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tity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高效率地朗读,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训练  范读  评价
  朗读是孩子们敞开心扉,放飞情感,展现自我的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读的形式很多,学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整体读、设疑自读、感悟品读、分角色读、轻声读、配乐朗读等。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朗读,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呢?我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的:
  一、多层次训练,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某样事物发生兴趣了,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亲近、接触它。朗读也是一样,我们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必须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朗读是一门艺术。现在大部份小学生读书都会出现令人头疼的“错字漏字、少字加词、唱读拖读、吼读喊读、”等现象。要使学生掌握这门艺术,课堂是训练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主战场”。 我们对学生要进行不同梯度的朗读训练,得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中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注意教材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正确地领会文本的内涵。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采用男女同学互读、同桌比读、小组赛读的方式,引导他们通过幻象和现实对比,把小女孩内心渴望美好生活和残酷黑暗的现实的感受读出来,并要求他们在读的过程中结合文段中的词句来体会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在此基础上,我适时地点拨,马上出示《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这首小诗让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情感得到了升华,内心受到了碰撞,班级的朗读被推上了高潮,感受就更深刻了,作者在文本中蕴含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体验。又如在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中我让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两个段落时,我首先播放“神州五号”升空的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感受到那场面的震撼后再指导学生朗读,并要求他们着重突出“中华民族、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这些词语的力度,读出那种自豪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感染,朗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
  二、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
  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发挥范读的作用。我通常采用的范读形式有以下几种:老师范读、学生范读、播放视频跟读。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如果我们老师读得好,就多点树立榜样进行范读,让学生小声地跟着来读,学生就会在听读、跟读中自觉地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停顿等方面的错误,一段时间下来就会掌握一定的朗读技能与方法,朗读的能力慢慢就会提高了。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由于学生对于当时的课文背景没有更深层次的体会,你要求学生要读出人民送别总理时那种悲痛,哀伤的情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为了强化学生的朗读,为了烘托当时的气氛,为了再现周总理的虽死犹生,永活人民心中的伟大形象,所以我配上了哀伤幽怨的背景音乐进行范读,我朗读的语调是沉痛的,语速是缓而轻的,语气是低沉的。此情此景,学生被一股浓浓的哀伤情绪所萦绕着,内心柔弱的心弦一下子就被拨动了,有個别感性的女同学甚至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老师范读的作用立即水到渠成了。我紧紧地抓住这个训练朗读的契机,马上让全体学生站起来,伴着音乐朗读课文,听着同学们的读书声,我真正领略到了高水平朗读的魅力。
  三、有效评价,真正指引朗读的方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要求学生:不要唱读,一点感情都没有;不要拖长声音,一点节奏感都没有;不要读得结结巴巴,要读得流畅一点……诸如此类的要求与评价,其实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老师这些所谓的指导到底要怎样读?又或许老师本身也不知道具体该怎样读!我们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语速、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还可以根据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尺度进行有效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指导与评价的时候要明确,把评价落到实处,要有实效性。如我在教学《匆匆》一文时,作者在文中触景生情,默默回想着过去八千多个日子的行踪,思考着生命的价值,发出了惋惜的喟叹。我告诫学生:韶华易逝,青春难再。六年小学生涯即将画上句号,我们不能再蹉跎岁月了。在评价时,我结合语境对学生的朗读作出了以下的评价反馈“某某同学,你读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如果你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读,声音再轻一点,那感觉就更妙了”“某某同学,你读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真会把握文本的内容,如果再读慢一点,我会有一种朱自清站在我面前的错觉”“某某同学,你读得很不错,但是因为你是带着微笑来读的,好像跟作者当时的心情不太相符呢,下课再笑就更美了”……这样的评价很好地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持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给学生指明了如何有效朗读的方向,真正地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地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其他文献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着重于学生运动技巧和能力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以及体育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当前中学生们由于课业繁重,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练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
期刊
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到农村,农村教师对“教学是一个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新课程理念早已烂熟于胸。可是,农村小学教师尝试在课堂上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时候,往往会对这样的情况束手无策:整堂课上,只有个别学生能够和老师进行互动,多数学生不善于提问,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即便有时提出几个问题,也偏于肤浅,缺乏质量,涉及不到课文的重点,被点名回答问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老生常谈的话题。物理教学注重实操能力,引入省题后更是重视这方面的考核。因此,转变教学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中的有效性,增加课堂的教學效果,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  关键字: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曾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再就可遍走天涯,驰骋沙场,现在却步履维艰。传统教法的低效教学带来的只有沉闷的课堂。21世纪信息化时代,知识量倍增,在教学实践
期刊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识字教学,而识字教学一直受到汉字难记、难写易错,以及识字教学费事低效、负担重、效果差等问题的困扰。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首先就必须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呢?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是关键。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在识字教学中,我利用不同的教学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的要求了“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的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想要有效的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直接決定了教学工作的实际效率,教学方法作为教学工作的先决性条件,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学方法作为连接书本知识和学生的重要纽带,对阅读教学工作开展起到了重要
期刊
与小学相比,初中科目增多、学习任务重,再结合初中数学教材特点,学生训练适当的自学方法既必要又可行。学生如果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就可以大大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减轻教师和父母的负担。笔者将从阅读、练习、复习三方面谈谈初中生数学自学方法。  一、独立阅读方法  1.学会阅读  自学无人提醒,容易误解文字意思,所以应该细读,必须不放过任何一个字的意思。阅读中不能有“大概这样”“应该这样”等一些模棱两可的态度。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学生的数学运算,数学思维和方法的培养,但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深入教育。渗透性教学正是采取一种不顯山不露水的方式,通过间接的、隐蔽的形式,将人文熏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于各种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中,让人文素养悄悄地润泽他们的心田,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使学生在
期刊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以下粗浅地谈谈我对计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一、计算教学要加强估算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教学要重视心算,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激发兴
期刊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行,工作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希望教育对自己的子女成长成才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充分认清形势,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回应家长的诉求,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满足家长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来教育的均衡发展使乡与村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学校的现状就是校点的班级多而教师少,很多教师都担任两个主科的教学充任务,无形
期刊