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提高初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探究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界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其中,微课就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那么文章从初中物理解题教学角度,试谈微课教学手段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利用微课优化初中物理解题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解题;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3-0080-02
  收稿日期:2021-05-15
  作者简介:柯敏生(1988.12-),男,福建省长泰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解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往物理解题教学比较枯燥,加之物理问题抽象且理论性强,导致学生缺乏解题的信心与动力.为了提升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方式应用解题教学之中,以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让学生随时可以观看和学习物理解题内容,从而提升初中物理解题教学的效果,进而促使学生积累到有用的物理解题方法.
   一、微课在初中物理电路计算中的应用
  电路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一个经常考核的知识内容.但是,在实际电路解题过程中,多数学生存在不认真审题,没有弄清电路结构、各表测量的对象,忽略了题目已知条件等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寻找到电路问题的答案.其中,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技术,专设一个关于初中物理电路解题的微课教学视频.以下面这道初中物理电路计算问题为例: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9V,电流表示数为1.5A;断开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6V.则R l和R2的阻值分别是?
  在这道初中物理电路解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解题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以用动画的形式分步演示解题的每个步骤,以调动起学生的解题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电路解题的方法.其中,教师可以按照:审题——画等效电路——电路分析等解题步骤,结合图片、动画等内容,分步演示解题过程,从而形成完整的微课视频内容.首先,在审题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提示语和形象的指示性图标,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审题,以弄清电路解题的四个基本问题,包括:弄清电路结构(串联、并联);弄清各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对象;弄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一上一下);弄清题目已知条件和物理过程(开关通断和滑片移动).其次,在画等效电路中,教师可以运用画图软件工具,在电脑上绘制出电路,以将电路绘制过程加入到微课视频内容之中,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分析电路.最后,在进行具体问题的解答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解题方法罗列进微视频中,以方便学生随时学习与参考.比如,在上述这道问题中,教师可以将电路计算的具体方法加入微视频,具体如下:在闭合S1、S2,则R2电阻被S2短路,只有R1在工作,电压表就是R1的电压,电流表就是R1的电流,所以R1=9/1.5=6Ω;同时,电源电压为9V,断开S2,则R1,R2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还是R1的电压,所以电流表显示=6/6=1A,R2上的电压=9-6=3V,则R2=3/1=3Ω.  二、微课在初中物理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力的知识考查主要以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综合性不高的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第二种是力的示意图的画法,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实践操作提出了高要求.因此,为了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力学问题的解题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技术,助力学生有效学习物理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以抓住力学问题的解题窍门,从而为今后的解题积累经验.那么在实际解题教学中,教师仍需要围绕力学主题,先从力学知识点的总结,再到常见解题误区的提醒,最后结合具体的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微课解题教学的完整性,即要维持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特点,又要包含完整的解题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解题的过程.
  以下面这道初中物理弹力问题为例:如图2,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是否属于相互平衡的力?
  在应用微课进行力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力学知识点的总结,让学生借助微课视频简单回顾关于力学知识.比如: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示意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控制好教学的时间,主要进行简要的概念性知识回顾,不用进行太多额外的视频内容讲解,主要精力集中于后续的解题误区以及例题的讲解.然后,在微视频中加入误区提醒内容,并用鲜明的电子图标,直观显示力学解题中常见的误区,如以下误区:1.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2.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3.详析力的图示: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最后,则是例题解题经过的讲解.其中,教师可以先后出示题目原图以及一张形象的受力分析图,并陆续进行微课视频的讲解,如图3所示:
  那么根据微视频中呈现的图片,学生可以直观看到视频图片中出现了三个物体,包括天花板、弹簧和小球,而根据题目要求,需要分析哪个力作用在哪个物体上.那么学生可以继续根据受力分析图,得知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
   三、微课在浮力与压强问题中的应用
  浮力与压强是初中物理的又一重要知识点,而且也是初中物理考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初中物理计算问题中,浮力与压强的计算题型比较多、也比较难和复杂.为了激发学生的解题探究兴趣,教师依然可以运用微课教学的手段,同样设计一个关于浮力与压强计算的微课专题,让学生结合微课内容进行关于浮力与压强解题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总结相关的解题经验,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物理解题的信心.
  以下面这道初中物理浮力与压强问题为例: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多少N?
  在运用微课进行解题教学时,教师仍要帮助学生理清题目考查了哪些关于浮力与压强的知识点,该如何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并结合一些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步骤,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其中,在这道物理问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状态判定能力,也就是对铜球静止时是否浮于水面?那么根据这一疑问点,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的动画演示功能,分别运用两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判定物体的状态.
  首先,教师可以演示解法1,求出铜球的密度:
  然后,上述两种解法是在题目中未说明铜球静止时处于何种状态之下,则可以出现上述两种解法.可是,在题目中,已经明确指出了“铜球静止后的浮力”,所以,学生只要懂得第一种解法即可.但是,為了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还应该将可能出现的其它解法展示在微课视频之中,以促使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开拓解题的思路,进而让学生懂得解答问题不止一种方法.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解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微课教学技术,将有关的解题内容转化为微视频,以利用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探究不同的物理问题.其中,本文主要将微课应用于电路计算、力学以及浮力与压强等问题的解题教学之中,以期利用微课助力物理解题教学.
   参考文献:
  [1]邹升斌.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5(2):67.
  [2]王井泉.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教学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2(15):72.
  [3]蒋泰山.关于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2016,10(12):134.
  [4]胡春明.论初中物理自主学习中微课教学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1(4):75.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阶段教学中,知识对学生个人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要想实现学习效率的真正提升,学生必须要学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然而大部分学生都迫于高考的压力,而被迫地选择机械化记忆的学习模式,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理解能力的发展,也对学生的素养的提升造成的影响.基于此,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进行了研究的还希望能够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现能力的发展.
摘 要:高中化学属于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学科,直接影响到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教师来说能够选择借助化学现象来引出教学知识,增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如今教育行业发展速度持续增快,教师需要积极地完善教学理念,充分地使用“互联网+”教学方法来丰富教学,确保可以更好地改善教育成果,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在现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形势下,仍然有很多学校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评价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从化学实验、利用化学史和教学实践中三方面入手,着重探讨了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法;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近些年,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提倡教育机构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知识学习.其中,思维导图是一种较为直观的发散性思维辅助工具,将其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能协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也能实现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简单叙述了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其次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实践运用;高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教学要整合教材的内容,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化学为切入点,减小高中化学知识教授的难度,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分析化学重难点知识.因此,教师要掌握教材的使用要点,正确的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育价值,对此,本文以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例,首先分析了其教材内容的优劣势,并对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有效使用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有效使用方法;高中化学
“动能和动能定理”是能量规律中的核心规律,也是学生敬而生畏的规律,见到具体情景无法联系到所学知识.基于此,本文DIS实验探究建立动能定理,在情景变化中加深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摘 要:初中物理知识较为抽象,且知识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简易的概念图能够充分体现出物理理论间的联系,有助于理顺知识脉络,揭示物理内涵,从而构建认知结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够选用适当的构建概念图的方法,展现系统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将重点探究基于概念图构建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关于思维训练的办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图;思维训练;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摘 要:生本理念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所推行的一种教育理念,其可以有效的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基于此,以高中化学为例,在分析生本教育内涵及原则的基础上,从利用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两方面探究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落实生本理念.  关键词:生本理念;有效课堂;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4-0109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未接触过的事物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积极的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逐步的养成勇于探索,乐于研究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践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3-0070-02  收稿日期:2021-05-15  作者简介:周小兴(1982.9-),女,江苏省扬州人,本科,
摘 要:化学计算类问题是高考化学试题中的重要题型,是考查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掌握熟练程度和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题障碍,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和化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类问题;解题障碍;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4-0091-02  收稿日期: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