展阅读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又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习惯乃至阅读意识和能力。
2、正确的教学原则是渗透、夯实的灵魂
首先,应该遵循有序原则,在有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定的系统。新教材阅读训练可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写作训练也分为三个阶段,口语训练分为两个阶段,构成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的训练体系,对能力作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安排,体现了语文学习的阶梯式上升的特点。其实,这一点在教材的编排上已经很好得得到了体现。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除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阅读心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中心目标外,还应该注意指导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大致的思路可以是:第一年“学会”。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品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其次,应该遵循直观原则。在直观的前提下,优化学生的感悟意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感性知觉开始的,感知生活、感受生活是前提。语文的感觉主要是语言。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丰富的感知材料。其中文言诗文的篇幅占近50%,要求熟读背诵的要占3/4。按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本无法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在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的前提下,大胆放手,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自我品读,熟读背诵。当然放手不是放任,必须规定时间,并且辅之以形式多样的反馈机制,以提高效率。这期间,教师也须在难点上作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文言文及其学习的规律。学生背多了,积累多了,语感自然就形成了。这种直觀获得的文言语感和知识、形成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方法,比之教师的越俎代庖,其效果要好多了。因为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表层的东西,而是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现代文作品的教学也是这样——推而广之,其他作品的教学,不也是情同此理么?
3、清晰的教学过程是渗透、夯实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这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表现。袁振国先生在他的《教育新理念》一书中对此有过这样的精辟阐释:“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其实,教学应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其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能力培养、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培养自学能力的宗旨。经过这样的有条理的训练,自学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样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4、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渗透、夯实的翅膀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要明确训练重点。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张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因此,改进教法,必须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为原则。“教会学生学习”不仅是当今教育界的共识,也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作品的阅读,每一单元都有它的学习重点,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重点又彼此联系,呈现出一种由基础到复杂的逐渐提高的整体特征,体系非常科学。既然每个单元每一课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教学就会有的放矢,而不会四面出击。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教师也完全沉浸在文章的意境中,范读到第四段时简直可以说是“得意忘言”的地步,仿佛自己就是当时的朱自清先生,由于学生朗读的时间充分,稍加点拨,学生就很容易感知作者感情的变化。每个重点都这样落实到位,长此以往,循序渐进,学生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学生的能力也会随之逐渐提高。
第二、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加强教学的人文性。新教材所依据的《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教材相应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约占了60%。如果按传统的惟理是尚的教学方法,重逻辑轻直观,重理性轻感情,重灌输轻领悟,把具体的形象抽象化,把道理讲深讲透,微言大义,学生就会失去思想感情的教育、失去情感的陶冶、失去审美的提高,总之,就会失去人文的滋养。明智的做法应该是:
(1)文学作品的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为主,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2)文学作品的教学应遵循文学自身的规律。如小说着力表现的是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较量,而人性是共同的,从人性上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才是抓住了根本,千万不要再用贴标签的方式,将人物“阶级化”、单一化,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才是文学。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和文学底蕴等,让文学教育真正能培养人,培养个性,培养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