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育中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保护一直是我们的一个共同话题,不仅思品课提过,地理教学中也科学的解说过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在实际生活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处理与环境相关的事宜。更好的保护环境。
  关键词:环境保护 地理教学 方式
  环保意识教育涉及地理、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其中,与地理学科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教材的始终。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使学生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在实际生活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处理与环境相关的事宜。更好的保护环境呢?
  一、明确地理教育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地理教育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环境”的知识:如人口、资源、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内容一直在地理教育中包含着。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因此,地理教育应帮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各种丰富多样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环境中亲身体验和感受各种环境问题,端正环保态度,帮助环境教育成为“为了环境的教育”,向学生阐释人地关系,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并投身于环保事业
  二、充分挖掘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
  高中地理课本中,有许多章节都涉及到“关于环境”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育大纲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标题与地理有关。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挖掘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如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环境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然后,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资料向学生阐释人地关系,使学生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投身于环保事业。
  比如,高中地理必修课本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介绍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上我向学生讲解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时,通过对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地球是迄今为止唯一有智慧生命存在的星球,尽管科学家们做过许多努力,但是没有发现任何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球体。在高中阶段的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意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理环境是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做的。
  三、不断研究学习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环境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1.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在学生学懂弄通地理环境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上升为环保意识,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如在讲“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时,可结合生活中频繁接触的一次性筷子展开,启发学生观察用完的一次性筷子是怎样处理的?学生很快得出结沦:当垃圾扔掉。告诉学生最早发明一次性筷子的是只本人,可是日本人对用过的一次性筷子的处理不是作为垃圾遗弃,而是回收起来用来造纸,做到了可持续利用。
  2.注意采用百动教学: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雀”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学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时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要蕈视“在环境中学习一,可以结合“地球日”、“环境日”、“植树日”、“节水日”、“爱鸟日”、“世界粮食日”等蓖大环保节日,组织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如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环保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编写黑板报、演讲比赛等开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环保活动。
  3.重视开放性教学,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所谓开放性教学就是指环境教育中利用一些开放性教学材料。课堂材料不限于常用的课本,教师不给出固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因为环境问题本来就有多种解答方法。
  总之,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只要坚持把环境教育始终寓于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那么就一定能够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黄晓云.浅谈高中生的环保教育[N]. http://61.142.212.197
  [2] 唐冬琴.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0月,2007
  [3] 黄润华.地理6(选修)[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童话是一种虚拟文学,人物是虚拟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是虚构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把童话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种重要阅读体裁,深受儿童的喜欢。幻想是童话的重要特征,这完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笔者认为,教学童话时,只有遵循其文体独有的特点,符合学生的童话阅读心理,方能达成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童话    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
高中技术课程评价机制的建立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高考层面、会考层面、学校学分认定层面,以及微观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就评价层面等;涉及到很多关系,如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间的关系,必修模块评价与选修模块评价的关系,纸质测验、在线测试、实物作品评定、操作技能考核等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与高考录取之间的关系等等;涉及到诸多因素,如当前我国的体制问
摘要: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化学小魔术以及家庭小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
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呈螺旋式提高。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外代过程。写的能力要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而写的训练又能进行一步提高听、说、读的能力。因此,写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寓写于听、说等诸方面的训练中,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一、加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因此可以说: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数学质量的高低。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一、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近些年的的高考题里对等值线的考查是比较多的,因它包含的知识容量大,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从新课标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来看它必将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为了更好的备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等降水量线的复习方法。    一、要对等降水量线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什么是等降水量线?  所谓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称之为等降水量线。这里要注意的两点,一是注意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一种深刻而细微,真诚而睿智的爱。因此,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合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后进生,全体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社会的、家
有一位老师说:“过去看课堂实录,先查查有多少个问号,现在看课堂实录,先查有多少个破折号。”这样的话是发人深思的。近一段时间来,“引读”作为有效朗读的一种手段,在各级公开课中频频亮相。成功的引读的确能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往返回复、一咏三叹的朗读中走进文本深处,营造出感人至深的课堂氛围。然而,也有一些教师把引读当成制造语文课堂“沸点”的灵丹妙药,频频使用,却又仿之不当,引读的盲区因而显现。    
[摘 要]班主任的行为影响力是指班主任在与班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形成和提高班主任的行为影响力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 行为影响力 班级    班主任的行为影响力是指班主任在与班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能力,班主任的行为影响力有两种:一种是强制性影响力,又称权力性影响力、它是由学校赋予班主任的职务、权限等构成的。凭借权力班主任
历史学是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的枯燥单调,学生学的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而且,课时量的减少,知识量的增加,也成了不争的事实。因此,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高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了我们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