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科学研究发现,在影响学生成才的各种因素中,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因此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可喜的是,这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各种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笔者更看好感恩、理想、情感这三类教育。
关于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专题集中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固然有它一事一议的优势,但也容易流于说教等形式,引起学生反感,影响教育效果。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根据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自然的启发、引导,效果将会更好。尤其是语文学科更适合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要生搬硬套,一切还是以自然生成为妙。
这种方法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理论支撑。在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下面就笔者在平日教学中的具体课例简要叙述如下:
一.感恩教育
笔者曾于2011年出版过《教育与文学》一书。一位家长边读着那本书,边给我们发短信谈体会。最近的一次短信说,书中有几篇谈感恩的文章,读后很有同感,认为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其实,感恩教育正是笔者坚持不懈的一个教育内容。
在教授刘鸿伏的散文《父亲》时,先给大家播放了刘和刚演唱的歌曲《父亲》,并且启发他们说:“同学们,刚才我们聆听了歌曲《父亲》,画面中的老人就是歌唱演员刘和刚的父亲。你看他的衣着:头戴藏青色帽子,身穿藏青色衣服。这就是上世纪农村五六十岁老人的标准打扮。他风餐露宿,劳作后在田间地头,吃着煎饼卷葱,非常辛劳。(随后幻灯片打出油画《父亲》)再看国画家罗中立先生的《父亲》,画面上古铜色的脸庞,皱纹如纵横的沟壑,这是岁月饱经沧桑的见证。他平端着半碗水,像是给人喝,又像是一脸虔诚地有所希冀、祈求,盼望着有一个好年景。同学们,这两位父亲也是我们各位同学父亲的象征。希望同学们多想想自己父母的艰辛、劳作,长大后,铭记父母的恩德,孝敬父母。”
讲课的后半部分时间,笔者又与同学们再次温习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课后,笔者让学生抄录了这首小诗: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 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并要求捕捉住瞬间的心灵感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然后回去可以进一步生发、阐释。教育他们回家后,多与父母沟通,说一点体贴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
事后,好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以前多么顽劣,不服管教,但是现在,家长批评他们时,他们不再顶嘴了。有的放假回家后还去打工,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有些学生还写下了感激父母的话:“通过这段时间的语文学习,我还得到了一个更大的感悟,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共同奋斗的还有我的家人,他们在工厂里日日夜夜,他们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不为别的,为的只是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曾经那个年幼的我,总觉得自己的父亲是实行专政的,他不懂人情味,对我更是严厉。现在,人长大了,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与启发中,我也逐渐明白,我更体会到了父亲那一直不变的用意,作为一个父亲,首先教会孩子的应该是怎样做人,这是人活在世上的最基本的准则。现在想想,当初的我真是可笑,以前的抱怨都延伸成了发自内心的敬仰。此刻,我觉得,我父亲是最伟大的教育家。带着家长的期盼,带着我的大学梦,中途我不会停歇,更不会懈怠。坚定、坚持、坚守,纵然荆棘满路,纵然遍体鳞伤,我也一定会拥有着那一直不变的信念,让人生不再留下遗憾。”
二.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也可以叫做励志教育。理想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就像向导,指引着每个人不至于迷失航向。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则如逐浪的浮萍、断线的风筝、飘舞的蒲公英。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当今中学生的理想几乎无一例外是,长大后当老板、企业家。没有人骄傲自豪地说,长大后要当科学家、化学家等。这显然是受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也由此可见,进行理想主义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远大的理想毕竟太过遥远,毕竟有些抽象。一个人在遥望远大理想的过程中,难免会丧失信心。因此,在这高中三年中,还要树立一个个具体的近期目标。只有在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接近并最终实现远大的理想。也只有在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的前提下,才能收获成功的人生。
下面是笔者进行理想教育的一个课例:
今天,讲《报任安书》,提到了司马迁的生平,于是我有感而发。我说:“司马迁出生于公元145年,我讲这节课的时间是公元2011年。一位距今1800多年前的青年,都有含垢忍辱、发愤著书、以求名垂史册的理想。不知在坐的各位,可否有过这样伟大的思想。想名垂青史、光耀后世的同学举举手,我看有几人。可惜没有,由此可见,光物质生活极大富裕,而精神生活非常贫穷,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人的大脑让物质给锈住了。我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树立远大理想,不要只想着去当大老板、大股东、大企业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大家不都像现在这么过吗?能过好眼前的日子就不错了,谁还会想着以后呢?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们的父辈不也是这样平平淡淡、相守一生吗?我认为,那是因为你们的父辈没有受过让他成为大人物的教育。今天,跟你们讲了这样一番看似不着调、有点好大喜功的道理,但还是希望有人能够从此立下成为伟人的誓言。也许就在这一刻,将有一位名人、甚至伟人从此地诞生。”
不知是否因为笔者的这番话,有大觉悟者,大觉醒者。但看着同学们那若有所思的样子,笔者知道理想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田里发芽。 三.情感教育
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是人有感情。“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无度未必真君子,无情未必真豪杰”。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只要学生有感情了,就具备了让他们转化成为优秀生的前提。当然这些教育讲究润物细无声。
10月中下旬,教读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后面有一个鉴赏题“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学生理解得很好。能够想到,见到的不是秋风,而是秋风所带来的秋景。
这时,笔者启发学生看看窗外的自然景色。说:“春天的树叶是新绿;夏天的树叶是浓绿;而现在的树叶是泛黄,有的还打着旋儿,从树上飘然坠落。这都是自然的作用,具体一点就是秋风的作用。过不了多久,树叶还会纷纷坠落,留下光秃秃的树干。正所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以说,这里看见的不是秋风,而是秋风作用下的肃杀的秋色、秋景。”
在教学时,能够巧妙联系现实生活,这是笔者努力追求的一个境界。这节课的教育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拥有观察、体验、热爱生活的习惯与胸襟。
课例二:
教读散文《我心归去》第五段的最后两句“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笔者说:“这里实际牵扯到一个美学原理,即‘距离产生美’。有几个兄弟姊妹的同学可以想到,平常你们兄妹们在家常常闹得不可开交,可是一旦离开又非常想念,就是这个道理。而对于每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也许有过种种困境与不堪,但是时过境迁之后,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因为那份艰难与尴尬也成为自己奋进的动力了。”同学们在这个教学环节感受到了亲情与奋斗的美丽。
讲第6段时,笔者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看到名胜与听到音乐,也许是对风景与音乐有误读,但为什么总能率先想到故乡?笔者说:“作者是想以此说明故乡与人在情感、审美上的关系。情感上的关系,同学们都好理解,即自己与故乡那种血脉相连的关系,那么故乡与人在审美上的关系如何理解呢?”对此,笔者做了如下解读:
“俗话说,美不美,故乡水;甜不甜,故乡人。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在谁眼里,自己的母亲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母亲。同样,故乡也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遗憾,也许没有繁华都市里的一切灯红酒绿的生活,但是这都不影响故乡在任何一个游子心中的美丽形象。所以,作者固执地认为,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是献给故乡的,所有的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中国所有的大作家,他们的成名作都是献给故乡的,并且故乡成为他们创作不竭的素材与力量源泉。像莫言,他笔下永远在描画着山东高密东北乡的红高粱,韩少功永远在用笔倾诉着他对湖南山村的一往深情。贾平凹永远在写着诉不尽的商州民俗,高建群永远在写着他的渭河平原。”
相信学生们在听了这番话之后,都会对自己的家乡增添一份别样的解读,从此后,他们会更加热爱故乡、热爱故乡的亲人。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如何做好生活与语文教学的衔接,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此不揣浅陋,写下这些粗浅的理解与不成熟的做法。欢迎有志于这个话题研究的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
璩存峰,张涛,语文教师,现居山东潍坊。责任编校:王 玲
关于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专题集中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固然有它一事一议的优势,但也容易流于说教等形式,引起学生反感,影响教育效果。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根据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自然的启发、引导,效果将会更好。尤其是语文学科更适合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要生搬硬套,一切还是以自然生成为妙。
这种方法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理论支撑。在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下面就笔者在平日教学中的具体课例简要叙述如下:
一.感恩教育
笔者曾于2011年出版过《教育与文学》一书。一位家长边读着那本书,边给我们发短信谈体会。最近的一次短信说,书中有几篇谈感恩的文章,读后很有同感,认为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其实,感恩教育正是笔者坚持不懈的一个教育内容。
在教授刘鸿伏的散文《父亲》时,先给大家播放了刘和刚演唱的歌曲《父亲》,并且启发他们说:“同学们,刚才我们聆听了歌曲《父亲》,画面中的老人就是歌唱演员刘和刚的父亲。你看他的衣着:头戴藏青色帽子,身穿藏青色衣服。这就是上世纪农村五六十岁老人的标准打扮。他风餐露宿,劳作后在田间地头,吃着煎饼卷葱,非常辛劳。(随后幻灯片打出油画《父亲》)再看国画家罗中立先生的《父亲》,画面上古铜色的脸庞,皱纹如纵横的沟壑,这是岁月饱经沧桑的见证。他平端着半碗水,像是给人喝,又像是一脸虔诚地有所希冀、祈求,盼望着有一个好年景。同学们,这两位父亲也是我们各位同学父亲的象征。希望同学们多想想自己父母的艰辛、劳作,长大后,铭记父母的恩德,孝敬父母。”
讲课的后半部分时间,笔者又与同学们再次温习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课后,笔者让学生抄录了这首小诗: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 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并要求捕捉住瞬间的心灵感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然后回去可以进一步生发、阐释。教育他们回家后,多与父母沟通,说一点体贴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
事后,好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以前多么顽劣,不服管教,但是现在,家长批评他们时,他们不再顶嘴了。有的放假回家后还去打工,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有些学生还写下了感激父母的话:“通过这段时间的语文学习,我还得到了一个更大的感悟,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共同奋斗的还有我的家人,他们在工厂里日日夜夜,他们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不为别的,为的只是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曾经那个年幼的我,总觉得自己的父亲是实行专政的,他不懂人情味,对我更是严厉。现在,人长大了,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与启发中,我也逐渐明白,我更体会到了父亲那一直不变的用意,作为一个父亲,首先教会孩子的应该是怎样做人,这是人活在世上的最基本的准则。现在想想,当初的我真是可笑,以前的抱怨都延伸成了发自内心的敬仰。此刻,我觉得,我父亲是最伟大的教育家。带着家长的期盼,带着我的大学梦,中途我不会停歇,更不会懈怠。坚定、坚持、坚守,纵然荆棘满路,纵然遍体鳞伤,我也一定会拥有着那一直不变的信念,让人生不再留下遗憾。”
二.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也可以叫做励志教育。理想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就像向导,指引着每个人不至于迷失航向。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则如逐浪的浮萍、断线的风筝、飘舞的蒲公英。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当今中学生的理想几乎无一例外是,长大后当老板、企业家。没有人骄傲自豪地说,长大后要当科学家、化学家等。这显然是受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也由此可见,进行理想主义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远大的理想毕竟太过遥远,毕竟有些抽象。一个人在遥望远大理想的过程中,难免会丧失信心。因此,在这高中三年中,还要树立一个个具体的近期目标。只有在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接近并最终实现远大的理想。也只有在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的前提下,才能收获成功的人生。
下面是笔者进行理想教育的一个课例:
今天,讲《报任安书》,提到了司马迁的生平,于是我有感而发。我说:“司马迁出生于公元145年,我讲这节课的时间是公元2011年。一位距今1800多年前的青年,都有含垢忍辱、发愤著书、以求名垂史册的理想。不知在坐的各位,可否有过这样伟大的思想。想名垂青史、光耀后世的同学举举手,我看有几人。可惜没有,由此可见,光物质生活极大富裕,而精神生活非常贫穷,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人的大脑让物质给锈住了。我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树立远大理想,不要只想着去当大老板、大股东、大企业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大家不都像现在这么过吗?能过好眼前的日子就不错了,谁还会想着以后呢?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们的父辈不也是这样平平淡淡、相守一生吗?我认为,那是因为你们的父辈没有受过让他成为大人物的教育。今天,跟你们讲了这样一番看似不着调、有点好大喜功的道理,但还是希望有人能够从此立下成为伟人的誓言。也许就在这一刻,将有一位名人、甚至伟人从此地诞生。”
不知是否因为笔者的这番话,有大觉悟者,大觉醒者。但看着同学们那若有所思的样子,笔者知道理想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田里发芽。 三.情感教育
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是人有感情。“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无度未必真君子,无情未必真豪杰”。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只要学生有感情了,就具备了让他们转化成为优秀生的前提。当然这些教育讲究润物细无声。
10月中下旬,教读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后面有一个鉴赏题“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学生理解得很好。能够想到,见到的不是秋风,而是秋风所带来的秋景。
这时,笔者启发学生看看窗外的自然景色。说:“春天的树叶是新绿;夏天的树叶是浓绿;而现在的树叶是泛黄,有的还打着旋儿,从树上飘然坠落。这都是自然的作用,具体一点就是秋风的作用。过不了多久,树叶还会纷纷坠落,留下光秃秃的树干。正所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以说,这里看见的不是秋风,而是秋风作用下的肃杀的秋色、秋景。”
在教学时,能够巧妙联系现实生活,这是笔者努力追求的一个境界。这节课的教育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拥有观察、体验、热爱生活的习惯与胸襟。
课例二:
教读散文《我心归去》第五段的最后两句“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笔者说:“这里实际牵扯到一个美学原理,即‘距离产生美’。有几个兄弟姊妹的同学可以想到,平常你们兄妹们在家常常闹得不可开交,可是一旦离开又非常想念,就是这个道理。而对于每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也许有过种种困境与不堪,但是时过境迁之后,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因为那份艰难与尴尬也成为自己奋进的动力了。”同学们在这个教学环节感受到了亲情与奋斗的美丽。
讲第6段时,笔者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看到名胜与听到音乐,也许是对风景与音乐有误读,但为什么总能率先想到故乡?笔者说:“作者是想以此说明故乡与人在情感、审美上的关系。情感上的关系,同学们都好理解,即自己与故乡那种血脉相连的关系,那么故乡与人在审美上的关系如何理解呢?”对此,笔者做了如下解读:
“俗话说,美不美,故乡水;甜不甜,故乡人。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在谁眼里,自己的母亲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母亲。同样,故乡也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遗憾,也许没有繁华都市里的一切灯红酒绿的生活,但是这都不影响故乡在任何一个游子心中的美丽形象。所以,作者固执地认为,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是献给故乡的,所有的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中国所有的大作家,他们的成名作都是献给故乡的,并且故乡成为他们创作不竭的素材与力量源泉。像莫言,他笔下永远在描画着山东高密东北乡的红高粱,韩少功永远在用笔倾诉着他对湖南山村的一往深情。贾平凹永远在写着诉不尽的商州民俗,高建群永远在写着他的渭河平原。”
相信学生们在听了这番话之后,都会对自己的家乡增添一份别样的解读,从此后,他们会更加热爱故乡、热爱故乡的亲人。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如何做好生活与语文教学的衔接,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此不揣浅陋,写下这些粗浅的理解与不成熟的做法。欢迎有志于这个话题研究的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
璩存峰,张涛,语文教师,现居山东潍坊。责任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