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童在《黄雀记》中采用荒诞叙事,表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社会及人性的荒诞性。在设定的“香椿树街”与“井亭医院”两个关键性叙事空间里,采用荒诞叙事手法从纵向和横向对人物命运进行编织。通过浮华荒诞人生的表象,深入探究历史与人性的本真。
关键词:《黄雀记》 苏童小说 荒诞叙事
一直以来苏童小说是以短篇见长。直到2013年《黄雀记》的出版成为其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也是对苏童长篇小说创作最大的认可与肯定。一部成熟的作品无疑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艺术创作手法——荒诞叙事手法的解读,进一步挖掘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黄雀记》分为“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三大部分,构建了“香椿树街”与“井亭医院”两个叙事空间,用荒诞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保润、柳生、小仙女三位少年间的危险关系与无常青春。荒诞本意是指音乐中的不协调或者不和谐,后引申为不可思议、不合逻辑、不合情理,是一定时期的客观现实以外的东西,是难以理解的。“什么是文学的叙事(narration)?简单地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荒诞叙事可理解为叙事的颠倒,它是按一定的艺术创造逻辑,打破和改造生活常态,重新排列和解构生活秩序。荒诞也可以被看是作睁着眼的梦,它是以超经验的观念性世界反映经验性的现实世界。”《黄雀记》中荒诞叙事贯穿整部作品,主要集中表现在以“香椿树街”的“老宅”与“井亭医院”的“水塔”两个空间展开的故事情节。
一、“香椿树街”及其“老宅”
故事开始的叙事空间选取了苏童文学地图上有名的南方小镇“香椿树街”。在第一部分“保润的春天”中,用了八小章讲述了祖父“丢魂”的故事。文章开头讲述了祖父特殊的癖好——拍遗照。荒诞可笑但又悲凉无奈。每年拍遗照的日子是祖父的节日,当天祖父会格外讲究仪容,剃头修面,挖耳屎,拔鼻毛,衣冠楚楚,神色庄严。终于在一次补拍遗照时,祖父的魂随着一股青烟飞走了。从此丢了“魂”的祖父就成为“一颗疯癫的不老松,以家族的名义幸存于世”,不敢死,不能死也不会死。为了找到丢失的“魂”,疯癫的祖父开始找“魂”。在对“丢魂”与“找魂”事件叙事时采用了荒诞的叙事手法,从祖父疯癫的话语中追溯历史,侧面反映出保润的家族变迁历史、香椿树街的发展变革史与整个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丢魂”這一事件如果用现实主义手法描述实则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然而用荒诞叙述手法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影射出人物在外在环境下的压抑状态。祖父“找魂”的举动演变成了整个香椿树街的“掘金”行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都怀有一夜致富的梦想,各自心里打着发财的小算盘。“找魂”举动本身就很荒诞,“祖父在香椿树节的刨挖寻找行为,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作家苏童对历史的一种深入追问的探究”属于精神层面对灵魂的追问;而“掘金”行为便是一种虚无,属于物质层面的追求和执迷,也正是人性在历史变革时期失去信仰,精神空虚的外在表现,甚至是另一种丢“魂”的表现。在这栋“老宅”里祖父形象如同是连接祖宗与后辈的纽带。祖父找“魂”实则是在找祖宗。在祖父被捆绑束缚进入井亭医院之后,祖宗以家蛇的形象出现。后辈保润及其父母对祖宗的态度则是“这样草率地处理祖先的灵魂,保润感到一些亵渎,亵渎中隐隐夹杂了莫名的刺激”荒诞叙事背后透露出人性的异化与虚无,与自我放逐。在第三部分“白小姐的夏天”中,白小姐因无处可去,在柳生的安排下入住这所“老宅”。与“魂”正面碰撞之后,在不知的情况下将保润祖父苦苦找寻十几年的“魂”又给丢弃了。不管是少年时的小仙女还是青年时的白小姐,她们的“魂”早已被湮没在浮华躁动的物质社会中。她如同是穿梭在物质与虚荣之中失“魂”的幽灵,一步步堕落成出卖肉体的白小姐。在面对“魂”的示威和柳生的死亡后,她被追打无路可走跳进漂浮着垃圾、避孕套与一层工业油污的小河里。在整个世界都觉得她肮脏,拒绝她后,她醒悟般地接受河水对她的肉体罪恶与灵魂空洞的洗礼。那时“她看见了自己绛紫色的魂,一绺一绺散开的魂,一绺一绺绛紫色的魂。它们缓缓上升,与天上的白云融合在一起。”荒诞叙事将沉重的肉身与轻逸的灵魂表述得很形象,白小姐经过河水的洗涤之后找回了被湮没已久的“魂”。
二、“井亭医院”及其“水塔”
井亭医院是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叙事空间,这是一家坐落在城乡结合地带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在小说中对于疾病的描述采用了隐喻化,陌生化以及荒诞化,这里的病人都是丢“魂”的人。保润的祖父丢“魂”后就被保润家流放到这里。因为丢“魂”便将“香椿树街”与“井亭医院”这两个叙事空间联系起来。在井亭医院有各式各样丢“魂”的人:有为了找“魂”四处挖掘而被认定为疯子的保润祖父;有因为犯花痴丢“魂”的柳娟;有一夜暴富又时时担心自己遭人迫害的郑老板;有时过境迁、英雄暮年无用武之地的康司令;有被人迫害寻找组织庇佑的秃头男子……这都是社会转型时期下国民心理紊乱,表现出迷惘和焦虑。这种不适应的情绪未能找到适当渠道得以舒缓,进而表现为集体“丢魂”。“井亭医院”也就成为特殊的标志,所有丢“魂”人的聚居地。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认为“疯子是最正常的人”,他们更能看透现实和历史,通过荒诞叙事揭示最接近人性本质的内涵,并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水塔”是青春期朦胧爱情的滋生地,但却因为荷尔蒙的作用成为了罪恶的象征。受害者小仙女因为包庇罪犯诬陷好人,使得保润与柳生的人生发生错位,进而自己也从受害者沦落成为罪恶的同盟军。在对罪恶铭记与遗忘的抉择中,大多数人选择了遗忘。将“水塔”改造成为香火庙的柳生,“依照他的理解,菩萨的手势不是代表宽恕,便是代表遗忘。他感到安心,彻底信任了那片金光。”通过求神拜佛来消解内心的罪恶,求得片刻的安宁,为遗忘过去、遗忘罪恶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慕名前来“水塔”上香的香客们为了求得菩萨的特殊的眷顾,也是大费周章大清早破门而入争抢着上头香。这种荒诞的行为深刻地揭示出国民内心信仰的缺失与人性的异化,这种不协调的荒诞中透露出深刻的讽刺意味。荒诞叙事通过一种反常规、非理性、非现实的新奇现象对原本熟悉的人与物进行陌生化。也正是这种陌生化给人们带来视觉与心理的冲击,这不单单迎合了人们求新猎奇心理,更是以荒诞的形式展示出更为深刻的意蕴。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打破计划经济,这不仅打破了国民的生活常态,也改变了他们之前的精神支柱和人生准则。信仰出现危机,宏大叙事模式不能阐释这种内心的敏感与焦虑。因此,苏童通过荒诞叙事挖掘被刻意遗忘的历史,在对人生状态的传达和过程叙述中,揭示人生价值和生命本质。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2]王绯.当今荒诞品格小说探微文学自由谈 [J].1985(创刊号)
[3]王春林.精神困境的诘问与艺术表现 [J].文情关注,2013(9).
[4]苏童.黄雀记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年.
作者简介:王一莎(1985—),女,陕西咸阳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黄雀记》 苏童小说 荒诞叙事
一直以来苏童小说是以短篇见长。直到2013年《黄雀记》的出版成为其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也是对苏童长篇小说创作最大的认可与肯定。一部成熟的作品无疑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艺术创作手法——荒诞叙事手法的解读,进一步挖掘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黄雀记》分为“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三大部分,构建了“香椿树街”与“井亭医院”两个叙事空间,用荒诞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保润、柳生、小仙女三位少年间的危险关系与无常青春。荒诞本意是指音乐中的不协调或者不和谐,后引申为不可思议、不合逻辑、不合情理,是一定时期的客观现实以外的东西,是难以理解的。“什么是文学的叙事(narration)?简单地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荒诞叙事可理解为叙事的颠倒,它是按一定的艺术创造逻辑,打破和改造生活常态,重新排列和解构生活秩序。荒诞也可以被看是作睁着眼的梦,它是以超经验的观念性世界反映经验性的现实世界。”《黄雀记》中荒诞叙事贯穿整部作品,主要集中表现在以“香椿树街”的“老宅”与“井亭医院”的“水塔”两个空间展开的故事情节。
一、“香椿树街”及其“老宅”
故事开始的叙事空间选取了苏童文学地图上有名的南方小镇“香椿树街”。在第一部分“保润的春天”中,用了八小章讲述了祖父“丢魂”的故事。文章开头讲述了祖父特殊的癖好——拍遗照。荒诞可笑但又悲凉无奈。每年拍遗照的日子是祖父的节日,当天祖父会格外讲究仪容,剃头修面,挖耳屎,拔鼻毛,衣冠楚楚,神色庄严。终于在一次补拍遗照时,祖父的魂随着一股青烟飞走了。从此丢了“魂”的祖父就成为“一颗疯癫的不老松,以家族的名义幸存于世”,不敢死,不能死也不会死。为了找到丢失的“魂”,疯癫的祖父开始找“魂”。在对“丢魂”与“找魂”事件叙事时采用了荒诞的叙事手法,从祖父疯癫的话语中追溯历史,侧面反映出保润的家族变迁历史、香椿树街的发展变革史与整个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丢魂”這一事件如果用现实主义手法描述实则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然而用荒诞叙述手法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影射出人物在外在环境下的压抑状态。祖父“找魂”的举动演变成了整个香椿树街的“掘金”行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都怀有一夜致富的梦想,各自心里打着发财的小算盘。“找魂”举动本身就很荒诞,“祖父在香椿树节的刨挖寻找行为,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作家苏童对历史的一种深入追问的探究”属于精神层面对灵魂的追问;而“掘金”行为便是一种虚无,属于物质层面的追求和执迷,也正是人性在历史变革时期失去信仰,精神空虚的外在表现,甚至是另一种丢“魂”的表现。在这栋“老宅”里祖父形象如同是连接祖宗与后辈的纽带。祖父找“魂”实则是在找祖宗。在祖父被捆绑束缚进入井亭医院之后,祖宗以家蛇的形象出现。后辈保润及其父母对祖宗的态度则是“这样草率地处理祖先的灵魂,保润感到一些亵渎,亵渎中隐隐夹杂了莫名的刺激”荒诞叙事背后透露出人性的异化与虚无,与自我放逐。在第三部分“白小姐的夏天”中,白小姐因无处可去,在柳生的安排下入住这所“老宅”。与“魂”正面碰撞之后,在不知的情况下将保润祖父苦苦找寻十几年的“魂”又给丢弃了。不管是少年时的小仙女还是青年时的白小姐,她们的“魂”早已被湮没在浮华躁动的物质社会中。她如同是穿梭在物质与虚荣之中失“魂”的幽灵,一步步堕落成出卖肉体的白小姐。在面对“魂”的示威和柳生的死亡后,她被追打无路可走跳进漂浮着垃圾、避孕套与一层工业油污的小河里。在整个世界都觉得她肮脏,拒绝她后,她醒悟般地接受河水对她的肉体罪恶与灵魂空洞的洗礼。那时“她看见了自己绛紫色的魂,一绺一绺散开的魂,一绺一绺绛紫色的魂。它们缓缓上升,与天上的白云融合在一起。”荒诞叙事将沉重的肉身与轻逸的灵魂表述得很形象,白小姐经过河水的洗涤之后找回了被湮没已久的“魂”。
二、“井亭医院”及其“水塔”
井亭医院是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叙事空间,这是一家坐落在城乡结合地带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在小说中对于疾病的描述采用了隐喻化,陌生化以及荒诞化,这里的病人都是丢“魂”的人。保润的祖父丢“魂”后就被保润家流放到这里。因为丢“魂”便将“香椿树街”与“井亭医院”这两个叙事空间联系起来。在井亭医院有各式各样丢“魂”的人:有为了找“魂”四处挖掘而被认定为疯子的保润祖父;有因为犯花痴丢“魂”的柳娟;有一夜暴富又时时担心自己遭人迫害的郑老板;有时过境迁、英雄暮年无用武之地的康司令;有被人迫害寻找组织庇佑的秃头男子……这都是社会转型时期下国民心理紊乱,表现出迷惘和焦虑。这种不适应的情绪未能找到适当渠道得以舒缓,进而表现为集体“丢魂”。“井亭医院”也就成为特殊的标志,所有丢“魂”人的聚居地。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认为“疯子是最正常的人”,他们更能看透现实和历史,通过荒诞叙事揭示最接近人性本质的内涵,并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水塔”是青春期朦胧爱情的滋生地,但却因为荷尔蒙的作用成为了罪恶的象征。受害者小仙女因为包庇罪犯诬陷好人,使得保润与柳生的人生发生错位,进而自己也从受害者沦落成为罪恶的同盟军。在对罪恶铭记与遗忘的抉择中,大多数人选择了遗忘。将“水塔”改造成为香火庙的柳生,“依照他的理解,菩萨的手势不是代表宽恕,便是代表遗忘。他感到安心,彻底信任了那片金光。”通过求神拜佛来消解内心的罪恶,求得片刻的安宁,为遗忘过去、遗忘罪恶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慕名前来“水塔”上香的香客们为了求得菩萨的特殊的眷顾,也是大费周章大清早破门而入争抢着上头香。这种荒诞的行为深刻地揭示出国民内心信仰的缺失与人性的异化,这种不协调的荒诞中透露出深刻的讽刺意味。荒诞叙事通过一种反常规、非理性、非现实的新奇现象对原本熟悉的人与物进行陌生化。也正是这种陌生化给人们带来视觉与心理的冲击,这不单单迎合了人们求新猎奇心理,更是以荒诞的形式展示出更为深刻的意蕴。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打破计划经济,这不仅打破了国民的生活常态,也改变了他们之前的精神支柱和人生准则。信仰出现危机,宏大叙事模式不能阐释这种内心的敏感与焦虑。因此,苏童通过荒诞叙事挖掘被刻意遗忘的历史,在对人生状态的传达和过程叙述中,揭示人生价值和生命本质。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2]王绯.当今荒诞品格小说探微文学自由谈 [J].1985(创刊号)
[3]王春林.精神困境的诘问与艺术表现 [J].文情关注,2013(9).
[4]苏童.黄雀记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年.
作者简介:王一莎(1985—),女,陕西咸阳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