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文人傅山创制出药膳“八珍汤”,后改名为“头脑杂割清和元”,意为割去元朝、清朝统治者的脑袋,足见其身上的忠孝气节。
太原人善于粗粮细作,一碗面就能做出上百种花样,并点缀上各种“浇头”,可谓“一面百味”,这些面食既好吃也好看,比如龙须面,竟可用火点燃。
比起从其他菜系借鉴而来的佳肴,太原人更热衷于街巷小吃,而“郝刚刚羊杂割”、“杨记灌肠”、“王萍面皮”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后来,由于城市改造“,清和元”饭店搬迁至别处,现在,吃头脑的首选之地是“继承饭庄”,由老店“清和元”的职工所开。此外,其他饭店,例如“鸿宾楼”、“认一力”等,制作的头脑味道也都不错。
粗粮细作、花样百出刀削面、切疙瘩、龙须面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品类繁多,有据可查的就有280多种,被称为“世界面食之根”,这一名号实在当之无愧。而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和文化中心,更是面食荟萃之地。
在太原,几乎人人都是做面的能手,一块不起眼的面团,能够变化出诸多花样。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是经常使用的材料,一般家庭主妇能用它们做出几十个品种的面食来,比如常见的刀削面、剪刀面、拉面、抿尖、擦尖等,若是刻意讲究,可以做到一个月不重样。面团若是到了厨师手里,更是被做得花样翻新,真正达到了“一面百样”的境界。
虽然太原面食品种众多,但并不意味着制作粗糙,恰恰相反,太原面食外表朴实,内里却十分精细。太原人懂得点缀美食,吃面时必配上浇头,浇头,即浇到主食上的汁水或菜肴,起到调味、点缀的作用。太原的浇头精细讲究、种类繁多,除了传统的打卤、西红柿鸡蛋,还有流行的小炒肉、白菜卤、杂酱、西红柿素卤等。
纵观太原的种种面食,刀削面最为有名,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并称为“中国五大面食名品”,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
关于刀削面,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为防止汉人造反,便没收各家的金属器具,规定10户人家轮流使用一把厨刀。一天中午,一位老汉家中和好面后,却没能取到刀,返家途中,碰巧捡到一块薄铁皮。到家后,锅里的水早已沸腾,无奈之下,老汉只得掏出铁皮,让老婆婆将就着“砍”面,老婆婆当真左手端面团,右手持铁皮,“砍”出了一锅面叶。没想到煮熟的面叶光滑柔软,浇上卤汁后,竟然十分美味,不仅筋道利口,而且富有弹性,这便是刀削面的原型。 制作刀削面绝非易事,首先,和面就很有难度,讲究力道、水与面的搭配比例,最精妙之处还在于刀工,这两样技术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很难掌握。厨师削面时要使用特制的弧形削刀,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利用灵活的手腕,平稳、均匀地出力,一刀赶着一刀削出面叶,据说手法娴熟的厨师,1分钟能削200多片面叶,且面叶的长度都在6寸左右。
此外,太原还有一道家常面,叫做“揪片”,又称“切疙瘩”,由晋中民间传出。按照太原的习俗,男女婚嫁时,启程前双方必须吃此面,名谓“岁数掐疙瘩”,婚者多少岁就吃多少片,含有“岁岁平安”之意。这里的“片”主要针对半成品而言,一小瓢面和好后,擀成圆形对折,根据年龄切成相应的片数,再用手将面片揪成小块,丢入沸水锅中。
现在,太原的“晋韵楼”、“山西会馆”等不仅有美味的面食,还有面食表演,以拉面为例,七扣为大拉面,九扣为龙须面,龙须面细如发丝,可以用打火机点燃,让人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如此制作出来的过油肉色泽鲜艳,口感香酥、软嫩,在咸鲜之中带有一丝醋味,是一道非常理想的佳肴。除了过油肉,晋阳饭店有一道名菜——海参扒肘子,同样源于鲁菜系。
太原菜不仅吸收了鲁菜的精华,川菜、湘菜、徽菜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太原菜中,这些外来菜系虽然丰富了太原的美食品质,但太原人更加钟意的,还是街头巷尾的小吃,这些小吃传承经年,带有极鲜明的北方特色,羊杂割、灌肠、面皮等,都是不能错过的美食。
羊杂割又称“羊杂碎”,最初叫作“羊杂酪”,由元世祖忽必烈的母亲庄圣太后赐名。太原境内,“郝刚刚羊杂割”做得最为地道,这家店位于柳巷店,已经开了20年,每一天,店铺的门口都排着长队,只为等待品尝那一口美味。同为太原特色的灌肠,实则由荞面制作而成,丝毫不见肠的踪影,它既可以凉拌,也可以炒食,该行业内做得出类拔萃的,要数食品街的“杨记灌肠”;至于面皮,桃园二巷的“王萍面皮”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上三家店相距不远,如果外地人来到太原,把这三家美食都尝了,回去就可以和朋友夸口,说自己是见识过地道太原美食的人了。
太原人善于粗粮细作,一碗面就能做出上百种花样,并点缀上各种“浇头”,可谓“一面百味”,这些面食既好吃也好看,比如龙须面,竟可用火点燃。
比起从其他菜系借鉴而来的佳肴,太原人更热衷于街巷小吃,而“郝刚刚羊杂割”、“杨记灌肠”、“王萍面皮”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后来,由于城市改造“,清和元”饭店搬迁至别处,现在,吃头脑的首选之地是“继承饭庄”,由老店“清和元”的职工所开。此外,其他饭店,例如“鸿宾楼”、“认一力”等,制作的头脑味道也都不错。
粗粮细作、花样百出刀削面、切疙瘩、龙须面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品类繁多,有据可查的就有280多种,被称为“世界面食之根”,这一名号实在当之无愧。而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和文化中心,更是面食荟萃之地。
在太原,几乎人人都是做面的能手,一块不起眼的面团,能够变化出诸多花样。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是经常使用的材料,一般家庭主妇能用它们做出几十个品种的面食来,比如常见的刀削面、剪刀面、拉面、抿尖、擦尖等,若是刻意讲究,可以做到一个月不重样。面团若是到了厨师手里,更是被做得花样翻新,真正达到了“一面百样”的境界。
虽然太原面食品种众多,但并不意味着制作粗糙,恰恰相反,太原面食外表朴实,内里却十分精细。太原人懂得点缀美食,吃面时必配上浇头,浇头,即浇到主食上的汁水或菜肴,起到调味、点缀的作用。太原的浇头精细讲究、种类繁多,除了传统的打卤、西红柿鸡蛋,还有流行的小炒肉、白菜卤、杂酱、西红柿素卤等。
纵观太原的种种面食,刀削面最为有名,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并称为“中国五大面食名品”,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
关于刀削面,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为防止汉人造反,便没收各家的金属器具,规定10户人家轮流使用一把厨刀。一天中午,一位老汉家中和好面后,却没能取到刀,返家途中,碰巧捡到一块薄铁皮。到家后,锅里的水早已沸腾,无奈之下,老汉只得掏出铁皮,让老婆婆将就着“砍”面,老婆婆当真左手端面团,右手持铁皮,“砍”出了一锅面叶。没想到煮熟的面叶光滑柔软,浇上卤汁后,竟然十分美味,不仅筋道利口,而且富有弹性,这便是刀削面的原型。 制作刀削面绝非易事,首先,和面就很有难度,讲究力道、水与面的搭配比例,最精妙之处还在于刀工,这两样技术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很难掌握。厨师削面时要使用特制的弧形削刀,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利用灵活的手腕,平稳、均匀地出力,一刀赶着一刀削出面叶,据说手法娴熟的厨师,1分钟能削200多片面叶,且面叶的长度都在6寸左右。
此外,太原还有一道家常面,叫做“揪片”,又称“切疙瘩”,由晋中民间传出。按照太原的习俗,男女婚嫁时,启程前双方必须吃此面,名谓“岁数掐疙瘩”,婚者多少岁就吃多少片,含有“岁岁平安”之意。这里的“片”主要针对半成品而言,一小瓢面和好后,擀成圆形对折,根据年龄切成相应的片数,再用手将面片揪成小块,丢入沸水锅中。
现在,太原的“晋韵楼”、“山西会馆”等不仅有美味的面食,还有面食表演,以拉面为例,七扣为大拉面,九扣为龙须面,龙须面细如发丝,可以用打火机点燃,让人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如此制作出来的过油肉色泽鲜艳,口感香酥、软嫩,在咸鲜之中带有一丝醋味,是一道非常理想的佳肴。除了过油肉,晋阳饭店有一道名菜——海参扒肘子,同样源于鲁菜系。
太原菜不仅吸收了鲁菜的精华,川菜、湘菜、徽菜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太原菜中,这些外来菜系虽然丰富了太原的美食品质,但太原人更加钟意的,还是街头巷尾的小吃,这些小吃传承经年,带有极鲜明的北方特色,羊杂割、灌肠、面皮等,都是不能错过的美食。
羊杂割又称“羊杂碎”,最初叫作“羊杂酪”,由元世祖忽必烈的母亲庄圣太后赐名。太原境内,“郝刚刚羊杂割”做得最为地道,这家店位于柳巷店,已经开了20年,每一天,店铺的门口都排着长队,只为等待品尝那一口美味。同为太原特色的灌肠,实则由荞面制作而成,丝毫不见肠的踪影,它既可以凉拌,也可以炒食,该行业内做得出类拔萃的,要数食品街的“杨记灌肠”;至于面皮,桃园二巷的“王萍面皮”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上三家店相距不远,如果外地人来到太原,把这三家美食都尝了,回去就可以和朋友夸口,说自己是见识过地道太原美食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