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侦查讯问活动具有对抗性强的特点,它要求讯问人员从各种各样的犯罪嫌疑人口中获得案件的真相,并且整个讯问过程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要求,不得使用违法的手段。无疑,讯问人员的心理极易发生变化,形成的消极心理既会降低办案效率,又会降低办案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分析讯问人员在讯问过程中形成的消极心理及其成因,并针对这些消极心理提出调控对策,缓解和消除讯问人员的消极心理。
关键词:侦查讯问;消极心理;形成因素;调控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95-01
由于被讯问人之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别,对待讯问,有的积极配合,有的消极回避,更甚者故意颠倒是非,迷惑视线。讯问人员在讯问时会受其心理活动的影响,再加之自身有限的生理、心理素质,很容易形成消极的心理。这种消极心理不但会影响讯问活动的顺利进行,还会影响到讯问人员的身心健康。
一、讯问人员消极心理的类型
(一)讯问人员由于固有的、性格上的缺点所伴随产生的消极心理。
讯问人员由于性格、涵养、心理素质各不相同,在讯问活动中总会暴露出自身所固有的消极心理。有的讯问人员性格比较冲动,所以容易表现出急躁、缺乏耐心等消极心理;有的讯问人员心怀侥幸,面对工作应付了事,害怕遇到困难,一旦遇到狡猾点的犯罪嫌疑人,他们便会轻易地放弃主动权;更有的讯问人员十分懒惰,因为现代的侦查活动一直在强调“重证据,轻口供”,所以他们主观上并没有对讯问工作引起重视,而是过多的依靠刑事技术搜集证据。
(二)讯问人员在受到挫折和压力时所形成的消极心理。
1.急躁心理。
在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受到一定的挫折时,人类的本能反应便是慌张、烦闷。讯问人员一旦出现这种心理,便很容易失去理智,产生冲动的情绪。急躁是产生对抗行为的“始作俑者”,是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催化剂,同时在急躁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讯问人员急于验证符合自己想象的那部分,而对于不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随意忽略。
这种心理的出现来源于外界对其追求预期目标的阻却,比如有的犯罪嫌疑人时供时翻、狡猾奸诈;有的犯罪嫌疑人从头到尾都沉默不语;更甚至有的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冷嘲热讽。这些行为都阻却了讯问人员的目标。除此之外,侦查羁押有法定的期限,讯问工作必须在指定的期限完成,因为这关系到讯问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面对这个压力,再加之讯问过程的不顺利,讯问人员很容易产生急躁的心理。
2.紧张心理。
在面对困难时,人们很容易出现紧张不安的心理,具体表现在肢体发抖、出虚汗、
声音颤抖等各个方面。一旦讯问人员有了紧张的心理,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很快便会从其肢体动作和声音中辨别出来,他们便会猜测到侦查机关并没有掌握太多的犯罪证据,进而他们的气焰会更加嚣张,这样讯问人员便彻底地处于被动的局面下,讯问的主动权便掌握在了被讯问人的手中,既不利于侦查活动的进行,又打击了讯问人员的积极性。
3.畏难心理。
畏难心理是指人们在遇到困难时所产生的一种恐惧、担忧的心理。对于“急性子”型的讯问人员,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反应性高,控制能力差,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的心理;而对于“慢性子”的讯问人员,他们面对困难时不会立刻反应,容易犹豫不决、行动迟缓、反复纠结。
这种消极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今社会形势的发展,犯罪案件的数量骤增,新的犯罪手段不断涌现,社会的竞争力不断加大,而侦查、讯问的力量不足,尤其是新的诉讼法修改后对办案程序的要求更为严格,办案质量要求更高,从而引起讯问人员产生畏难心理。
4.倦怠心理。
每个人对于预期目标的追求都有一个心理能够承受的期限,一旦超过这个期限,人们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即倦怠心理。
二、讯问人员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个人的智力、素质、能力、知识、经验、对待工作的态度有差异,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缺乏自我调控能力,遇事不能沉着冷静的话,则只能任由消极心理的产生和扩大。
(二)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既包括自然的环境,也包括同事之间的交际环境。如果工作所处的自然环境恶劣,这必然会影响到讯问人员的情绪。
(三)社会因素。
讯问人员是社会的一员,其必然会受到政治、经济、工作制度和利益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犯罪侦查讯问中,由于实物证据的收集有较大的困难,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对于案件侦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该种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大多非官即贵,讯问人员的工作很容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三、讯问人员消极心理的调控对策
(一)定期开展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讯问人员可定期书写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报告,通过对自己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方法的分析,认识自己的消极心理,分析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克服它,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积极地寻找战胜困难、摆脱消极心理的途径。
(二)加强讯问人员之间的交流,定期开展交流大会。
加强讯问人员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使彼此之间互相学习长处,更有助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可以加强讯问人员之间的配合的默契,讯问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样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
(三)定期参加心理培训,掌握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心理学的知识不仅可以及时地排解自身的不良情绪,同时掌握这项技能还能够及时把握被讯问人的心理变化,提高与被讯问人的心理交往能力。
(四)讯问中要避免个人主观心理的影响。
在讯问中,要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控,克服自己的急躁、倦怠情绪,特别注意不要有特权心理,认为自己是国家工作人员便高人一等,还要注意避免职业病的心理弱点。
(五)讯问中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讯问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时间以及工作环境和方法的特殊性。因为要利用被讯问对象对于睡眠需求的这一生理弱点,许多讯问活动是在半夜进行的,这个特殊的工作时间却忽视了讯问人员的生理需求。并且讯问活动多采用车轮战,讯问人员轮番上阵,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讯问人员的工作量就会非常大,这个时候讯问人员容易对工作出现抵触情绪,不利于讯问工作的开展。因此,讯问中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参考文献:
[1]罗大华 刑事心理司法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M] 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1
[2]皮华英 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调试 [J],湖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3]李锡海 侦查心理障碍及调试研究 [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作者简介:李晓,女,河南南阳人,1989年5月生,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教师。
关键词:侦查讯问;消极心理;形成因素;调控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95-01
由于被讯问人之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别,对待讯问,有的积极配合,有的消极回避,更甚者故意颠倒是非,迷惑视线。讯问人员在讯问时会受其心理活动的影响,再加之自身有限的生理、心理素质,很容易形成消极的心理。这种消极心理不但会影响讯问活动的顺利进行,还会影响到讯问人员的身心健康。
一、讯问人员消极心理的类型
(一)讯问人员由于固有的、性格上的缺点所伴随产生的消极心理。
讯问人员由于性格、涵养、心理素质各不相同,在讯问活动中总会暴露出自身所固有的消极心理。有的讯问人员性格比较冲动,所以容易表现出急躁、缺乏耐心等消极心理;有的讯问人员心怀侥幸,面对工作应付了事,害怕遇到困难,一旦遇到狡猾点的犯罪嫌疑人,他们便会轻易地放弃主动权;更有的讯问人员十分懒惰,因为现代的侦查活动一直在强调“重证据,轻口供”,所以他们主观上并没有对讯问工作引起重视,而是过多的依靠刑事技术搜集证据。
(二)讯问人员在受到挫折和压力时所形成的消极心理。
1.急躁心理。
在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受到一定的挫折时,人类的本能反应便是慌张、烦闷。讯问人员一旦出现这种心理,便很容易失去理智,产生冲动的情绪。急躁是产生对抗行为的“始作俑者”,是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催化剂,同时在急躁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讯问人员急于验证符合自己想象的那部分,而对于不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随意忽略。
这种心理的出现来源于外界对其追求预期目标的阻却,比如有的犯罪嫌疑人时供时翻、狡猾奸诈;有的犯罪嫌疑人从头到尾都沉默不语;更甚至有的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冷嘲热讽。这些行为都阻却了讯问人员的目标。除此之外,侦查羁押有法定的期限,讯问工作必须在指定的期限完成,因为这关系到讯问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面对这个压力,再加之讯问过程的不顺利,讯问人员很容易产生急躁的心理。
2.紧张心理。
在面对困难时,人们很容易出现紧张不安的心理,具体表现在肢体发抖、出虚汗、
声音颤抖等各个方面。一旦讯问人员有了紧张的心理,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很快便会从其肢体动作和声音中辨别出来,他们便会猜测到侦查机关并没有掌握太多的犯罪证据,进而他们的气焰会更加嚣张,这样讯问人员便彻底地处于被动的局面下,讯问的主动权便掌握在了被讯问人的手中,既不利于侦查活动的进行,又打击了讯问人员的积极性。
3.畏难心理。
畏难心理是指人们在遇到困难时所产生的一种恐惧、担忧的心理。对于“急性子”型的讯问人员,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反应性高,控制能力差,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的心理;而对于“慢性子”的讯问人员,他们面对困难时不会立刻反应,容易犹豫不决、行动迟缓、反复纠结。
这种消极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今社会形势的发展,犯罪案件的数量骤增,新的犯罪手段不断涌现,社会的竞争力不断加大,而侦查、讯问的力量不足,尤其是新的诉讼法修改后对办案程序的要求更为严格,办案质量要求更高,从而引起讯问人员产生畏难心理。
4.倦怠心理。
每个人对于预期目标的追求都有一个心理能够承受的期限,一旦超过这个期限,人们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即倦怠心理。
二、讯问人员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个人的智力、素质、能力、知识、经验、对待工作的态度有差异,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缺乏自我调控能力,遇事不能沉着冷静的话,则只能任由消极心理的产生和扩大。
(二)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既包括自然的环境,也包括同事之间的交际环境。如果工作所处的自然环境恶劣,这必然会影响到讯问人员的情绪。
(三)社会因素。
讯问人员是社会的一员,其必然会受到政治、经济、工作制度和利益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犯罪侦查讯问中,由于实物证据的收集有较大的困难,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对于案件侦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该种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大多非官即贵,讯问人员的工作很容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三、讯问人员消极心理的调控对策
(一)定期开展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讯问人员可定期书写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报告,通过对自己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方法的分析,认识自己的消极心理,分析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克服它,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积极地寻找战胜困难、摆脱消极心理的途径。
(二)加强讯问人员之间的交流,定期开展交流大会。
加强讯问人员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使彼此之间互相学习长处,更有助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可以加强讯问人员之间的配合的默契,讯问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样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
(三)定期参加心理培训,掌握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心理学的知识不仅可以及时地排解自身的不良情绪,同时掌握这项技能还能够及时把握被讯问人的心理变化,提高与被讯问人的心理交往能力。
(四)讯问中要避免个人主观心理的影响。
在讯问中,要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控,克服自己的急躁、倦怠情绪,特别注意不要有特权心理,认为自己是国家工作人员便高人一等,还要注意避免职业病的心理弱点。
(五)讯问中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讯问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时间以及工作环境和方法的特殊性。因为要利用被讯问对象对于睡眠需求的这一生理弱点,许多讯问活动是在半夜进行的,这个特殊的工作时间却忽视了讯问人员的生理需求。并且讯问活动多采用车轮战,讯问人员轮番上阵,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讯问人员的工作量就会非常大,这个时候讯问人员容易对工作出现抵触情绪,不利于讯问工作的开展。因此,讯问中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参考文献:
[1]罗大华 刑事心理司法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M] 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1
[2]皮华英 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调试 [J],湖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3]李锡海 侦查心理障碍及调试研究 [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作者简介:李晓,女,河南南阳人,1989年5月生,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