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在伊拉克得到的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217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美国当时发动战争的动机为何,在战争结束两年之际回头看,要分析美国获取的利益,确实不应仅在土地、石油等具体利益的层次。一个关键地区的“改造”,一种意识形态的推广,一系列国家议程的确立,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要深远得多。
  自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争结束至今已有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在战争中付出的代价逐步显现。例如,美国在主要战斗结束后的人员伤亡数量大大超过了战争期间的数字;伊拉克经济重建工作的困难程度也是经过两年的停滞才为美国决策者所认识。同样,在美国的“收获”方面,两年的时间也可以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些。
  
  布什的期待正在实现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最符合美国“心意”的变化应该是今年年初以来大中东地区不同程度出现的“民主化”进程。4月12日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的演讲中,再次借美军士兵的口来阐述了他一以贯之的想法:“只要我们能够改变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其他国家也会跟进。未来20年,美国人就再也不会重蹈9.11这样的遭遇了。”
  几个月来,布什期待的进程已经出现,而且在大中东地区的所有大国都有显现。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三场大选基本顺利举行,伊拉克具有种族宗教包容性的新内阁宣告成立。与此相伴随,伊拉克国内安全形势第一次出现了值得美国“谨慎乐观”的趋势。美军死亡人数从伊拉克大选前每月120~130人下降到20人左右。死于反美武装进攻和恐怖袭击的伊拉克平民人数从去年春天的每月700人和年底的每月500余人下降到现在每月300人。巴勒斯坦新任领导人阿巴斯在平息巴勒斯坦反以袭击方面,“几周内做的事情比阿拉法特过去十几年做的总和还多”。在黎巴嫩,近日发生了要维护独立与主权、要求叙利亚撤军的“雪松革命”。今年2月,沙特阿拉伯进行了第一次市政选举。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举行总统大选的宪法修正案问题上作出了让步。一位曾对布什中东政策持批评态度的美国记者就此写道,“中东表面上很稳定的旧体制正在瓦解。而每根柱子的倒塌又会碰倒另一根柱子”。一些欧洲人开始发出疑问,“难道是布什对了,我们错了吗?”
  
  为中东注入新的“动能”
  
  现在还很难断定伊拉克战争与中东地区的上述变化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抑或只是一种同时发生的关系。就如我们看到马路路面湿了,但还不能断定刚下过雨一样。因为路面的湿润可能是洒水车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中东目前的变化,更大程度上是其内部长期积累的矛盾的必然发展,也是中东人民自己的选择。但是不管中东人民如何反感伊拉克战争,如何反感美国的入侵和驻留,撞倒第一根“柱子”的,很可能就是伊拉克战争。结果变化接连就发生了。可以说,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之后给中东地区注入了新的“动能”。从美国的利益角度看,这种动能一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引发了伊拉克境内的反美武装和恐怖组织的反弹,在整个中东地区造成了普通民众反美情绪的上升。另一方面,在心理上也确实给中东各国政府和领导人施加了巨大压力,使他们无论是否真心愿意改革,都要作出一种“变革”的姿态。在地缘上,将伊朗-伊拉克-叙利亚-沙特-埃及这个“非民主”的铁板打破,使每个国家都面临各自为战的境地。在军事上,美军驻留中东,也将给伊朗、叙利亚等国带来长期的军事压力。
  
  由“反恐战争”开始演变
  
  布什进入第二任期以后,其“反恐战争”的演变更加明朗与清晰。从9.11事件到阿富汗战争,布什政府的基本精力集中在狭义的反恐上。经过伊拉克战争,美国“反恐战争”开始异化到打击恐怖主义庇护国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到第二任期开始后,布什政府开始强调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自由民主”。这一目标已经远远超出了反恐本身的含义。美国“敌人”的概念一步步被扩大,从狭义的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和恐怖活动扩展到其背后的国家行为者,然后再从恐怖分子庇护国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扩展到所有“专制国家”,到一切“无法通过广场试验的国家”。也就是说,美国的任务从清除已经对美国明确构成威胁的罪恶(恐怖主义)扩展到罪恶背后的“黑手”,再扩展到世界上的所有“阴影”。布什是一位喜欢宏大构想的总统,狭义的反恐根本不能满足他“改造”世界的愿望。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伊拉克战争是一个关键环节。正是经过这场战争,布什政府完成了超越狭义反恐,“偷换”反恐概念,以9.11事件激发出来的美国国内的巨大能量来推动维持美国优势的过程。这一战略方向的确定、民众对战略实施的支持,显然是通过伊拉克战争来塑造的。
  在这个过程中,布什得到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没有伊拉克战争的因素,没有“战时总统”对选民心理的影响,没有国家安全议题对共和党的帮助,布什能否如愿在2004年的大选中连任,实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布什借助伊拉克战争所营造的气氛连任,不仅维持了他个人的地位,同时也帮助共和党在国会扩大了优势。此外,立法和行政部门的优势更可能影响到美国司法部门未来几十年的方向。也就是说,布什只要经营得当,他有可能打造一个美国学者所谓的“右翼帝国”。
  布什多次表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不是为了伊拉克的土地、石油。无论美国当时发动战争的动机为何,在战争结束两年之际回头看,要分析美国获取的利益,确实不应仅在土地、石油等具体利益的层次。一个关键地区的“改造”,一种意识形态的推广,一系列国家议程的确立,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要深远得多。
其他文献
9月12日凌晨,日本第44届众议院选举结果揭晓。在总共480个议席中,执政的自民党获得296席。路透社评论说,小泉赢得了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场赌博。  小泉曾说,9月11日的选举将使日本迎来“战国时代”。不过不要忘了,在日本的战国时代还有一种厉害角色,叫“忍者”。他们身穿夜行服,不被人们看好,但往往在最不可能发招的时候发招,致敌于死地。而忍,在东方文化中还有忍辱负重的意味。小泉很欣赏电影大师黑泽明,
期刊
“久违”了的阿拉法特的名字最近因其堂弟穆萨·阿拉法特被杀又频繁出现在报端上。9月7日,穆萨在加沙遭一伙武装人员袭击,身中24弹,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身亡。据袭击者说,之所杀他,是为了“替天行道”。  阿拉法特一直被巴勒斯坦人民视为民族英雄而受到尊崇和爱戴。但在阿拉法特耀眼的光环下,有两个人一直备受争议,一个就是穆萨·阿拉法特,另一个是他的妻子苏哈·阿拉法特。    穆萨·阿拉法特:饱受非议死于非命 
期刊
时势造英雄,也造女英雄。默克尔,这位16年前的一位普通东德年轻女子,是如何一步步登上德国政坛顶峰,并向最高权力宝座发起冲刺的?    连日来,德国好像在上演着2000年美国大选的那一幕:两个政党、两位候选人都宣称自己在大选中获胜。9月19日,德国联邦选举局公布18日议会选举的初步统计结果。反对派联盟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获得了35.2%的得票率,以微弱优势领先于现任总理施罗德领导的社
期刊
近日,外交学院迎来了建校50周年,“外交官意味着什么?”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外交官?”等与外交官相关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也专门采访了外交学院的领导。本文想补充一些看法。    外交官的基本素质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对外交官提出过16字方针: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周总理还指出,外交官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这就要求外交官有铁的纪律和坚定的信念,用人民的利益高于
期刊
布什与现实主义者  Gary Rosen(《评论》执行编辑)  《评论》  2005年9月刊  美国犹太委员会出版    在美国政治领域,现实主义一度是两党对外政策权势集团的显著特征,支撑着“遏制”这一冷战信条。但自越战以来,现实主义思想在民主党身上基本消失,只留下共和党一家成为现实主义政治的拥趸。在2000年竞选总统时,布什一再表明他会继续发扬共和党的这种传统。但9.11事件后,布什却成为一意孤
期刊
香港迪斯尼乐园正式开园    9月12日,耗资36亿美元的香港迪斯尼乐园笑迎八方客。  迪斯尼十分看好中国市场——有着13亿日益富裕起来的人口、2.9亿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公司之所以选定在香港建一个迪斯尼乐园,是因为全世界近一半的人可在五个小时航程之内抵达香港,而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珠三角的大部分居民可在两个小时内到达这里。而香港自身的消费能力和极高的国际化程度,对亚洲其他国家游客的吸引力也
期刊
台湾民众的统独立场变化,不但牵动着岛内政党之间的合纵连横以及政治版图划分,而且影响两岸关系的紧张程度,影响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选择。因此,了解岛内民众的这种心态变化十分必要,它将有助于我们把遏独促统工作做到实处。    倾向统一的力量在流失    一般来说,岛内民众对于台湾最终定位的可能选择,可以表述为“尽快统一”、“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统一”、“维持现状,以后看情况再决定统一或独立”、“永远维持现
期刊
杨明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一场令世人惊魂的飓风似乎一下子撕破了美国危机管理“圣殿”的“黄金屋顶”,曾被不少教科书奉若圭臬的美国危机管理机制遭到质疑。联邦紧急情况管理局的失职、军队调动的缓慢、灾难过后的骚乱等确实暴露出美国应对巨大自然灾害时的管理漏洞和机制上的弊端。然而,当我们对这些已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应急反应机制进行碎片清理时,也许会发现这些管理方面的残缺绝非仅仅存在于美国的“屋
期刊
在美国政治生活中,First Lady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用语。关于该词的起源,存在种种说法。根据《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大学生词典》(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该词于1834年首次出现。但有人认为,该词出现于1863年,当时一位英国记者使用该词描述林肯总统的夫人。还有人声称该词真正流行是在1911年之后,当时在纽约一家剧院上演了一出喜剧,名叫T
期刊
现年49岁的米卡提是一名逊尼派穆斯林,曾就读于哈佛大学,是一位百万富翁。  大约在20年前,黎巴嫩内战的报道每天充斥着媒体。长枪党、真主党、马龙派、德鲁兹之类的名字猛往人的耳朵里灌。后来内战平息了,这个国家不再显山露水。不过近两个月来,黎巴嫩又往人们的眼球里跳,究其原因,竟与20年前如出一辙。这么多年了,这个国家还在原地打转吗?  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袭身亡。两周后,黎现任总理卡拉米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