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中职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中职教育成为地区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但是少数民族中职生汉语文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试从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少数民族中职生汉语文水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职生;汉语文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2-249
《论语·卫灵公》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同时《论语·先进篇》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少数民族中职生与其他中职生具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在现代中等职业教育汉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采取“一概而论”、“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民族语言习惯、升学就业困难等问题,注重“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的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一、针对年龄特点,通过朗读的形式,培养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汉语语感,提高认读能力。
目前中职生多数为初中毕业学生,少部分为高中毕业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朦胧的阶段,渴望独立、勇于表现,期待被尊重,融入社会比其他同龄的普通教育学生有更强的社会交往意识,也更表现出社会化倾向。作为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由于从小所处的语言环境的不同,在汉语文学习中存在严重的自卑感与强烈的自尊心交织,既渴望表达自己又羞于开口的矛盾心理。面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的矛盾心理,在汉语文教学中应通过朗读的形式予以疏导。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个有着复杂心理、生理变化的人类驾驭语言的过程,在朗读中体会文章叙述节奏和音乐美,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从而训练对文章字句的分析能力,这样有助于练习语言,增强话语的流利程度,对身心也有好处,还可以培养开朗的个性等。同时通过大声的朗读,还可以纠正错误的发音,培养汉语语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针对民族语言习惯,开设民族语与汉语语法比较课程,纠正少数民族学生错误的汉语语法习惯。
以彝语与汉语为例:彝语属汉藏玉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大方言区,分别为北部方言、南部方言、西部方言、东部方言、中部方言和东南部方言,其中凉山彝语属于北部方言,该方言语音保留较好,使用人口众多,分布地区广,与汉语言语法相比,比较具有代表性。虽然汉语和彝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但彝语与汉语语法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语序上的差别。
汉语的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在动词之后,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动词和形容词之后。汉语的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后。汉语只能说“吃饭了”,而不能说“饭吃了”。而在凉山彝语中,宾语只能是前置于动词前的一种形式,是动词的前置成分,位于动词之前而不能位于动词之后。因此,我们只能说“我饭吃”,不能说“我吃饭”,诸如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同的语言体系之间存在的语法差异,成为少数民族学生说汉语、书写汉语文章面临的最大困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职学校开设民族语与汉语语法比较课程成为一项必要的汉语文教学课题,通过语法对比纠正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错误的语法习惯,是提高少数民族中学生汉语文说、写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针对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升学就业中的困难,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针对性汉语文教学。
在高等教育的扩招和普高热的持续升温下,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职教育学生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业困难重重,以凉山州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为例,大多数学生为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农村初中毕业的彝族学生,多数由于家庭条件不允许或升高无望而选择卫校,生源整体素质良莠不齐,他们希望就读卫校后能有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最近几年随着高等医学院对护理本科、专科生的连续大量招收,加上卫生行业产业升级的影响,使得医院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从凉山州各级医院招聘条件来看,很多只招考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专业学生,明确表示不招收中职学历的护理毕业生,导致大量的中职学生感到就职无望。针对这种情况,多数学生选择往更高学历提升,如参加对口高职、普通专科入学考试……现实中中职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接受的语文、教学与普通高中相比存在教学力度不足、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缺乏系统训练,在升学就业考试中存在明显劣势,特别是其中的少数民族学生面对的竞争更加的激烈。在以汉语言作答、行文的升学考试中如何有效把握考题信息,正确表述自己的答案,部分学生显得力不从心。面对这样的现实,中职教育中的汉语文教学,要基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紧盯升学、就业中的热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多加入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例如对历年对口高职试题参考标准答案格式的分析,教授学生如何有条理、有逻辑的回答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再如针对事业单位的行政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开展专门培训,切实解决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因语言原因产生的就业升学困难等等。
四、结语
按照《國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文件精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优化教育结构,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教比大体相当,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人员和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政策、金融支持力度,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办好内地少数民族中职班。关于如何解决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语言差异问题,我们应该在中职教育汉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帮助找寻途径方式。
参考文献
1.高霞, 朱正才, 杨惠中. 朗读在外语教学和测试中的作用[J]. 外语界, 2006(2):64-71.
2.孙阳.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 保定学院学报, 2013(5):108-112.
3.撒莎. 彝汉双语的语法特点对比及教学启示[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2(6):86-87.
4.韦恩豪. 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J]. 新课程·下旬, 2015(10).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职生;汉语文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2-249
《论语·卫灵公》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同时《论语·先进篇》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少数民族中职生与其他中职生具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在现代中等职业教育汉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采取“一概而论”、“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民族语言习惯、升学就业困难等问题,注重“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的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一、针对年龄特点,通过朗读的形式,培养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汉语语感,提高认读能力。
目前中职生多数为初中毕业学生,少部分为高中毕业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朦胧的阶段,渴望独立、勇于表现,期待被尊重,融入社会比其他同龄的普通教育学生有更强的社会交往意识,也更表现出社会化倾向。作为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由于从小所处的语言环境的不同,在汉语文学习中存在严重的自卑感与强烈的自尊心交织,既渴望表达自己又羞于开口的矛盾心理。面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的矛盾心理,在汉语文教学中应通过朗读的形式予以疏导。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个有着复杂心理、生理变化的人类驾驭语言的过程,在朗读中体会文章叙述节奏和音乐美,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从而训练对文章字句的分析能力,这样有助于练习语言,增强话语的流利程度,对身心也有好处,还可以培养开朗的个性等。同时通过大声的朗读,还可以纠正错误的发音,培养汉语语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针对民族语言习惯,开设民族语与汉语语法比较课程,纠正少数民族学生错误的汉语语法习惯。
以彝语与汉语为例:彝语属汉藏玉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大方言区,分别为北部方言、南部方言、西部方言、东部方言、中部方言和东南部方言,其中凉山彝语属于北部方言,该方言语音保留较好,使用人口众多,分布地区广,与汉语言语法相比,比较具有代表性。虽然汉语和彝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但彝语与汉语语法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语序上的差别。
汉语的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在动词之后,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动词和形容词之后。汉语的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后。汉语只能说“吃饭了”,而不能说“饭吃了”。而在凉山彝语中,宾语只能是前置于动词前的一种形式,是动词的前置成分,位于动词之前而不能位于动词之后。因此,我们只能说“我饭吃”,不能说“我吃饭”,诸如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同的语言体系之间存在的语法差异,成为少数民族学生说汉语、书写汉语文章面临的最大困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职学校开设民族语与汉语语法比较课程成为一项必要的汉语文教学课题,通过语法对比纠正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错误的语法习惯,是提高少数民族中学生汉语文说、写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针对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升学就业中的困难,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针对性汉语文教学。
在高等教育的扩招和普高热的持续升温下,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职教育学生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业困难重重,以凉山州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为例,大多数学生为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农村初中毕业的彝族学生,多数由于家庭条件不允许或升高无望而选择卫校,生源整体素质良莠不齐,他们希望就读卫校后能有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最近几年随着高等医学院对护理本科、专科生的连续大量招收,加上卫生行业产业升级的影响,使得医院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从凉山州各级医院招聘条件来看,很多只招考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专业学生,明确表示不招收中职学历的护理毕业生,导致大量的中职学生感到就职无望。针对这种情况,多数学生选择往更高学历提升,如参加对口高职、普通专科入学考试……现实中中职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接受的语文、教学与普通高中相比存在教学力度不足、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缺乏系统训练,在升学就业考试中存在明显劣势,特别是其中的少数民族学生面对的竞争更加的激烈。在以汉语言作答、行文的升学考试中如何有效把握考题信息,正确表述自己的答案,部分学生显得力不从心。面对这样的现实,中职教育中的汉语文教学,要基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紧盯升学、就业中的热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多加入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例如对历年对口高职试题参考标准答案格式的分析,教授学生如何有条理、有逻辑的回答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再如针对事业单位的行政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开展专门培训,切实解决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因语言原因产生的就业升学困难等等。
四、结语
按照《國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文件精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优化教育结构,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教比大体相当,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人员和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政策、金融支持力度,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办好内地少数民族中职班。关于如何解决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语言差异问题,我们应该在中职教育汉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帮助找寻途径方式。
参考文献
1.高霞, 朱正才, 杨惠中. 朗读在外语教学和测试中的作用[J]. 外语界, 2006(2):64-71.
2.孙阳.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 保定学院学报, 2013(5):108-112.
3.撒莎. 彝汉双语的语法特点对比及教学启示[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2(6):86-87.
4.韦恩豪. 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J]. 新课程·下旬,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