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依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2种: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在分娩24 h后到6周内所发生的子宫大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大部分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6~10 d,又称为继发性的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一旦发生,血流量可高达300-800 ml/分。往往来势凶猛,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失血,危及生命。因此,必须识别原因及时抢救。这种抢救最生动和最真实的体现"时间就是生命"。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
【关键词】 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147-011临床资料
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妇产科共收治产后大出血患者40例,其中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大出血为25例,占62.5%,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为8例,占20%,软产道裂伤所致的产后出血为5例,占12.5%,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为2例,占5%。年龄最大38岁,最小20岁,初产妇占20%,经产妇占80%。出血量>2000 ml者4例,>1200 ml 者 15例,>500 ml 者21例。抢救成功率100%。
2 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
2.1产前监测产前检查时应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对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2.2产时监测
2.2.1 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检了解宫口开大和胎先露下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大出血准备,使用缩宫素时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
2.2.2 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的变化,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检测出血情况,用容器收集出血。
2.2.3 第三产程要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牵拉脐带粗暴揉挤子宫,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要认真检查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及时缝合。
2.2.4 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 h,如2 h内出血量超过200 ml时,要积极寻找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脸色,检查宫缩和阴道出血。特别警惕产妇出血发生休克的一些症状。
3 急救护理
3.1紧急护理
3.1.1一旦患者出现产后大出血,抢救人员应立刻到位,指定一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1.2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T、P、R、BP、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发生肺水肿。
3.1.3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采取双鼻导管流量4~6 L/min.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3.1.4 遵医嘱应用止血药或宫缩剂。
3.1.5 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查找出血原因,针对原因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工作。
3.2心理护理
3.2.1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给予心理支持。
3.2.2适当地告诉产妇有关的病情,增加产妇对病情的了解,增强其安全感。
3.2.3传授产妇一些放松疗法,参与照料婴儿、与婴儿沟通,听音乐等,分散其注意力。
3.2.4医护人员在为产妇诊疗护理过程中,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强烈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3预防感染的护理
3.3.1保持环境清洁,室内通风30 min,2次/d,定期消毒。
3.3.2 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卫生垫,使滋生细菌的培养基减少。
3.3.3保持会阴清洁,1‰新洁尔灭抹洗会阴,\2次/d。
3.3.4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4一般护理
3.4.1保证产妇充足睡眠,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饮食,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宜少量多餐。
3.4.2病情稳定后鼓励下床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加。
3.4.3早期指导,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可刺激子宫收缩,以利恶露排出。
4 护理体会
4.1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产后大出血的孕妇多为高危妊娠者,且有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如:产后大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剖宫产史、5次以上分娩史、2次人工流产史、子宫肌瘤史、高血压、贫血等病史。妊娠期有: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分娩期有: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急产、难产、阴道手术产、剖宫产术、胎盘滞留等。
4.2产后大出血抢救其重要的一环在于及时发现与处理。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病情的观察,对产妇要严密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及宫底的高度。当小量持续不断出血量达到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打哈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故对小量持续性出血,更不可忽视。当孕妇出现产后大出血时,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镇静,有条不紊地做好抢救工作,同时以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产妇交谈,消除其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争分夺秒地做好各项工作。
4.3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和孕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孕产妇接受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大出血后不良结局的危险就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卫生保健意识。
4.4产科人员要严格观察,特别是严格掌握缩宫素的应用指征使用缩宫素时要严格执行使用常规,严密专人观察,记录宫缩情况,确保产程安全有效,把产后大出血的发病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9):224.
[2]李从业.实用产科护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4(8):551-559
[3]汪秀杰 妇产科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现代临床医学2012,9(6)98
【关键词】 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147-011临床资料
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妇产科共收治产后大出血患者40例,其中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大出血为25例,占62.5%,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为8例,占20%,软产道裂伤所致的产后出血为5例,占12.5%,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为2例,占5%。年龄最大38岁,最小20岁,初产妇占20%,经产妇占80%。出血量>2000 ml者4例,>1200 ml 者 15例,>500 ml 者21例。抢救成功率100%。
2 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
2.1产前监测产前检查时应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对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2.2产时监测
2.2.1 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检了解宫口开大和胎先露下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大出血准备,使用缩宫素时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
2.2.2 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的变化,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检测出血情况,用容器收集出血。
2.2.3 第三产程要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牵拉脐带粗暴揉挤子宫,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要认真检查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及时缝合。
2.2.4 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 h,如2 h内出血量超过200 ml时,要积极寻找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脸色,检查宫缩和阴道出血。特别警惕产妇出血发生休克的一些症状。
3 急救护理
3.1紧急护理
3.1.1一旦患者出现产后大出血,抢救人员应立刻到位,指定一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1.2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T、P、R、BP、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发生肺水肿。
3.1.3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采取双鼻导管流量4~6 L/min.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3.1.4 遵医嘱应用止血药或宫缩剂。
3.1.5 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查找出血原因,针对原因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工作。
3.2心理护理
3.2.1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给予心理支持。
3.2.2适当地告诉产妇有关的病情,增加产妇对病情的了解,增强其安全感。
3.2.3传授产妇一些放松疗法,参与照料婴儿、与婴儿沟通,听音乐等,分散其注意力。
3.2.4医护人员在为产妇诊疗护理过程中,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强烈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3预防感染的护理
3.3.1保持环境清洁,室内通风30 min,2次/d,定期消毒。
3.3.2 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卫生垫,使滋生细菌的培养基减少。
3.3.3保持会阴清洁,1‰新洁尔灭抹洗会阴,\2次/d。
3.3.4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4一般护理
3.4.1保证产妇充足睡眠,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饮食,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宜少量多餐。
3.4.2病情稳定后鼓励下床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加。
3.4.3早期指导,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可刺激子宫收缩,以利恶露排出。
4 护理体会
4.1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产后大出血的孕妇多为高危妊娠者,且有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如:产后大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剖宫产史、5次以上分娩史、2次人工流产史、子宫肌瘤史、高血压、贫血等病史。妊娠期有: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分娩期有: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急产、难产、阴道手术产、剖宫产术、胎盘滞留等。
4.2产后大出血抢救其重要的一环在于及时发现与处理。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病情的观察,对产妇要严密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及宫底的高度。当小量持续不断出血量达到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打哈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故对小量持续性出血,更不可忽视。当孕妇出现产后大出血时,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镇静,有条不紊地做好抢救工作,同时以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产妇交谈,消除其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争分夺秒地做好各项工作。
4.3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和孕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孕产妇接受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大出血后不良结局的危险就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卫生保健意识。
4.4产科人员要严格观察,特别是严格掌握缩宫素的应用指征使用缩宫素时要严格执行使用常规,严密专人观察,记录宫缩情况,确保产程安全有效,把产后大出血的发病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9):224.
[2]李从业.实用产科护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4(8):551-559
[3]汪秀杰 妇产科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现代临床医学2012,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